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催芽需要多少溼度?

誠實是金


【生薑標準化種植】非常榮幸回答這個問題,儘管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還有很多人在每年的催芽過程中把握不好重點,造成一定影響。當然這也是一個大姜種植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關鍵性工作,催芽環節姜芽質量的好壞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生薑的長勢以及產量,有數據顯示壯芽比弱芽每畝產量會多出2000-4000斤,俗話說“母強子強,母弱子弱”,所以想要獲得生薑種植的高產量,就必須提高生薑催芽率並保障催出壯芽。

本人來自山東安丘淩河鎮,本地主要經濟作物就是大姜,目前主要從事於生薑高產的研究,在這分享一下個人對於生薑催芽的一些關鍵技術問題。

首先告訴大家生薑催芽過程中每個時期的溫、溼度並不是一致的,為了便於各位姜農操作簡便建議分階段管理,生薑催芽大致的時間在3-4周,很少有超過一個月的。

一般方便操作建議把整個週期分為三階段,第一個階段基本上是第一個星期,此過程中不需要包裹姜堆(在此以濰坊地區常見的火炕為例,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方式),也不需要掩蓋,主要工作是通過燒火的方式提升室內和姜堆的溫度,這個工作叫做【排溼】,分早中晚三次燒火,以不通乾薑塊為主(姜堆底下鋪草簾或者秸稈),大約持續三四天左右這樣姜堆的溫度提升上來,此時覆蓋姜堆,在這期間溼度肯定不會很大也不過三四十,這個環節有兩大意義,第一就是防止芽徒長,第二避免因為溼度過大出現姜芽黑頭的現象。此時溫度大約25-28。

第二個階段,基本上進入第二週此時要創造姜堆內部出芽條件,首先我們明確一點就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就是水分,溼度太小水分不足也就需要相比之前提高一下溼度以此來增加水分滿足姜種出芽所必須的條件,所要做的就是調整姜種含水量,類似種子吸水,但是生薑是排水,這時主要工作還是排溼降低姜種的含水量,此時溫度控制在25度上下,溼度一般在65%-70%,溼度不要低於60%如果過低選擇晴暖天氣換氣補水,此階段結束的標誌就是姜芽大約在15天時破皮出芽。

以上兩個階段做好也就為成功催芽奠定了七八成的成功幾率,進入第三階段也就相對容易了,此時進入姜芽的快速生長期只要維持好姜堆內部的穩定環境就可以,內部溫度大約在22-25度之間,溼度由於呼吸作用基本上穩定。

所以催芽過程中的【溼度】以及溫度儘量控制好,畢竟老百姓種姜非常不容易,又加上投資成本逐年提高也就大大增加了生薑種植的風險,當然了按照標準化種植管理的方案,種植生薑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只要生產出高品質又有產量的大姜,目前來說收益還是相當可觀的。

以上僅僅是催芽中關於溫、溼度的一些重點事項,其他技術性問題有意者可以隨時交流,我們歡迎種植高手的加入,共同研究大姜極致高產。





生薑標準化種植


大姜催芽溼度應保持在70%左右,最高77一78%,最低65%。在這個範圍內,確定催芽溫度和加蓋物。山東大姜特別是以昌邑為代表的大姜因為種植面積大,在催芽上要求特別嚴格,傳統上的三段變溫摧芽法,逐步向四段變溫摧芽法改進,並且效果越來越好。下面藉此機會一併摧薦給大家,傳統三段變溫催芽法:選無病蟲害的優質姜塊,根據姜種質量掰成50一150g的姜塊(分大小姜,象面姜在100g左右,小姜也不應小於50g),選擇晴天室外溫度10℃以上曬姜,根據天氣在室外溫度低於10℃前收起,拿到室內,室內溫度不應低於15℃,根據天氣晴況曬姜2一3天,曬好的姜種裝筐或裝袋上炕,溫度提升到22一24℃,姜種上不上覆蓋物以利排溼,這時姜種內部溼度在80%以上,如此7天左右,待溼度降到70%以下時上草簾覆蓋,草簾上加蓋好被子,逐漸提溫,到第10天上溫度提到26一28℃,保持10左右,此時前期溼度大,要勤換草簾,把溼草簾拿出涼曬,加蓋乾草簾,後期根據情況適當草簾溼度變小就不用再換,這個10天前期溼度大於80%,後期逐漸達到70%左右。前兩個20,為保持姜堆上下溫溼度平衡,可倒堆2一3次。第三個10天,溫度逐漸下降至22一23℃,最後幾天18℃以上即可,以利煉苗。此時溼度逐漸降低,在低至65%時,可在姜堆底部加水,上部草簾淋水等方法補溼,並加蓋塑料布保溼,使溼度保持在70%左右,利於姜芽發育。至於四段變溫摧芽法,如果大家有興趣以後再交流。以上是我在實踐中的一點心得,不當之處請大家斧正。


老董話三農


1、傳統催芽方式

在晴天下午, 一般選在房前屋後向陽的平整地面, 先在地面上平鋪一層約15 釐米左右的廄肥, 然後在上面放3~4 層剛曬過的種姜, 再將曬乾的牛糞蓋在種姜上約10 釐米厚, 再放種姜, 覆蓋已曬乾的牛糞, 姜堆以圓錐體的方式堆置,越往上越小, 最後用廄肥再在整個姜堆外表面覆蓋一層。其特點是, 催芽緩慢, 不怕燒芽, 保險, 直到播種前都可以不用人為管理, 一般催芽時間約需30 天左右。

2、高溫催芽方式

在綠洲生薑催芽的基礎上, 我們有所改進, 即選擇向陽的平整地塊, 先在地面上平鋪一層約10 釐米左右的幹稻草, 然後在上面平放3~4 層已曬過1~2 天的種姜, 上面再平鋪一層約5釐米左右的幹稻草, 接著再按上述方法放種姜、鋪稻草, 直到姜堆高度不超過1 米, 最後一層種姜上面鋪10 釐米左右幹稻草。整個姜堆以寬1 米、高1 米、長2 米左右為宜, 便於調控溫溼度, 使整個姜堆上下層催芽一致。最後用地膜將整個姜堆蓋嚴, 四周用細土壓嚴壓實地膜。5 天后注意姜堆裡面的溼度, 補充水分時可用洗淨的噴霧器揭膜噴水。其特點是: 比傳統催芽快, 一般需20 天左右, 並且操作方便, 特別適合於那些沒有牛糞或幹糞不足的種姜農戶。

3、電熱溫床催式方式

這種催芽方式是我們在吸取了蔬菜育苗經驗的基礎上而採取的生薑快速催芽方式。方法是, 選擇房前屋後離電源較近的向陽的地裡, 作成1.2 米寬、深25~30 釐米的地下式苗床, 長度以姜種數量而定。先在地下式苗床底平鋪一層10 釐米左右幹稻草, 然後在稻草上蓋10 釐米左右的細土, 再將特定的加熱電線在細土上, 平鋪繞成“之”字型, 線與線之間間隔以10 釐米左右為宜, 將電線插頭放在床外, 以便接通電源, 最後在加熱電線上平鋪10~15 釐米厚的細蔬園土,接著在土面平放4~5 層種姜, 再平鋪10 釐米左右幹稻草,最後起拱蓋膜、通電。其特點是: 催芽快, 一般15 天即可播種。對於嫩姜要搶早上市的姜農, 特別適合採用這種催芽方式。但要注意發芽床裡的溫溼度。


每天農業


一般三四十度就可以了,在我們這生薑都在放在豬糞裡發芽的!


幸福一生6007068


一般溫度控制在30-40度就可以了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


廣東阿義


一般是三四十度我們一般都放沙裡面


農村故事8888


溼度控制在30一40度既可


陝南鄉村小韋


三四十度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