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摩納哥元首叫親王,而不叫國王或者別的稱呼?

一九八零的春天


因為摩納哥實際上就叫做“摩納哥親王國”,其君主稱親王是傳統文化遺留。公國與親王國在封建時期公國屬於王國分封之下的自治之地。雖然被稱作公國,實際上摩納哥自稱而且實質上是個“親王國”,翻譯的時候將Principat與Dukedom或者是Duchy給弄混。

首先,歐洲與東方古代所謂的“親王”是不一樣的。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親王指的是與皇帝有血緣關係並且擁有高等爵位的人,而在歐洲,親王指的是擁有一塊領地的君主。


法國拿破崙時代,親王指的是爵位比較低但實際上又擁有一塊實質領地的統治者。如今的安道爾與摩納哥兩個公國當時都奉法國皇帝為正朔,摩納哥被稱作Principat,也就是“親王國”。由於法語、英語和德語地區語言文化的差異,經常導致公國與親王國混用,所以出現了偏差。

歐洲從中世紀過度到近代,再到現代,其實傳統文化一直都保留得都相當完整,而摩納哥不叫王國而叫做“親王國”、“公國”也是延續傳統的做法。


摩納哥的建立,就是建立在古代法國等強大王朝對其承認的基礎上,這個歷史傳統已經持續了數百年。貿然更改稱謂,也是對於傳統的不尊重。雖然摩納哥的元首叫做摩納哥親王,然而摩納哥的王室稱作格里馬爾迪王室卻並非摩納哥王室。

幾百年了,摩納哥稱自己的君主為親王也已經習慣了,雖然如今的摩納哥親王爵位不需要得到誰的承認,但也沒必要改成國王啥的。就像當年李朝在日本殖民之下變成“大韓帝國”,李朝國王自稱皇帝,那又如何?

更何況,摩納哥面積僅2.02平方公里,施行君主立憲制,也是全世界僅次於梵蒂岡的第二袖珍國,稱作公國也還是挺貼切的,如果改成王國反而有些不倫不類的感覺,而且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澹奕


先來認識一下

摩納哥公國,簡稱摩納哥,是位於歐洲的一個城邦國家,是歐洲四個公國之一(另三個是列支敦士登、盧森堡、安道爾),也是世界第二小的國家(面積最小的是梵蒂岡),總面積為2.02平方公里。


摩納哥是公國

摩納哥名義上叫公國,和公國還是有點區別的,現在已經算不上是真正的公國,公國的元首一般是大公爵。摩納哥後來已經有自己獨立的皇帝了。帝國的元首稱皇帝,王國的元首稱國王。大公國的元首稱大公。現在歐洲大陸的君主制國家分為兩種----王國和大公國,摩納哥是大公國,元首稱大公,即大公爵,歐洲帝國的皇子們常被封為大公,如一戰前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儲費迪南就是奧地利大公,因此大公和親王王子的稱謂經常是互相代替的,所以蘭尼埃三世既可稱大公,又可稱親王。



歷史原因

歐洲的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一共五等,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的封地的。摩納哥在歷史上一直以法國為宗主國,自己元首為公爵,因此為公國,親王的地位在歐洲也比國王更低。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進行進一步討論。


蘑菇雅說


因為他不是王國,是公國,元首隻是公爵。


超越文體社


叫法是由本國政治體制決定的。不可非議,尊重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