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作為目前知名的相聲演員,你認為他最成功的地方是什麼?

小流評論員


郭德綱是當今相聲界的大咖級人物,只要提到相聲,就無法繞開郭德綱。雖然他一直備受爭議,飽受批評,但是他取得的成績已不容否認,相信相聲史上回有關於郭德綱的大幅篇章。郭德綱依靠相聲創造了一套生態系統、挖掘整理了大量的傳統相聲作品、創作很多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原創作品、培養了眾多相聲人才等等都將長期影響相聲行業,為相聲的未來發展提供了豐厚的養分。

郭德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原因很多,比如他過人的天賦、勤奮刻苦的精神、高人相助、互聯網的東風等等,各方面因素綜合成就了郭德綱。如果要說他最為成功的地方,我認為是對於自身人設的成功塑造;人設是郭德綱成功之路上最為關鍵的一點。

郭德綱的人設是什麼?一身本事,但是懷才不遇的傳統相聲復興者。

一身的本事是前提。郭德綱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他的個人能力基礎之上的。所以他經常在臺上宣傳自己七歲學評書,九歲學相聲,從小在劇場裡燻,二十來歲時還唱了多年的戲,京評梆曲都唱過,可以說是集傳統藝術的精華於一身。提到傳統藝術,就沒有他不會的,這對於他此後的相聲生涯幫助很大,也是他讓很多觀眾佩服的重要原因。

懷才不遇是郭德綱的人生境遇,易於博取觀眾的同情心。一個懷才不遇的人獨自漂在北京,經常吃不上飯,只能用麵糊糊充飢;交不上房租,只能任由房東在屋外大呼小叫;坐不起出租車,只能深夜徒步22公里回出租房;為了一個工作機會,在透明櫥窗供人參觀48小時;經常臺下只有一個觀眾,入不敷出;為了支持自己,媳婦把嫁妝都賣了,車也賣了;好不容易有點起色,同行還來添亂,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試問哪個普通人能不為之動容?

傳統相聲復興者是郭德綱對於自己的定位。在本世紀初,電視相聲已經走入窮途末路,郭德綱藉機恢復茶館相聲,把相聲觀眾請回茶館,同時把傳統相聲的精品搬回舞臺,通過自己的加工和整理,既保留了傳統的韻味,又接地氣,一下子就攏住了觀眾的心,所以郭德綱的傳統相聲非常對普通人的胃口。

把一身本事、懷才不遇和傳統相聲復興者這三個標籤加在一起,是郭德綱這些年為自己打造的一個綜合性的人設;憑藉這個人設,郭德綱靠相聲吸引人,靠人設留住人,並最終將人設轉化為流量、生意和金錢。

郭德綱現在已經功成名就,所以現在開始有意無意的淡化之前的人設,祛除之前的一些戾氣,轉而培養“一代宗師”的新人設,但是距離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預祝老郭早日大成!


相聲演義


郭德綱早些年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他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我當時其實是不信的,後來看到了當年他和馬三立老先生以及姜昆的合照。。。


嘿,別說,真嫩
。。。

說實話單看這張我是腦補不到他就是如今的郭德綱的,七歲學藝,95年第三次闖北京就想著往相聲這個行當鑽,奈何人家不要他,幹了幾年虧錢的營生,個位數的觀眾要說,十來個觀眾也要說,硬是把自己口碑立起來了,看過的都說好,慢慢的看的就多了。

再到後來02年,在早年搭檔張文順建議下開始收徒,確立了“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八字科名,收了何曹二弟子,再到後來的燒餅,張雲雷,岳雲鵬,孔雲龍等等一大批弟子。



04年于謙進入德雲社以後,就接替張文順,成了郭德綱的搭檔,引薦下拜師侯耀文。

中間郭德綱可以說是與主流相聲矛盾不斷,再到後來的與北京臺決裂,何雲偉,曹雲金的先後退出,德雲社也是元氣大傷。

可以想象從郭德綱起家走到如今的八十幾位徒弟一大家子有多不容易,至少他所經歷的,我都覺得特別的真實,感覺上來他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我自己來看,他可以稱的上是一位藝術家了,即使是我有郭德綱這樣的本事,我也沒有這樣的毅力堅持下來,好像隨便一件事都能打垮我。

至少以我90後的身份來說,提到相聲我肯定首先想到的是德雲社,小時候德雲社沒火的那會,根本不喜歡聽相聲,直到現在才覺得相聲也可以這麼有意思,雖然很多人說郭德綱的相聲俗,可是大家不就聽個樂呵麼,我開心就是了,如果沒有他,現在相聲走到哪一步實在是不太好說,可以說他是為相聲做了很大的貢獻,使這門傳統的藝術,得到了很大的傳播。

郭德綱成功在哪?

成功在他把相聲,當成了自己的生命,這一點,就值得我尊敬。

我愛聽德雲社的相聲,但我不是水軍,你可以罵老郭,但是不可以罵我,蟹蟹合作

我是小智豬,每日更新

關注公號 奇怪青年 更多可靠兼職等你來!


一隻小智豬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覺得郭德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現在是德雲社的班主。大家知道,民間的演出團體,其實很難乾的。不管是馬戲團,還是雜技團。郭德綱從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困書生,到今天的德雲社一哥,可以說是滄海桑田的變化。德雲社本來也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小社團,今天卻成為了中國一流的相聲團體。創業是一條不歸路,而且也是一條艱辛的道路。從本質上看,郭德綱和馬雲,俞敏洪,馬化騰的創業是沒有不同的。而從現實上看,郭德綱當年的處境肯定要艱難的多。郭德綱沒有文憑,流落江湖中,如果吃不上飯很可能會被餓死,沒有絲毫的退路,更是孤立無援。沒人知道未來會怎麼樣。而相聲,這個行業和現在的互聯網行業完全相反,不是一個普通IT男就能賺的盤滿缽滿,而是慘淡經營相聲,成為了佼佼者,依然是舉步維艱。但是郭德綱對相聲始終是充滿信心和喜愛,這份篤定的毅力真的很讓人欽佩。可以說郭德綱一人,力挽狂瀾,拯救了相聲的頹勢,才有了今天相聲的虛假繁榮。所以說,一般人肯定成不了郭德綱,因為郭德綱具備了太多成功者的特質。

郭德綱除了事業蒸蒸日上,成為了相聲界的泰山北斗。人品也沒話說,特別是對自己的妻子王惠。大家知道,郭德綱當天演出結束後,必須要回家,不管多晚。原因很簡單,因為妻子王惠心臟不好,郭德綱害怕她身邊無人照顧。而且掙了大把大把的鈔票,都歸自己的妻子掌管。我覺得,二婚的男人確實是寶啊!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網遊魅力達人


郭德綱是誰?其實不過就是個相聲演員罷了。但是偏偏就是這個普通的相聲演員讓相聲起死回生。

有人說,郭德綱最成功在於“德雲社”,也有人說郭德綱最成功在於“賺了很多錢”,還有人說,他的最成功在於“拯救相聲”,這些其實都說得太大了,草根出身並沒有多少後臺,江湖人浪跡天涯,不到最後,永遠不知道自己就是英雄,就像《神鵰俠侶》中的楊過,並不知道自己會成為“俠之大者。郭德綱也並不知道自己的所為,能夠對這個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那麼郭德綱究竟成功在哪裡呢?他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呢?

01.郭德綱到底是小人還是君子?

筆者認為郭德綱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他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他既有小人的尖刻,又有君子的坦蕩。

他並沒有塑造一個完人,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觀眾,一身真實的江湖氣息就是他最成功的地方。他睚眥必報,頗有尖酸刻薄之像,縱容徒弟打人不知悔改。面對任何的危機從來都是選擇頂回去。

就像他在說相聲中提到的那句話一樣,“我很討厭那種不知道什麼情況就勸你大度的人,這種人要離他遠一點,雷劈的時候會連累你。你被紮了一刀,這還流血呢,他上來說,這都不叫事,你要堅強起來。”

相聲作品偶爾也會有略帶低俗的話語。但本就是草根出生,當年做狗沒人要,單幹成了龍的人,怎麼能沒有一點脾氣呢?相比於娛樂圈那些離婚、吸毒、漏稅的明星豈不是要好得多?

02.郭德綱的君子坦蕩

郭德綱他沒有把自己端得太高。從古至今,有多少英雄都敗在了沉迷於過往輝煌之中。郭德綱是火了,但是他沒有單自己火,他讓德雲社也開始火了,當德雲社火了之後,他又開始帶著別的園子火。

《相聲有新人》中,面對臺下總多的相聲界新秀,郭德綱沒有擺出自己是“德雲社”班主的譜,不僅為別的劇場宣傳,

面對“金霏、陳曦”的優秀,並沒有選擇漠視,面對李振威的艱辛,他是感同身受的。他不僅僅是想讓德雲社好起來,他想要的是“相聲”這個行業好起來。說到底,刀子嘴豆腐心的他,不過是一隻披著狼皮的羊罷了。

中國人多地廣,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而是先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幫助後富的,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03.郭德綱既是小人又是君子

郭德綱不是完人,他有江湖氣息,偶爾還帶著低俗的段子登臺,可人不就是這樣的。年過四十的人,還能夠坦然面對意氣風發的新秀們。他不是大師,只是把“張文順”老先生告訴他的話銘記在心,他的確在做,天也真的在看。

記得在有次採訪中,有記者問他,相聲是否能夠長盛不衰,郭德綱當時並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嘆了一口氣氣說,”元雜劇到今天不就沒了,沒了就沒了吧。”

我想,當別的相聲園子坐滿了人,人們不再單單把手機作為娛樂的方式,而是選擇進園子聽相聲,更多的相聲演員能夠靠說相聲賺錢養家的時候,郭德綱會說一句,“我成功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我叫郭德綱。


四月辣椒


郭德綱離真正的成功還有一步之遙!

郭德綱算真正的成功了嗎?看到這句話,請耐住性子,認真.仔細的看完我的文章,弄明白我說的意思,然後你再噴,你再懟。

從表面和現象看,郭德綱火了,名氣大了,家喻戶曉了。同時,培養了眾多弟子,也使德雲社的相聲走出了國門。郭德綱把奄奄一息的相聲業由半死不活又發展到近於如火如荼的地步,受到了廣大相聲愛好者空前的歡迎和好評。這是有目共睹的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岳雲鵬的相聲作為相聲界的唯一節目登上了央視春晚舞臺,更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喜愛。

難道有了這些就算成功了嗎?就算爐火純青了嗎?就能後無來者了嗎?決不是!這離真正的成功還差火候,還有一步之遙!

離真正的成功還缺什麼,還差什麼呢?

還缺文化,還差文化!文化不提升就不能說是真正的成功!

郭德綱作為知名相聲演員之所以與眾不同,能把相聲發揚光大,那是因為他有悟性,有智慧,有自知之明!他在自己說相聲經歷的摸爬滾打中悟出了說好相聲.發展相聲的根本和靈魂,那就是說相聲離不開文化!所以他才能深有感觸的說:相聲說到底,拼的是文化!

如果文化到位,春節晚會的相聲就不會出現誤導觀眾的知識性.常識性的錯誤!

如果文化過硬,春節晚會的相聲就不會出現多處失誤,就會成為一個完美的佳作!

大家想一下,如果郭德綱.岳雲鵬以及與此相聲有關的人員能夠在出演之前把問題解決了,演員上臺之後相聲同樣這樣說,笑點同樣這麼多,觀眾的掌聲同樣這麼多,大家同樣這樣開心!所不同的是大家在歡樂的氣氛中,在享受由相聲得到快感的同時也得到了正確的對聯知識!那不是更好嗎?美中不足,很遺憾。因為這是面向全球十幾億人口的演出,出現誤導無論如何都是不應該的。

有的人會說,看相聲就是為了圖樂呵,開心就行,相聲的作用不就是娛樂逗大夥笑嘛,這跟文化.跟教育.跟傳播正能量有啥關係?真的是沒關係嗎?其實說這樣話的人往往都是自相矛盾的。咱們這個提問下面的回答多數都承認這一點。我簡單抄錄幾句。

有的說,郭德綱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他繼承了相聲的傳統文化;

有的說,郭德綱的相聲給老百姓以鼓勵和正能量;

有的說,聽了郭德綱的相聲學到了很多知識。

你看,是不是大家都承認相聲有文化教育功能,有傳播正能量的意義,有傳播知識的作用。

郭德綱認識到了文化對於發展相聲的重要性,德雲社總教習高峰也承認現在說的相聲有缺欠.有不足,德雲社的演員文化水平不夠。

高峰在自己的微博裡說了這樣的幾句話:老先生傳下來的相聲也有錯誤,只不過大家都這麼說。百分之九十的相聲有問題也沒人指責。相聲演員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晚會上演相聲是娛樂而已。

從高峰的話裡可以知道三點:1.對相聲傳統文化的繼承沒有做到批判性的吸收,沒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2.相聲演員的文化素質不高;3.對相聲的功能認識不全面,忽視了文化的作用。這也是春晚相聲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

作為德雲社領門人郭德綱已經清楚發展相聲的關健問題所在,相信他能帶領德雲社的弟子們,戒驕戒躁,沉下心來,加強學習,提高對相聲價值取向和功能的認識,儘快補上文化不足的短板,使德雲社的相聲水平更上一層樓,再創輝煌,走向真正成功之路。


甦醒459


郭德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將相聲迴歸劇場,重新將傳統藝術發揚光大。每個成功人士,背後都有著多種因素。但往往共同點都是選擇了正確方向,剩下的就是“堅持”兩字了。雖然有部分同行不認可郭德綱的相聲,其實其他行業之間也一樣排斥同行,甚至是被嘲笑。近期《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詳細的描述了馬雲與郭德綱等人的成功之路。俗話說不被嘲笑的夢想,就不是夢想。這句話對很多成功的創業人士來說非常恰當,馬雲創業之初曾經賣過襪子、手電筒、內衣等小商品,到處去推銷時受盡冷嘲熱諷。那麼郭德綱創立相聲大會之初,朝不保夕同樣沒人看好,不得不借住其他行業來賺錢,再去維持相聲的正常運轉。2003年郭德綱為了賺錢,有一檔節目《超級大贏家》讓他在一玻璃櫥窗內48小時直播,並滿足觀眾的各種表演要求,例如:打拳、模仿、大叫等。郭德綱能夠隱忍堅持下來,實屬不易。



雖然馬雲與郭德綱並不是一個領域,但《人民日報》還是將二人的成功之路混編在一篇文章中敘述,可見二位成功之路還是有著很多相同之處。馬雲當初面臨資金斷裂,四處碰壁,37次找人融資都遭到拒絕,甚至人家都沒時間聽馬雲介紹自己的項目。最後一次,軟銀老總只給了馬雲6分鐘介紹時間,終於獲得融資。13年前2006年一檔節目中,一位小夥子成功預測了5年後阿里巴巴超過慧聰網,當時慧聰網老總當場對小夥子提出質疑並嘲諷了這位小夥子,使的現場觀眾鬨堂大笑。5年後想必慧聰網老總再也笑不起來了,阿里巴巴已經成為行業領頭羊。


那麼郭德綱困難時,妻子的首飾和夏利車都賣了來維持郭德綱的相聲團隊。由於郭德綱當時什麼都幹,例如:唱戲、寫劇本、劇組串戲、當主持人等,收入非常不穩定。主持也沒什麼風格,從最初4000元降至千元,當時被人嘲笑幹什麼都不紅。看得出來當時郭德綱說相聲並不賺錢,不然也不至於兼職這麼多工作。郭德綱三次闖北京,10年間靠的是堅持、信心、實力,2005年底郭德綱突然火遍大江南北,但業內部分同行依然嘲諷其“三俗”。很多主流界相聲同行認為相聲不能單純的搞笑,郭德綱認為相聲必須先搞笑,雙方由此產生了巨大分歧。在筆者看來郭德綱的觀點非常正確,事實也證明了相聲先搞笑是正確的,郭德綱在《相聲有新人》節目中說過“相聲在搞笑的同時,再帶來一些思考為更好”。

這也如同中西醫之爭,無論哪種醫術目的是治病救人,只要治好病,老百姓才不管它是哪門醫學呢。相聲中的倫理哏,被部分同行認為是低俗?不能用?其實很多包袱用對了無傷大雅,一味地去除糟粕反而丟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如同中藥中的鶴頂紅(砒霜)、斷腸草(雷公藤)等等,只要用對了它就是治病良藥,並非是絕對毒藥。之所以郭德綱能夠將傳統藝術迴歸劇場,取得巨大成功,正是郭德綱知道如何對症下藥。而主流相聲界就像一個人營養過剩,再給他吃多少靈芝人參也治不好。

郭德綱對相聲的態度十分嚴謹,《相聲有新人》節目中,無論節目多搞笑,但只要不符合相聲的基本原則,一律被淘汰,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相聲比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央視的《相聲小品大賽》,個別演員是第一次說相聲,例如:杜曉宇、王成思和說的《誰是主角》,最終全國相聲排名前20名,連公式相聲都能進入了全國24強,這不得不讓觀眾產生疑問?郭德綱對相聲的定位相對而言比較準確,筆者也認為提高對相聲演員的要求,這是有助於相聲行業的發展。

最後筆者認為:他最成功的地方,通過郭德綱超常人堅持和毅力,將傳統藝術推向市場登上世界舞臺。翻看郭德綱過去的點點滴滴,也驗證了什麼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郭德綱的成功並非偶然,可用九九八十難最終取得真經來形容。相信今後相聲市場化發展是個大趨勢,就算部分同行不認可郭德綱的相聲,如今也不可否認郭德綱是相聲界的領頭羊。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明辨是非123


郭德綱的成功絕非偶然,那是必然,每個人的努力都會有回報的,我認為他的成功,是他拜了個好師傅,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2003年,安徽一檔綜藝招主持人,郭德綱去應聘。欄目組讓他在玻璃窗裡直播48小時。觀眾把他當猴子一樣讓他打拳,心裡難受,不得裝出笑容,咬牙熬過48小時。



每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有些人看起來光彩照人,你卻不知他今日的成功,是他百次上次的努力,而贏得。


峰大大123


郭德綱最成功的地方是克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一己之力使相聲“火”了起來!

郭德綱的成名之路不做贅述,想必大家都已經熟悉的不能太熟悉,就連《人民日報》這樣的權威性報紙都大篇幅的報道了郭德綱的坎坷成功之路,估計現在的老郭是真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曾經三進北京的郭德綱,終於在第三次站住了腳跟,成立了德雲社,並且拜了侯耀文先生為師,算是在相聲界有了門戶,從此郭德綱把相聲發揚光大的夙願才得以實現,也是從拜師侯耀文起,郭德綱也迎來了他開掛的人生!

過往的歲月早以磨平了郭德綱的稜角,但也因為他的這些不服輸、不認命的“稜角”才使他擁有了今天的輝煌,也因為他不服輸的個性才使得德雲社成為了相聲界的一艘“航空母艦”!相聲藝術,也因為不服輸的郭德綱,才有了今天這樣的發揚光大!


說全民都因為郭德綱而喜歡相聲是有些誇大,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相當一大部分人是聽著郭德綱的相聲才能入睡的,巧的是我也是其中一個!

相聲因為郭德綱而走進了“全盛時代”!

這種說法一點兒也不誇張,想想以前的相聲藝術家們,他們也熱愛相聲,也是為相聲的發展不遺餘力。我不否認相聲大師們在相聲史上的地位和為相聲事業做出的貢獻。但有誰做到了弟子高達百人之多,並且這個隊伍還在繼續擴大;又有誰建立了像德雲社這樣龐大的民間團體,還有十多個自己專業的相聲小劇場;誰能常年不斷的在全國商演,誰又能帶相聲走出國門,走向國際!恐怕只有郭德綱吧!



因為德雲社的火爆,全國各地其他的相聲社團也在漸漸的復甦,漸漸的越來越火。郭德綱也為相聲界捧出了很多新人,當然很多人會說,他捧的都是他自己的徒弟。沒錯,郭德綱捧的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徒弟,但也請質疑的人不要忘了,他只是一個民間藝人,真的沒有捧紅別人的義務。但是郭德綱不也藉助東方衛視的平臺,捧紅了相聲新勢力的盧鑫、玉浩;嘻哈包袱鋪的金霏、陳曦;以及主流相聲陳印泉候、振鵬了嗎?


還有現在的張雲雷現象,他的粉絲像追明星一樣的在捧他,很多女孩們願意為了張雲雷而走進劇場聽相聲,有張雲雷的綜藝節目必火爆,也已經成為了共識!這些不都是郭德綱的功勞嗎?據說現在德雲社的粉絲群體年齡跨度非常大呢,網友給這些粉絲做了總結,說是“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有德雲社的粉絲!

相聲現在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解壓方式,人們除了去現場聽相聲外,還可以在各種媒體上搜索相聲。相聲成為了全民娛樂方式,這一點,郭德綱,功不可沒!


相聲迷老於


在說郭德綱最成功的地方之前先來回顧一下他最最困難的日子吧:求告無門,四處碰壁,飽受屈辱,欲哭無淚。為了學本事,在廚窗內關閉了48小時,忍受著路人投來的各種眼光:詫異的,冷漠的,鄙視的……。為了生存,苦苦哀求別人,寧願做狗,只求收留,一個可憐孩子這樣辛酸的求告也遭到拒絕!

但是心❤中求知的火🔥並沒有因此被撲滅,而是更強烈的燃燒著!

熬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不懈的努力終於成功了,用滿滿的能耐把自己武裝起來,用這些能耐撐起了人才濟濟的德雲社,不用國家負擔養活了幾百人。這幾百人把中國的傳統相聲藝術傳承光大甚至於傳承到美國,英國,奧大利亞……。

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成功了,祝他們在成功的大道上越來越好!


用戶3170332223284


我認為郭德剛最成功的地方有三點:

一,善於團隊作戰。中國的藝人都有兩個特點,自高自大,不愛帶著團隊走,還有一種就是有了名聲地位,愛傍政治大款!郭團結了于謙一幫人,團隊的力量無窮大!

二,善於培養下一代新人!其實,培養新人是最吃力不討好的,有點本事的,容易仇恨、跳腳,因為他們不知道當家人不易!但是,郭一直堅持培養新人,雖然也出了幾個跳腳的,但其不忘初心,難得!不管怎樣,這種力量都不可小視……

三,公司化運作。郭的老婆負責在臺後公司化運作,這非常不容易,成就了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