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在奪得宋朝皇位之後,為何又把皇位讓給了趙匡胤的子孫?

文章:必讀歷史

趙構(公元1107年5月21日—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禪位於皇太子趙眘,被尊為光堯壽聖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紹業興統明謨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諡號曰聖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加諡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趙構在奪得宋朝皇位之後,為何又把皇位讓給了趙匡胤的子孫?

宋朝的開國皇帝是趙匡胤,趙匡胤其實後,皇位落到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手中,之後宋朝的江山就在趙光義後代的手中,到宋高宗趙構時,皇位才回到了趙匡胤後人手中。有人問,為什麼宋高宗趙構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或者趙光義的後代而是給了趙匡胤的後人呢?

趙構本來有一個兒子,叫趙旉(fu),而且還當過皇帝,即為宋簡宗,只是因為在位的時間太短,年紀又小,又是個傀儡皇帝,所以一般不承認他是宋朝皇帝。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趙構一路南逃,苗傅與劉正彥舉兵造反,逼迫趙構退位,迎三歲的趙旉為帝。一個宮女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把爐子給踢倒了,發出很大的聲音,在旁邊玩的趙旉竟然被嚇死了。

趙構在奪得宋朝皇位之後,為何又把皇位讓給了趙匡胤的子孫?

要說在皇家死一個兒子似乎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關鍵在於趙構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失去了生育能力,這是他唯一的兒子。所以他便只能在趙宋皇室後裔中選擇養子來繼承大宋江山。

說到這裡,要澄清一個誤區。很多人說趙構把皇位傳給太祖後裔,是因為太宗一脈在靖康之變中被金國人一鍋端了。其實這並不是歷史事實。“靖康之變”中被俘虜的趙宋宗室大約有三千多人,其中絕大部分的確都是趙光義的後人,但是最起碼趙光義的孫子趙允讓(宋英宗趙曙的生父)一支就有很多幸免於難,他們在南宋仍然輪流襲封嗣濮王。

趙構在奪得宋朝皇位之後,為何又把皇位讓給了趙匡胤的子孫?

澄清了誤會,那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趙構為何正值壯年時期就急於尋找儲君人選,還是從趙匡胤一脈中去選擇繼承人:

首先:趙構認為天命所為

宋太宗趙光義及其後人沒有按照之前的約定將皇位傳還給趙匡胤家,後來發生“靖康之變”,趙光義家幾乎遭遇滅門之災。飽經磨難的趙構已對天命有所領會,開封城破、宗室被擄,足知天命有在。遭此大難,必是天譴。還是將皇位還給人家吧,不是你的終究不是你的。

趙構在奪得宋朝皇位之後,為何又把皇位讓給了趙匡胤的子孫?

第二:大臣們傾向立太祖後裔為嗣

在趙構多年無子的情況下,有大臣曾經勸他在太祖後裔中挑選皇位繼承人,有大臣上書:大致意思是太祖皇帝的後裔雖然都已經沒落,但是他們的品德依然很高尚。當年太祖傳位給太宗,是必堯舜禪讓更高尚的,而現在,上天給了您一個獲得高尚美譽的機會啊!

趙構在奪得宋朝皇位之後,為何又把皇位讓給了趙匡胤的子孫?

第三:宋金劍拔弩張的形勢再次發生。

《宋史》記載,在趙構退位的前一年,即公元1161年,國海陵王完顏亮打破了宋金之間難得的和平,御駕親征,企圖吞併剛剛穩定下來的南宋。幸虧當時虞允文等人守住了防線,雖然在那場戰爭中完顏亮被殺,但是新即位的金世宗完顏雍沒有停止已經開啟的戰爭,這種陣勢讓趙構虎軀一震:趕緊退位保平安吧,要不然一輩子被金國人騎在頭上,什麼時候熬到頭?

趙構在奪得宋朝皇位之後,為何又把皇位讓給了趙匡胤的子孫?

在大臣的推薦下和層層選拔選拔之下,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昚(shèn)被立為太子。公元1162年,趙構主動退位,將皇位禪讓於趙昚,史稱宋孝宗,宋孝宗被普遍認為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他在位27年期間,平反岳飛冤案,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內政上,加強集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重視農業生產,百姓生活安康,史稱“乾淳之治”。後世稱其“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

趙構在奪得宋朝皇位之後,為何又把皇位讓給了趙匡胤的子孫?

熙十四年十月初八日(1187年11月9日),宋高宗去世,享壽81歲。有人曾說,當年趙光義弒兄篡位,到了趙構這一代,上天認為該把江山還給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了,於是就趙構生不出兒子。從此之後,南宋的皇帝一直是趙匡胤的後代,或許冥冥中自有註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