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痴戀美麗女尼,尼姑寫一詞巧妙回絕,此詞被後人奉為經典

在中國古代,並不是只有看破紅塵的女人才會出家為尼。古人思想十分封建,有時候如果家中的女孩子身體不好,容易生病的話。她的家人就會把她送到庵堂裡去帶髮修行,祈求佛祖庇佑她能無病無災,一生順遂。好比說《紅樓夢》中的妙玉,她原本就是一個官家小姐,出家也是帶髮修行。宋朝時有一個名為陳妙常的女尼,她跟妙玉的身世一樣,她還有一個浪漫而有趣的故事流傳至今。

縣令痴戀美麗女尼,尼姑寫一詞巧妙回絕,此詞被後人奉為經典

陳妙常原本也是官宦世家出身。不過她自小多病多災,算命的說她與父母無緣,若是想要保住性命必須要將一生交於佛祖。於是陳妙常的父母就將她送進了尼姑庵中,讓她帶髮修行,行善積德。陳妙常雖然自小生活在尼姑庵中,但是琴棋書畫一樣也沒有落下。

等到15歲那年,她已經成為了一個身段窈窕的美女。即便日日穿著粗糙簡樸的佛衣,也不能完全掩飾住她傾城的容貌。在宋朝時期,尼姑庵並不是只有尼姑才能居住的地方。如果一些旅人趕路匆匆,也是可以支付一定的費用在尼姑庵裡歇歇腳的。

縣令痴戀美麗女尼,尼姑寫一詞巧妙回絕,此詞被後人奉為經典

這一部分收入等於就是尼姑庵掙的一點外快,它當時的性質就像客棧一樣。而陳妙常所在的這個尼姑庵,更是遠近聞名。因為出了她這麼一個大美人,很多往來的商旅都會紛紛選擇投宿在這個尼姑庵中,只為了一睹陳妙常的風采。

宋朝大才子張孝祥也曾經跟陳妙常有過一段瓜葛。當時張孝祥剛剛考上進士,被分到臨江縣擔任縣令一職。因為趕著赴任,所以張孝祥就獨自一人匆忙上路,正好路過陳妙常所在的尼姑庵,就在這裡借宿一晚。原本第二天一早,張孝祥就要繼續趕路的。可是當天晚上他閒來無事在庵中散步,偶遇了陳妙常。

縣令痴戀美麗女尼,尼姑寫一詞巧妙回絕,此詞被後人奉為經典

張孝祥對陳妙常一見傾心,驚為天人。為了能夠增加與陳妙常相處的機會,張孝祥選擇繼續住在庵中,藉機來接近陳妙常。陳妙常見慣了登徒子,對張孝祥也沒有什麼心思,經常避著他。而張孝祥卻不願意放棄,他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本領,寫了一首詞塞給了陳妙常。

他原本以為這下對佳人是手到擒來了,沒想到當天下午,陳妙常回贈給了他一首詞。張孝祥打開一看,這首詞是這樣的:清淨堂前不捲簾,景幽然;湖花野草漫連天,莫胡言。獨坐黃昏誰是伴,一爐煙,閒來月下理琴絃,小神仙。

縣令痴戀美麗女尼,尼姑寫一詞巧妙回絕,此詞被後人奉為經典

看了這首詞之後,張孝祥驚異於陳妙常的才華,又為自己的莽撞深感羞愧。正好他就任的臨江縣離尼姑庵不遠,於是第二天一早,張孝祥就立刻動身,離開了這座尼姑庵。

雖然兩人之間沒有繼續發生什麼故事,但是陳妙常回絕張孝祥的這首詞卻被有心人保存了下來。後來,還被記錄入了《宋詞》成為了一首經典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