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地本錢大,養牛本錢大,以後會有出路嗎?

財主降臨


以下是我剛剛看到的信息。

新華社鄭州2月28日電(記者王林園)記者從河南省財政廳獲悉,該省財政下達資金128.1億元,用於春耕農業生產。

據介紹,這些資金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惠農補貼資金125.1億元,其中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07.4億元、農機購置補貼17.7億元,為市縣及早足額兌付惠農補貼創造條件,降低廣大農民購買化肥、種子、農機具等農業生產資料的成本;二是支持農技推廣服務資金3億元,主要用於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和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建設,夯實春耕生產科技服務支撐基礎。

河南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我們督促市縣財政部門與相關部門要溝通協調,加快推進下達資金與項目建設任務對接,確保補助資金落實到戶、工作責任落實到人,為爭取今年農業生產和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相信全國各地政府都會有同樣的舉措,發放資金來支持農村春耕生產。

一國之民生在於農業。一年之農業春耕生產為重。

農村種地、種蔬菜、種果樹、養牛、養羊、養雞、養豬無疑肯定是要成本下本錢的。


就現在市場行情來說成本明顯很大。而且大部分農戶都是單幹為主,成本太高影響種植養殖積極性,收益太低種植養殖不划算。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怎麼辦?我們農民從來就是自力更生,土裡刨食,日升而作,日落而息,艱苦奮鬥的。

思路決定出路,節約成本的事情還是得靠自己的辛勤勞作。還得靠農民自己發揮創造力,開動腦筋群策群力一起想辦法解決。

現在的農民種地其實是懶了,指望著政府補貼,指望著機器種地,指望著賣來的飼料養肥豬牛,指望著老天保佑風調雨順,卻從來都沒有指望著自己去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解決成本,通過自己努力去有個好收成!


農村電商創富人腰運鋒


"農村種地本錢大,養牛本錢大,以後會有出路嗎?"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種地本錢大,養牛本錢大"這話一點不假,就拿種地來說,一畝玉米地,成本960元左右,畝利潤才100~200元,要想獲取比打工還強的收入,至少需要種上100畝。而100畝玉米地的投入,就是96000元。這成本對於靠種地維持生計的農民來說太大了。

再來說說養殖肉牛,把牛舍折舊費、土地租金、飼料成本、牛犢購買運輸費、人力成本等合計起來,平均一頭牛需要投入10000元以上,養殖10頭牛就要支出10萬元,這比100畝玉米種植成本還高。故而,養牛本錢也大啊!



本大錢,不敢投入或者說沒錢投入。那麼,在農村發展還有出路嗎?答案是,肯定有。農村道路千萬條,總有一條適合你。其實,農村發展種養業,真正害怕的不是本錢大,而是銷路的問題。解決了銷路的問題,即使是沒有本錢,很多人也是敢去拼搏的。

銷路是限制農村種養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現在的農村種養業發展的現狀是,農民發展種植或者養殖。到了收穫季節或者出欄時間,小商品下來收購。在收購過程之中,很多時候,價格的決定權並非掌握在種養戶手裡,而是商販說了算。所以,時常出現種養戶被商販壓價的現象,導致利潤被壓縮,種養的積極性不高。

有商販收購,這算是比較好的,就算被壓價,也能夠賣掉,賺點利潤。沒有商販收購,就只能夠爛地理。比如2018年的時候,廣西這邊的荔枝滯銷,果農含淚埋坑裡。蜜橘滯銷,被當垃圾傾倒到水果市場周邊等。這都說明,銷路成為當前農村種養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不能夠在只關心如何種,如何養的問題了,怎麼賣出去才是當務之急。



那麼,如何解決銷售的問題呢?

農業"一體化發展"可解決銷路的問題

所謂農業"一體化發展",就是農業發展,形成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的一體化。就是說,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四個環節都有專門的人去運作。那麼,農民主要負責生產,至於加工、銷售等問題,不需要自己去擔心。比如,農民在農村種植了100畝的玉米,等到玉米收穫了,就會有人下來把玉米運走,至於玉米後面怎麼處理,農民一概不管,按照指定的價格收錢就可以了。

這樣的話,銷路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成本大"也不在是什麼問題。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農村種地本錢大,養牛本錢大,以後會有出路嗎?

我是一個種植戶,我覺得在農村種地的本錢不是太大,(種植30~50畝地)但是養牛的本錢確實非常大,一頭2~3個月的小牛犢就得5000~7000元,假如在我們這裡能夠做到種養結合生態養殖和種地我覺得還是有出路的。這個過程可能得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下是我個人的想法,有想的不周到的地方請留言給我🙏🙏

種地的投入和產出要為了養牛而做準備。

我們這裡主要種植冬小麥,現在大家對於麥秸的秸稈還田還不是太認可。因為種植夏季農作物的時候麥秸太礙事了。比如種植玉米的時候,玉米是一畦種三趟,收割機收割的時候總有一趟玉米非得耩到麥秸上。種植小麥的投入不是太大,但是牛特別喜歡吃麥秸。我們村西頭在前幾年養牛的時候,我們這三里五莊的麥秸基本上都被他們拉走了。這就減少了養牛的投資成本既飼料有了來源。只要能吃苦耐勞養牛飼料還是有來源的。

養牛的牛糞又可以為種地服務

這幾年隨著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我們這裡的土地的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降低了很多,即使再增加施肥量農作物也不會高產了。有了牛糞我們覺得可以往無公害綠色農作物上來發展。大前提也得是養牛的時候要有專業的獸醫蹲點和養殖場。能夠把牛因為得病而傷亡的損耗降到最低就是最大的效益!

理想是很好的,但是具體操作起來還是很艱難的。在我們農村有句老話說的好“土裡刨金子是一件很難辦的事”。但是隻要我們能吃苦耐勞和頭腦靈活的把握市場行情,我覺得在農村我們也一定能夠幹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


豫東小農


農村種地本錢大,養牛本錢大,以後會有出路嗎?

正巧我也種地養牛,試著從二十年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

所謂的本錢大的問題,我理解為相對於以前的比較,或者與以前的規模相比較而言。我剛開始種地的時候玉米種子兩塊多錢一斤,化肥幾十元一代,人工四十元一天,牛一干多一頭。而現在玉米種子十元二十幾元,最便宜也七八元一斤。化肥一百四五,人工一百五二百,而牛一萬七八幹元也正常。另外從規模上講,以前幾畝地兩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而現在種上百畝地,幾十頭牛的收入也是難撈到熱炕頭,光規模生產所需機械設備購置保養,人工費用就佔了收入的大半,還不算人工,生產資料的上漲。這樣看,你是不是也覺得本越來越大呢?所以我是肯定這種提法。

對於出路的問題,也是肯定的。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糧食的安全歷來是各朝各代重要問題,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社會安定團結的保障。現階段三農問題得到國家高度重視,隨資金技術的進入,可以遇見三農領域將是繼房地產以後的投資熱土。對於農業的出路我個人認為是有,而且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投資期長,回報率低,市場、自然風險大,也不是快速暴富的行業。

對於種地養牛對於農業要根據當地資源環境市場需求做好規劃,無論是循環利用,品牌營銷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針對市場需求來擴大發展,更不能盲目樂觀。時間有限觀點和建議一時難以說清楚,可以看我以往的問答或私信聯繫。希望對您有用。也歡迎真正在農村領域實踐的朋友們溝通交流。





張旭卓




其實,任何事都有出路。

比如說種地。

常常有人說種地沒出路,看回答裡不少人都在拿種玉米做例子。目前在農村,種玉米的確是沒什麼收入,因為肥料、農藥這些都在漲價,而玉米的價格卻並沒有漲,這就會造成種玉米沒什麼收入。



但是,我們可以換個方面思考,種玉米不行,可以不種啊,找別的經濟作物來種。水果、蔬菜這些都是可以見收入的作物。

況且現在國家對農業和農村扶持力度加大,多方面鼓勵農民回去創業,這都是可以借力的點,抓住機會,種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再來說養牛,這個養牛的成本是很大的,但要說沒出路,這個呢是不對的,任何事都有成本和風險,誰也不能說幹某件事前就認準了會成功。



我們只能是大處規劃,小處著手,入了門道,到處都是出路。

所以,不管是養牛還是種地,只要人勤快,考慮得當,是有出路的。


鄉村黑嫂


農民種地盼的是風調雨順,現在天空變的不像天空了,不是蔚藍的天空了,是霧霾的還有顆粒的天空。在北方要有多少農民種地賠錢了,一賠都是兩年,他趕上了玉米價格的最低谷,那是2016年求,玉米價格在每市斤0.55元左右。

信用社的貸款都還不上,轉了下年。農民被逼無奈的走向大城市打工的生涯 。一句話種不起地了,害怕的是在賠錢。

養牛的本錢大,前期的種牛購買,一班的改良肉牛,母牛在17000元左右,建設牛舍,食料儲備。這6、7年來牛肉的價格都居高不下,牛肉價格每市斤在32元左右。

不管是種地,還是養殖業,都得付出代價,真的很辛苦的,希望國家對農民,養殖業加大扶持,促進農民對種地的積極性。


VS力哥


這個問題提得好,未來農村無論是搞養殖還是搞種植都要規模,沒有一定的規模在市場上會被淘汰的。做得大做得專業才大有前途。但情懷農業有機農業可以除外。

農業和畜牧業越來越趨於規模化,這也就是所謂現代化的農業和畜牧業。美國為啥農業那麼牛這和人家的規模話大有關係,一家一戶幾畝地如何和千畝地的收益做比較。當然也得適度規模化。畢竟中國的地沒有美國的好,啥也得講國情。中國的適度規模未來的方向應該是日韓式的家庭農場比較適合。地不能太大了,50到200畝很適合。既保證了收益也保證了規模。

而現代養殖業就更不用說了,牛成百上千,豬上萬,雞都幾十萬上百萬的養。小家小戶養點溜達的只能說自己吃或換點零花錢還可以,賺大錢太難了。搞生態養殖是個方向,但一樣投入不小。

最大的問題還是市場,小農戶和現代農業企業在一個市場去競爭是不可能贏的。一家一戶除非聯合做市場才有可能。而且農戶好一哄而上,信息的不對稱往往都賺不到錢。

未來農村還是資本的天下,沒有一定的財力還是打工為上吧。








沙漠狐457


農村種地成本高,養牛成本高,有出路嗎?

針對這個問題,如果你家裡有兩三畝地而且種的都是些糧食的話我感覺一點出路沒有,因為太傳統了,只能解決你們一家人的生活溫飽問題,如果換種思維去種地,可能收入會很高,而且成本也低。

假設你們家有10畝地,先了解一下當地適合種植什麼藥材,現在種植中藥材是很不錯的選擇,而且市場價格也很高,最主要的是政府很支持,你把市場瞭解清楚了,再去政府問下,有沒有種子,如果你沒技術政府會給培訓。你可以考慮種植中藥材,但是很辛苦。

養牛成本確實高,牛 一對好像要萬八塊錢把,一年也只能生一個應該。如果是山區的話好點可以放養,如果是平原只能是牛棚飼料,這樣你一年的飼料錢都拿不出來。

我個人感覺,不管農村是種地還是養牛什麼的,一定要去政府瞭解清楚,給你相應的對策,這是國家很支持,但是做什麼要有恆心,沒有做一年感覺累想放棄,那就趁早別做了。




鄉村小夕


您好,老鄉。

我先假設,你比較年輕。

農村創業,本錢大,養牛,也是件比較繁瑣的事。

雖然現在,提倡新三農。

但,我瞭解的,養豬,政府有補貼,但養牛好像沒有。

但你不論是養豬,還是養牛。又或者養其他。或者種其他。

你都無法直接變現。

豬牛得殺。這個一般人,根本做不了。

行情好,中間商賺錢,行情不好。你賠錢。

與其如此,你把三農自媒體做起來。然後,你找貨,賣貨就好。

養殖,種植。交給專業的人,因為養出來,或者種出來,也得找銷路。

而你就是銷路。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我是楊汶衡,一個返鄉創業者,每天我會用文章和短視頻,記載創業路上遇到的各種問題。大家可以關注@數字運城 ,查看一下,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數字運城


其實種地一年的本錢也沒啥,舉個例子,種小麥,一畝地大概有40斤以內的種子就夠了,所以說這個資金不會超過50元,種玉米,那就更少了,5斤估計可以種幾畝吧,中途打藥100以內也足夠了,主要是人中途的精力,要去打理,麥子地和玉米地都需要除草,這個很費力,如果是種果樹就另當別論了,當然回報也大的,

在說說養牛吧,其實養牛本就是一件大生意,但是大生意需要大本錢,怎麼說呢?舉個例子,假如一頭牛一年能賺5000最多了,如果說你只是養個2頭或者3頭其實沒啥意思,一年才1萬,這一年你還要一直待在家裡,還不如出去打工,其實養就大面積養,例如至少有個6頭以上的,建議大小都有,這樣,你在一年中,都可以去買賣牛,這樣是保證,中途還可以有個資金的週轉,如果你有大量的資金,你可以搞一個大型的養殖場,這樣包賺。

以上是個人建議和想法,歡迎大家一起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