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要來了,這幾個影響不能低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每年房地產稅一經提出就引起社會廣泛熱議,但到底什麼時候塵埃落地現在還難以確定,房地產稅從提案到落地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於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各環節徵收的標準等都需要經過嚴格的立法程序才能面世。

房地產稅要來了,這幾個影響不能低估!

房地產稅的徵收目的在於建立穩定健康的長效機制,讓房子迴歸居住屬性,讓老百姓能買得起房子,保持樓市健康、房價合理。那麼一旦開始徵收,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1、多數百姓不會受到明顯影響

房地產稅的徵收範圍非常廣,包括所有擁有住房的家庭,涉及到大部分老百姓的利益。目前觀點普遍認為,首套房、小面積住房有可能免徵或按低稅率徵收房地產稅。大多數中低收入家庭手中房產數量有限、面積適中,這群人預計不會受到房地產稅的衝擊。

房地產稅要來了,這幾個影響不能低估!

2、多套房擁有者將是主要徵收對象

房地產市場堅持“住房不炒”原則,手中有多套房的人,將是未來房地產稅的重點徵收對象。在長達十餘年的大漲之中,我國住房市場確實存在很多投機行為,很多高淨值人群手中擁有多套住房,這些房子沒有流入市場,一直處於空置狀態,尤其是三四五線城市。不過對這群人的衝擊效果有多大,還要看具體的政策。

3、對短期房價有影響,對長期房價影響有限

如果房地產稅政策出臺,多套住房將成為手中的燙手山芋,有可能會引發拋售效應,導致房價下跌,這相當於是一個擠泡沫的過程。房地產稅的出臺對短期房價或有一定影響,但對長期房價影響有限,貨幣政策、土地供給制度、經濟發展、人口流入流出規模等對長期房價的影響更大。從歐美國家徵收房地產稅的經驗來看,不會對房價造成太大沖擊。

房地產稅要來了,這幾個影響不能低估!

4、稅負從交易環節移到保有環節

我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逐漸進入存量時代,一二線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要高於新房,但二手房交易成本很高,增值稅、個稅、契稅的稅率都不低,不利於存量房利用,持有房產卻幾乎沒有任何成本,稅負的特點是重交易、輕保有。未來稅負將從交易環節轉移到保有環節,也就是交易稅率下調,持有房產稅負加大。

市場預計房地產稅至少要2-3年才能出臺,也就是2021年之後,現階段不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太大影響。不管以後怎樣徵收,只要堅持住房不炒,合理改善住房需求,房地產稅就不會成為負擔,炒房時代真的要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