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年輕人出去幾年就變城市口音,而農民工打工幾十年,為什麼口音卻沒變呢?

棒奔霸


農村年輕人出去幾年就變城市口音,而農民工打工幾十年,為什麼口音卻沒變呢?

年輕人得看多年輕,要是都到了讀大學的年齡了,跑出去幾年回來變成了城市口音,就村裡的二舅爺估計都得給你一大耳刮子,給你來一下是想讓你清醒清醒,不要忘本,不給你來的人,那是真的想看你笑話的人,就變口音這事,咱們今天一起來聊聊。


前段時間,有一讀書人在悟空上發問(如圖),大概意思就是,“自己讀書寒假回農村,用普通話和二舅爺聊天,被莫名其妙給了一大耳瓜子,回頭還以為是自己普通話說的不夠標準”,這事和年輕人出去幾年就變城市口音如出一轍,類似這種表現,在農村很容易被老人認為是忘本。

當然了,咱們不可否認,有時候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好比讀書,城裡待了幾年,出門問個路都是普通話,講普通話就成了習慣,等回到農村,很不容易冷不丁的來一句普通話,雖然是無意的,但也很容易被村裡的叔伯們認為這是“文化人”顯擺,年輕人就得注意了,這寒假剛放,回農村,講話可得留點心,別說者無意,聽著有心,稀裡糊塗成了“文化人”。

為什麼年輕人容易變城市口音,農民工卻沒變呢?

首先,農民工沒變這裡不對,有的人也會變,變的洋氣,變得惹人討厭,我記得以前剛開始的時候,村裡人外出賺錢的人少,趕上發展浪潮,出去的人很多賺了錢,有了錢,這回到農村,抽著幾十塊的煙,村頭閒聊,聊著聊著來幾句普通話,走路都帶風,眼睛朝天看,留下種地的似乎都成了沒出息的人,那一句普通話,算是讓老實巴交種地的農民背都麻了,所以不是所有農民工都不會變,也會有這樣極個別現象。

而年輕人,為什麼容易變?首先得看年輕人到底多年輕,一般來說,20歲左右就已經基本定型,農村人成熟早一點,所以理論上十七八歲,就應該已經定型了,這個年齡段,你就是去城裡,生理上是很難變的,如果超過這個年齡段,回來就變成了城市口音,這裡就和極個別農民家鄉說普通話有異曲同工之意。

為什麼有的人熱衷口音的改變呢?在村裡非要講普通話?

這裡有個詞,叫“階層”,欲入上流,先仿其音,曾經上流人士為了和平庶區分開來,彰顯自己高貴的生活品質,首先從口音上就給得先顯得高貴,所以一度口音成了識別兩者的特有標記,舉個例子,形容一個人漂亮,農村平庶版本會帶有濃重的口音,“老妹,長得真齊整”,顯得不夠高雅,所以有了另外一個版本“姑娘真水靈”,是不是 一看就知道前者大老粗?

這應該是舶來品,並不是上下五千年文化留下來的,到了今天,農村生活水平提高,這村裡的土豪也越來越多,胸口的金鍊子可能真的不是浮水的,這大老粗的話,也變得無傷大雅了。

農人個人覺得,這就是為什麼極少數人的口音會變,在村裡還講普通話的原因,這樣做真能區分出“階層”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入鄉隨俗,家鄉說家鄉話,這是根,這是本,要想獲得人們的認可,獲得身份上的真正改變,不是一句口音一句普通話就能把自己襯托出高貴品質,只有由內而外,自然散發的氣質,才是人們真正接受的,不卑不亢,富不看人低,窮不忘本,互相尊重,才是為人之道。


農人解說


農村年輕人出去幾年就變城市口音,而農民工打工幾十年,為什麼口音卻沒變呢?

說起這個口音來,姐姐自己就鬧過笑話兒!

二十年前從農村上了大學,半年後帶一個外地同學回到家鄉,下了火車就到了一個小吃攤,我一邊跟同學聊著,一邊讓老闆上菜,競沒有覺察自己一直說的是普通話!



等到結賬的時候,一碗麵的價格驚到了我!我才回過神來,這小販看我和同學說的都是普通話,就按外地人要價了!我趕緊改成家鄉話跟老闆砍價,他一聽是當地人,立馬就便宜了!還質問我怎麼不說家鄉話?!周圍的人也都看著,我一下子感覺到羞愧難當,好像自己是忘了本了!

後來我就十分地注意起來了,提醒自己回到家鄉一定要講家鄉話!

可是,剛剛回到家鄉工作的那幾年,只要我的身邊有人講普通話,我就可能要被帶偏了!後來在家鄉呆的時間長了,也就沒有這回事了!

所以,個人覺得這個口音的事,主要決定於語言環境!

農民工出去打工大多數是由當地的包工頭帶出去的,他們成群結隊地在一個工地上打工,包括做飯的廚師都是自己帶著。所以從老闆到工友,到所有的服務人員,都是一個地方的人,所以他們的鄉音就沒有那個改變的環境!



而題主所說的年輕人,那是指那些到外面上學的孩子們,在大學裡,四面八方的不同口音的人在一個班裡,在一個宿舍裡,所以必須講普通話才能夠溝通,幾年下來也就改了口音。

現在不少出國留學的孩子是衝著學外語出去的,因為到了外國這個環境中,語言環境就決定了你必須說外語!這與在國內學習外語是有本質不同的。

而且,語言這個東西對人來說也有敏感期,年齡越小,越容易接受不同的語言。這是人的生理科學決定的。

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如果一個人長期脫離社會,單獨生存在一個孤島上,他的語言功能也是要退化的。這都表明了語言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決定的。

所以針對題主的提問,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鄉親們往後在遇到本村的年輕人改了口音的時候,大可不必責怪他忘了本!因為他不是故意的!


村姑說村事


農村年輕人出去幾年就變城市口音,而農民工打工幾十年,為什麼口音卻沒變呢?

農夫有個小夥伴,在四川重慶那邊讀了4年的大學,回來以後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現在只會說四川話了,居然連家鄉話都不會了。開始的時候,我們以為他是裝的,後來我們發現他和家裡人說話也是“洋話”夾雜著土話。對此,他的父母開始也有點不理解,認為兒子是:出門三天半,就豬吃冰草——學起了“洋”。但是我們在和他聊天的時候,他很嚴肅又認真的告訴我們,其實並不是他在裝,而是真的已經不習慣說家鄉話了。因為女朋友也是四川那邊的,每天說的都是四川話。所以想要說家鄉話,都要先在腦海裡把這句話用四川話翻譯一遍,然後才能用家鄉話說出來。因為長期沒說家鄉話,四川話說習慣了,舌頭也不聽指揮了,有很多家鄉話的的發音也就說得不準確了。這樣不僅聽的人不習慣,就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很彆扭,是很不習慣的。

有些人估計就很好奇了,年輕人出去幾年回來之後就鄉音變了,那很多的農民工在城市裡打拼幾十年,回到家鄉以後,依然還是一口流利的家鄉話,絲毫沒有一點“城裡口音”,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個的原因也是很簡單的,第一個原因就是農民工雖然常年在外面打工,但是他們的周圍還是有不少人說家鄉話。我們都知道,農村裡出去打工的農民工,普遍是成群結隊的,他們都是和家鄉人在一起,基本上每天說話也是用家鄉話,如此一來就沒有了說“洋話”的語言環境了,自然就難以被其他的語言所同化掉。而年輕人好些都是在一些陌生人的環境中上班,周圍的人都是說普通話,潛移默化中就受到了影響。有些甚至連下班回到家也是說普通話,因為老婆是外地的。這樣時間一長,就會淡忘自己的家鄉話。

第二個原因就是年輕人的學習能力比較強,比如有些人因為讀大學的時候就出去了,這個時候是他們學習能力最強的階段,是非常容易就學會第二語言。並且隨著在後期的生活中高頻率使用,就越來越熟練了,如果不用反而不習慣了。而農民工好些都是在二三十歲以後才出去打工,鄉音對其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了。即使多數時間用普通話和人交流,但家人、朋友好些還是本地的,他們要經常回家,經常和家人電話溝通等,所以使用家鄉話的頻率依然很高,鄉音就很難改掉!


農夫也瘋狂


我本人自小離開家鄉在外居住十多年,如果說普通話可以說別人壓根聽不出來我有口音,不知道我是哪裡人,但是我從不刻意學別人的此地話,只用普通話和他們交流,也不從回老家說外地話普通話,我只是本本分分的說我老家話,音調本地口頭語沒有一點差錯,我覺得和老家人說普通話太可笑了!忘本虛榮,不要說忘記咋說老家話了,或者是說習慣外地的此地話了改不過來了,哈哈,太虛偽了!我真的很厭惡那種和自己家人說話還滿嘴嚼著一口別處的此地話還摻夾對半普通話好讓他們聽懂的樣子,您是從香港來的崗東銀兒嗎?不懂我們大陸嗎?而自己父母爺爺奶奶卻說的一口本地方言回應著,不覺得氛圍太違和了嗎?你虛榮嗎?你提前得了老年痴呆症了吧,忘記從你牙牙學語到成人長大的生你養你的故鄉了嗎?鄉音未改鬢毛衰這句詩小時候學過嗎?

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本地方言,那都是一種歷史的沉澱,它代表著你的故鄉自古到今的風俗信仰,很多土話中就能參考出來這個地方曾經的民族融合和宗教也包括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和一些古人的謙讓修養的社交禮貌用語,都是非常有來頭的,這應該是一種你們本地的驕傲和特點,是可以代代傳承下去的,這是活古董,是英語和普通話遠遠不能取代了的,不要盲目的崇拜別人的大城市,你自己的小故鄉或許才是自古臥虎藏龍的寶地。


紫裘rui


年輕人在城裡打工,幾年就變成城裡人口音,而農民工在外打工,口音咋就沒變呢?

說一件事,孩子的姥姥家是山東的,孩子四歲那年,我們到孩子的姥姥家過年,孩子在家是說普通話的,到了姥姥家,和孩子們一起玩,幾天口音就有了當地口音的味,打電話跟奶奶說話,奶奶當時都沒聽出來,和奶奶說了幾句就又回到普通話了,在姥姥家住了一個月,從口音你都不能一下分辨不出孩子不是山東人了,回到家,孩子經過幾天的適應,很快就又是普通話了。

我就不行了到那都是一個腔調,普通話,就是到了媳婦家呆上十幾天,一句山東話也沒學會,媳婦責不同,和我說普通話,和孃家人用家鄉話交流,普通話說的很好,家鄉話也沒忘記,就是現在和孃家人打電話,也是她們的家鄉話,就這麼簡單。

那麼為什麼年輕人會在城裡打工,口音會變的這樣快,從我們一家人的口音變化,我認為,年輕人各種適應能力,接受能力都很強,自己的口音發聲應該沒有定型,能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調整,一但在一個環境形成固定發音,在外面大環境下也很難改變,就如同我自己,學也學不會,改也很難。

有的人家鄉話和城裡話兩不誤,就是因為他們在形成固定發音期經常接觸兩地發音,沒有選擇性失忘,就如同我們學外語,母語是漢語,以根深蒂固,外語是學,如果沒有好的外語環境學過不經常用,也會漸漸的淡忘,而如果大環境是外語,那你會熟能生巧,運用自如,但母親是不會忘,因為已經長在記憶裡,遇到環境就能應用。


東72607259


其實我對自己的口音這玩意,一點感覺都沒有的。

畢業之後去了上海,待了2年不到。 在上海做銷售,接觸的人基本都說普通話,不管標不標準,說就完事了。偶爾會遇到說上海方言的,但是不多。

現在回老家省會了。過年期間在老家和人說話,都是一口正宗的方言,沒人說有問題呀。來省會這邊,城市裡面嘛,還是以普通話為主。 交流的時候,經常有人說我不是本地人吧,是江浙滬那邊吧? 口音不像安徽人。。。

我懵了,別的不說,黃山那一片,十里一方言,你是怎麼聽出我不是安徽口音的啊!!!!

我就是普通話不標準啊啊啊啊啊啊啊





一個寫輔助論文的選手


有些人口音容易受語言環境影響有些人不容易吧,這也是人學習語言能力強的反映。。帶一些外地口音無可厚非,故意不說方言就有點矯情。,比如有些人因為讀大學的時候就出去了,這個時候是他們學習能力最強的階段,是非常容易就學會第二語言。我覺得學說普通話是好事,回到家裡跟家鄉人就沒那個必要了。會顯得出去了幾年很裝的感覺。像我一直在外面上學,特別是工作後基本都也是普通話,但回到家後跟家鄉人說話我從來都一樣使用家鄉話。而且有的人還一直夾雜著家鄉口音的普通話。唉,反正我是有點受不了那種。別人回來跟我拽著那樣話我根本就不想理


冬可君


接觸的人群不一樣,年輕人一部分是去上學的,哪裡人都有各種口音,說普通話或城市口音比較方便,一部分是去工作的多數是超市或小店,同樣也是說普通話或者城市口音比較方便的,我就是這後者,做營業員店面銷售,是需要跟客戶介紹產品的,說家鄉話別人是聽不大懂的,而我接觸的同事也是各地方都有,也會帶有他們的口音,我一北方人,同事也是北方人,但是很多人都聽我說話南方口音,這都不是像有些村裡人覺得,去大城市了連話都不會說了,是長年在外地,回去幾天口音還沒改回來就又回去了,而農民工就不同了,沒有歧視意思,他們多數人都是幹建築工地,菜市場,各種並不是特別需要說普通話的工作,再加上都是老鄉拉老鄉去的,在一起天天說家鄉話,口音一般不會變


o第幾個一百天o


農村年輕人出去幾年就變成城市口音,而農民工打工幾十年,為什麼口音沒有變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農民出門打工,雖然出去沒有幾年,但是回到故鄉以後卻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但是有很多歲數比較大的農民工不管打工多少年,還是地地道道的家鄉話,這是為什麼呢?



雖然我也是常年在外說普通話,但是回到家鄉以後,家鄉話立馬就變了回來,相信有很多人和我是一樣的,一到了故鄉,家鄉話立馬就會回來。但是還是有很多年輕人即使回到家鄉後,還會說著普通話對於我個人來說,這種回到家鄉還說普通話的人太裝,太嘚瑟,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在“大城市”上班。

雖然年輕人在外面工作和別人溝通都是說普通話,即使說普通話說的再多,也沒有說家鄉話的時間多吧,所以不要說說普通話說的太多把家鄉話忘了,個人覺得就是忘本。



很多農民工在外地打工,但是最常接觸的都是老家的人,平時溝通說的也是家鄉話,再就是歲數大了以後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較差,所以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工還是會說家鄉話。


雖然現在倡導說普通話,但是不管你在外面多麼的威風多麼的厲害,回到家鄉還是說家鄉話比較好。家鄉話不僅是一種語言,個人覺得家鄉話還是聯絡感情最重要的語言。我們在外面工作,當聽到熟悉的鄉音時,立馬就會感覺親切,這就是家鄉話的魅力。


小馬話三農


對於年輕人長期在外地而導致口音變化的原因,我們得從幾個方面看待:

  1. 年輕人處於學習階段,更容易接受外來事物,他們往往追求的是改變。俗話說“入鄉隨俗,”為了更好的與他人交流,學習外地語言是可以理解的,長期的耳濡目染,往往年輕人在外地生活一段時間後,口音和生活方式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2. 還有一種應該是虛榮心作祟吧,許多人可能也有同樣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因為自己是農村人,以前家裡很窮,怕別人看不起,同時特別嚮往城市生活,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夠成為城裡人或者把自己包裝成城裡人,然後一個勁的往城裡發展。後來去讀大學了,然後就一個勁的改變自己的口音,想讓別人以為自己也是城裡人。包括回到家裡後,為了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去商店買東西的時候還故意說外地話,好讓別人以為自己大城市來的。不過現在慢慢成熟後,想想年輕時候真的很可笑。
  3. 先不說農民工與農村年輕人,實際上不管年紀大小,出去後都是農村人。在我看來,年輕人的交際圈子更為廣泛,本身年輕人就更加具備冒險精神,所以他們對外面的世界總是充滿好奇心,他們渴望交際。在交際過程中,口音自然而然就變了。而年紀稍大的人,他們外出動機往往很單純,就是為了掙錢養家,實際上交際圈子是很窄的,往往都是成群結隊的在一個地方發展,平時接觸的都是老鄉。

綜上所述,對於口音問題,我沒有看扁任何一方,只是客觀評價,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說話方式,中年人也有中年人的生活方式,同為農村人,我們應該相互尊重和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