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陪伴孩子好還是工作好?

nan429


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的確,孩子由爸爸媽媽親自帶自然最好,但現實是,父母還需要承擔家庭收入的來源,所以在面對工作和陪伴孩子兩個方面,您有一些兩難的情緒是很正常的,我非常能理解您的心情。

作為父母的我們首先要接納這樣一個現實,然後我們再去想一下究竟如何能夠更好地陪伴孩子。那麼首先,我們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其實媽媽焦慮孩子是能夠感覺到的,所以媽媽如果在情緒上首先放鬆了,那麼我們的孩子也會放鬆。家長可以去學習一些,冥想呼吸法、情緒認知ABC、換框法等調節情緒的方法,讓自己首先處於一種平靜的狀態中,這樣我們才能夠在不帶著情緒的情況下去陪伴我們的孩子。

其次我想說,並不是陪伴好孩子,就必須要全職在家,無時無刻的在孩子們身邊,全職在家,如果不能有效陪伴的話,也不一定就對孩子的成長都是積極的影響,家長這一點一定要清楚。



所以在這裡我們就涉及到了有效陪伴孩子這樣的概念,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算是有效陪伴孩子呢?

首先家長要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徵,根據你孩子所處的年齡階段,確定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比如,孩子在兩到三歲期間,正處在所謂的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對於家長的指令不再那麼言聽計從了,而是經常說不,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能夠理解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內心需求,他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去發展他的運動能力、空間感知能力等等,家長就需要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過多的去限制孩子,給他們提供,比如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物品等的機會,孩子會在愉悅的情緒中發展出他自己的能力,和我們家長之間的愛的能量也能夠流動起來,這就是有效的陪伴。

再比如,孩子上了幼兒園,也就是三到六歲階段,白天寶寶要去幼兒園生活,媽媽也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邊,晚上回到家中,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進行一些活動,比如親子閱讀、全家一起下棋或者做遊戲等等,都是很好的高質量陪伴的方式,高質量陪伴不是用時間堆積出來的,而是家長真正能夠看見孩子能夠感受到孩子的內心需求,孩子和爸媽之間能夠有直接的愉悅的情感共鳴。所以這位媽媽不用擔心上班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什麼影響,而是要在高質量陪伴方面多做工作,增強親子關係。



另外還想說的一點是,其實爸爸媽媽積極上班,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一種榜樣的力量,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去工作的地方,讓他們看看父母是怎樣通過勞動來換取財富的,給他們講一講不同職業對於社會的價值等等,這樣孩子從小就會從內心中樹立榜樣,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也會對未來的夢想有所期許,有動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對於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的培養也是要從小開始的。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一、選擇的前提條件

在做選擇之前,需要先滿足做選擇的前提條件:

1、夫妻一方的工作收入是否可以獨立支撐家庭日常開支,如果無法支撐只能兩個人都上班,保證基本的生存條件。

2、夫妻雙方都上班的話,是否有合適的人選可以照顧孩子。如果沒有人帶的話只能自己在家帶。

3、以上兩個條件都不滿足的話,需要找到一份可以帶娃上班的工作,或者在家帶娃的同時做一些兼職工作,補貼家用。

二、滿足條件的情況下

如果經濟和人力都沒有問題,全職帶娃是更好的,特別是孩子3歲前安全感建立階段。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要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社交圈。在孩子上學後可以做一些實現自我價值的事情。讓自己的生活充實,保持積極的心態,避免與社會脫節,造成心理落差。

如果長期出現低落、焦慮、甚至暴躁情緒,無法自我調節,建議還是找一份輕鬆的工作。利用上班前、下班後和節假日陪伴孩子。一小時高質量陪伴優於一整天無效率陪同。

以上是對這個問題的一些分享,家長可根據個人和家庭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米子葉遊戲化養育


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辭職自己帶孩子,這是義務,也是責任,因為只有在小的時候,父母陪伴時間越長,孩子的安全感就越強,安全感強的話,就吃的好,睡的好,對將來性格培養,生活好習慣打下基礎。安全感強的孩子,善於與人交往,適應能力相對比較強,比較自信,也比較樂觀……陪伴的時候,儘量多學習育兒知識,還有自己的專業知識,以便於做好重返工作的準備。如果不辭職帶孩子,更要多用心去學習,儘量抽時間陪伴孩子,生活就是有付出就會有收穫,特別是在孩子身上。


李春麗雲集店主


這個問題太籠統,也很個人,雖然不知道你孩子多大年紀,但是我覺得既然是道選擇題那麼就不是非要陪不可得那種。那麼可以從幾個方面去考慮。因為現在已經有孩子上大學都有家長陪了。

一、你孩子需要你陪伴麼?你到底希望孩子成長成什麼樣子。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個很惱火的問題,我有一個山東臨沂的朋友從小接送孩子上學,現在初中了,沒有家長陪不敢睡覺。不接送不敢回家。那麼陪伴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擔心他孤單寂寞,還是擔心他丟了或者受欺負了。還是吃不好睡不好的。孩子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陪伴,什麼情況下需要放手讓他成長,需要考慮。

二、你的家庭需要你的這份收入麼。

其實有些家庭過的並不好,丈夫一個人外出工作,妻子陪孩子。丈夫一個人的收入養活四個老人和一家三口。很多時候我都聽到安慰說孩子再過兩年大了就好了。堅持了十多年也積勞成疾了。在整個家庭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這個責任應該是廣泛的全體家庭成員。如果為了孩子犧牲全部。我不知道是不是對的,但是結果也可能不是好的。倒是驕縱的多。

三、從你個人意願出發你是願意上班還是照顧孩子呢?

有時候我們提出在家照顧孩子可能只是為了逃避職場的幸苦,如果未來你還要上班,那麼你和職場幾年時間的脫節將導致你很多時候在後續工作中的無能為力。新的技術,新的思路,新的人脈。很可能導致你未來的工作再也沒有進展,持續基礎工作為主,收入低下。一旦生活變故將無能為力。

總之,這是家務事,清官難斷家務事。主要還是看個人想法,一點小的看法。我是一位職場創作者,歡迎點贊關注,互相溝通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