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蘇聯沒有加入軸心國?

要啥自行車7


一個巴掌拍不響,郎有情也要妾有意,方能一拍即合。首先看下希特勒掌控的德國願意與否和蘇聯結盟。早在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啤酒館暴動時被抓入監獄,在獄中他寫了部自傳即《我的奮鬥》,明確提出對馬克思主義及猶太人的仇恨。後來希特勒獲得大選的競選綱領中就有排猶一條,即迫害猶太人深得人心,因為失業普遍的失望和不滿情緒到處蔓延,而希特勒為他們找到了替罪羊。希特勒誣陷猶太人不但是吃人不吐骨頭的資本家,還是共產主義者,可見希特勒對共產主義的憎恨達到何種程度!而蘇聯宣稱繼承共產主義衣缽,希特勒咬牙切齒的恨著,怎麼可能與之結盟?



同樣,蘇聯的掌舵人斯大林也極不信任西方領導人。早在蘇聯前身即蘇俄成立之時,列寧就狠狠的涮了西方人一把,蘇俄於1918年退出一戰戰場,和德國簽訂屈辱的極其苛刻的條約,即《佈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約》,不但要交出葉卡捷琳娜大帝吞併的俄屬波蘭,彼得大帝和瑞典戰爭多年獲得的波羅的海東海岸諸省等等,人口被剝奪6000多萬,還有大半工廠和糧食基地。但列寧什麼都敢答應,最終得到了和平。該條約的簽訂讓德國人賺大發了,把兵力調到西線,英法恨死蘇俄了,根據盟約你不能這樣玩我們呀!還有更可恨的,列寧不忘對英法說貸款是沙俄的事,不要找他。這一下子徹底激怒了英法為主的協約國,其在一戰後支援蘇俄反對勢力打內戰,並親自派兵入侵蘇俄邊境,直到1921年蘇俄才算真正穩定下來。不光英法恨蘇聯,德國人也恨,為何呢?不是列寧都答應賠那麼多土地並簽約了嗎?但列寧畢竟是大政治家,壓根就沒打算賠,因為德國一旦敗了一筆勾銷,果真如此,德國同樣對蘇聯懷有深深的敵意。斯大林知道這些,自然也不相信西方人,但為何又何德國於1939年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呢?

原來兩國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德國是希望避免向一戰那樣兩線作戰,在東側確定安全後,放開膀子集中兵力對付歐洲大家庭不聽話的國家,繼而不久就成為歐洲的主人,隨後入侵蘇聯。

而蘇聯同樣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斯大林希望條約為自己贏得時間擴充實力,特別是軍隊及工業建設。他曾對部下說戰爭爆發時,蘇聯必須參戰,但要最後一個參戰。這樣既可以減少損失,又可以摘桃,何樂而不為?但他低估德國的力量,德國短時間內打遍歐洲無敵手,讓蘇聯處在孤立無援的被動下場。


所以蘇聯不加入軸心國是必然的。當然真的有最後一個參戰,關鍵時刻踢進關鍵球,那就是好處佔盡的美國,也就是這樣,成就了美國未來世界霸主的可能性。
我是歷史小玩家,關注我哦,一起分享更多精彩!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侵權速刪。謝謝!


歷史小玩家


當然了,如果蘇聯真的加入了軸心國,世界歷史肯定是會改寫的。但仔細想想就知道,這種設想純屬無稽之談。

這個問題就跟“美國為啥不加入華約”或者是“蘇聯為啥不加入北約”一樣蠢。雖然蘇聯和德意日一樣都屬於獨裁統治,但是雙方卻有著對立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因此兩國之間的結盟是不可能的。雖然德三號稱是“社會主義”,但其本質卻還是由壟斷資產階級獨裁領導下的資本主義國家;單憑這一點,蘇聯和法西斯國家之間就根本不可能互相結盟。

其實說的通俗一點,德三所謂的“社會主義”,其實就是披著社會主義外衣的壟斷資本主義(又稱帝國主義);但蘇聯卻是貨真價實的社會主義國家。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自從俄國十月革命後就一直有著不可調節的矛盾(兩邊都認為對方是邪惡的),更何況德三還是貨真價不實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所以,蘇聯加入軸心國的行為就如同上述的“美蘇結盟”一樣的不切實際。

而納粹在德國之所以能有那麼大的支持率,其實就是靠打著“反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大旗來獲取民眾和大資本家們的支持;德國一旦與蘇聯進行同盟,那麼這對德國國內的形勢或多或少都有著一定的影響。畢竟你納粹黨是打著“反共大旗”上臺的,結果現在跟蘇聯達成了軍事同盟,跟民眾和背後的大資本家交代不過去,那你這獨裁政府還想不想在德國混下去了?


並且,蘇聯跟軸心國主要成員德國之間的利益一直都存在著強烈的衝突,這就使得蘇聯加入軸心國變得更加不切實際。希特勒曾經不止一次的提到過,德國要“以劍為犁”,要向東擴張自己的生存空間;在希特勒《我的奮鬥》一書中,也多次提到了“德國應該將打敗俄國作為既定國策”。所以在希特勒的擴張計劃當中,德國的最終目標就是在解決英法這兩個後患之後,再入侵蘇聯以佔領東歐來實現“擴張生存空間”的計劃,並且還要徹底將俄國政權趕到烏拉爾山以東,使其徹底無法再幹預歐洲事務。


而蘇聯的目標,則是要聯合資本主義國家來徹底消除德國這個大隱患。但由於英法兩國實現“綏靖政策”,試圖將戰爭禍水引向蘇聯;所以蘇聯只得單獨收拾德國。而又由於蘇聯剛剛經歷過大清洗,目前又恰好正在進行軍隊現代化改造。因此為了拖延時間以等待蘇軍的現代化改造完成,蘇聯才會和德國、日本等國分別簽署了互不侵犯和中立條約以轉移德國的注意力,讓德國先將英法兩國滅掉,而給蘇聯騰出時間來進行改造並打德國一個措手不及,在一勞永逸的消滅這個隱患的同時,將蘇聯的意識形態傳播到整個歐洲以確立蘇聯對歐洲的絕對霸權。所以,蘇德雙方都互相將對方列為最後的大BOSS的情況下,加入軸心國顯然不符合蘇德兩國的既定國策,因此所謂的結盟就更不可能了。


當然了,蘇德之間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進行過同盟行為。在閃擊波蘭時,蘇德雙方就曾進行過短暫的軍事同盟以共同夾擊波蘭。當然了,這種同盟行為只是出於一時利益而結成的軍事同盟;簡單的說叫做臨時合作,並沒有任何的可靠性和長期性。而那個被無良自媒體吹上天的,被認為是差點讓蘇聯加入軸心國的“四國同盟”其實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帶有一定試探性的會談,將其放在實際中並不現實。並且光德意日三國的軸心同盟都各懷鬼胎,再把蘇聯加進來豈不是更亂了套?再加上意識形態的對立,以及蘇德兩國都拿對方當最終BOSS的情況下,這種設想就更不可能了。


二戰吐槽君


蘇聯倒是想跟德國聯合,但德國同意嗎?

希特勒的德國被稱為納粹德國,同時也被稱為第三帝國。

其實德國並不自稱為帝國。而且希特勒的黨叫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也叫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裡面有工人,有民族,也有社會主義。但納粹德國的本質還是反社會主義的。

在一開始,蘇聯跟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此間,還試圖搞過一個四國同盟,德國也提過,讓蘇聯加入進來。日本尤其熱心,他們特別想跟蘇聯聯合,原因很簡單,跟蘇聯聯盟,日本侵略中國將變得更為容易,而且免除了東北的威脅。日本在整個二戰中,一直在我國東北保持著百萬軍隊,就是因為蘇聯的牽制。而最後讓日本徹底絕望的,也是蘇聯紅軍向關東軍發起攻擊。

但是,這個四國同盟沒搞成,因為蘇聯提出了,要自己參加,必須滿足下面這些條件,一是德國從芬蘭撤軍,因為芬蘭對蘇聯的戰略安全太重要了,蘇聯為此曾跟芬蘭打了一仗。另外,要德國承認蘇聯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建立軍事基地的權利,以及承認蘇聯對保加利亞的領有權,還要日本放棄在庫頁島的開採權。

最後一點,日本倒可能會同意。但上面三條,德國人是不會同意的。德國提的方案是隻允許蘇聯向印度方向擴張,就是讓蘇聯去中亞、去阿富汗、去伊朗……

相差太大,兩者當然談不擾,最終只簽了互不侵犯條約。

看上去是利益分配問題,其實是德國根本沒想讓蘇聯進來。德國納粹的本質,或者說希特勒的目標之一,就是消失蘇聯。在希特勒的計劃,是征服歐洲,征服法國,征服英國,但有一些民族,希特勒要實行種族滅亡的,一個是烏克蘭人,一個是波蘭人,一個是猶太人,一個就是俄羅斯人。

希特勒就是玩得太野了,瘋狂的要消滅一些人,要不是他們一意要滅絕烏克蘭人,可能烏克蘭還會站到他們一邊。

可見,在希特勒的長期計劃中,跟蘇聯開戰就是一個既定目標,早或者遲而已。他跟蘇聯是沒法調和。這裡面除了種族主義,也有生存空間的問題,德國要稱霸,那必然要擊敗蘇聯。

這跟中日一樣的。

近代中日在面對西方列強時,還曾經相互合作過,兩者更是簽訂了一個相互不平等條約,這其中,李鴻章希望跟日本達成同盟,借日本之力一起對抗西方列強。但是,對日本來說,他想稱霸,第一個目標就是針對中國,所以,李鴻章想跟日本籤同盟條約,日本卻遲遲不肯籤,因為他知道,自己總有一天要對中國動手,簽了反而受制約。而清朝直到甲午戰爭才清醒過來,明白跟日本同盟就是自己一廂情願。而這時,清朝日本的國力已經逆轉。

希特勒同樣如此,只是德蘇兩國都明白,自己不是一路人,遲早要打仗,但又有共同的對手,所以一時之間沒有相互下手。

而隨著德國跟英國陷入僵局,希特勒就不可避免的要對蘇聯下手。拿下蘇聯,不僅是德國一貫目標,對其繼續戰爭也是極其有利的,他可以佔有蘇聯廣闊的土地跟資源,然後跟英美打持久戰。這是德國取勝的唯一機會。

只是蘇聯不是白給的,凜冬將至副本的難度不是吹的,德國最終敗給了蘇聯。


腦洞歷史觀


蘇聯沒有加入軸心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希特勒在臺上,如果沒有希特勒,蘇聯其實是有可能跟德國結盟的。

1936年10月,德國和意大利簽訂了同盟條約,建立了柏林-羅馬軸心,這是軸心國說法的由來。當年11月,德國和日本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反共產國際協定》針對的對象是蘇聯。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三國軸心正式成立。但是1939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瓦解。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針對的主要對象卻變成了美國。1941年3月,日本和蘇聯簽訂了中立條約,雙方的關係一直維持到1945年8月。《反共產國際協定》只是一個政治聯盟,而《德意日三國盟約》卻是一個軍事同盟,兩者含義差別很大。這種變化充分說明了20世紀30年代國際局勢的複雜性,而這種複雜性又為蘇聯的外交政策帶來了影響。我們可以結合當時的國際局勢來看看蘇聯的選擇。

一、國際政治中的兩大矛盾

20世紀30年代,國際政治存在著兩大矛盾。一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二是資本主義國家與蘇聯的矛盾。這兩大矛盾下,主導國際政治的有三大勢力,第一股勢力是英國、美國、法國為代表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第二股勢力是德國、意大利、日本為代表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第三股勢力是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法、美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德國由於是戰敗國遭到了極大的限制,因此德國人視為屈辱,一直想擺脫這個屈辱。意大利和日本是一戰的戰勝國,但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沒有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反而對他們進行了限制,比如華盛頓會議上的海軍條約,對各國海軍進行了限制,意大利和日本就覺得很屈辱。如果從更深層次的動機來分析,德國、意大利和日本都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作為新興資本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以滿足他們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需求。而世界已經被英國、法國和美國瓜分完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本質是為了維護英國、法國、美國的既得利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只是暫時掩蓋了矛盾,並沒有解決矛盾。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沉重打擊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英、法、美維持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力量遭到削弱。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就開始蠢蠢欲動,妄圖突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重新瓜分世界。

三股勢力中,蘇聯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模式,人類理想的試驗田,引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恐慌。1918年-1922年,幾乎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出兵干涉,企圖推翻紅色政權。蘇聯挺過了那段艱難時刻,建立了紅色堡壘,但這並不代表仇視就會消失。蘇聯的存在引起了世界工人運動的高漲,尤其是大蕭條之後,工人運動此起彼伏,被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視為洪水猛獸。但是如果拋開意識形態,只從國家利益出發,蘇聯存在跟任何一方結盟的可能。而事實上,蘇聯在1922年之後,也確實是基於國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的,雖然被孤立,但依然儘量跟資本主義國家保持友好關係。1922年,蘇聯就跟德國簽訂了《拉帕羅條約》,在經濟上互相幫助,向德國出口原材料,同時進口工業品。1932年的時候,蘇聯從德國的進口量佔進口總量的一半。

二、蘇聯外交政策的變化

內戰結束後,蘇聯的外交政策就已經開始了變化,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的“輸出布爾什維克革命,推翻世界資本主義”的目標很快就被放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傳統外交思想,也就是基於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20年代中期,蘇聯的對外關係有兩個指導思想。一個是帝國主義在為爭奪全世界的資源而互相鬥爭,列強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這對蘇聯的利益和社會主義革命事業是有益無害的,但是帝國主義野心家敵視蘇聯,戰爭依然會直接威脅到蘇聯。第二個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必須儘快在蘇聯國內建成,不能期待世界革命,蘇聯必須儘快強大起來,在帝國主義的威脅面前變得不可戰勝。

1922年的《拉帕羅條約》就是這兩種指導思想的產物。一戰後的德國非常孤立,因此蘇德走到了一起。條約簽訂後,蘇德雙方簽訂了秘密軍事協定,繞開了凡爾賽和約的限制。比如說,德國容克飛機公司在蘇聯設立飛機制造廠,雙方合資製造毒氣。不過這兩項沒有得到實施,真正實施的是化學戰實驗和情報交流。1926年,德國加入國聯,走出了戰後的孤立狀態,逐漸向西方靠攏,但是蘇德雙方軍事合作依然在繼續。

希特勒的上臺改變了這種關係,希特勒的遠景目標是消滅蘇聯,雙方關係惡化。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也讓蘇聯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蘇聯的外交政策隨之也發生改變,決定跟西方民主國家合作。1934年,蘇聯加入國聯,強烈呼籲要建立一個“國際和平統一戰線”,對抗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威脅。1935年,蘇聯和法國簽訂了互助條約。1936年,蘇聯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對抗法西斯。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蘇聯立即向國民政府提供援助。

不過蘇聯並不覺得這種統一戰線有用處,統一戰線只能推遲帝國主義戰爭,而戰爭爆發後肯定會把蘇聯捲進去,而這場戰爭將會是一場世界大戰。蘇聯希望跟英法訂立攻守同盟,無論德國進攻哪個國家,其他國家都要全力援助。但是英法反應很冷淡,他們在骨子裡希望禍水東引,最後就是德國和蘇聯打起來。而蘇聯本來就懷疑英法有這種想法,看到英法不斷對德國妥協,甚至犧牲捷克斯洛伐克,更是加深了這種擔憂。英法是不能指望了,為了自己的安全,蘇聯就決定跟德國緩和關係。蘇聯的決定得到了德國的響應,1939年,雙方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震驚了全世界。

三、德國的戰略分歧

熱衷於跟蘇聯結盟的是德國外交人員,代表人物是裡賓特洛甫。裡賓特洛甫的想法是建立一個大陸同盟,這個同盟包含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蘇聯。日本外相松岡洋右也非常認同這個設想。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時的外交官相對來說頭腦比較清醒,但是他們說話不頂用。德國海軍也支持裡賓特洛甫的方案,他們並沒有想過要進攻蘇聯。後來德國擊敗法國之後,海獅計劃無法實施,海軍提出了地中海方案作為替代進攻蘇聯的方案,不過這個方案被否決了。德國海軍倒不是因為頭腦清醒,而是因為有利於海軍本身的發展,德國的資源可以向海軍傾斜。

但是希特勒的戰略構想很早就定了,他的目標是進攻蘇聯,奪取所謂的生存空間。生存空間理論不是希特勒的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有了。說白了就是德國作為新興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問題是要怎麼重新瓜分世界,這就涉及到戰略分歧。當時德國存在兩種戰略思路,一種是發展海軍,跟英法爭奪海洋,從英法手裡搶奪殖民地,這個想法從一戰前就開始了,到了希特勒這裡被拋棄了。希特勒的戰略是大陸戰略,佔領東歐,從而稱霸世界。簡單來說,就是外交部和海軍奉行的是馬漢的海權論,而希特勒奉行的是陸權論。不同的戰略思想就意味著誰是主要敵人,外交部和海軍的主張是先奪取海洋,然後在陸地上跟蘇聯爭雄,而希特勒的想法是先奪取大陸,然後再去海上跟英美爭雄。

希特勒上臺後,建立了獨裁政權,那麼德國的一切都是按照希特勒的意志行事。希特勒不僅奉行陸權論,還把種族主義融合進去,在他眼裡,蘇聯就等同於猶太政權。而希特勒同意跟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只不過是避免兩線作戰的權宜之計,跟裡賓特洛甫的設想完全不是一回事。不過無論是海權論還是陸權論,德國的擴張最終都要跟蘇聯發生對抗。


既然希特勒堅持要消滅蘇聯,蘇聯自然只能選擇加入盟國,但是二戰後,同盟很快就破裂,就說明蘇聯跟英美的矛盾依然是不可調和的。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喲。

<strong>



<strong>


<strong>


迷蝶夢文史社


看了這麼多評論,都是抽象化庸俗的論調。事實上蘇聯想要加入的,但也只是停留於想象的狀態沒有發芽而已。

我們把時光調到三九年,也就是大戰爆發的那一年。誰都知道,當時的德國非常強大,兼併了奧地利、捷克等國,志在統一歐洲。這對老牌帝國英國和法國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是嚴峻的考驗,而蘇聯被國聯制裁,也是名聲不好,索性破罐子破摔,先是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又是入侵芬蘭,在與英法談判同盟的時候不歡而散,果斷選擇和德國結盟,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達成非形式上的互助模式。瓜分波蘭,兩軍會師,協議分贓,此時可以說是雙方的“蜜月期”。然後,德國在西歐勢如破竹,蘇聯給予了鋼鐵、煤炭等等支持,併為德國拿下法國而大聲喝彩,畢竟在蘇聯的意識裡,德國就是自己的兄弟。西歐戰事大致塵埃落定,(僅剩英國苦苦支撐)要開始新的利益分配了。考慮到蘇聯的“優秀”表現,希特勒開始“忽悠”斯大林,邀其加入軸心集團(真實想法在《我的奮鬥》裡已經很清楚了),斯大林考慮了兩天,同意加入,並提出了自己要求的勢力範圍,垂涎已久的巴爾幹半島和中東範圍。這樣,羅馬尼亞油田、中東石油皆為自己所有,同時也擁有了印度洋出海口,想想都覺得畫面不要太美。希特勒不是傻子,心想;呵呵!我本來只不過打算調戲你一下,你卻把好的肥的全撈到,我去喝西北風啊?這也太過分了吧!談都不談!這次交流不歡而散。蘇聯尷尬坐不住了,開始向羅馬尼亞油田進軍,那可是德國的後勤給養基地啊!“蘇德聯姻”到此結束。後面蘇聯“被動”的、戲劇性的成了“英雄”,這裡就不敘述了。





手機用戶156624707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特別是西方人心裡,一直在嘀咕,好像蘇德在二戰前交往比較密切啊?

有人還公開說出來了,比如《戰地5》的製作人之一戴維··西蘭德在談及蘇聯時,暗示蘇聯曾從軸心國改投同盟國。雖然之後此人道歉,說其實是“恭維蘇聯功勞大”。

遊戲裡的二戰蘇軍,當然不是戰地5

德共與納粹的對立

西方國家有意無意在暗示,蘇聯和納粹的意識形態有很多類似之處,美國電影《希特勒:惡魔的崛起》乾脆把這句話說了出來。但是,當年納粹和德共是嚴重對立的。

比如納粹黨歌裡有一句:同志們被紅色陣線和反對派殺害。這個紅色陣線就是德共和一些左翼聯合的組織。雙方在各種活動中勢不兩立,乃至於大打出手。而且,納粹黨歌的作者霍斯特·威塞爾就是死於與紅色陣線的鬥毆中。

下圖是德共領袖恩斯特·臺爾曼與紅色陣線成員,注意他們穿的是這個組織的制服。

再說說二戰前的德共主席恩斯特·臺爾曼,1933年納粹掌權後,此人很快就被納粹逮捕,未經審判就關入監獄,一直關到1944年8月18日,眼見時局不妙的德國當局將他處死。

西方歷史書花了大量的篇幅告訴你納粹上臺後大肆逮捕和處決猶太人,其實同時也逮捕了大量的左翼人士。東德軍隊中有很多部隊的稱號就是紀念這些人:

比如東德人民軍摩托化步兵第9團稱號“魯道夫.倫納”,德共成員,1933年被捕,1940年死於集中營。

比如東德第9坦克師“海因茨·霍夫曼”,差一點被捕,輾轉到參加了國際縱隊,參加了西班牙內戰,戰後任東德國防部長。

東德軍隊中這樣的紀念稱號有很多,這是兩黨對立的證據之一。

蘇德軍事合作

西方的書刊影視中常常提到,蘇德雙方在二戰前有軍事方面的合作。確實這兩個國家簽訂了《拉帕洛條約》,德國根據條約在蘇聯的卡贊設有卡瑪坦克學校,還在頓河邊設立了利佩茨克戰鬥機學校。其中卡瑪坦克學校的學員包括瓦爾特·莫德爾、海因茨·古德里安和威廉-裡特·馮-托馬這樣的二戰名將。

但是,請注意,條約簽訂於1922年,是蘇聯和魏瑪政府,而不是希特勒政府簽訂的。德國通過這一方式維持坦克部隊和空軍的訓練,蘇聯藉此獲得技術和軍事知識。1933年,也就是納粹掌權的那一年,兩個學校停辦。

蘇德秘密軍事合作期間,雙方軍人的合影

原因:德國準備廢除凡爾賽合約,公開擴軍,不需要偷偷摸摸地訓練了。蘇聯則認為和納粹理念不合,繼續辦學就意味著幫助德國備戰。

西班牙內戰

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的西班牙內戰從名稱上看,是西班牙共和政府與弗朗哥叛軍之間的戰鬥,可是軸心國的德國意大利站在叛軍一方,蘇聯和國際縱隊則支援共和政權,是國際勢力密切參與的戰爭。從時間上看,這次戰爭一致持續到二戰全面爆發那一年——有一邊交戰一邊結盟的兩國嗎?英法美等國在戰爭中對充滿了極右翼和保皇派的弗朗哥軍隊裝聾作啞,二戰後,和他們的關係頗為融洽——這也可能是西方不願意細說這段歷史的原因。

德國派出了禿鷹軍團支援弗朗哥,還援助了很多最新式的武器,比如容克-87“斯圖卡”轟炸機,Bf-109戰鬥機。

蘇聯則把自己的現役武器,比如伊-15和伊-16,BT快速坦克以及T-26等援助給共和政權。派出了一個坦克旅(第4坦克旅)。

支援共和政權一方的,還有國際縱隊,其中也不乏德共和德國左翼人士。他們組成的部隊以德共領袖臺爾曼命名,比如臺爾曼營和臺爾曼旅。於是,弗朗哥的軍隊驚訝地看到,他們對面的戰壕裡同樣也有戴著“煤斗子”鋼盔的德國人。

國際縱隊中的德國人

這也是雙方勢不兩立的證據。

軸心國協定

1936年11月,德日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意大利也加入進來。從此,軸心國三巨頭在書面上定了規矩,把矛頭直指共產國際,蘇共作為共產國際最大最強的成員,自然是他們的目標了。

波蘭戰爭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二戰就此全面爆發。西方國家介紹這一段歷史時,一般會提到蘇聯“從背後捅了一刀”。不過請注意,蘇聯的進軍發生於9月17日,也就是波蘭軍隊實際上已經戰敗,政府逃亡國外的第二天。換句話說,蘇聯是在德軍擊敗波蘭之後才行動的,兩者不是協同作戰的關係。

蘇德兩國軍隊在波蘭虛情假意地友好致意

芬蘭戰爭

1940年,芬蘭戰爭爆發。這場戰爭也是蘇德對立的證據,比如,德國幫助芬蘭軍隊訓練,派出軍事觀察員觀察蘇軍的作戰表現。德國站在蘇聯的對立面,而不是援助蘇聯。

三場戰爭,西班牙內戰、波蘭戰爭和芬蘭戰爭。蘇德雙方只有在波蘭戰爭中進行了各懷鬼胎的合作,其它兩場戰爭中,雙方都進行了明裡暗裡的對抗。

宣傳畫

有些西方國家挑選了一些蘇德宣傳畫,用對比的方式展示兩國的很多宣傳畫構圖非常相似。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還有人找出了美國宣傳畫進行對比,發現也能找出構圖類似的,如下圖:

簡單來說,當時這種招貼畫風格的海報,風格風靡世界,構圖總有雷同的,所以說,蘇德有些宣傳畫的構圖確實類似,但是這不是兩國理念相同的證據。

然而,西方國家未必不知道這一點,他們只展示左邊兩排,而不展示全部的事實。

二戰後的思潮

意大利著名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克羅齊曾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二戰結束後,昔日合作抗德的各國分為美蘇兩大陣營對抗。既然百萬大軍對峙,何必說對方的好話呢?

更何況,西歐國家原來在東南亞、南亞、非洲、中東地區擁有大量殖民地。二戰後,他們在美蘇的“友善勸說”下,只得放棄殖民。而美蘇卻在這些地區擴張了自己的利益。很難說,西歐國家就此坦然看待,不會懷恨在心。

隨著俄羅斯與西方在烏克蘭在敘利亞與西方繼續對抗,估計這樣的歷史辯論還要繼續下去。當然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只展示部分事實,可能會造成與全部事實相反的結論,這也是西方國家非常擅長的一點。

閱讀更多軍事/軍遊精彩內容,請關注 近衛步兵師


近衛步兵師


二戰中的軸心國包括德、意、日等國家,同盟國包括英、美、蘇、中、法(自由法國)等國家。

像蘇聯和美國這種國家無論是加入到軸心國與同盟國中的哪一個陣營對於世界局勢都會發生巨大的影響。

我們看到的二戰的結局是美國加入同盟國,最終導致軸心國戰敗,正義戰勝了邪惡。實際上,如果美國加入法西斯的陣營,或者說壓根就不參與到二戰中來,那麼,同盟國都很有可能最後失敗。

蘇聯在二戰中尤其起著巨大的作用,美國蘇聯1700萬軍隊和德國硬抗,德國真的就完成了歐洲大陸的統一,然後開始征服全世界。

如果蘇聯加入到軸心國,後果將不堪想象,很多人肯定會說,為什麼會有蘇聯加入到軸心國這一說法呢?其實是德國的法西斯統治,與蘇聯的斯大林模式極為相似,都是高度中央集權下的獨裁統治。

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是獨裁者,而法西斯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獨裁,在二戰開始前,蘇聯進行的大清洗活動絲毫不比希特勒的屠殺差哪去。

縱橫之所以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對於歷史初學者辨別國家性質有一定的益處。

儘管斯大林治下的蘇聯在獨裁統治上和德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不一樣的。

首先,軸心國和同盟國有著本質的區別,軸心國是建立在世界各國法西斯的同盟上,而同盟國是建立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上。

法西斯的特徵是獨裁,從本質上來說資本主義國家極端的獨裁統治,斯大林模式儘管有著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從本質上來說是社會主義框架下的一種試探,和資本主義有著天然的敵對。

如果不是德國進攻蘇聯,使得蘇聯站到了反法西斯聯盟一邊,蘇聯未必會加入同盟國。

相反,儘管英法美與德國打的不可開交,但是在國家情感上卻比和蘇聯的關係要好太多,蘇聯可以說從沙俄時代就沒有真正融入到歐美文化圈。

另外來說,德國和蘇聯以及日本在地緣政治上又處於極端對峙上,日俄在1904年的時候就爆發了日俄戰爭,蘇德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很多戰爭都針鋒相對,可以說,只有在利益面前,瓜分波蘭的時候短暫達成了一致,剩下就沒尿進過一個壺。


史論縱橫


黑幫來搶劫你,你被搶了,然後有人問:你為什麼不加入黑幫和他們一起幹分贓呢?哈哈,多麼有趣的問題!彷彿被害者只要願意,就可以與強盜同流合汙似的。

沒那麼容易!黑幫的目的就是搶,如果都成為盟友了,那搶誰呀?蘇聯不能加入軸心國的首要原因就是,蘇聯本身就是人家的獵物!就是人家擴張的指向,如果軸心國與蘇聯成一夥的了,你讓德國往哪裡發展?

在希特勒的世界觀中,種族主義是支柱,這是支撐其擴大日耳曼人生存空間、消滅猶太,斯拉夫等劣等民族戰略構想的理論基礎(相比之下,希特勒對歐洲其他民族並沒有那麼仇視)。蘇聯在歐洲東部佔據了最大的地盤,人口超過2億,自然是希特勒對外擴張的終極指向。希特勒之所以在1939年9月與蘇聯簽署互不侵犯條約,是為了順利地解決波蘭和西北歐,這也算是汲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兩線作戰的教訓,先讓蘇聯置身事外,等擺平了其他國家再全力對付蘇聯。當然,由於對英作戰不順,最後希特勒還是兩線作戰了。

從蘇聯的角度看,加入軸心國不但佔不到任何便宜,反而極大地損害了自己社會主義國家的名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使蘇聯得以將自己的西部邊界向西推進了300~400公里,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但是,進一步擴張勢必要與其他軸心國德日意發生衝突。畢竟,幾個國家都處於歐亞大陸,是比鄰關係,動一動就要相互發生碰撞。所以,在這樣一場只能以德國為主的同盟中,蘇聯也沒有多少好處可得。另外,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如果最後與法西斯同流合汙了,那麼它在世界面前將會失去其道德的感召力,失去其所一貫宣傳的先進性和作為歷史必然性化身的身份,這對於蘇聯來說,恐怕比少獲得幾塊領土損失更大!

我記得還有人問,美國在二戰期間為什麼不加入軸心國。看來,還真有人認為,只要價格合理,任何人都可以與魔鬼合作,向魔鬼賣身。不要把國家和人想的那麼無恥,道德感,原則性是任何國家和人都有的,很多時候你比你以為的更高尚更正義。歷史也證明,那些明顯反人類反潮流的國家與個人終究是沒有好下場的,貪戀一時的好處而與他們結盟,最終一定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進擊的女武神


道理其實很簡單,不是蘇聯想不想加入的問題,而是它能不能加入的問題。

就像冷戰結束以後,俄羅斯向要加入北約一樣,人家根本就不收留它。

而在二戰之前的德國和蘇聯的關係,比冷戰結束之後的俄羅斯和北約的關係還要糟糕。

這就是它不能加入軸心國集團的原因!

蘇德兩國有著很嚴重的意識形態的不同和利益之爭,用後來評價美蘇爭霸賽時一樣,既互相爭奪又互相勾結!

說的直白一點,一隻老虎和一頭北極熊相互為鄰,兩者之間只能相互爭奪食物,而不可能團結在一起去打獵。

德國的敵人是英法兩國,而蘇聯與英法兩國的關係其實也是真的不怎麼樣好。

但蘇聯有和英法兩國聯手的積極因素,而德國是和誰也不可能搞在一塊。

因此才會出現了當德國對不列顛進行大轟炸時,蘇聯沒有對英國落井下石。

而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後,丘吉爾這個頑固的反蘇人物立即對蘇聯發表了支持聲明。

其次是如果蘇聯有加入軸心國集團的打算,納粹德國也不會吸納它入隊。

兩個沒有共同語言的人強行裹在一起遲早一定要生亂,誰是老大都會成為問題。

所以德國所率領的集團之內的小兄弟都要聽德國的,換做北極熊這根本就不可能。

如果不是德國太過於強大,蘇聯和英國還有美國根本就沒有聯手的可能。

所以德國一垮臺,蘇聯與西方陣營的關係便立即出現了裂痕!

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德國、也沒有後來的核武器,那麼發生戰爭的國家就會是蘇聯和英法兩國。

也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強大的德國,才會有了後來的同盟國。

聯手和合作,不是你說聯手就聯手,也不是你想合作就合作,最關鍵的一點是彼此之間的利害關係,還有意識形態。

因此,德國不會接納蘇聯加入軸心國家集團,而蘇聯也不傻,它也不會自己主動的提出自己要加入軸心國家。


東方中華不敗


如果蘇聯與德意日同一陣營,那歷史真的要改寫了,

蘇聯與德國中間就東歐那點地方,蘇與德意日結盟的話,那德國打誰呢?就瓜分下東歐顯然不夠德國吃的,明顯蘇聯就是德國想吃掉的國家,那裡有遼闊的土地,有鐵礦,有石油,吃掉蘇聯,德國才能變得更強大,才更有戰鬥力,也才能在東部消滅對德國的威脅。

而顯然,蘇聯的威脅也是德意日三國結盟的最主要依據,三國結盟的幌子就是蘇聯到處支持革命運動,威脅到了包括德意日三國政權的生存。於是就有了《反共產國際協定》,說是反共產國際,其實密約裡就是規定誰受到蘇聯威脅,其他國家要在一塊商議,最次也不能幫著蘇聯。本身就是德意日三國的敵人,肯定加入不了軸心國。

總之,蘇聯既是德國眼裡的“肥羊肉”,極欲涮之而後快以補充營養;同時也是德意日三國共同的敵人,斷然是加入不了軸心國的,不然,咋吃涮羊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