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ICO月報(可能是最後一期):融資額僅0.15億美元

去年3月份,ICO達到其巔峰時期,一個月的時間融到18億美元。

時隔一年,STO、IFO、IMO、IEO等新的融資方式更是層出不窮的時候,ICO幾乎跌破谷底。互鏈脈搏統計,2019年3月份,ICO融資額低至0.15億美元,較2018年3月份數據,同比下降了99.16%。兩年的數據相差有120倍之多。


互鏈獨家 | 3月ICO月報(可能是最後一期):融資額僅0.15億美元

(圖表繪製:互鏈脈搏研究院 數據來源:ICORating)

互鏈脈搏研究院觀察ICORating數據,2019年3月份的ICO融資額,不僅較2018年同比下降了99.16%;與2019年2月份的最低值相比(0.78億美元),還下降了80.76%。

按目前的數據分析,2019年第一季度的ICO融資額,僅為2.39億美元,較2018年一季度的44.1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4.59%;與2018年第四季度的9.92億美元相比,環比下降了75.9%。


互鏈獨家 | 3月ICO月報(可能是最後一期):融資額僅0.15億美元

(圖表繪製:互鏈脈搏研究院 數據來源:ICORating)

隨著監管的持續加強,及其他融資方式的湧現,ICO的消亡似已成定勢。

3月份,國內多省市發文,提醒民眾警惕虛擬貨幣區塊鏈騙局;網信辦發佈第一批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名單,並督促未備案主體儘快履行備案義務。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更是發佈《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ICO”“STO”“穩定幣”及其他變種名義進行非法金融活動的風險提示》的公告。

國外監管機構也在持續開展對不合規ICO的監管及相關政策的制定。3月6日,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徵求公眾對ICO的監管意見。3月8日,日本虛擬貨幣商業協會發布關於“ICO新規制的建議”。

互鏈獨家 | 3月ICO月報(可能是最後一期):融資額僅0.15億美元

與此同時,其他融資方式的入場,也在進一步衝擊著ICO融資模式。

今年Launchpad重新復出的同時,又上線了BitTorrent和Fetch.AI,使IEO概念重新成為加密貨幣市場的熱點。

IEO是項目方通過交易平臺發行自身的代幣,面向該交易平臺的用戶進行公開募資,並在該交易平臺上幣流通。IEO行為利用平臺幣進行融資,豐富了平臺幣的應用場景。同時,對公眾市場募資的前提是需要用戶事先購買平臺幣,從而拉昇平臺幣價格。它不同於ICO的無需註冊運營牌照,有可信賴的大型交易所背書,IEO的模式更像IPO。

目前各交易所相繼推出自己的IEO。但是,北京市互金協會已於3月21日發佈風險提示,明確提到:警惕不法分子以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通證經濟”、“眾籌”、“共識經濟”等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

正如互鏈脈搏於2018的ICO總結中所說的一樣,舊模式正在消亡,新模式並未見到曙光。2019年,區塊鏈投融資模式仍需摸黑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