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幾年哪個省最發達?你怎麼看?

深圳測電流貿易電子儀


目前來說,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津京冀、長三角還有珠三角這三個經濟圈內。

從經濟總量上來看

珠三角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經濟總量較多,總產出較多,可以發現前幾名的經濟總量較高的省份,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情況都不會太差。

從這張表我們可以發現,基本上前幾名的GDP總量排名已經固化,同時由於經濟從高速進入中高速,經濟發展不可能像之前一樣突然進入快速發展,所以各省份短時間內的GDP總量排名變化不大,所以在未來幾年的GDP總量排名大致也在這個範圍內。

從人均GDP來看

將一個地區的GDP與這個地區的常住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GDP,這個指標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因為被平均後,指標可以更加客觀的衡量經濟情況。

除去部分省份與港澳臺,中國人均GDP最高的三大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還有天津。可以很明顯看出,作為直轄市,三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在中國來說是處於一個較高水平的。

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民眾可用於自己自由支配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越代表該地區越發達。

上海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於全國第一,同時我們可以發現,前十名中,大部分的省份都是三大經濟圈內的省份,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名與人均GDP排名相類似,在一定情況下,人均GDP就可以反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情況。

綜上所述,未來幾年內最發達的省份和現在的排名差別不大,大概都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還有福建這幾個省份。但是,這些發達的省份的經濟情況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的,步入發達國家的門檻首先就得人均GDP達到大約13萬元人民幣,同時對於其他經濟科技等指標還有一定的要求。目前來說,中國達到或者接近這個標準的省市也就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還有江蘇,未來的發展還需要努力。


與財為伴


未來幾年,這麼短的時間有幾個省份能夠發展成為發達省份呢?就目前而言,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有三個: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區,它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三個地區,各有所長。這三個地區所涉及的省份就是廣東、江蘇和浙江,相對全國省份來說,這三個省份也算得上是中國的經濟發達省份了,即使再發展幾年,也不會有很大的改變。

其實,人均GDP才是衡量一個地區發展水平重要的指標,GDP越高,也並不意味著它的經濟就越發達,比如印度2018年GDP達到了2.7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但印度仍然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因為它的人均GDP才剛過2000美元;而盧森堡的GDP雖然很低,只有六七百億美元,但它的人均GDP卻超過10萬美元,因此它是一個發達國家,這個放在省份裡同樣適用。

從全國各省份的人均GDP數據來看,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廣東、江蘇、浙江三個省份,臺灣、福建、山東的人均GDP也位居全國前列,也算是我國的經濟發達省份了。



一般來說,人均GDP越高的地區,人均收入也就會越高。人均收入是衡量一個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下表就是全國各省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況,基本上以上所提到的幾個省份就是我國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最前的省份了。



當然了,這幾個省份的發展水平在全國位居前列,不過與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相比,依然是有較大差距的。臺灣還算好一點,人均GDP達到2.5萬美元;而大陸這邊,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江蘇,人均GDP只有1.74萬美元。國際組織認定,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才算得上是初等發達經濟體,所以相對國內其它省份而言,廣東、江蘇、浙江、臺灣、福建、山東的發展水平位居前列,但與國際上的發達經濟體相比,依然有不少差距,未來幾年,或許會逐漸趕上來。


錦繡中源


你說的未來到底是多久?因為未來是一個很長時間,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我們可以推斷未來10年之內哪些省份還可以處於全國最發達的位置。

想要推斷未來10年哪個城市最發達,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考核。

第1個是GDP。

雖然GDP總量不能代表一個城市一定發達,但至少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的經濟體量,一個發達的省份GDP必須處於前列才可以算得上發達地區。

下圖是2018年我國各省份GDP排名情況,排名前五依次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

第2個、人均GDP

GDP總量大並不代表就一定發達,因為GDP總量有可能是因為面積大人口多帶來的,所以衡量一個省份是否發達,人均GDP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

下圖是2018年我國人均GDP排名情況,排名前5的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

第3個、人均收入

GDP總量大,人均GDP多,並不代表當地的居民一定收入高,因為有時候GDP更多的有可能是外資企業或者某個大型企業帶來的,和普通的老百姓可能沒有多大的關係,所以人均收入多少才是衡量居民富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下圖是2018年我國各省份人均收入的排名情況,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

第4個、社會發展水平

一個地區的發達程度不僅僅是體現在GDP和人均收入上,還體現在社會發展水平上,社會發展水平包括教育、醫療、基礎設施、體育、科技創新等等。

下圖是我國3甲醫院數量排名,排名前5的分別是遼寧、廣東、湖北、山東、黑龍江。

下圖是我國大學數量排名,前5分別是江蘇、廣東、河南、山東、河北。但是北京和上海因為地方小大學密度卻排在全國前2。

下圖是2017年我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排名,前5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


下圖是我國高速公路密度排名前10的省份(基礎設施),除去香港之後,排名前5的是上海、天津、北京、江蘇、廣東。


綜合以上數據推斷,未來10年之內,我認為我國最發達的幾個省份仍然會是以下幾個:

1、上海市

上海市自然就不用多說了,應該說目前上海是我國最發達的一個城市,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是目前我國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城市之一,未來10年之內,上海的地位在國內都沒有哪個城市可以替代。

而且上海市是我國GDP總量最大的一個城市,2018年GDP總量達到32,679.87億元,人均GDP達到20421美元,人均GDP排在全國第2位;人均收入排名全國第一,而且增速達到了8.8%,而且目前上海科技創新水平排在北京之後,位居全國第二。所以從整體來看,上海目前仍然排在我國最發達城市的第1名,未來這個趨勢會一直保持著。

2、北京市

北京市是我國的政治中心科技中心,目前GDP總量排名全國12,在所有城市當中排名第二,而人均GDP則排名全國第一,而且北京擁有很好的資源,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所以在經濟轉型上,未來幾年北京仍然有很大的發展後勁,因此未來10年北京仍然是我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3、廣東省

廣東省目前是我國GDP總量最大的省份,已經連續30年排名全國第一,雖然目前廣東省內各個城市發展很不均衡,但在珠三角的強大影響下,未來廣東省仍然是我國最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4、江蘇省

江蘇省目前是我國GDP總量第二大省份,而且各城市發展水平比較均衡,目前江蘇省不論是在經濟,科技,教育還是科研水平上都位居全國前列。目前江蘇省GDP總量排名全國第二,人均GDP排名全國第四,高校數量排名全國第一,高速公路密度排名全國第五,三甲醫院數量排名全國第三,科技創新水平排名全國第五,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全國第五,所以從整體來看,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江蘇省,都是我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5、天津

天津雖然沒有哪個項目顯得特別突出,但是各方面的發展都比較均衡,所以總體實力也不弱,仍然是目前以及未來10年內我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6、浙江省

浙江省2018年GDP排名全國第四,而且經濟增速超過前三名的增速,人均GDP則排名全國第五,科技創新水平排全國第六,人均收入則排在北京,上海之後排名全國第三,所以從總體來說,未來幾年浙江仍然是我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貸款教授


四肢不殘的廣東,深圳靠國政策照,領國救濟搞發展,擺脫千年貧困不足四十年,成了幫外企打工的廉價基地也有臉瞎吹?廣東的GDP中有一萬多億是浙商創造的,外企,央企,國企更是主要經濟動力。廣東的雲浮,韶關,湛江和內地貧困地區有多少差別?

當年四個特區,三個給了廣東,深圳人均收入也才排在第十,另二個是連二線城市也進不了,簡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按人均收入,廣東比浙江少了一萬多。浙江是國家政策與投資最少,歷史總累計上繳財最多的省。丟人現眼的廣吹還以為是八十年代國家的寵兒,有多少自己的資本可以再吹?

不感恩國家與兄弟省市的支持,還整天惡意歪曲事實倭化兄弟省市,抬高胡吹自己,這就是廣東對國家的回報與社會責任嗎?典型忘恩負義沒社會責任擔當!

今天的廣東,應當多點感恩心,多點社會責任,知恥而後勇,做自己的廣東品牌,中國品牌。這才會真正讓大家尊重的廣佬!


鶴林雨露3


作為一名金融從業人員,我覺得中國目前最發的地區主要是長江三角洲、京津地區和珠江三角洲,這些地方是中國經濟最開放和有活力的,因此,我覺得可以從3個方面考慮分析。

第一,經濟生產總值。珠江三角洲主要是廣東地區,它是中國的第一大省,擁有全國兩個一線城市,經濟十分發達,在高端製造業,科技產業很熱服務業方面,廣東省都做的非常不錯,經濟生產總值最高。同時江浙地區是中國傳統富庶之地,這裡的商業發達,經濟十分繁榮,很多創新企業在江浙地區誕生,推動著江浙地區的創新發展,經濟生產總值也很高。還有京津地區由於位於環渤海,山東,天津和北京等有著很大的發展優勢,國際貿易很發達。很多世界500強企業在京津地區落戶,經濟實力也十分強。

第二,人均收入。有些省份GDP高,但人也很多,可能實際老百姓收入就沒有那麼多了,GDP高的原因可能是外資企業或者很多國有大型企業帶來的,因此人均收入可以衡量居民富裕的一個重要指標。從最新的數據上來看,2018年人均收入比較高的一些省份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地區,這些地區生活水平比較高,經濟很發達,未來發展更有潛力。

第三,地理優勢。珠江三角洲,長焦三角洲和京津等地區都是交通便利和各項資源都十分豐富,很有利於企業發展,人才集聚,所以這些地區的經濟潛力更大。


財e有道


如果世界貿易格局不發生大的變化,沿海地區的省份,應該還是最發達的行列,只有沿海省份發展飽和,才會向內陸進行過渡,沿海地區的路網建設密度也高於內陸。這不但依託于海洋優勢,也有人類聚集的特性,縱觀世界上比較發達的地區,基本都位於沿海,或者有運河與海洋直接相通,當然特殊的一些內陸發達省份也存在,這裡只是說一個大概。我國目前經濟發達的省份基本上以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引領,福建經濟總量或許不是很起眼,但是人均經濟很靠前,因為福建的省份地貌沒有特別大型的平原,比之江蘇、浙江發展腹地少一些,所以福建也算作發達省份,目前中國沿海省份也就是廣西、河北經濟不拔尖,廣西是因為地理位置以及歷史戰爭原因,而河北因為不算京津,也說得過去。

為什麼說沿海省份發展會持續引領,一部分是因為海洋貿易,另外一部分就是人口的吸引,這也將變成未來最主要的原因。沿海地區思想更加開闊,接受新鮮事物的思想會潛移默化的形成對人的吸引。外來投資基本也更多分佈在沿海,未來隨著我國國力的持續發展,也會吸引大批國外人才,大面積彙集地也會以沿海省份開始。當然未來省份是否發達,除了地理位置以外,更有政策的因素,比如海南省的自貿區,雄安新區的設立等,都是政策引領,未來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推陳出新,廣西的北部灣引領等,可能一個政策來了,某個地區也就發達了。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最發達的地區只說省的話肯定是gdp總量,省內地勢地貌,農業經濟水平,輕重工業,人口數量,航班流量,港口流量,外貿,人均可支配,醫療,教育,財政收入,城鎮化,礦產資源,旅遊業收入,地區內餐飲娛樂業收入這些方面綜合來說的,肯定不是指gdp總量,雖然是重要指標但有所欠缺。也不能只看人均,那最發達的地區難道是鄂爾多斯和東營嗎?

總體來看江蘇廣東山東,前三在總量,人口,農業經濟,旅遊,地勢,港口,礦產,重工業,餐飲娛樂收入,海洋發展運輸,外貿這些方面是第一梯隊。和第二三梯隊差距明顯,這三個省也是在國內可以基本自給自足的省份。

然後是浙江河南遼寧湖北福建河北應該是第二梯隊,前後排名可能不準,每個人看重的角度方面不同。


五菱漂移之神


問題是省,以GDP為衡量標準,毫無疑問是廣東。

原因:

1,廣東兩個一線城市,帶動作用,絕無僅有。

2,科技產業鏈形成,而且是以幾個大巨頭為帶動,眾多中小公司拱衛。

3,地理位置,面向東南亞,南亞這些新興市場國家,交往便利,同時,廣州也被稱為...

4,背靠香港,澳門,連成一體的話,更不得了。

5,廣東從當了中國GDP排名第一的省份那天開始,就一直到今天都是第一。

6,唯一擔心的就是黑人太多。


小深刻的舊書


看圖片就知道了



0落羽成霜


最發達的地方,覺得還是浙江,其他地方省份真看不出來,人家那城鄉聯合在一起,其他省份,農村就是農村,農村包圍城市,名義上的狗屁GDP有個屁用,馬雲和你平均一下GDP,你還真認為自己也是億萬富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