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土專家“怒懟”日本跨國公司:“我就不信,中國造不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

海門土專家“怒懟”日本跨國公司:“我就不信,中國造不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

湯子康(左一)陪同國家科技部領導考察研發中心

他是一名農民出生的企業家,但他的送絲機工藝被寫進南昌大學焊接工藝教科書;他經營著一家民營企業,但成功開發了機器人關節,攻克了我國“十二五”863計劃機器人領域的重點技術瓶頸;他的主打產品不多,但把原先的國際壟斷企業逼到牆角,並最終退出競爭。

他就是我國焊接送絲機和印刷電機國家標準起草人、南通振康焊接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湯子康。

01

土專家闖出“亞洲第一

20多年前,湯子康白手起家創辦了振康公司,他選準了“第一隻螃蟹”——印刷電機。當時印刷電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擁有的技術,湯子康率領他的團隊花了3年左右時間,在一次次工藝完善中技術走向成熟。

振康公司的印刷電機連續作業時間提升到4000小時,超過日本同類產品的一倍,揚眉吐氣地把當時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日本同類產品拋在後面,該公司成功申報了7項國家專利。湯子康將印刷電機應用到焊接機械中,成功開發了一個個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焊接機械,掀起了我國焊接技術的革命。

如今,振康公司研發生產了全系列焊接送絲機,國內市場的佔有率超過70%,成為亞洲最大的焊接送絲機生產企業。我國焊接技術標準就由振康公司制定,湯子康成為行業專家。

海門土專家“怒懟”日本跨國公司:“我就不信,中國造不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

02

二次對慫日本公司

在2009年的一場電焊機行業理事長會議上,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RV減速機,即機器人關節,成了大家討論的焦點。“情況和當年的送絲機一樣,日本幾乎壟斷著RV減速機的市場。”

湯子康說,他感到未來機器人市場空間巨大,當時國內做機器人的公司不少,但多數是組裝,核心部件基本都從日本等國進口。

湯子康認為,中國人必須擁有自己核心技術的機器人。

他又將科技創新的領域定格在機器人上,開始了再吃“第一隻螃蟹”的旅程。

海門土專家“怒懟”日本跨國公司:“我就不信,中國造不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

03

全國產機器人全球領先

機器人關節是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端自動化設備的核心傳動部件,是我國“十二五”863計劃機器人領域需要重點攻克的技術瓶頸。

經過兩年時間的技術攻關,湯子康成功開發了中國人自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機器人用RV減速機。振康公司的RV減速機獲得國家“863”項目資金扶持,成為江蘇首臺套設備。

前年,振康公司又成功開發了全國產化的焊接機器人,經過這幾年的試驗、檢測,產品的技術、質量參數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振康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批量投放市場。

振康公司的創新腳步並沒有停歇,目前已有了更大的計劃,領銜組建了機器人研究院,聯合固高、中聯、海歸團隊,專注於弧焊機器人、建築機器人、伺服電機、運動控制器的研發,並迅速推進研究成果產業化。湯子康信心百倍,在正餘鎮打造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


海門土專家“怒懟”日本跨國公司:“我就不信,中國造不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