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高,怎麼辦?

正能量傳播者一號


孩子的自制能力很差,所以就需要家長監督學習。可農村的家長要不是沒啥文化無力輔導孩子要不然就是忙於生計,沒有時間管孩子,尤其現在的留守兒童這麼多,能健康成長已經不錯。舉個實例,我二姨在我們縣中學教書,我姨夫常年在外,我二姨每天都監督她的女兒學習,我表妹有啥不會的問題都親自講解,現在我表妹上高中了,從上學起,成績就總是我們縣前五名的。我在農村長大,父母整天忙著掙錢,我從上學一直到高中畢業,成績一直是班上中上游,普普通通,最後上了一個專科學校。父母和老師整天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學習都是為你自己學的,學習好了才能有好的未來,這些話都快聽吐了,可這些話就是事實,就是真理,為啥我們大部分人還是沒遵守,然後又不耐其煩的去告訴下一代,然後重複著這個悲劇。時也,命也!聽得進去是命,聽不進去也是命。不過作為過來人,我們還是要重複這句話,至於聽不聽,就是下一代的命


queyuehe


不管對於農村還是城市的孩子,積極性都不是太好,畢竟孩子的自制力比較差。只是城市的孩子從小家長對教育比較重視,農村孩子的家長不太重視,或迫於壓力管不上自己的孩子,接下來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記得我在大四畢業實習的時候分配到一個農村小學當老師,孩子們的爸爸媽媽都去外地打工,沒人管他們的學習,他們那裡也沒有輔導班,每次和孩子們說要好好學習,他們都說自己的父母都不管自己,就算想學,落下的太多了,也不會,晚上回家也沒有人可以監督他,可以教他,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就不樂意學習了。

畢業後去了城市,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就比較上心,有的親自教,有的給他報輔導班,並且加上學校老師的微信電話,隨時獲取孩子的學習情況,故孩子的成績會好一些。

所以,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多關注孩子。


小瑩課堂


關注老家的孩子很久了,發現他們的狀態確實有點不利於學習,作業應付了事,一有時間就跟大人要手機玩。為什麼會這樣?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們為什麼那麼喜歡遊戲呢?因為遊戲總是不斷給予玩家獎勵。

那麼自然,如果孩子能夠從學習中不斷獲得正面的反饋,那麼他一定會喜歡學習的。

一、首先,孩子愛玩是天性,不分農村城市。小朋友接觸電視、手機時,自制力是很弱的,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帶他去嘗試更多有趣的活動,比如看看故事書,和小夥伴一起踢踢球。如果沒有這方面的引導,那麼孩子會把注意力放在玩電子產品上,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不會高。

二、其次,學習是需要很大的投資的,不管是金錢還是精力。老家很多家長認為學習成績和“智力”嚴重掛鉤,輕易給孩子下定義,而不願意花精力去輔導孩子,也不願意花錢給孩子上比較好的輔導班(這裡的好,指能夠調動孩子學習興趣的)。

三、另外,關注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計劃,並不是說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身邊養個幾年,然後接回來輔導,一下子學習成績就能上來的。城市的孩子通常在2歲時就開始注重學習了,不管是讀繪本還是學習一些傳統文化,以及日常口語表達能力。但在農村,孩子們的學習並不是被一貫關注的。

但不得不說,孩子們都是一樣可愛的,即使暫時學習成績不好,學習積極性不高,也都是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來幫助他改善的。

家長要做的,是去多陪伴多鼓勵,通過陪伴來了解孩子在想什麼,解開他關於學習的一些心結,必要的時候,可以請一對一的輔導老師來做階段輔導,這樣孩子慢慢信心會提高,才會對學習感興趣。


探蘇州


我本人也是農村的,我認為很多農村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多方面的,學習環境、家庭環境、教學環境有很大關係。

學習環境

1、朋友也不學習,早早出來“打工”掙錢了,掙錢就自由了,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2、只認分數,不認過程,導致孩子沒有自信。氣餒。

家庭環境

1、有的家長思想認為我都學習不好,孩子也沒基因,開始還管理,後面乾脆不管了,因為他也不懂。

2、都想坐轎子誰抬轎子,我們孩子不是坐轎子的“命”不上學可去打工掙錢了,家裡有少些負擔。

教學環境

1、不能因人而異

2、不能因材施教

3、偏心,看不起學習差的,認為他們“笨”

4、思想陳舊,不能與時俱進

備註:我只是說了缺點和不足,不代表否定所有老師、家長、孩子,請勿對號入座。


瞎扯在線


孩子學習情緒不高的原因,在大勢上孩子失去了父母的關愛和家的溫暖,人無家圓不溫暖,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要靠國家政策有安居樂業的體現,如不!真的很危險。


用戶7108501190699方


首先是大人在孩子面前樹立正確的做法不要玩手機電腦等,說白了就是手機電腦電視電子產品導致不愛學習,因為整個社會風氣就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