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事件,怎樣才能有效的保護學生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霧鎖封城


題主所提的校園事件是指校園欺凌事件嗎?

校園欺凌是指在學生間發生的處於強勢地位的學生故意對較為弱勢的學生實施的肉體及心靈上的傷害行為。這一問題的出現是多種影響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原因有:

1.當前很多學校對校園欺凌不夠重視。出現欺凌事件時,多采取批評教育的方式,缺乏必要的懲戒制度,沒有了必要的懲戒,校園欺凌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2.很多學校對升學率過於熱衷,對德育工作不重視,德育內容往往流於形式,導致了學生在品格發展和價值觀培養上存在了很多問題,最終引發了校園欺凌事件。

3.父母沒有做好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的榜樣。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舉止,甚至是粗俗性的言語,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言行,孩子就會上行下效,慢慢的形成很多的惡習。

4.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影響孩子的成長,專制型的教育方式也會使學孩子缺乏主見和自信,容易形成被欺凌者;溺愛型和放任型的教育,容易導致孩子過於自我為中心,形成不受約束散漫的性格,出現欺凌行為的可能性比較大。


對於校園欺凌事件,我們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這不僅關乎學生的未來,也影響著學校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以及整個社會的長治久安。

1.學校應該採取措施,對校園欺凌做到“零容忍”,杜絕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首先加強預防,防患於未然。學校應該對校園欺凌制定明確的獎懲制度,將獎懲措施及處理步驟列入校規執行並形成約束力,並定期組織專題講座引起學生們的注意;

其次,學校應該成立校園欺凌專項整治小組,將責任落實到人,配合欺凌事件舉報制度,對學生普遍反映的校園欺凌實施者進行約談。並告知家長對被欺凌者進行心理疏導,並告知班主任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扶,最後學校應該建立聯動聯動機制,對突發的校園欺凌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避免出現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的情況。

2.防治校園欺凌還需要發揮家庭的作用。

首先父母應該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加強同孩子的溝通交流,瞭解尊重他們,促進他們的健康人格的形成;

其次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提升自身思想和文化素質,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夠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

3.國家應推進校園欺凌問題的法律體系建設,以便學生可以運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為和諧校園的建設盡一份力,為孩子們的健康茁壯成長保駕護航。


涓葉


大多數孩子實施校園欺凌或被欺凌發生後,很多家長選擇打罵、批評,逃避、忍讓的態度。這反而提高了孩子逆反情緒和內心的恐懼不安、委屈和無助。這樣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還在助長不良行為或增加孩子內心的挫折感,甚至扭曲了孩子的是非觀。

還有的家長卻洩憤直指實施欺凌的學生和學生家長。不配合學校處理問題。無形中加劇了實施欺凌和被欺凌孩子在事件中的壓力。有的學生甚至反被孤立。所以,我建議家長最好先理解孩子內心的焦慮和不安。無論孩子是實施傷害或是被傷害的一方,首先都要給予其時間,耐心聽他表述內心的動機和原因。然後再談應對方式,最後說是非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