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8年阿里納稅516億,成為互聯網行業第一?

小超哥750


4月1日是阿里巴巴2020財年第一天,因為阿里巴巴是美股上市公司,財報標準是美國財年方式。阿里巴巴去年的財報還沒發佈,不過昨天阿里巴巴宣佈了他們2018年的納稅額——516億元,平均每天納稅1.4億元,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第一。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創業之初他們就有一個目標——每天納稅100萬元,如今這個目標已經超過百倍實現了,去年平均每天納稅1.4億元,2018年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集團納稅總額達到了516億元,同比超過40%。

根據阿里的數據,2013年阿里巴巴就以70億元的納稅額成為納稅最多的互聯網公司,2014年首次突破百億達到108億元,之後隨著阿里巴巴業績的不斷增長,納稅額也水漲船高,2017年納稅額為366億元,去年就達到了516億元。

阿里巴巴公司今年1月底發佈了2018財年Q3季度財報,當季營收1172.78億元,同比增長41%,歸屬於股東的盈利同比增長37%至330.52億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達399億美元。

在國內,納稅最多的主要是菸草、金融、石化等央企,據統計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納稅總額達到了1.0254萬億元,首次超過萬億,其中納稅總額超過300億元的企業共有6家,分別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710億元)、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565.62億元)、恆大地產集團(420億元)、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347億元)、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343.54億元)和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15.50億元)。


超能網


在互聯網巨頭中,阿里是少數堅持公佈年度納稅額的企業,這一點來說尤為可嘉。數據顯示阿里去年納稅516億,平均每天1.2億;在互聯網企業位居前列。

首先,作為大企業,尤其關係國計民生的企業,無論上市與否,都應該主動公佈相關數據。即使沒有法律和法規硬性要求,公佈數據也是負責任和有底氣的舉措。

其次,阿里公佈數據,顯示其在社會責任和經濟就業方面的擔當和成績。不管出於何種目的,阿里在社會方面做了不少事情,包括公益、就業和經濟營商環境等,還是值得讚許。

再次,阿里作為頭部企業,在主動公佈數據同時,應該引導其他同行,一起來公佈經營數據尤其是納稅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