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和毛但廠中學的出現是教育的成功還是教育的失敗,你怎麼看?

派大的太陽


教育必須要遵循人的成長規律,像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這種工廠化的教育模式,不是教育和培養人才,而是簡單的加工製造。可以說這兩個學校是加工製造高考機器好工廠。我們的高考率直線上升,大學生,研究生,碩士生,博士生滿大街都是,可為什麼錢學森之問卻令人揪心萬分?經濟飛速發展,物質財富急劇增加,導致人們過分重視外在的結果,而忽視了人的內心深處的感受。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經把教育推向了深淵,人才是資源,但教育絕對不是是投資,不可以簡單的用投入和產出來估量結果。高考加工廠,可以加工大量的高分數的大學生,但無法培養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全面發展,性格開朗,自立自強,自主創新,適應社會,具有感恩意識的,有幸福感的人才。高標準,嚴要求,高節湊,高頻率的工廠化模式,怎麼可能深入人的內心世界,是麼有靈魂的簡單模仿和加工。什麼都可以高效,唯獨教育不能,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人生感悟真理。教育是一個慢功夫,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等待。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思考了三年才大徹大悟。我們的教育已經被嚴重歪曲,教育者們還不如農夫和園丁有耐心,拔苗助長的加工人才會毀了一個民族的未來。希望能早日引起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還教育一個本真。


明天更美好91675811


衡水中學是我們老家的,我就是河北衡水的。

近幾年衡中的教育勢頭越來越高漲,外地的各種去考察,然後紛紛效仿衡中的教育模式。以至於我到江蘇上了大學,無意間提起老家衡水,他們都吃驚的很,都知道在衡水啊有個衡中,裡面的個個都是人才,都有點神化了。然後問我那裡怎樣怎樣。。

我雖然是衡水的孩子,但是沒有去衡中上學,一是學習成績確實不好,另一點我們家裡人並沒有很強硬的要求就要去所謂的名校才能出人頭地的想法。

我們省來說,河北省臨近首都北京,可是我們沾不到首都一點光,是高考競爭壓力極其大的省份,自從衡中多出清華北大學子,周邊市的孩子都開始卯足了勁往衡水跑,唐山的,邯鄲的,保定的,滄州的……都願意從衡中這個“高考加工廠”裡實現自己的大學夢。有人甚至說出“上了衡中,後悔三年;不上衡中,後悔一輩子”,這就是衡中的魅力所在。於是,衡中也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模式。打著衡中旗號的各地分校也陸續招收學子。

作為一名衡水人,我每次聽到別人說起我的家鄉的時候,除了衡中還是衡中,我不知道該慶幸家鄉校園的名聲遠播,還是該嘆息只有衡中才能讓人們記起衡水,現在的人們對衡中褒貶不一,有的誇上了天,有的厭棄鄙視,有的說衡中為萬千學子開啟了一扇通向美好未來的大門,有的說衡中就是製造一些為了應付高考的機器……

但是,不得不承認就是這樣一所普通的學校不斷的創造著高考奇蹟。2000年河北省教育廳將衡水作為河北省教育改革的試點,而衡中為這次改革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2006年高考有42名學生升入清華和北大,被一些媒體稱為2006年中國中學教育的一個奇蹟。如今的衡中依舊在創造一個又一個教育奇蹟。我想勿須多言,在一定程度上來講,衡中已經成為教育界的一個名詞,甚至是一種現象。

無論外界怎麼評論吧,各有各的看法,也無論衡中還是毛坦廠,不可否認的是從裡面走出來的人才是許多人望其項背的。也希望家鄉越來越好!




煙雨何以任平生


這兩所學校無疑是成功的,他讓很多寒門子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階層的躍升,說是光宗耀祖也不為過。我是衡水周邊地區的,大家對衡水中學有兩個認識:一是非常苦,二是想讓孩子去。有兩個從衡水中學考入名校的孩子留在了北京定居了,翻修的房子最氣派,村裡麵包括村長見了他們父母都是客客氣氣的,以前誰把他們當回事。把素質教育喊嘴上的都是蠢貨,有本事你讓自己的孩子素質教育,別迎合高考啊,做不到就不要誤人子弟。不要跟官二代富二代討論素質教育,人家可以素質教育後接著當老闆,絕大多數的老百姓可以嗎?說什麼沒文化的領導有文化的簡直是屁話,改革開放初期已經過去,白手起家幹成大老闆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確實有一些人沒有高學歷也通過自己努力取得了成功,他們跟衡水中學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就是咬定青山不鬆口的毅力,以及為了目標不懈努力的韌勁,有了這種精神,幹什麼都能取得成績的,這種沒有學歷成功的人有但非常少,而且大部分是由於家裡在資金人脈上的大力投入,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不知道專家所謂的素質教育講的是什麼?嘴是專家的,孩子是自己的,忽悠人是他們的專長,要麼沒有關注度他們賺不到錢,大傢伙不要被他們帶偏了。


雷老虎88166491




廢話了,我又來廢話了。我覺得衡水中學是中國教育最高級別的提現,中國有衡水,好比劉備得了諸葛亮。


首先,先說廢話,先介紹自己。我是2003年高考考入電子科大。可能你們覺得你考一個小成電有啥吹的?。。。

的確,沒啥吹的。你要知道河南河北山東的學生當年有多苦就知道了。



當年我們縣重點高中每年只收只收400人,另外400人是高價生,而當時我縣有20個鄉鎮,每個鄉鎮都有兩三個中學,每個中學有三四個初三中考班級,每班大概70人。

另外縣城還有縣直幾個重點中學。

基本上每個鄉鎮只有大約10個學生不到能被重點高中錄取,而每個鄉鎮剩下1000應屆生都是炮灰。

就是說,你班級第一才有可能被重點高中錄取。是可能。

很幸運,我被重點高中錄取。

到了高中,以為一條腿就邁進重點大學了。後來才知道,當年(1997)我縣上河南省定大專線人數才90人,是大專線。。

其中上一本線的不到20人。。。。

那我縣是一個重點高中,高三有12個班級。兩個文科版,理科復讀生不少,復讀生更厲害。

掐指一算,班級前三名都考不上鄭州大學,更別說清華北大了。

而一本上線的人60%來之那3個復讀班。復讀班每年復讀的上一本線的都一大群。。

說幾不好聽的話,我們高三第一理想是能來年上輔導班,第二理想才是上大學。

很多第一年高考成績太差,復讀班都不要。。。

其他還有三四個普通高中。基本上每個學校每年都沒有一個一本上線。

這就是當年現狀,可想我考上小電,驀然回首,背後躺下了上萬炮灰。。。。

現在擴招。但是河南河北上211仍然是一個高不可攀的事情。


說了這麼多廢話,就為了說明河北衡水學生的不容易。


衡水中學“監獄式的管理模式”全國聞名。“不能退步,不能生病,不能頂撞,不能心情不好,不能慢,不能笑,不能和同學說太多話,不能走神,不能咬筆,不能總跑廁所,不能啊都不能……”這是衡水中學學生的自白。可怕的是,這種模式竟然帶動了全市、全省,甚至影響了其他省市。

大家都是為了前途而拼。沒啥可恥的。看人家這英文寫的,我只想一頭撞死。我佩服衡水中學的學生。當年把我弄衡水去。說不定多靠幾十分。

向衡水中學的學生致敬。

歡迎大家關注我。

歡迎來噴。


高校專業那些事


本人的觀點可能與眾不同。毛中,我沒有去過,但聽說過,教學嚴苛,從聽到的看,是正確的,我聽到了怎樣的說法,不想公開。這樣的題問,去年就有過,其實,本人有一個想法,早就想說,擔心別有用心之人,會借題發揮。今天又看到這題問,我還是大膽說一下我的觀點:從毛中出來了很多大學生,有多大成就我不知道。但是,我還從來沒有看到和聽說有毛中的學生犯罪,就憑這一點,就可以肯定毛中的教育是成功的。衡水我不知道


j奮鬥終身


如果從全國所有高中學校裡挑選實力比較強的學校,河北衡水中學、安徽毛坦廠中學這兩所學校絕對是呼籲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為當地乃至所在省份的學生改變人生命運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也成為當地眾多學生接受高中教育最期待的學校。

這兩所高校在每年的高考中,所收穫的成績非常不錯。以衡水中學為例,2018年衡水中學在高考中,文科600分以上人數佔全校考生的61.9%;理科600分以上人數佔全校考生的67.2%;2017年高考中,174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41名同學被港大等港校錄取,2100餘人被985工程高校錄取,3900餘人被211工程高校錄取。以毛坦廠中學為例,2018年高考中一本上線率為66%,本科上線率95.7%,600分以上222人,理科最高分698分,文科最高分634分;2017年高考中本科達線人數突破10000人,較上一年淨增1000餘人,一本達線3761人,600分以上62人,應屆一本達線率52.12%,本科達線率92.5%。

雖然毛坦廠中學和衡水中學在近年來的高考中收穫頗豐,所取得的成績非常好,但是他們在當今的教育領域也備受爭議。有人認為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是“考試機器”,培養出來的人才註定不會有出息,這必定是國內高中教育失敗的典型;但也有人認為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為多數學生提高人生質量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我國教育的成功。

說到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他們能否代表我國教育的失敗或者教育的成功,我們暫且不論,至少這二者對於多數學生的未來及前程貢獻不少。他們幫助多少學生尤其是農村學生走進了名校的大學校園,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未來提供動力。

以國內大學生髮展現狀來看,想要擁有更好、更高的起點,進入國內名牌或者一流高校是基礎,在國內名牌院校(985工程、211工程、世界“雙一流”高校)度過大學四年,所獲得的專業知識水平、接觸到的教師水平、得到的社會實踐等,都要強於一般大學的,在更高水平、學術能力更強的大學中接受高等教育,勢必會得到更優質的教育。

在當前的招聘市場上,應聘單位似乎對名牌院校的學生情有獨鍾,這兩所中學將更多的學生送入985工程、211工程、世界“雙一流”高校上學,這也就代表著他們在未來的求職就業中,可以擁有更大的優勢,也更容易在求職就業中獲勝,被應聘單位所錄取。

我們對於這兩所大學的教育模式,是否代表著我們教育的成功或者失敗,無法給出確定的結論,但是他們讓更多的學生尤其是農村學生更容易走向成功是事實。


東愛雨小公


“學生跑步去飯堂吃飯、上廁所、買生活用品,學生幾乎是只要是離開課室座位就恨不得直接用飛的方式(如果可以的話)”,這樣一種緊張而匆急的學習狀態在全國每一所的高中都在每天上演著,只不多是比例大小的問題。

而毛坦廠中學和衡水中學無疑是將這樣的場景發揮到極致的那一類。

毛中對於班主任的聘用和選拔根據“末位淘汰制和乘勝追擊制”,簡單說就是學校每年根據班主任所帶班級的成績考核進行排序,成績不錯的繼續聘用,成績排後的換人。同時對於學生之間,毛中也實行“人盯人”的管理制度。於此相對比的是衡中則是實行“量化考核制度”,這樣一種範圍直接可以細化到學生上課的抖腿、轉筆和自習課抬頭等等。

這兩者無不是在反映對學生進行嚴苛的管理和約束。<strong>

相信的此時很多的讀者看到這裡可能以為我要開始“炮轟”衡中和毛中這些不顧學生感受的應試教育機器了。但是我覺得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無論多麼不可理喻的事情都是事出有因的,我們應該的往深層次去思考。從整個高考選拔制度和應試教育這件事看,衡中和毛中只是很合理的運用了規則,即使過程可能有些偏激和嚴苛

但是毫不避諱的講在應試教育的規則下,學校如果不去逼迫學生學習,不去壓榨學生的課外時間,面對嚴峻的高考和競爭環境,正常情況下學生是很難獲取高考勝利的,學校也難以成功.。

所以要問我對於衡中和毛中這樣的應試教育機器的看法(其實也不只是衡中和毛中,全國的所有高中大抵如此),我的回答應該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他們對學生實行的管理制度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是在目前來說的的確確是最合適的”

所以錯並不在衡中、毛中和全國所有的高中,因為這是由國情決定的,而且我還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下,應試教育模式你能說是失敗的?難道你能找出更好的代替品?


下面說一些支撐我做出這樣回覆的觀點吧

NO.1 高考(應試教育)依舊是底層階級突破固化的主要途徑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運行需要很多分工明確的社會群體,而這些不同的社會群體細化之後其實就是社會階層。但是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是可以依靠自身後天努力得以突破和上升的,

然而在一個相對封閉平衡的環境下,社會階層是很容易受到血緣關係而得以固化的。生活中所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就是屬於這樣的情形。

而當前在教育資源分配和政策的實行是明顯是存在不均衡的,其主要表現在農村和城市,發達城市和落後城市之間有著一條隱形而又清晰的界限。所以經常就出現家庭經濟越好,享受的教育資源越優秀,出身越差,反而享受不到好的資源。也因此對於那些出身不好的孩子要想改變命運只能夠走高考這條路,而此時像衡中和毛中這樣的管理模式無疑對於底層家庭來說是最適合的

因為它可以幫助自己的孩子考一個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突破底層。儘管過程孩子過程辛苦,也會扼殺孩子其他方面的優勢。

所以衡中和毛中這樣的模式更多的是代表著廣大的底層家庭對於突破階級束縛的渴望,這些家庭的孩子只能通過這樣煉獄版的學習和歷練,最終戰勝高考才能與那些血緣關係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才能改變家庭命運,讓自己以後的孩子過的更好。因此是不是可以說衡中和毛中是突破階級固化的急先鋒?<strong>

NO.2 唯學歷論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這也不是說這樣的篩選標準不好,相反它確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只是在這裡它只是作為一個原因。但是不可否認現在的社會確實是一個學歷社會,一個以文憑為中心的社會環境。無論是工作的招聘、職位的晉升還是評價個人聲望,學歷都在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越是越好的工作單位,待遇越高的工作就也是看重學歷文憑層次。

正所謂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當前的這種以文憑為中心的社會環境就是需求,而衡中和毛中等其他高中就自然是作為市場。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精英教育時代,大家競爭的是高校通知書,但是在當前高考擴招,普及大眾教育的時代,大家的競爭已經轉變為高校檔次的競爭。而此時衡中和毛中這樣嚴苛管理制度無疑是大大增加了這場學歷競賽勝利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最大程度的符合學歷社會的需要。


其實不單單是衡中和毛中是這樣,

縱觀全國所有高中又有多少高中不是在為應試教育培養“考試人”?只不過衡中和毛中是這所有中走在最前面、最極端的那個。客觀來說,在這樣一種的培養和管理制度下,學生的知識和意志品質也是可以得到很高的提升的,甚至是能力也能在這樣的環境得到最有力的提高。只不過是學生除此以外的其方面的能力被極度的弱化和忽視了想想其實也是正常,一個人的能力始終有限,把某一方面培養到極致,那麼其他方面必然會弱化。


綜上,衡中和毛中這樣培養模式並沒有錯,也談不上教育的失敗與否,它們只不過是當下社會環境的妥協者,只是反映當下的學歷競爭環境和資源的分配不均而已,本質上說,原因也不在它們。而且只要應試教育制度模式不變,像衡中和毛中這樣管理方式也不會有根本的轉變,永遠將會有市場。

只有當制度環境發生重大轉折,衡中和毛中等其他高中才會變化,但是坦白說,這是不容易的,因為在當前國情下,似乎找不到比應試教育更加合適的的人才選拔制度。所以爾等還是刻苦努力學習吧,也沒什麼不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如果我還是高中生,我一定會很痛恨衡中、毛中,這種殘酷的把孩子當鴨子餵養、或當囚犯看管的教育模式。

但是,大學快畢業的我,會覺得如果當初讓我選擇,我一定義無反顧的選擇去這樣的學校。因為這樣的學校逼著我上了好大學,985、211高校出來的更具競爭力,不是嗎?

而且,寒門學子,如何翻身,高考、考上中國重點高校是翻身的第一步。

衡中、毛中,只是順應中國教育的現狀,按照遊戲的規則,去想方設法贏得這場比賽而已。更重要的是,衡中、毛中贏了。

我們不應該去單獨的批評和指責衡中、毛中的對學生的“壓榨”行為,話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我們應該從整個中國的教育體系去看問題。


亮清淺


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和種田

種田與中學教育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其中的某一個方面卻有驚人的相似!

我是農村人,種了幾畝田地。過去老辦法種地,品種是傳統的,肥料是農家自己收集的有機肥,沒有用化肥農藥。產量不高,但是糧食很安全,菜飯口感很好!如今的糧食生產,都是使用化肥農藥等,產量是提高不少,可是,由此所帶來的危害日益顯現!其中最突出的危害是,土地板結,重金屬累積超標,化肥農藥殘留嚴重;人們的不少疾病由此誘發!掠奪性的農作物生產,負面影響和危害有多大,當初是看不出來的,非得幾十年後才能得出結論!

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如今在國內是很有名氣的。他們採取的教學方法有一定的獨特性。在功利性為主導目標的當今社會,學校也不是一塊淨土!

雖然沒有明目張膽的功利主義的宣傳教育,但是,這種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的影響無處不在。甚至教師難免在各種場合會有意無意地強調功利主義!

且不說這種摧殘人性的模化式教育對孩子心身健康成長有多大影響。就這樣培養出來的考試能得高分的學生,今後有多少社會責任感,對國家對社會乃至對整個人類有多大貢獻,我基本上持觀望態度!

我覺得,一所學校出來的學生,有很好的道德觀念,言行舉止事事處處都有擔當,有比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有身體力行的自覺動向,有主持正義的膽魄,有很好的處理能力,有謙虛謹慎和不斷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學校才是值得稱讚的!

請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的領導和老師們不要見怪,我絲毫沒有貶損你們的意思。你們能辦出這樣有名望的學校,很不容易!你們很辛苦。至於辦學終極效果如何,請不要躺在如今的一遍讚譽裡陶醉而失去警惕性!

我是一個農村小學教師,也是一個農村人,節假日都在田地裡勞作,雖然種地如今沒有利潤空間,甚至虧本,但是我不敢荒蕪田地。就像我上課一樣,雖然道德觀念教育不會考試,教學這樣的課程沒有考核業績,但是我始終會堅持我的教學,不是為了說明我有多麼高尚,而是良心使然!


金心463


短視的老師,學生和家長才認可衡水中學,毛壇廠中學這種模式。今天跟一個高中數學老師討論了半天,最後他也認可了我的觀點:一門學科,最重要的是基本概念,定義,公式,定理定律,只要把這些東西進行深入思考,徹底理解了,把書上的題目認真地做一遍,儘量想辦法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生活中去,應付考試,根本不在話下。哪兒用得著那麼天天苦讀,大量講題刷題喲。天天大量講題的老師,水平都是很差的那種。因為他們抓不住教學的根本——教書,不要小看古人造的這個詞,為啥把老師教授學生叫教書而不叫講題呢?因為書本,不是哪個老師隨便編得出來的,題目隨便哪個老師都可以編出來。教材才是根本,很多老師教了一輩子書,根本不知道哪個是根本,成天講題,喊學生刷題,他們累,學生累,結果是,他們講過的題型,學生就會,沒有講過的題型,即便是解決這些題目的知識已經學習了,很多同學也不會。為了讓學生會,他們拼命去找題型來講,然後喊學生昨天模仿鞏固,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有遷移能力?,有變通能力?更不說創造力和想象力了。長期緊張的高強度學習,造成學生對讀書產生厭惡感,到了大學,拼命耍回來。其實,現在上大學非常容易了,中學那點東西是小兒科,大學及以後的東西才是有深度,有難度,跟工農業生產生活結合緊密,才值得真正該拼命。這些學生工作後,由於長期形成的,你講過的,或自己看過的,就會,沒有人給他們講過,就不會。工作後還有老師給他們講嗎?沒人講,要完成論文或科研項目,怎麼辦,就只能到處去搜索,複製或者剽竊,這也是中國學生考試那麼厲害,工作後搞不出創新成果來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