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首場結束,陣容尷尬,問題嚴重!國產新聲代瀕臨滅絕?

這場期待已久的節目,播出後總覺得缺了點兒什麼。(並不是洪濤老師)當宣傳劉歡扶持原創音樂人的時候,我恍然大悟,這一季沒有新人黑馬。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個歌手在這個舞臺上都有獨特的位置。咱先來看對號入座。

《歌手》首場結束,陣容尷尬,問題嚴重!國產新聲代瀕臨滅絕?

我本以為張芯會是這一屆的黑馬,即便不是鄧紫棋,華晨宇,尚雯婕…也應該是黃綺珊或是彭佳慧那一類型的。但看下來她也實在擔不起這個位置。她在發聲層面像是那英+朱樺,細節處理和音色不如那英,純技術又比不過朱樺。她用一種二十年前的編曲和演唱的方式詮釋著《可汗山》。音樂意識也確實塵舊,實在擔不起新人黑馬這個稱號。

她應該是現場唯一一個女vocal,後面的樂評人說她是小號黃綺珊。小了不止一號,如今這種純粹的飈高音也確實過時了,如果沒有齊豫那種沉積,就只能在編曲上下功夫了。但這兩點她都不沾邊,如果接下來出現新Vocal,她就危險了!

《歌手》首場結束,陣容尷尬,問題嚴重!國產新聲代瀕臨滅絕?

齊豫的聲音有著大時代的沉積感,開口就與眾不同。臺灣民謠樂壇的高潮與落寞她全程參與。舊時代有句話叫做“壓的住場”!不需要油膩的鏡頭感,藝能感,單單站在臺上就能讓人肅然起敬。在這種強大的歲月沉積感下,她唱一個C5帶來的震撼感就高與張芯唱一個F5。在這方面她甚至高於劉歡。她特別適合New Age和民謠路線,這也是她曾經被封神的原因。

逃跑計劃與其說他們是搖滾,不如說她們是代表了一種的小眾音樂人。在這個舞臺上能跟跟得上時代步伐,代表著主流音樂理念,又不失個性的也只有他和吳青峰了。但他實在缺乏現場能力,妥妥的唱片歌手,雖然音色好聽,但恐怕日後很危險。就像維嘉說:“他們真適合唱音樂節”。

《歌手》首場結束,陣容尷尬,問題嚴重!國產新聲代瀕臨滅絕?

代表了當下主流音樂價值觀的,竟然還是出道近20年的吳青峰!而且吳青峰還是根屬臺灣唱片業的藝人。這也是如今樂壇的縮影,引領時代前進的,依舊是千禧年的那一批“老人”。實在可悲!

他這首《燕窩》唱得實在真摯,雖然忠於CD原曲,但他後期發力一定不弱。臺灣唱片業裡摸爬滾打近20年的他,也確實是夾在出世入世中的聰明人。但這種聰明往往很無奈……

楊坤又耍雜技了?他的音色極附錄音價值,所以唱現場對他來說是吃虧的,很多細節都表現不出來。但好在《歌手》的後期向來業界良心。其實楊坤在舞曲,布魯斯方面都有很強能力,他自己應該也是有備而來。想想看,一個大叔操著沙啞的嗓音,在舞臺抖腿…想想都迷人!

《歌手》首場結束,陣容尷尬,問題嚴重!國產新聲代瀕臨滅絕?

Kristian我認為是超越迪瑪希的存在,這裡不是指技術層面。他是一個賣屬性的歌手,讓我想起了去年的結石姐。即興能力不錯,節奏感十足。走著當下歐美最主流的音樂風格,他可以在布魯斯,電子舞曲,雷鬼,R&B各種類型中自如遊走。應該是場上最全能的藝人,只可惜,為什麼他不是國產?

劉歡老師這首《夜》希望大家不要聽懵,實際上劉歡有著極強的現場能力。聲壓強大,音域寬廣,可以自如的在換聲點A4以上的部分演唱。他這次嗓子不好,所以降了調,但依舊不影響。

《歌手》首場結束,陣容尷尬,問題嚴重!國產新聲代瀕臨滅絕?

圖片來自百家號

劉歡這些年來一直沉迷哥特搖滾,中式離調,東方魔幻的方向。這對於觀眾來說還太過於前衛。前衛的編曲配上強大的底蘊加持,實在厲害。但這也是我擔心的地方,畢竟大眾接受能力不一定有這麼高,現在評論已經是兩極分化。劉歡是不可能為觀眾把音樂風格下探,但這樣他今後的比賽也不一定會一帆風順。

這是唯一一屆沒有國產新人黑馬的《歌手》,這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音樂的發展必須配上年輕的靈魂。而如今臺上最前衛的竟然是劉歡老師,實在可悲。希望後期可以補上黑馬的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