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自然發生火災,我們怎麼救火和保護自己?

玩學教育先驅者


『首先寫這篇問答為3月31日四川涼山原始森林救火中壯烈犧牲的27名消防員和3名地方幹部群眾默哀致敬!水火無情,在火災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怎樣來救火和保護好自己呢?』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可以獲取頭條號原生態鄉村的更多優質內容!」



2日30位英雄遺體在回到西昌市時受到人民群眾自發悼念送別,場面讓人悲痛動容!在火災面前,連專業的消防人員都遭受這樣慘烈的犧牲,可見火災絕非玩笑或人們可以想當然地控制的!

目前正值清明節前夕,國人有著掃墓的習俗,在山中一定要文明祭掃,杜絕火災隱患是遠離火災危險最有效的辦法!

在真正的森林火災現場,如果是小規模或者情況不復雜的情況,可以發揮個人的經驗優勢,站在上風口,利用滅火設備撲滅火。

而要防範的仍然是不能深入火場,特別注意風向和火的走向,不能迎頭撲火,實施攔截的話應該隔較遠地方來開出隔離帶!撲火人員應該是順風追撲!



消防人員應該配備防毒面具,一般人員也應該準備溼手巾類應急物件,遇到像涼山火場那種爆燃情況,或許能夠救急。

如果火情很大,這個時候不僅僅是考驗消防和滅火人員的勇敢和救火能力水平,更考驗的是指揮官的現場指揮決策能力!

這樣的火災現場就是戰場!正確的決策確實能夠挽救隊員的生命!像這次涼山火災,傷亡如此,雖然不見得是誰的責任,但是決策者能夠如諸葛亮一樣深曉天文地理,洞悉局部的天氣變化,或許就能在風向突變前撤出隊伍,改變救火策略,能夠讓英雄們生存下來!



我們雖然隔幾年就在山裡撲滅幾次因祭祀等活動引起的山火,也積累了些許經驗,但在這裡再多講方法也是紙上談兵,於事無補,只希望救火犧牲的英雄們在天堂再無苦難!


原生態鄉村


春季是火災高發季節,風乾物燥,溫度升高,客觀條件容易發生山火。雷擊又是一種現象,難以防控。只打雷不下雨‘’乾雷暴‘’,春天易有‘’乾雷暴‘’現象。一些地面植物長期放置與腐爛的可燃物混合後突遇明火導致暴燃發生,在較封閉的地形中,蔓延而至的林火,使這些地形中的可燃物燃燒後,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內發生爆燃。水火無情,防火人人有責,每人都要有些這方面的知識,一定引起重視。

當火災發生時我們怎樣救火和保護自己呢?

第一、要冷靜,正確選擇逃生路線。一定選擇頂風路線逃生,千萬不要選擇順風路線,這樣會更危險。

第二、尋找天然防火帶,開闊的平地,河流是最好的防火帶,可以阻止火勢慢燃。

第三、在開闊地或荒地火勢較弱時脫險,要快速奔跑離開火場,火勢大或覆蓋大片地域時,要穿越火場時,儘量用水弄溼全身,遮住口鼻(此法為下策)。

第四、無路可逃時,就地挖一個凹形坑,脫去纖維外衣,把鋪上泥土的衣服蓋在身上,手曲成環狀放在口鼻上利於呼吸,火燃通過時屏住呼吸。

第五、從火場逃出後,立即脫去外衣,或躺在地上打滾,也可用水滅火,不要奔跑或直立,防止火燒的更旺。如有受傷立即處理。

這純屬我自己想法,不夠完全,期待你的補充。





劉亞麗80


農村大自然火災,怎樣救火,和怎樣保護自己?

關於怎樣救火這樣專業的問題,嚴格認真地去學習政府宣傳的防火知識。大自然可燃物有很多,必須要由防火安全部門的滅火安全法去救火,首先發現火情馬上彙報,報警,內容:準確地點,路徑,能講述燃燒物、起火原因,過火面積。附近有無水塘,防火栓。以便讓消防隊準確,有準備應急工具救火。

如果自己圍範內的草料場,遇天雷自燃,倉庫電器短路火警,廚房失火,小園地,小山丘起火,救火者,大喊火觸(燭),呼喚救助。自救時不要穿尼龍膠質衣服,容易助燃的衣服。有滅火筒的馬上拔栓,壓下手把,對準火種根部噴滅火劑。如果火頭向著柴草堆積的地方,分頭搬走,乾草輕拍打會飛濺火星,用水流法平地噴水。如果用力潑水,火會反撲騰衝。油起火用土壓,油鍋著火,用窒息法阻止氧氣助燃,加蓋蓋嚴,再溼布封頂,淋水。小心蓋衝頂油飛濺!注意先關電制,關火爐,用磚頭壓柴爐滅底火。砂土滅火,水、滅草木料的小火。

這些辦法都不如家有滅火筒快速噴滅。如果初起火苗壓不住,必須向逆火濃煙方向,向著無煙無火尾的風向跑。用溼包包鼻防止煙嗆窒息。

從前有一家藥材倉工場,一工作位失火,工人害怕紛紛逃跑。漫燃到倉庫燒光了街道連片。因為倉裡沒有水,又不懂得搬離附近的草藥倉,防火知識不懂,只會逃走。後來,作坊放了足夠滅火的大瓦缸,以防取水滅火。

山林易遭雷擊著火,火點雖小,但是燃著層層幹葉,容易冒濃熱儲熱冒火。人們救火要進入火場撲火,山上沒水,救火受到條件限制。如果在密林處建露天一些水池,接天水備防火。再架設四方向空鋼管引進定位。或架設兩山頭通管,管筒口布置在出口處,遇到山火時,人不用進火場裡面撲火,在外裡抽水通過山管進水。不過工程大。在山頭砌水池東南西北四方互通到的預備水管,例如當火觸時:東點火燭,就放南水池開關,水流到東點。利用山頭水管互救,平時儲水應急,在飛機未到滅火時,可先滅濃煙,能救一部分救一部分。特大山火時,只要靠飛機滅火了。人進火場撲火是很危險的,濃煙會令人窒息。而且風向不定。有的家庭失火,是被濃煙窒息的。家住農村,山林,平日要關注周圍的動靜,家中要備有長水管,無自來水的,在應用處擺滅火器,儲水器。可以對著火根放水,然後撤出,關電掣。


公民健康為重


森林發生火災不僅造成生態災害,而且也給撲火人員帶來極大的安全挑戰,因此藉此機會奉勸各位讀者朋友,進入林區,一定要嚴禁使用明火,以免釀成火災,不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也給自己、家人、撲火人員帶來極大的傷害,真的是得不償失,千萬謹慎。

那麼在撲火中如何有效撲火和很好的保護自己呢?

森林火災撲救要點

森林火災的撲救,並非單槍匹馬能夠勝任的,需要有組織、有目的的去執行,需要有熟悉地形的嚮導、有撲救經驗的人員指導、需要有調度能力的人指揮才可以。

  • 有熟悉地形的嚮導:森林山高林密,地形複雜,一旦失火,風向詭異,瞬息萬變,沒有熟悉地形的當地村民引導,切忌深入火場,一旦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入路徑,很容易導致人員傷亡事件的發生。

  • 有撲救經驗的人員指導:大自然的威力需要敬畏,俗話說“水火無情”,林火猛於虎,必須順應而為,在火勢減弱時撲打,燃燒猛烈時規避;在有利位置上撲打,在不利區域規避;在環境溫度降低,火勢衰弱的節點強攻,在正午溫度高時避讓,除此之外下山火可以追火打,上山火需要避讓;溝谷盆地切忌進入撲救等等經驗,都必須遵循謹記。

  • 需要有調度能力的人指揮:撲滅山火靠的是集體力量,因此需要有調度指揮能力的人臨場指揮,準確下達撲打、規避、強攻的指令,所有參與人員必須遵照執行,才能形成合力,及時撲滅火點,控制火情。

撲火人員自我保護要點

撲火人員應該進行必要的安全常識教育,才能進入火場撲火,同時杜絕兒童、體老衰弱人員撲火,參與撲火,牢記下面幾個基本常識。

  • 自身著裝和必帶工具:組織撲火,需穿著厚一點棉質外衣,不得穿著化纖衣物,能有效抵禦高溫炙烤;隨身攜帶浸水的毛巾,關鍵時刻可以救命;隨身工具包括打火的掃把、刀具、打火機,可撲火,可砍火道,關鍵時可以幫助逃生。

  • 跟隨隊伍不落單:上山打火,需要跟隨隊伍,有經驗的嚮導會隨時起點人數,切忌落單,迷失路徑很容易造成傷害事件發生。

  • 聽從指揮不亂來:聽從指揮,需要避讓時不得逞強,需要撲救時不得退縮,包括進入火場路線,遇到緊急情況時撤離路線,都必須聽從指揮,切忌亂跑。

  • 幾個應急小辦法:首先,火場最安全的是已經燃燒過的地方,遇到風向突變,火勢混亂,第一個考慮的是衝向過火地帶;其次,當沒有退路的時候,切不可順火勢向未燃地帶躲避,可用溼毛巾掩住口鼻,選擇火勢較弱的缺口,衝過火頭,進入燒過的山場,無路可逃時,可迅速清理周邊可燃物,先行沿外緣點火焚燒乾淨,用攜帶的飲用水淋溼頭髮、外衣,溼毛巾裹住頭部,俯臥在清理乾淨的地方,待火勢掠過。

總之,森林火災重在預防,平時不僅自己,還要提醒家人注意防火,以免不慎釀成災害。參與撲火,選擇合適的外衣,帶好小工具,同時不要掉隊,聽從指揮,不可盲目亂跑和強行撲火。


基層林業


農村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樣救火和保護自己,我不知道你想問的是村寨,還是山林。

如果是村寨發生火災,

1.第一時間就是想方設法的跑出來,利用農具逃生,要大聲呼喊,別試圖憑自己的能量撲滅火。如果火式太大在屋裡儘量蹲著,棉被或者衣物用水打溼,披在身上,衝出來,千萬不要在屋裡呼喊,容易被煙嗆到。出來後大聲呼喊。

怎要救火?火小的時候用水澆滅就好了,要看是哪些地方發生會燃燒,如果是帶電的地方燃燒千萬,千萬,別用水澆。用東西撲滅就行了。逃出來火勢太大了!不要靠近火區這時就不要救火了。儘快撥打119火警電話,現在農村幾乎都通公路的,火勢太大不要試圖救火,要遠離火區,因為現在的農村和以前的農村有很大的區別,現在家家都通電了,離火區太近可能會被電觸。有些家電會發生爆炸,危險性很高,所以要遠離火區,等待救援,千萬不要試著去滅火。

2.現在農村蓋的房子至少都是瓦房,很多都做了平房,可燃物不像以前那樣,一家火災發生就會聯著隔壁的燃燒,多半都是濃煙,找水捂住自己的嘴,儘量將自己打溼。這時就別想著救火了,儘快逃離現場,在屋裡儘量別呼喊,濃煙太濃,容易嗆到。儘量找水打溼自己。現在農村很多地方做的房子都是二樓或者三樓的平房,千萬別想著跳樓,如果往下跑不了,就往樓頂跑。跑到樓頂大聲呼喊,等待救援。

3.如果是山林著火,迅速逃離火災區。大自然的力量,你是不能左右的,千別想著一個人用樹枝撲滅,把自己的小圓圈撲滅了,確被大火給包圍了。儘快第一時間逃離火災區,撥打火警電話119。讓火警來滅火,火警會有辦法滅火的,如果被大火火包圍了,又沒水怎麼辦?可用衣服包裹泥土,打出一條路來。如有樹枝,折樹枝衝出來,千萬別試圖一個人滅火。

4.清明節快到了,大家祭祖千萬記住不能戲火,要有防火意識,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別真的斷魂了,文明祭祖,從自己做起。


為什麼逗留


我是林業職工,工作27年,多種森林火實均參與撲救過。大自然發生火災,主要是山上的森林火災。撲救時,指揮員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時間、周圍地形、地勢、風向等必須瞭解。中午12點至下午17點前,氣溫較高,空氣流動性大,風向多變,人員難以靠近,如火災發生在溝谷地帶,最好別安排人員靠近撲打,待氣溫降低、風向穩定後再組織撲救。如是開闊地帶,可從下坡從火線邊緣向上撲打(切不可從上坡往下打,燃燒時熱空氣向上升,上坡火速度快),明火熄滅後用鋤頭把腐殖土扒開,水槍順邊緣噴一遍水,留部分人員巡查看守,分段負貴,避免復燃。V字型溝谷地帶熱量難以散發,蓄積到一定程度遇風後易發生爆燃,附近人員難以撤離,非常危險!撲救人員只能在山脊或下坡方向,待機撲打。凌晨氣溫低,是撲打的好時機,抓住戰機,及時撲滅明火後,清理餘火,直至全部熄滅後方可人員全部撤離。


9270315249876


農村大自然發生火災相對來說比較少,但是也不能說沒有,特別是現在靠近清明,因為掃墓很多山上都會發生火災,往年我們去掃墓路過的時候也遇到過兩次火災。在我們農村大自然遇到火災的時候我們大家還有附近的人都會來救火,但是隻能救那些小火,相對於大火的話人靠近都難受,除非當場附近有可以插取水源的工具,不然基本上都救不了火了,農村消防支援又有限,特別是清明節這時候根本忙不過來。

在我們救火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砍那些小棵的樹去撲滅火,或者直接用我們手上的工具,小孩的話就叫人看住,讓他們遠離事故現場。在救火的時候,即使拿著工具,也會注意周圍環境,確保自己有後退之路。實在火勢太大救不了的話就放棄,撤退,確保大家人生安全。

在此,也希望大家平時用火用電多注意點,特別是清明在外掃墓,要確保走之前不留下火種,最好能用土掩蓋住火種,預防萬一。


農村老容


這個事情現在一般不會發生,林業防火很重視,各村都有護林員,天天有人值班,發現哪裡有火災隱患,第一時間各村護林員都奔赴現場。再說現在群眾防火意識都比教強,進林區都不帶火種。一旦發生大面積山火,要選擇河灘,石坡等不易燃燒的地方躲避,或向迎火的方面跑,最無耐的辦法把自己身邊的地方點燃。


用戶231891529656


這簡單,叫119呀!不過在119來臨之前我要先疏散村民,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年輕力壯的只要情況允許可以留下來和消防官兵們一起救火,畢竟人多力量大,至於怎麼保護自己,但凡是成年人的都知道怎麼自我保護,我覺得更多的還是能投入到滅火的戰鬥中去!


山西二掌櫃


我肯定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