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那裡現在還有家譜嗎?

每天學點兒國學


盛世修譜!最近幾年,有很多宗族開始了修譜緣親的活動,所謂家譜,是人類用來記載族人繁衍序劃的一種文本,主要的目的在於建立人倫綱長和秩序,通過宗族擬定好的排輩方法,一般是有族人中有學問的人來共同商定輩份的排序和輩字,即通常代表輩序的那個字,一般有十個字構成譜序,每五字為一句,如我們的族譜序的安排就是大美先同慶,宏梅自來安的這樣的安排方式決定了後代人的身份的,通常,這些譜序呈對仗的形式,且朗朗上口,方便記憶…對譜的破壞主要是在文革時期造成的,因為掃四舊的原因很多家族將譜本毀之一旦了,現在,隨著社會風氣的寬鬆,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又重新開始了修譜的活動,簡單點說,譜序的安排有利於人倫的秩序!防止近親婚姻,對人類的生存繁衍還是大有好處的


心中蓮915


家譜在我老家一直都有,小時候只是聽長輩提起過家譜,那時條件落後,多數都是祖上傳下來的老譜,年代久了,紙張極難保存,所以不會輕易示人的,只知道隔壁村的爺爺輩手裡保存了一本,(家族大,附近幾個村都是同姓,一個開基祖),故我小時候是沒有見過家譜的。


家譜一般是在逢重大祠堂祭祖活動才會拿出來的,紅布包著,外面一精緻的木箱子,也是紅布包裹。還有天氣潮溼,必要時候需要將家譜拿出來晾曬,這時是幾個家族有威望的代表敲定日子,選定專人看守負責來進行,極其敬重,容不得半點閃失。


我初次見過家譜是成年以後,還是因為現代社會交流活動頻繁,家族人帶著老譜去江西九江、南昌、安徽廣德、浙江長興,和那邊早些年遷走的族人對譜,接著續寫新譜,現代技術的發達,新譜印刷數量、質量、裝幀、保存方面都大大提高了太高,族人每家每戶都領了一本,我見的就是後來家裡的新譜。通過家譜,我對家族的起源、世系、遷徙史、家族的田產、族訓等有了更加詳細深刻的瞭解,並銘記於心。

由於如今社會是個快速發展的,人員流動移民比重太大了,加上對傳統文化的相對缺失,導致部分族人漸漸失去了聯繫,萬事萬物都要溯根求源,所以續寫家譜非常有必要,他是一種紐帶,使家族更有凝聚力,並且家譜讓後世對前人所處的時代,無論文化、經濟、各種人文史料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以前續寫家譜,基本沿襲了舊的方法,老譜核對、確認、編排或承襲字輩,最後以紙質的形式出現,這其中由於現在人遍佈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平時都非常的忙碌,如果按照這個路子核對下來,勞民傷財,效率也非常的低。社會在發展進步,所以這個也要按著時代走,與時俱進。比如可以出個電子版的,族人需要可以直接去下載下來,方便查閱攜帶。安全性也是優於老譜,當然老式紙質實物家譜也必須同時存在保留。畢竟那是一種根,一種象徵。


續寫、新寫家譜既是一個家族的頭等大事,也關係到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所以很有必要!

閩路行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蹟的書。

本人老家河北內丘縣,可能由於年輕原因,那種嚴格意義上的以書本形式裝訂的家譜從沒見過,在我們這都是以掛圖形式來記載,我們都稱之為祖宗案,每年大年初一起五更都先到祖宗案前磕頭祭拜,下圖為大家展示下我們本地的祖宗案照片!

本人年輕尚知甚少,望大家多多補充!






莊南小哥


這算不算家譜



奉獻N


 2018年清明節,我回家祭祖,遇到本門興民伯父,他今年80多歲,教師退休在家,他跟我談了很多家族的事,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完成修訂家譜,繕修祖墳,重樹祖碑這一重大夙願。他拿出一個包裹,小心翼翼的一層又一層打開,眼前呈現了一本紙質發黃,邊緣破損不堪的線裝書冊,這就是傳說中的家譜。

從前只是聽說,從未見過,今天第一次看見,看得出來,保護的很精細。伯父告訴我,咱們的祖籍是山西洪洞縣,明朝萬曆年間先祖攜家帶口從山西大槐樹下遷徙至此,並訂立了族譜,族譜原有貳冊,中間約二百年未錄入,惜乎經歷清末民初,兵燹不斷,匪禍連綿,致原譜遺失其一,至今令後世之人痛惜頓足而百感交集。餘下這冊雖經歷數百年風雨戰禍,歷史動盪,依稀尚存,實乃幸事譜幾經輾轉,文革期間由其老外甥家收藏保管,才避免了被損壞,如今回到家中!在冊第五世分為化、正、順、選四門,繁衍至今已記錄第十二代。

於是我專門趕到祖墳上,將文革期間被破壞的舊祖碑拍了照,祖碑立於道光四年,歷經近二百年至今,仍然能夠清晰的看到上面的文字。 果園裡面僅存的就是倒地多年的圓頭舊碑,卻難覓祖塋之蹤跡。其圓頭舊碑為青石,長約一百八十公分,整個碑身風化剝落嚴重,正面中間由上至下刻有"皇清待贈"字樣,右側銘文"道光四年歲次甲申無射月穀旦"正中間鐫刻"顯高祖考英軒王公、妣孟太君之合墓"左下方"嫡長元孫錫元泣立石"字跡工整遒勁有力。碑石邊沿隱約可見花邊圖案。

(閱讀原全文請點擊複製鏈接)https://www.meipian.cn/1qi7v3ry?share_from=self&v=4.7.2&share_user_mpuuid=3ca191d90f6bc34b7ec8d8010589c282






熱度327816169





山東泰安張氏族譜歷經六百餘年,三次續譜,每套均有,歡迎大家來泰看春晚,分享張氏族譜。謝謝!


意智在心


家譜有的,而且我也有幸參與了修譜,我們榮氏最近的一次修譜是在1987年,我是1984年生的所以在譜上,在我們那一支我是78世令字輩,說起來大家有的人可能知道一點的,孔令輝就是令字輩,孔祥熙的祥就是令字輩上一輩,2017年我們整30年,嚴格遵循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原則進行修譜。這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要我們傳承。



社會大維


我們的族譜於1994年第六次續修。第五修譜只有一套,文革時一族人捨命才保存下來,不然和祖宗就斷線了!第七修運作不大,現已動議第八次再修。我們的譜是參照多家之譜式而作的,在我見到的譜式中,我認為是最好的。


連璧155616156


杭州錢塘梁氏家譜:我祖籍杭州府錢塘縣萬家莊的梁氏,明萬曆年間~崇禎年間,先祖生活在杭州錢塘縣萬家莊,經查是現在的西湖區萬塘路一帶,先祖於明末崇禎十五年來四川宜賓,至今376年,我們有家譜,但是隻有在四川的譜,沒有在杭州錢塘縣時候的譜,希望梁氏宗親點贊,有杭州錢塘縣的宗親看到希望回覆,頭條朋友覺得介紹得清楚希望點贊,謝謝!


錢塘梁氏在四川


有啊!二十四本經過文革只剩兩本!始於一七九七年,嘉慶二年修的!道光十三年公元一八三三年重修!宣統三年1911年三修!2010年山東威海榮成上莊院前張氏家譜再修完成!輩分如下:……丹光耀玉 其火慶錫 世序可永 先志丕承 允紹祖德 家道以興!另續二十四字,暫不公佈!其字輩首修,火字輩重修,慶字輩三修,可字輩再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