提高小學習作教學水平的關鍵是什麼?你認為怎樣訓練才能使學生逐步形成作文能力?

根號74


很多老師從學生的階段性寫作來闡述寫作的教學做法了。那我就不從這方面來說明了。我準備從事物的本質分析來看待寫作的事情。

寫作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根本的就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們教學的核心就是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表達出來。

因此,我們可以從幾方面來考慮寫作的表達,寫作上最本質的教學引導。

第一,讓學生大膽地寫。我們可以用零秒思維不許停、不許想、不許改三不原則來訓練孩子大膽地去寫作。(這方面的內容可以關注我後,看關於寫作的文章。)讓孩子們在不停地寫作過程中,做到持續輸出的訓練,這對他們的寫作本質上的提升會是一個根本性的改變。

第二,合理地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我們現在看到學生作文,就自然而然地對學生寫得不好的圈出來,不對他們的不足指手畫腳一下,顯示不出我們老師的水平來。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學會對學生寫得好的部分進行評價,寫得不好的內容,就暫且不談。孩子只要堅持寫上幾年,後面的作文自然而然就會提升起來的,所以我們先把我們覺得不好的評價收起來。

第三,堅持天天用15分鐘來練筆。寫作是一種輸出的通道,如果練習的少,這個通道就不那麼順暢,寫作的感覺就不會那麼快速。所以一定要堅持每天都寫。

寫作的進階訓練

寫作最本質的訓練就是要寫得出來,那寫得出來,還要寫得有內容,讓人覺得不枯燥,還得需要進階的訓練。

進階訓練一般要訓練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的五感、想法、心情融入到寫作當中。要做好這些內容的融入,需要訓練好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這樣在想象的時候,才會更加深刻地把相關內容想象出來。

對此,我們可以結合每天的寫作訓練,讓學生練習觀察筆記,寫觀察作文。

寫作的高階訓練

寫作的高階訓練指的就是作文的審題、立意能力,也就是構思的能力。針對這一個內容我也一樣在我的文章裡做了較詳細的說明。這裡簡單說一下。

審題分兩步,第一步是題目信息的發散,第二步就是信息關係的梳理。

立意就是在這些信息關係中選擇最核心的邏輯,確立要寫作的方向。

審題和立意的這三個步驟實際就是我們構思的三步。

寫作的昇華階段

寫作的昇華階段,就是寫出有思想、有影響力的文章,這個不是我們教學的範圍,但也是要告訴學生們。希望他們認真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發現思想和思維的昇華點。

結語

我覺得作文教學,按照這幾個階段去教學,其實都不用太在意學生是哪個年齡段的,較低年齡的肯定只能做簡單的訓練,做不了高難度的訓練。但是寫作學不好的學生,按照這個邏輯就可以很清晰地把這些寫作的幾個訓練要做的內容做好。堅持上半個月、一個月下來,寫作的進步就是一目瞭然的。

我是童教雷老師,為您分享寫作的本質和方法,幫助更多的孩子提升寫作的能力。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有什麼問題可以在下方交流。


讀經典養正氣


現在小學生寫作能力普遍不高,主要源於寫作教學太死板,用格式化的生硬要求限制死了孩子們的想像力,甚至很多語文老師根本就不懂寫作教學,自己也寫不出像樣的文章來。針對小學生思維特點和口語及書面語發展的特點,我談談小學生寫作教學的方法。

第一,從一年級開始,應重點引導孩子學會觀察生活。儘管一年級孩子已經接觸看圖寫話,但是由於孩子們觀察力還相對較弱,只限定在看圖上面,遠遠達不以鍛鍊孩子們觀察力的目的。有經驗的語文老師會給孩子佈置一些課外觀察活動作業,不管是室內的,還是戶外的,限定範圍讓孩子們有目標去觀察,必要時可以讓家長做好協助和引導,可以讓孩子們發現生活場景,觀察生活細節,積累生活素材。

第二,從二年級開始,應重點引導孩子們學會情景記憶。對於寫作來說,如果孩子們大腦空空如也,讓孩子去寫一件小事,或者看圖寫話,仍然無法形成完整記憶事件的概念。基於此,老師可以教孩子們針對一件事去認真觀察和回憶,在大腦中建立起情景記憶的好習慣。我們都知道寫作需要言之有物,而鍛鍊孩子們的情景記憶,恰是將生活素材立體化和動態化的過程,有經驗的語文老師會注意引導學生做針對性的情景記憶訓練。情景回憶之後,再讓孩子們用口語去描述回憶內容,則相對容易多了。

第三,從三年級開始,應重點培養孩子們的想像力。如果把情景回憶也算是想像力訓練的話,那屬於最初級的現實情景的想像,但是到了三年級後,兒童的自由想像力已經進入新的階段,即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力,超越有形的實情實景想像。對於寫作來講,想像力如果能超越現實生活,則意味著孩子們對寫作主題有更深入的理解。有想像力的思維,才是真正的寫作根本。遺憾的是,現在很多孩子小學都畢業了,想像力也枯竭了。

第四,從說一句完整的話,到說一段有條理的話練起。一年級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基本上都發展的很好,但是口語屬於隨機性很強的意思表述,如果放在書面語寫作中,顯然會出現思維跳躍性和意思表達的不連慣性。因此,老師在培養孩子寫作基本功時,需要教孩子學會完整說一句話,避免出現口語的縮略語。但是這塊訓練需要家長的協助,有責任心的家長每天都可以隨機和孩子交流對話時,引導孩子說完整話。

第五,學習寫作的要求,圍繞考試作文進行訓練。上面四部分內容都是寫作基本功的訓練,但是老師和家長還要根據孩子不同年級考試作文要求,對孩子進行規範化訓練。否則,孩子們儘管口語和書面語培養的還不錯,不懂考試作文寫作要求也不行。考試作文的格式化特點非常明顯,只要稍加引導,孩子們都可以學會。在這裡要提醒老師和家長們,千萬別從一開始就用格式化的東西限制死孩子們的思維想像力,也不要對孩子們的寫作做過高要求,否則,畏難情緒就會讓孩子們不願意動腦動筆練習寫作,更不願意去隨機觀察生活。

以上幾部分內容,是我在對部分小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常用的方法,如果再有家長能夠做好輔助訓練,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喜歡上寫作練習,因為是難度逐級提升的。對於寫作來講,不應拿字數限制孩子們的想像力,哪怕一句話說的非常完整有寓意,也算是不錯的內容呢。由少到多,是一個漸進過程,請老師們不必過於教條即可。最後再強調一點:一定要培養孩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閱讀可以讓孩子積累各方面知識,有助於想像力的發揮。


寒石冷月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最關鍵的讀和寫。讓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積累更多知識,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話說明了多讀書,多積累的好處。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寫作方法。在廣泛讀書的情況下也要勤於寫,一方面把學到的知識做一個消化處理,變成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增強寫作能力,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寫同樣手生。勤於寫作才能增強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把自己想說的,想寫的寫出來,久而久之就會不斷進步。

在具體的訓練方式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低段的寫話入手

低段寫作對學生是不作要求的,最多也就是寫寫話。寫話也是寫作文必備的基礎。因此,在低段不必花更多時間去寫更多的作業和試卷。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好學生的課外閱讀和寫話。書讀得越多越好,可以更大限度增強學生的識字量,增強學生的語言積累。寫話一開始不要讓學生寫,可以讓學生讀一些看圖寫話,交給學生一些寫話的方法。讀得多了就可以讓學生寫,一方面讓學生按題目要求完成必要的幾個問題即可。再就是讓學生自己寫,內容不定,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隨心所欲,只要能寫出幾句通順的話就行。老師千萬不能加大難度,決不能讓學生覺得寫話就是寫作文 ,增強學生害怕寫話的畏懼心理。

二、培養中年級寫作興趣

中年級正式接觸寫作文。這個階段的學生也開始出現兩極分化。讀書廣泛的學生,喜歡寫作文的學生和成績優秀的學生一般不害怕寫作文。這些學生往往能跟上老師的步伐和教學節奏。也能寫出一定質量的作文。而一些讀書較少、害怕寫作文的學生、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比較吃力,一篇基本的作文都無法寫出來。因此,老師不要用同一個標準要求學生。老師可以激勵學生多讀書,培養讀書興趣之外,在寫作中教會一些寫作方法。最關鍵的是可以讓學生變寫作文為說作文。讓幾個學生在一起根據題目要求說出自己的想法,一個帶一個,大家一起說,敢說。然後再讓學生按著自己說的寫下來,這樣做比讓學生直接寫要容易一些,學生相對要輕鬆一些,降低了學生對寫作文的畏難心理。再說作文的過程中,老師千萬不能讓學生說給大家聽,這比讓學生直接寫還難。因為,學生不善於表達,生怕說錯,讓同學們笑話,導致不願意說,更不敢說。

通過先說後寫的方式,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方法,逐步過渡到自主寫作。

三、提升高段寫作能力

寫作文對於高年級的學生而言,是重點,也是人人都必須要面對的。要讓所有學生都會寫作文。在這個階段,老師要注重幾個方面,才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1.教會學生寫作方法

在高段的寫作中無外乎寫人、寫事、寫讀後感等。也會多種寫作方法的綜合運用。就看學生採用哪些寫作方法,在作文中如何體現。小學的寫作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老師如何讓學生把人寫好,如何讓學生把事情寫完整,如何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都是很重要的。要求老師做得很細,指導到位。學生寫出的作文不能空洞,記流水賬。因此,針對學生的每一篇作文老師都要指導到位,讓學生找到可行的寫作方法。保證學生能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

2.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

老師教學生寫作文不能以教為教,以寫為寫,要讓學生有所體驗。學生的寫作素材一方面來自於生活,要讓學生更多走入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增強學生的看法和想法。這樣,學生的作文才會有個性,有深度,對生活的感悟才會更真實。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讀,在讀中感悟。針對一篇文章,學生能抓住重點或其中的某一個點,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見解獨到。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會更好。

3.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才是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的關鍵。很多優秀作文和獲獎作文都能達到這個要求。無論是讀文章和走進生活,缺乏必要的審美能力,是寫不出高質量的作文的。當然,老師在指導學生的時候也很難做到。但是,老師可以和學生分享自己對文章、事物、人物的看法和評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訓練。對同一篇文章、同一個事物或同一個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看法和評價。審美能力也完全不一樣,只要學生不偏離重心,見解獨到就已經很好了。日久天長,學生會漸漸養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習慣。在寫作的過程中會有意無意體現出來。這樣的文章也就會有更高的質量。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共同交流。謝謝!


高原歌者


提高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飆叔講故事


1.培養多讀書,廣泛讀書的習慣!每天固定時間讀書!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估計多讀書,用筆記或者其他電子設備記錄每天讀到學到的好的字詞句段!

2.多些平時,養成每天寫的習慣,不論寫的多與少,每天都要寫,

3.家長和學校鼓勵監督,在孩子培養良好寫作習慣的中其他至關重要的影響!家長要多學多聽多看!


詩歌麟


親近大自然,增加閱讀量,不侷限於傳統模式寫作的條條框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