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零食,你吃過哪些?

燕子走鄉村


大家好,我是天津的,82年出生,在我印象中裡小時候最愛吃的零食是小碗抹醬,大餅酸磨糕。小時候每天都有幾毛錢零花錢,一放學就跑向門口的小鋪,買個小碗抹醬,一邊吃一邊走路回家。前兩天在家門口發現了一家小店,門口寫著70、80後童年的回憶,帶著孩子做進去看看。無花果、石頭、大梨糕、酥糖、涼糖……太多了,都是我小時候愛吃的,最後買了一盒我最愛吃的小碗抹醬,兩種口味的,一半是杏幹醬一半是酸磨糕,再配上10個小碗,回家要把醬放到冰箱中冷藏,讓孩子也嘗一下我小時候的零食。









沐沐愛美食


想起小時候的零食,滿滿的都是回憶!

記得小時候,上小學,一天最多也就5毛錢的零花錢,有時候老師佈置的作業我們沒有做完。中午留校。不讓回家吃飯,我們中午餓了就買一種叫《天方香酥米》的方便麵。便宜又好吃。其實就是方便麵給捏碎了,面裡邊只帶佐料的那種!我記得以前是2毛5分錢一包,我前幾天剛買了一箱,合算起來現在是5毛錢一包!。物價飛漲啊!
記得還有一種小零食,酸酸甜甜的,一小袋可以吃一天,,裡面有一個小勺子,每次用勺子舀一點放嘴裡,那酸甜,無法想象!!


還有大白兔奶糖。這個現在超市還有賣的。想回憶童年的話,還可以買到,這個問題不大哦

還有一種口哨糖。圓圓的。中間有個孔。五顏六色的,酸酸甜甜的,

放到嘴裡,往外吹氣,它就像一個小喇叭一樣。好吃又好玩!
下面這個小零食大家應該都不陌聲吧?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唐生肉》辣條,記得小時候,拿出一片。一點一點的斯著吃。那種感覺。現在怎麼也找不回來了!
還有家裡面每到快過年的時候,都會從家裡拿點米到街上炸點《雪花棒》甜甜的,中間有一個孔。我們都喜歡把一個手指頭伸進去。然後咬著另一頭吃著,感覺很爽!

還有一種泡泡糖,跟一個小西瓜一樣,我記得那時候是1毛錢2個,現在也吃不到了!

下面這個想必很多人都吃過。我們那裡叫《打屎糖》其實也是一種藥!很像我一個金字塔,據說可以殺死肚子裡面的蟲子。也挺好吃的
《咪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我感覺跟蝦條差不多,是用面炸的,以前是5毛錢2包。現在價格好像也翻一倍了!
這種小零食大家不能忘了哦,那就是《小米鍋巴》有牛肉味的,番茄味的。還有別的口味的,我想不起來了!


暫時就想到了這十種,如果有小夥伴想起來還有別的小零食我沒想起來的。就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哦。我會一一去看的!!

我是《帥帥的小趙》!

喜歡我就點個關注哦!麼麼噠!!!


帥帥的小趙


作為一個80後,特別是地處於中原的80後,吃過的美食簡直不要太多,我就簡單的舉例一些小吃過的有中原地區特色的美食吧。

1、棗花饃,小時候家裡條件普遍不太好,肉是吃不起的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有一頓,其他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饅頭,於是我們那對饃的做法就出了各種各樣的造型,不僅好看還好吃,有各種小動物和花的造型,過年也是必蒸的。

2、燒餅夾肉盒,那個時候在我的眼裡燒餅夾肉盒就是終極美食,我們豫東地區的燒餅很有講究,用的一個鍋反扣過來用泥糊好,燒餅貼到鍋上面烤,燒餅的材料是面、鹽、小磨香油,烤出來的燒餅香脆可口;肉盒是面裡面包裹著肉末、粉條放油鍋裡炸好,然後燒餅掰開加上肉盒簡直叫一個香,條件更好一些也可以燒餅加牛肉,這是我們那個年代吃的最好的美食了。


3、爬蚱,又叫蟬或者知了,這個時節正是吃知了的季節,小時候在老家晚上拿著手電晚上去摸,沒有燈的就靠著模糊外形去摸,運氣不好的時候會摸到水牛被夾手,這是我們小時候打牙祭最好的食品,蛋白豐富什麼的我們也不考慮那麼多,就一點:它可以代替肉滿足食慾,放鍋裡一炸那叫一個香,至今每年到這個時間爸媽都會晚上去摸一些然後放冰箱裡凍上,等我們回家的時候炸來吃。

4、自制的麥仁水飲料,小時候去上學為了防渴,都會找個喝完的酒瓶帶瓶水,那個時候也沒有糖飲料也喝不起,於是就自制飲料,原料是:小麥的青麥子用手搓掉皮做成的麥仁、一兩粒糖精、少量的醋放進水裡,做出來之後喝起來酸酸甜甜還稍微帶些顏色。


至於說過年炸的麻葉、祭灶糖、攤的小煎餅、剩麵條炒的麵條、用砂鍋熬的燉菜等等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等回頭有時間都一一寫一下具體的做法,大家可以專注一下先。


牙哥生活館


學校門口擺攤的小販(老奶奶們)最喜歡的聽到的就是叮鈴鈴的下課鈴響,當然當年年幼的我們也喜歡聽,不到一分鐘一擁而上撲向了門口的小賣部和小攤處。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家開個小賣部。


嘖嘖嘖...那作為吃貨的我們流著哈喇子來看一看...

超級經典的西瓜糖好像是1毛錢2粒,酸酸甜甜的味道超級棒,可惜吹不起泡泡。

大大泡泡糖,小時候不會吹,就羨慕別人能吹出一個能炸臉的大泡泡。

大大卷啊,那時能買一個覺得挺奢侈的,一小段一小段的掰著吃得吃好久,自己挺不捨得吃的,然後還愛顯擺,從書包裡小心翼翼的拿出來給其他同學一人捏一段來吃,那個時候也不覺得髒,只有無比開心,小時候就是這麼容易被滿足。

可以吹的口哨糖,每次都吹出好多口水(¯﹃¯)

戒指糖,小時候就那麼愛大鑽石

好像叫拉絲糖,一毛錢十根,每次老闆撕下來的時候都希望老闆數錯,多撕一條

咪咪蝦條,記得以前的咪咪蝦條還帶中獎的,有段時間裡面經常會有新的一毛錢,現在經常賣的有蝦味和蟹味,不過最近我在超市看到了小龍蝦味,不過我最喜歡的是蟹味

小浣熊乾脆面,記得是八毛錢一袋,不僅味道好吃,而且還會有關於笨笨小浣熊的故事卡片,帶摺疊的那種

麥芽糖,花一毛錢轉一次羅盤,大部分轉到的都是最簡單的這種,很羨慕別人能轉到孫悟空、豬八戒

這種話梅吃完之後裡面的核是不會扔掉的,拿石頭砸開,裡面的仁很好吃,不過運氣不好的時候會吃到超級苦的

字母餅乾,當年這個餅乾都是外面散稱的,拿著餅乾一邊吃一邊學習,不過油乎乎的

煙糖,小時候男孩子們總是喜歡叼著這個糖,彷彿自己就能長大一樣,不過還得躲著大人們,他們看到小孩子吃這種糖,會有捱打的風險

牛羊配,小時候不覺得硬,咯嘣咯嘣的覺得超級好吃,現在覺得太硬了,咬的牙疼

無花果絲,酸酸甜甜就是我

跳跳糖,放一把在嘴裡能跳好久

華華丹,家裡人每次都騙我說是老鼠屎

還有還有好多...小時候的我們真好,現在我餓了,去覓食了


火山飛飛


80、90後的小吃零食還挺多的,我來談談我記憶中吃過的吧。

1、咪咪作為小朋友最喜愛的零食之一,現在也有賣。是我們80後,90後的回憶。

2、冰糖葫蘆,以前的冰糖葫蘆可沒現在這麼好看,種類這麼多,不過很好吃。

3、辣條,以前的辣條都是論根賣的,一根五分錢或一毛錢,比現在的好吃很多的。

4、棒棒糖,一根棒棒糖能嗦很久,還記得那時的小真知棒麼?

5、大大泡泡糖,不會吹,只會嚼的有木有?

6、軟綿綿的棉花糖,總也吃不夠。

7、酸酸甜甜的果丹皮。

8、感覺怎麼嚼都嚼不爛的牛皮糖。

9、跳跳糖,那種感覺是不是很有趣?

10、刨冰,跟現在的刨冰不太一樣噢。

我是90後,存在記憶中的大概就這些了,歡迎大家討論你們的童年記憶。











對你青睞有加


80後,吃貨們一定知道,

AD鈣奶,唐僧肉,

大大泡泡糖,龍丹,

三鮮一面,帶裝氣水,

一角錢一片的辣條,

這麼說吧,

健力寶是最有面子的飲料,

無花果是最重要的美食,

大大泡泡糖,是你女孩子最喜歡的,

猴王丹,是男孩子最喜歡的東西,滿滿的都是動畫片神話故事







視覺訓練孫老師


辣條!蘿蔔乾兒!大大泡泡糖!真知棒!酸梅粉!豌豆脆!娃哈哈!大白兔奶糖!乾脆面!三鮮伊麵!小時候家裡窮,零食很少吃!基本就這些!


胡侃部部長——侃爺


這個問題太傻了,不要說八零後。我在東北沒吃過。想給你推薦點,因為我是東北人。東北每地習慣還不一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