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不在了,過年是各過各的,還是兄弟姐妹一起過?

劃過流星5


如果關係不錯,平時都各忙各的,春節還是聚一聚好,顯示大家庭的氛圍,團聚有很多方式,輪流坐莊,AA制,老大挑頭,條件好的岀面都行,關係不好怎麼聚,不各過各的咋辦,我兄妹四個,我和兩個姐姐在外地同一座城市居住,我多想三家老少聚在一起過年,哪怕是都到我這裡來都行,因為我是弟弟孃家人,兩個姐姐不對勁,不見面,年年分開來,吃幾天,這不左天大姐一個人和一個外生在我這裡過三十,今天二姐又要帶著一個外生一家過來拜年,後面還有幾個外生,外生女要夾,我說大家都忙,又上班還有做生意的,來不了也沒啥,我能理解,他們都說平時忙來不了過年一定要來,我也還要去看他們,不去也不行,大家聚在一起過年多好。


張兆旺85639513


說說我家的情況吧! 我老公家兄弟姐妹四個,老公有姐有妹,有弟弟,我們在外面,離家遠,其他幾個在父母身邊。剛結婚前幾年,我們每年都會回家過年,雖然路途遙遠,我和孩子都暈車,但還是會帶著新年禮物回去一起過個團圓年。可是,我們的一份美好的心願總是被打破,每次回去沒有一年是痛快的,我也見識了不一樣的過年氛圍,他們家年年吵架,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吵起來,弄得我們很是尷尬,每次充當調解員。心累了,再也沒有回家的念頭了,後來老公自己回家陪父母過年,我和孩子在自己家過,這麼多年,我們一家三口沒在一起過年了,平時家裡長輩有事我們還是會及時回去的,現在公婆都不在了,我覺得更沒必要回去了,還是自己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吧。


Ssrs57562510


我的父親尚在世上,但他早就把他的舅(俵)、姑(俵)、姨(俵)、內戚、自己的三個姐妹(外甥)、自己的三子一女的姻親(親家的子女)得罪得乾乾淨淨了。

就是咱三子一女,他也變著法兒挑拔是非,巴不得個個老死不相往來似乎他就高興似的。

我出來三十多年啦,反正娘去後,至今也有十六七年吧,我回老家去沒有一食一宿之招待,哪怕正月初一回去給父兄拜年,也沒有人出面正常招待一下。而我卻多年作揖打躬,請父兄妹侄團家來我家吃個團圓飯,堅持了幾年,最終大哥二哥說了,難道我們大的還要年年來給小的拜年嗎?就這樣,在我家團聚也搞不成了。最終,今年連侄子輩也不上叔嬸家來拜年了,便屬正式斷親啦!

我一直搞不懂是因為什麼原因,原生家庭的親兄弟姐妹們為什麼就成不了一大家人的團聚呢?

因為自私、冷漠、虛榮、攀比、絕情、無義,這樣陌路的所謂一家人,難道還能守望相助嗎?

散了,還免得產生更大的糾紛!


用戶214225798049


這個真的沒有標準答案,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兄弟姐妹感情好,也許還能聚一聚,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聚的機會會越來越少。

曾聽過這麼一個形象說法,一個原生家庭就是一個大蒜,父親是蒜柱,母親是蒜衣,而孩子則是一個個的蒜瓣。蒜柱沒了,蒜衣沒了,蒜瓣自然一個個散落掉了,追隨各自的運命去了。

我的父親兄弟姊妹四個,爺爺奶奶尚在時,春節一大家子必定要在一起吃頓團圓飯,一家人好不熱鬧。等到爺爺奶奶先後離開人世後,大家都各有各的事情了,很少能有機會聚在一起,一年到頭碰面的機會都很少。

五百年前是一家,如果親戚都不散,那麼親戚就太多了。所以人生就是如此,“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也沒有必要太過傷感,只要大家都過得好,日子紅紅火火的,那就行了!


打虎拍蠅


這個沒有標準答案要視每個家庭的情況而論,父母健在回父母身邊叫回家父母不在兄弟姐妹相互來往叫走親戚,這就要視兄弟姐味的感情而論,感情好聚得多感情不怎麼的聚得肯定少,過年這種節日就更特別,因為這個時候大家年紀也不小了有的已有第三代情況更復雜難度也更大了,不過如果大家有心還是可以小聚一下的,這也是父母走後兄弟姐妹重溫親情難得的機會,我兄弟姐妹六個感情比較好,父母健在時我幾乎年年回老家陪父母過年,父母走後每年正月也一定抽時間回老家陪兄弟小住幾天,幾十年了心裡只有回到老家才有兒時過年的味道,一是兄弟姐妹情深二是可能我比較懷舊。親情要珍惜這是前世修來的緣份,還是我經常說的一句話:這輩子是兄弟姐妹下輩子還是嗎,這輩子都沒有好好珍惜下輩子還有必要嗎


龍光山


父母都不在了,過年是各過各的,還是在一起過呢?我來說兩句。

父母相繼老去,經歷了喪父喪母之痛後,更會喪失的,是一個家庭的凝聚力。

原來時,過年過節,父母生日,老人家裡有活兒,身體不適等,只要父母一聲召喚,那是爭先恐後,紛至沓來。大家歡聚一堂,是多麼的快樂。

父母離去,大家沒有了,分散成幾個小家。誰家裡有事,都是親姐熱妹的去看看,孩子輩呢,就不大去參加了。尤其是過年過節的只是當親戚走動一下就完事了,那裡還有當年的團結與和諧。

為了加大兄弟姐妹之間的聯繫,鞏固血濃於水的情誼,就要儘量多的往一塊湊夥。過年過節的,或輪流坐樁,或實行aa制,或有錢的獨擋,讓兄弟姐妹們能象父母在時一樣,互相關心,歡聚一堂。享受天倫之樂。

人老了,心內更加孤寂。往一塊湊湊更加必要,畢竟兄弟姐妹之間有更多的舊事是值得回味與懷念的。

我同事的奶奶,九十多歲了,還經常想念在西安的一百零四歲的哥哥。每打電話,都是互相邀請。可是孩子們可是不敢讓他們再出門了,但為此老太太還鬧過離家出走呢。你說這種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是一般的友誼能相比的嗎?

過年了,兄弟姐妹們有實力,有感情,還是在一塊聚一聚好。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說一下我們家的情況,供大家參考:姐弟六人,大姐69歲,小妹55歲,五姐妹加一個弟弟。父母離開後,姐妹們在老家(農村後來都進縣城居住),如今又都隨子女分在囯內各地和囯外。

但只要誰家有喜事或大事,就儘量回到縣城,住在各自原來的家或酒店,大家輪流請客,聚在一起隨心所欲,回憶過去,說說各自家庭的孩子孫子,也其樂無窮,有原始家的味道!

平時到誰的生日(都記在日曆上),我們都相互送去祝福,雖然沒有了父母,姐弟又都能健康的活在世界上,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所以我們都儘量不去說不去想有矛盾的往事,都知道相聚是短暫的,說不準哪一天就聚不齊了。


曉曉82527935



現在流傳著一句話,‘’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父母去了兄弟姐妹是親戚了。‘’中國人是很重情義的,一直以百事孝為先的準則,但是到了現在,很多親情就慢慢淡化了。小時候,父母都是跟著小孩一起生活,不用面臨生活的壓力,沒有子女的煩惱,就只有童真和幸福,所以一家人開開心心,兄弟姐妹感情也好,一起上學,一起玩耍,那可是親密無間的。那時候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沒矛盾,沒有其他什麼糾紛可以影響到感情。

但是現在長大了,不同了,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生活,基本都是各顧各的,畢竟有了各自家庭,很少精力去顧及自己的兄弟姐妹了。成家了,更多精力都是在自己工作生活孩子上面,真的無暇顧及其他事情了,想維持以前的感情,真的難,有時候真的是感覺力不窮心。父母還在的時候或許還會在一起小聚一下,父母一走,基本是很少走動了,一年可能就是過年或者有紅白喜事的時候走動一下,儘儘親戚的情分。

其實啊,血濃於水,在對兄弟姐妹的事情上,每個人讓一步,感情還是有的,現在主要是面臨利益糾紛,有些太看重錢了,這樣往往導致兄弟關係決裂,甚至反目成仇。

其實這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了,時代變了,個人想法不同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很多東西不能強求。

所以這也得看各自家庭情況,家裡兄弟姐妹如果因為分家產糾紛大,互不相讓,還是各過各的吧,畢竟聚在一起也是都不討好;但是如果兄弟姐妹沒太大矛盾,還是建議兄弟姐妹多聚聚,維持下感情。年長已經結婚的,平時應該對沒成家的兄弟姐妹多加照顧,逢年過節回家團聚時候更應該多加關心,如果說經濟能力不是特別好的時候,儘量的給予一些經濟上的幫助。這樣也可以推進兄弟姐妹間的感情。

畢竟短短几十年,都有血緣關係,都是一家人。一大家子,兄弟姐妹沒有什麼大的經濟矛盾,一起過得其樂融融,豈不美哉。


個性傳媒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在一起團聚的時間也就少了,兄弟感情也就不如老父母活著的時候那樣親熱了,血濃於水的感情在父母活著的時候由父母在維繫著,當父母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的感情依舊,但是總歸不會像以前父母在世的時候那樣濃。

身邊的例子都是這樣,父母活著的時候,三十晚上,兄弟姐妹幾大家子都會圍在父母身邊過年,喝酒打牌,高談闊論,真的很熱鬧,當父母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就是各過個的年,很少在聚在一起熱鬧了。

或許不是感情淡了,是都成年了,各有各的子女兒孫,又是自己的子女兒孫聚在一起,千百年來一直這樣,兄弟姐妹總會老去,總會再有各自的子孫後代,老兄弟姐妹再聚首的日子總會遙遙無期,或許在各自的心理,也想著兄弟姐妹能像以前一樣聚聚,可是聚已經不是自己想的那樣。

生活就是這樣,各自會有各自的家庭圈子,一輩輩老去,兒孫滿堂,相聚首,難如果,或許他們的心裡會感到孤單,不管是誰,都會有父母,父母也會老去,也會死去,兄弟姐妹的感情,那是一份不能割捨的感情,永遠都在兄弟姐妹的心裡,直到老去,這就是血濃於水的親情。


珞珈評論社


父母是聯繫兄弟姐妹的紐帶,是重要的牽掛。

每逢過年,中國大多數家庭都會團聚在父母這裡,然後團聚在一起,聊聊天,暢想一下接下來一年的工作,聊聊小時候,說說自己的不容易的事情。

中國民族歷來是一個講孝道的民族,所以過年一般情況下都給自己的父母拜年, 藉著這個傳統習俗,兄弟姐妹們,過年肯定會回來一起到老父親老母親這裡拜年,這時候兄弟姐妹一起約個時間,一起到二老家裡拜年,順便吃個飯,增長一下兄弟姐妹的感情。

可是,會存在一種情況,父母都越來越老,可能存在某一天,父母不在了,那麼兄弟姐妹過年還會在一起嗎?

老大和大媳婦需要作出重要的表率。

對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們,會不會一起過年,這個時候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原來兄弟姐妹的關係都不錯,那麼這個時候,大家聚在一起的概率是比較大的,那麼會存在一個問題,在誰家聚在一起過年?

第二種情況是,兄弟姐妹的關係不太好,一般化,那麼這個時候肯定沒人主動張羅這些事情一些過年?

所以,針對上面兩種情況,這個時候作為老大,就要把兄弟姐妹拉在一起,具有犧牲精神,將規矩定好,比如輪著來從老大開始到老小,每人輪一年等

親兄弟姐妹,需要多跑動,不然關係就會疏遠。

事實上是,等到老一輩去世了,很多家庭的兄弟姐妹都散了,都聚不起來了,但是,有一句是這樣說的,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萬年修得一家新,所以能成為親兄弟姐妹是多麼的不容易,希望即使父母不在了,還是需要多走動走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