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燃吸氣的轎車能跑318線嗎?

良174793621


自駕西藏,是每個擁有私家車家庭的一生夢想。自從2016年年底以通麥天險“兩橋五隧道”貫通為標誌,川藏線318國道全線,已經成為全國自駕者通往夢想的天堂之路。

當前,川藏線318國道隨著成都-康定以及林芝-拉薩這兩段高速的開通,原來2200+公里全程翻山越嶺的國道山路,已經縮短至1530公里左右。高速公路啥車都能跑,這1530公里的盤山公路,即使翻越最高海拔的東達山埡口(海拔5130米),在國家交管部門能上牌的所有車輛,包括自吸排量1.0—1.6L範圍內的普通級轎車,也均無太大壓力。

左貢縣,是自駕川藏線318國道進藏的第一個“驛站”,這裡幾乎匯聚了全國各地的各種車輛,當然也包括小排量自吸轎車。勒克兒 攝

請注意“無太大壓力”表述——1.5自燃吸氣轎車翻越高海拔大山時,因為隨著海拔越高氧氣含量就稀薄,自燃吸氣的車動力也隨著有一些衰減,車載負荷越重(比如滿員時),車子爬坡時動力肯定很肉。東達山埡口的海拔高度,已經接近珠峰大本營,是川藏線318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埡口,其氧氣含量只有平原地區的一半不到,人在這裡久逗留容易引起高反,汽車在這裡也會有明顯的缺氧反應,尤其自吸的車輛。不過,川藏線神車五菱神光面包車滿載人都能翻越,1.5自吸轎車自然也沒問題,主要是看你臨場舍不捨得給油,而且越接近埡口,汽車發動機聲音咆哮得越難聽,別擔心,忍一忍就翻過去了,呵呵。

有一點特別注意:高海拔地段爬坡時1.5自吸車動力已經明顯不足,如果遇見前面大車慢吞吞的,超車千萬當心——一定要計算好距離以及把握好車的提速性能,不然還沒超過去,對面就來大車了……因此,得有耐心跟車!

雖然1.5自吸轎車跑318線沒啥毛病,但有一點得特別提醒題主——

行前,對你的愛車一定要做全身體檢,最好是三濾全換,機油換全合成的,別捨不得錢;油路最好也清洗一下,剎車油、變速箱油根據汽車維修廠專業人員檢查結果決定,如建議你換也得換;輪胎胎面和胎壓檢查是必須的,輪胎如已經使用4年左右了,建議全換;燈光、雨刮片、泠卻液、雨刮水啥的,都得弄妥當。

川藏南線和北線的交匯點邦達鎮,海拔4300米。這裡,當地的五菱神光車等麵包車是跑昌都、八宿、然烏、左貢乃至到村莊的主要交通工具。勒克兒 攝

此外,1.5自吸轎車油箱小,在油表接近最後一格的時候,見加油站就加滿油——雖然目前川藏線沿途各縣乃至重要鄉鎮都有加油站,但在318上山爬坡的耗油水平比平原地區高很多,具體高多少,沒一個準,油充足,心不慌。


勒克兒


我是2015年帶著一家三口開著2.7自吸的漢蘭達走318川藏線去的西藏,就是那款爬不上坡的爬坡門款,還好,走過的坡都爬上去了,對於題主的問題,談一下我的看法。

1.5自吸的轎車進藏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別說1.5自吸的轎車了,就是1.0的奇瑞QQ或者長安奔奔,都是可以順利進藏的,不用擔心車子的動力問題,我們當年年進藏的時候,車隊同行的就有一輛1.0的長安奔奔,爬坡過坎,一點都不弱。

上圖的第二輛就是我說的那輛1.0的長安奔奔,跟著我們一起橫穿318川藏線,又跨越青藏高原的109青藏線,全程沒有任何壓力。

其他的車還有1.6自吸的伊蘭特和福克斯,一路上都沒有碰到什麼問題。

跑川藏線不同於常規的自駕旅行,不管是什麼車,在出發前,一定要做好相應的一些準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輪胎

西藏的道路基本上都實現了柏油化,路況很好,並且逐年改善,只有少量路段由於地質、氣候等原因,仍處於維護或翻挖更新的狀態,仍然有一些碎石路、土路,這種路況對於大多數車輛配備的HT公路胎來說,磨損是比較厲害的,因此,出發之前,檢查輪胎的胎紋深度,如果胎紋太淺,建議更換新胎,以免途中出現意外。

此外,進藏途中,胎壓的控制也需要合理,不宜過低,有不少文章建議大幅降低胎壓,我的個人建議是不需要過濾,一般控制在低海拔地區2.4-2.5左右即可,即便到了高海拔也不會超過2.8。

二、剎車系統

進藏的路上,不是上山就是下山,而且下山過程中往往是長坡、緩降,這樣就會導致頻繁的使用剎車,這種情況下,一個是剎車磨損加快,第二是容易過熱,導致剎車失靈,我在過72拐的時候就碰到這種情況,趕緊靠邊停車等著剎車片降溫,所以,出發之前,建議檢查剎車片的厚度。

三、底盤

雖然進藏道路大多已經柏油硬化,但畢竟還是有少數路段的路況不太好,這類道路要麼砂石較多,行駛過程中容易戴起來衝擊底盤,要麼坑多、坑大,容易掛到底盤,俗稱託底,運氣不好的話,還可能磕壞發動機油底殼,也就是機濾的那個蓋子,我們在青藏線沱沱河一帶過炮彈坑爛路的時候,就看到4、5臺車因為磕爛油底殼而拋錨的,機油流了一地,有面包車、小車、SUV,跟車輛類型沒有關係,純粹是看技術了。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加個地盤發動機防護板,穩妥一些。

四、發動機

高原由於氧氣含量低,發動機進氣量減少,發動機的功率能效只能達到平原地區的5、60%左右,因此,要保證足夠的動力,就必須提高發動機轉速,長時間的高轉速、高溫運行,對發動機還是會造成一定的損耗的,雖然不至於開鍋,但建議中途該休息還是休息,人要休息,車也要休息。

有句話叫“沒有去不了西藏的車,只有去不了西藏的人”,你是哪種呢?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自駕旅行愛好者,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等旅行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愛旅行


我是愛玩的老朱同學,一名自駕遊愛好者,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1.5自吸轎車跑G318沒有任何問題。

現在的川藏南線的路況已經很好了,就來原來著名的通麥天險現在都已經架橋了,轎車通行已經可以說毫無壓力,在國道318上別說是1.5L的車,1.0L也沒有問題,在G318上可以看到很多五菱麵包車。

但進藏畢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海拔高,路途遠,路況相對複雜,不能掉以輕心。在出發之前需要做一些準備:

檢查各種油液

這個必要要做的工作,根據里程數要及時更換機油,檢查防凍液,轉向助力油等油液的液麵是否在正常範圍內,不足的需要及時更換或補充。另外要多準備一點防凍玻璃水。

檢查底盤

G318路途遙遠,且天氣多變,路況怎麼不如內地,底盤檢查就尤為重要了,需要檢查各部件的磨損情況,減震使用情況,最重要的是沒有底盤護甲的一定要安裝一個,避免油底殼因遭受衝擊而破裂漏油。

檢查輪胎

一定要檢查輪胎的使用的情況,我也看到很多朋友建議更換AT輪胎,我認為只是單純的自駕到拉薩沒有這個必要,但車輛輪胎磨損嚴重的話還是要及時更換,以免路上出現狀況。

檢查剎車

G318有很多的盤山路及長下坡路段,剎車系統必須要檢查到位,剎車片及剎車盤的厚度,如果磨損嚴重一定要更換。

再說說進藏駕車的注意事項

現在進藏的路況照比原來是好了很多,但相比其他地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海拔,在高原行車,由於氧氣稀薄,車輛會產生一定的高原反應,表現就是車輛沒勁,題主說的是1.5L的小車,這個排量受此影響會較大,爬坡翻越埡口的時候需要低檔位大油門,不過請放心絕沒有翻不過去的埡口。

下坡的時候不能單純的依靠剎車制動,同樣需要降低擋位利用發動機轉速來輔助降速,這點尤為重要。

另外,現在的川藏線有一些川A拍照的車開的很猛,千萬不要鬥氣,謹慎駕駛,安全第一。

最後祝願您再西藏玩得高興。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喜歡的話請動動手指點個贊,有問題請大家有留言討論。

歡迎關注:愛玩的老朱同學,我會定期與大家分享我旅行中的見聞與美景。


愛玩的老朱同學


但是有一點是需要知道的,所有燃油車輛在運行到高海拔地區的時候,由於空氣稀薄原因,都會有一個功率下降的問題,但這是正常的,也僅僅是功率下降而已,不需要擔心,完全可以通過。

小排量汽車運行在G國道318川藏段,現在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318川藏段確實坡道起伏幅度較大,但畢竟是國道,對坡度是有限制的,除了滿足正常的車輛通行要求外,還承擔著沿線很多國家重大工程的貨物運輸功能,也要滿足重載貨車通行的需求。
↑(過去的通麥天險路段)

↑(通麥大橋)



↑(迫龍溝大橋)

過去的通麥天險路段,現在已經是被通麥特大橋和迫龍溝大橋取代,真正變成了天塹變通途了。
↑(2016年7月份過了金沙江大橋後的路段,暴雨沖毀的路基)



↑(現在過了金沙江大橋後的這段路)

現在最差的路段發生在出了四川境內,過了四川與西藏交界的金沙江大橋檢查口後的一段路,這段路是2016年遭到暴雨破壞,沖毀了路基,至今仍在修繕中。不過這段路是石頭路基,只是表面沒有鋪設柏油,普通家轎,摩旅騎行徒步都可以正常通過,也就幾公里路程。

↑(折多山)


再就是過了然烏鎮通往波密期間,還有幾處過水路面,也完全可以通過,都不是問題。

林芝到拉薩區間的318,路面呈搓衣板狀,行車有點顛簸,讓人不舒服,但是階段性的。要欣賞林芝到拉薩318上的風景,建議就別走林拉高速了。現在的林拉高速區間可以通車了,如果走林拉高速,會失去欣賞林芝到拉薩之間的風景。
↑(林拉高速路口)

1.5L排量的家轎,無論是面對坡度抬升的動力性能,還是現在的318路況,以及沿途燃油補給。這些方面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小排量兩驅的車,不要在冬季或是318沿線還很寒冷的季節,路面有冰雪的季節自駕,這樣的季節,兩驅小排量的車子,無論是爬坡或是下坡,都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
↑(去往珠峰大本營的路)

五月末六月初或是九月末,應該是川藏318最好的自駕時節,這兩個時間段,錯開了川藏線的雨季和旅遊旺季。

雨季的川藏線,如果遇到暴雨有可能會造成沿線山體滑坡落石或是路基塌方等阻礙交通情況,所以建議儘量避開。再就是旅遊旺季,餐飲住宿也會緊張,建議不考慮七八月份自駕川藏線這個時間段。

在時間上選擇好了,1.5排量的家轎就沒有問題自駕遊川藏了!

西藏好美,想去就去吧!

↑(珠穆朗瑪峰)

↑(羊卓雍措湖)


雅韻清香伴知音


我在今年的冬天駕駛著1.4T的新途安分別走了川藏 和滇藏兩條公路 感受了冬季西藏不一樣的美麗 其實開什麼車進藏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今天就這個問題我簡單闡述一下我的看法

小排量車到底能不能進藏

小排量車到底能不能進藏 其實小排量車進藏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俗話說沒有慫車只有慫人 只要你的車輛符合法律法規不管什麼車都可以進藏 我們國家的道路建設完全能夠支撐各種車輛的行駛 只不過相比排量的較大的車輛 小排量車的動力較弱 在高海拔地區超車 脫困能力 以及駕駛質感較差


為什麼很多人選擇越野車進藏

越野車進藏相比普通車輛有更好的通過性四驅的越野車有著出色的脫困能力 家用轎車只能選擇在鋪裝路面行駛 而越野車則可以到非鋪裝的各種地面去撒撒野 體驗不一樣的駕駛感覺

車進藏注意事項

出發前務必做好全車檢查 燈光 剎車 輪胎 防凍液 備胎狀態 提前做好車輛保養等

轎車不同於越野車底盤較低 進藏務必做好底盤的防護 選擇一款質量較好的發動機護板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選擇冬季進藏 務必提前在網上購買防滑鏈 轎車推薦選擇tpu牛津材質的坦克履帶式防滑鏈舒適性比傳統鐵鏈的防滑鏈要舒適太多而且防滑效果也非常理想

轎車的續航能力較弱行駛中要注意車輛油量 路過加油站儘量加滿油箱 提前規劃行駛路段

行駛到落石路段提前減速 路面經常會有掉落的石頭 轎車底盤較低 所以需要提前減速避讓 避免底盤受損

排量較小的車輛因為海拔較高 所以動力會有所減弱 超車時務必提前規劃路線 切記魯莽超車

藏區多為山路 下坡路段較多 冬季暗冰路面 夏季的高溫對車輛以及剎車都有較大影響 遇到暗冰以及長時間的下坡路段儘量強檔利用發動機轉速使車輛降速 避免車輛失控


關注 +傑子的旅行 和我一起用車輪丈量世界

<strong><strong>


傑子的旅行


(唐伯虎點蚊香)完全沒問題。


去年跑過一段318國道,不過是在四川境內。這麼說吧,其實整個318國道道路最爛的地方就位於四川境內,當時開著一輛1.8T的SUV走爛路巔得快懷疑人生,但依然能夠看到非常多小排量的轎車在那開,包括0.8L的奇瑞QQ3。



當然,如果你要繼續往後面跑,特別是5000米海拔以上的地區,建議還是開一輛排量更大一些的自然吸氣車型。畢竟上到5000米海拔以上後,空氣稀薄,含氧量低,這時候發動機動力變弱會變得非常明顯。原理就是發動機內空氣含氧量降低,燃燒不衝分,直觀的感受就是動力變弱。


買車大師


你去看看就知道,藏族人的0.8QQ一大把,還有1.0的麵包車,1.6轎車毫無壓力


殘酷睡客


你不用擔心排量問題,只需把你的車況弄好就行。只要是汽車都能去。車況才是決定你能夠跑多遠。排量大小隻是決定爬坡的快慢,高原爬坡要失去30%左右的動力。我去年4月跑的理塘,哈飛路寶1.0排量9年的老車,沒有出任何問題,回程還遇大雪,慢慢開也就回來了。


自駕愛遊


2009年買的1.6L手動東風雪鐵龍愛麗舍丐版,去年從麗江出發經香格里拉、德欽入藏,四人順利到西藏,原路返回共用15天。除4000米以上的埡口上坡路段感覺動力弱一點(有時要用2擋),其他與麗江沒什麼區別。路上遇到過老夏利、鈴木奧拓,一般藏民用得比較多是五菱和長安麵包車。當然,有大排量的越野車更爽,如大G、陸巡、雷克薩斯。但我近10年的愛麗舍一樣讓我們很開心。

最後用網友的話總結一下,沒有去不了的車,只有去不了的人。


愛拍照的雲


2016年9月我們夫妻二人單獨駕駛軒逸轎車川進青出,還上了珠峰大本營。路上看到不少小排轎車。最小的是0.8排量的奇瑞QQ。還是那句話“沒有去不了的車,只有去不了的人”。朋友們看看我是如何過的海通溝,怎樣爬的東達山。“駕軒逸遊西藏,半百之人也瘋狂。自駕窮游到珠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