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GAITC丨重磅嘉賓搶先看之-李德毅院士

2019GAITC丨重磅嘉賓搶先看之-李德毅院士

5月25-26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將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辦2019第四屆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

大會將匯聚國內外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領軍者,以國際化視角全景勾勒人工智能發展藍圖,洞見未來趨勢,錨定產業方向。

2019GAITC丨重磅嘉賓搶先看之-李德毅院士

自動駕駛量產,路在何方?這是老百姓普遍關注的一個前沿話題。

李德毅院士:《自動駕駛量產之路》

2019GAITC丨重磅嘉賓搶先看之-李德毅院士

李德毅院士,我國改革開放後在國外留學的第一位人工智能專業博士學位獲得者,長期從事不確定性人工智能、計算機工程、指揮自動化、大數據挖掘和智能駕駛領域研究和開發,目前致力於自動駕駛的產業化。他也許是2019年第四屆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2019GAITC)上資格最深的主題報告嘉賓之一。他在智能駕駛研發和工程實踐的一線耕耘,原始創新不斷,2015年他的學術報告《腦認知的形式化》 曾經轟動一時,至今又被人們重新在微信上傳播,他發明的駕駛腦普遍得到同行認可;現在,他持續擴大戰果,不斷髮出獨特而又務實的觀點,讓人肅然起敬。這次的報告又涉及一個最令人關注的前沿話題--自動駕駛的量產,我們充滿期待。

當前普遍認可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將駕駛行為分為“感知--決策--規劃”,並在每一層通過大數據下的自主學習方法,進行算法的迭代優化,形成最終的控制單元或者說算法包。在某些品牌的車型上,內載的自動駕駛控制單元已經開始落地應用。但在李德毅看來,這種由傳統汽車加上車載計算機和軟件包的做法,或者說軟件定義的機器,固然可貴,但或許並非智能駕駛的終極解決方案。

2019GAITC丨重磅嘉賓搶先看之-李德毅院士

“應該說,有些深度學習,在技術上已經做得很極致了。但你搞幾個攝象頭,搞幾個雷達,通過感知就能決策,好像有點問題。”李德毅說,“駕駛認知一個真正的難點,是感知激活了記憶,是記憶認知,是邊緣駕駛,它依靠的不僅僅是計算認知,更重要的是記憶認知和交互認知,光有計算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做點記憶和交互的事情。”

2019GAITC丨重磅嘉賓搶先看之-李德毅院士

在去年底的一個報告中,李德毅指出,如果自動駕駛不能像人一樣具備學習能力,不能模仿人類的一些行為,比如說,面對行人沒有禮讓,切換道路很不果斷,嘗試並道沒有試探,和周邊車輛行人沒有交互,不能應對多種邊緣工況,即便它已經是通過了幾百萬公里的路測,也很難說它是一名合格的“司機”,也很難應對“最後一公里”,很難獲得駕照,未來的汽車應該是一臺會學習的輪式機器人。

在李德毅院士看來,讓自動駕駛真正實現量產,才能達到低成本。自動駕駛的產業鏈很長,許多鏈條的邊際成本都很高,要一個個分析產業鏈中的特定環節,真正的量產,不是100臺200臺,應該是幾十萬臺以上才行。

2019GAITC丨重磅嘉賓搶先看之-李德毅院士

對全世界而言,自動駕駛量產,都是個無人區,本次的人工智能大會,李德毅院士將在主會場中做題為《自動駕駛量產之路》的精彩報告,期盼中國應該勇闖這個無人區,發揮中國的特色,發出中國的聲音。他將分享他對於量產的思考,以及他關於“駕駛腦“的最新研究成果,並從自動駕駛技術、標準、產業鏈、測試、管理等五個方面探討自動駕駛量產之路。

讓我們一起盡情期待,這個前沿而又有點沉重的話題,如何才能破題?量產之路究竟在哪裡?

2019GAITC丨重磅嘉賓搶先看之-李德毅院士

5月25日主論壇

李德毅,CAAI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CAAI Fellow

沈向洋,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ACM/IEEE Fellow

戴瓊海,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專家

Wendell Wallach,耶魯大學技術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黑斯廷斯中心高級顧問

Aya Soffer,IBM AI Tech副總裁

戴金權,英特爾高級首席工程師、大數據技術全球CTO

Gokhan Tur,Uber技術總監

5月26日專題論壇

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發展論壇

人工智能開放平臺與產業發展論壇

智慧能源生態產業論壇

全球視野下的人工智能倫理論壇

智能產業論壇

新時代模式識別前沿論壇

智能時代新中醫論壇

新媒體論壇

智能交通論壇

大數據與智能出行:人工智能在大規模場景下的挑戰論壇

國際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論壇

人工智能賦能新金融時代論壇

深度學習最佳實踐論壇

精彩同期活動

中歐人工智能發展和機遇閉門研討會

Google培訓

紀念吳文俊先生誕辰100週年前沿學術論壇

2019GAITC丨重磅嘉賓搶先看之-李德毅院士

專題論壇最終設置將以會議舉辦時為準,大會組委會擁有最終解釋權。

2019 GAITC 好文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