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槿不斷萌發側芽,應該怎麼抹芽?

養花種草汪汪汪大汪


小木槿養護極其簡單,修剪也多種多樣,關鍵看自己想要達到的效果,如果你想養成小木槿花球,那麼前期不需要過度干預,讓它長一叢即可,長到想要的冠幅大小以後,可以對枝條進行打頂,這樣一根枝條打頂以後就會萌發2-3個側枝,長出來的側枝繼續打頂,又會再次萌發大量側枝,這樣不斷的打頂就能變成一棵球,開花的時候非常漂亮。

如果你想培育一個棒棒糖小木槿,那麼要將主幹上的所有側枝,從基部完全剪掉,變成一棵直棍以後就可以了,等直棍長到一定高度以後,將枝幹頂部剪掉,於是樹幹中上部就會大量爆發側芽,這樣側芽長出來以後再打頂,一般一個側枝留2-3個葉片就掐心,然後掐心後就會再次萌發2-3個側芽,等側芽長一長就可以再次留2-3個葉片掐心,這樣不斷反覆的掐心,冠幅的枝條就會越來越多,枝條越多,冠幅越飽滿,開花就能變成球,這就是棒棒糖小木槿的製作方法,不用嫁接,一棵小米半年時間就能做成了。

養護小木槿也是極其的簡單,小木槿不僅長勢旺盛,開花也是極其勤快的,開花性能絕對秒殺月季、茉莉這類所謂的開花機器,一般只要保證最低溫度5攝氏度以上,給足陽光,盆土不要積水,澆水的時候加一些水溶肥,平時撒點複合肥,小木槿就能旺盛的生長,對於北方花友,小木槿是不耐寒的(實際測試可以耐受零下幾度的低溫,不建議花友嘗試),最好不要低於零度,一般5攝氏度以上、放在室內光照充足的地方即可,小木槿病害較少,除了耐寒這個缺點,幾乎無可挑剔啊。


書香庭院的玉痕


一、小木槿不是木槿

首先小木槿儘管與木槿同科,但是兩者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例如:小木槿為錦葵科多年生半灌木。而木槿(在溫帶是落葉,熱帶亞熱帶地區常綠)灌木這一點,只要養過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木槿是我國的原產花卉,而小木槿來源於非洲的南非,從小木槿的別稱就可以知道如:南非葵、小木槿、玲瓏木槿、迷你木槿、假木槿、迷你芙蓉、大茴香草、玉玲瓏、玲瓏扶桑等等。


二、小木槿的修剪

你的這盆木槿完全沒有長開,建議對於主枝進行截幹,或者摘心處理,促進枝條多發,並且多施氮肥。

1、造型修剪

小木槿是一種繁殖能力比較強👍的花卉,十分的耐修剪,十分適合盆栽,十分適合造型的花卉,小木槿以花期長,花朵繁多而倍受喜歡。

你的小木槿發側枝,不是壞事,應該是好事啊。一般小木槿以枝條多發,這樣開花就會多,所以多發側枝是比較好的。


建議:

對於側枝進行——摘心處理,這樣保證你想要的主要枝條生長。同時對於比較密集的側枝進行剪除,剪除時可以剪除枝與莖交叉處的1/2---1/3。後。紅色箭頭截幹或者摘心,黃色箭頭剪除側枝、密枝。如圖所示:

對於主枝進行摘心處理,讓小木槿形成繡球的造型,讓小木槿的開花具有層次性,欣賞價值比較高。


2、重剪

對於灌木類的植物,除了造型的需要外的枝條。對於小木槿來說一般養植2年左右,就要老的枝條通通剪除,就是從根部5--10釐米處全部修剪,促進新枝的生長髮育,對於枝繁葉茂特別有利。

3、剪後處理

修剪後,3--5天不要澆水,特別是葉面水的噴灑。


七彩生物界


其實我個人對小木槿是非常喜歡的,因為它非常好養,開的花也漂亮。

小木槿又稱為南非葵,這種植物開的花小巧玲瓏非常好看,而且生命力也很頑強。

就因為生命力頑強,所以長得也很快,稍不留神就長得亂七八糟的,特別影響美觀。

小木槿一般都是在秋冬季節來進行修剪,這樣它來年就會長得更加茂盛。

剪的時候要將離地10釐米以上的枝條都要去掉,但千萬要記得不要太靠近根部了,這樣好促進植物的重新生長。

還有就是在小木槿生長期時,我們也可以對它進行修剪,但切記,修剪不宜過多。

如果在遇到個別枝條,葉子枯死或者發黃的現象,在修剪時也要把該枝條剪掉。

個人意見,說的不好,希望大家諒解

祝大家天天都有好心情😊





大威的生活日記


首先,您如果是想培育成一棵棒棒糖型的小木槿,我則建議您主分枝一下的芽點全部抹除。理由就是我們不要把太多養分浪費在這些”雞肋芽”上,即是她開出花來也和周圍的花很不協調。抹除主幹上的芽點後,我們則對分枝上的芽點採取留強去弱的原則進行抹除,如果頂芽太多為防止徒長同時進行打尖,去除她的頂端優勢。


其次,您如果只是為欣賞更多的花,保持一個小灌木樹形,則我們就另當別論。如您所述,芽點太多時建議您先對整樹進行一次修剪,先剪除病弱枝及頂端盲枝,然後抹除枝條上的細小芽點,原則是保留枝條上部芽點,枝條下部背陰的芽點全部抹除。這樣處理後最好再視一次磷鉀複合肥幫其迅速恢復長勢。

最後要補充的就是,小木槿是一種超耐修剪,長勢迅速的小灌木,所以您可放心操作。也許這次失敗,但下次一定會做的更好!希望您養到漂亮爆盆的小木槿!



愛花的漢子


從土表往上15釐米左右的位置,去掉所有的芽點和側枝,留出獨立的主幹。再往上大約10釐米左右地方打頂,多分側枝。側枝反覆打頂。後期去掉過密的枝條。最後形成類似棒棒糖一樣的形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