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推荐自己家乡——第三十篇,陕西咸阳渭城区

渭城区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是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87年5月成立的县级行政区。东西长约26.73公里,南北宽17.92公里,全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耕地23万亩,属典型的城郊型县区。

网友推荐自己家乡——第三十篇,陕西咸阳渭城区

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核心区,西北最大的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座落境内。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渭河流经辖区,地下水资源蕴藏丰富。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朝的国都所在地,又是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文物荟萃,古迹众多,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


位置

渭城区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关中盆地中部,秦都区以东,渭河以北,处于泾河、渭水交汇的三角地带。东面与高陵县接壤;西面和秦都区为邻;南面隔渭河与西安相望;北面同礼泉、泾阳毗连。东西长约26.73公里,南北宽约17.92公里,面积272平方公里。

网友推荐自己家乡——第三十篇,陕西咸阳渭城区


地貌

渭城区地貌为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向渭河谷底倾斜,大致以宝鸡峡北干渠为界,分为北部黄土台塬区和南部冲积平原区。北杜乡杨家寨南窑最高,正阳乡同仁庄东南最低,海拔在514~367米之间,高差147.0米。北部台塬区划分出台塬与塬间洼地两类,南部平原则划分为三级河流阶地、河漫滩及河床。


气候

网友推荐自己家乡——第三十篇,陕西咸阳渭城区

渭城区地处内陆,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性气候。表现为四季冷暖分明,春季(3月下旬开始)大地回暖,降水增多,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出现寒潮、大风、霜冻和春旱天气;夏季(5月下旬开始)气温最高,降水量大,光照充足,夏初和伏天多旱,后期易出现大风暴雨;秋季(9月上旬开始)初多阴雨,气温缓降,湿度大,光照少,后期气温猛降,干旱少雨;冬季(11月上旬开始)气候变冷,干燥少雨。


戏剧

秦腔

属板腔体,境内地方戏的主要剧种,群众称大戏。秦腔传统剧目共有400多本,其中大戏(亦称本戏)300多本,小戏(或折戏)100多出。主要剧目有:《五典坡》、《铡美案》、《劈山救母》、《游西湖》、《三滴血》、《麻疯女》、《白蛇传》等等。

弦板腔

网友推荐自己家乡——第三十篇,陕西咸阳渭城区

亦称"板板腔"。以其伴奏乐器主要为二弦、三弦和板子三大件而得名,起源于宋代,由啁戏发展而形成,是渭城区民间小戏剧种之一,多用于皮影戏。

眉户

又称曲子戏,属曲牌体。是古时"清曲"中"月弦曲子"搬上舞台后而形成的民间小戏剧种之一,明代开始在渭城区流传,今犹盛不衰,并搬上大舞台。


工艺

民间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名目繁多,主要有刺绣、针织、编织、布贴、剪纸、纸扎、泥塑、面花、木雕、石雕、金烫等。其造型主要有飞禽走兽、蜂蝶虫鱼、花草树木、高山流水、戏曲人物、民间故事、风物传说等。


唐顺陵

网友推荐自己家乡——第三十篇,陕西咸阳渭城区

唐顺陵

顺陵是唐代女皇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陵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西南,龙枣村东北,是中国现存风貌最完整的古陵园之一。杨氏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按王妃礼制修建杨氏墓冢。武则天称帝后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将墓改为陵,称顺陵。陵园分为内外二城,内城也叫皇城,为方形,四角夯土墙明显;外城系改墓为陵后所扩建。顺陵陵园南北长1264米,东西宽866米,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陵前现有石人12尊,石羊、石狮各一对,华表顶1件,石础1对,莲花座1个。东门、西门、北门各有石蹲狮1对,北门外还有石马1对,南门有石走狮和天禄各一对。

阳陵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前141年)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其中出土的彩绘陶俑人物造型准确,表情丰富,出土的断臂汉裸俑,堪称"东方维纳斯"和"东方大卫"。

千佛铁塔

网友推荐自己家乡——第三十篇,陕西咸阳渭城区

千佛铁塔

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渭城区北杜镇,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所铸。195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内用青砖砌筑而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分外得体。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间铸以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铸工精巧。塔座正南门额上有铁制匾额一块,正中铸有阳文"千佛塔",塔身有铭文:"大明万历十八年,南书千佛铁塔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