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吃早點,為什麼愛吃“面裹面”類的東西?

今晚報


大餅卷果子再來碗漿子老豆腐,果子撕成段泡漿子,泡的時候還要小心謹慎,一不留神全泡軟了,可就沒意思了,要不就是倆雞蛋煎餅果子,必須是果bier(那個字怎麼打啊……)小時候早點這幾樣是必須。

對了,還有大餅卷卷圈……(實在找不到卷圈的圖,用春捲偽裝一下)

感謝舌尖中國讓天津的煎餅果子全國文明,也感謝山東煎餅讓天津煎餅果子紅極一時,不過正宗的煎餅果子還是要鮮磨的綠豆麵才好吃,不是小麥麵粉因此也算不上“面裹面”。

所以“面裹面”也就是大餅夾一切系列了,很多人說什麼“碼頭文化”,面裹面便宜管飽,我是不懂的。算上我,我家三輩人都是輕體力勞動,也非常愛吃這些傳統早點。

祖輩我是不清楚,但是我就是覺得好吃才吃的,我也去過南方上學,也算是吃過大江南北的早點,其實對於吃的,每個地方都一樣,那就是一個字:“香”。

我們都喜歡吃油炸食品,炸串、薯條都是人們喜愛的垃圾食品,天津的果子也不例外,滾過油的面就是香,剛出鍋的大餅光是聞到面香味就能流口水,再夾上果子,一口下去,身在外地多少年都忘不了。

食物的“香”是人類沒辦法抗拒的,而“炸”過的碳水化合物更是極品,也就炸肉能與之抗衡了,一旦你習慣了“面裹面”的香,那肯定就不會再對其他低級的香味感興趣了。

油渣瞭解一下?

對了,有一種“炸面”自家就能做,每次家裡包餃子都會剩一點面,也就一平掌多,碾平切成5mm見方小塊,炸至金黃,再撒點精鹽,吃完食慾大增。如果吃餃子前不來上兩口,那麼這頓餃子都會索然無味。


高達


天津早餐,是其碼頭文化的縮影。與之相近的還有武漢和上海的傳統早餐。

天津的煎餅果子,上海的粢飯糰,武漢的糯米包油條,都是碳水加碳水



天津的嘎巴菜,上海的油條鹹豆漿,武漢的鮮魚糊湯粉都是鹽分加碳水



除此之外三地還分別有著大餅卷油條,蔥油餅,面窩,油墩,大餅,三鮮豆皮等等接近熱量炸彈一樣的早餐。

你說天津人面卷面是愛吃麵食,但為什麼上海武漢這樣的水稻主產區裡也到處是這種食物?

因為辛苦

碼頭工人的一天,充滿了重體力勞動。所以作為一天勞動開始的早餐,必須要在能夠給他們提供充足的能量的同時足夠方便。而且生活不易,早早開工的他們往往沒有自己做早餐的時間。

高油+高碳水的便攜食物自然就成為了工人們早餐的不二之選。

它們就是要便攜,管飽,熱量高——且便宜。

在武漢這樣的地方,人們就是吃熱乾麵也會邊走邊吃。而且這種麵食的出餐速度甚至比得來速還要快幾倍。——天津和武漢兩地的人都很嗜吃芝麻醬,可能也是這樣的原因。

下面是我沒用到的幾個圖片






白首莫相識


天津的早餐,聞名全國

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天津的早餐很大一部分都是,面裹面。

舉例子說,天津講究,燒餅配鍋巴菜。燒餅是麵食自然不用多說,鍋巴菜裡面的鍋巴是豆麵的。

再舉例說,煎餅果子,皮是豆麵的,裡面不管是餜子還是餜篦兒,也是都是面做的。

這個就不用說了,天津人最熟悉的吃法,大餅餜子。

剛出鍋的果子,配上熱大餅。兩根果子一角餅,裹好了。酥脆、好吃、管飽。。

如果說,天津人的早點大部分都是面裹面,那麼,大餅餜子這口,就是其中的典範了。


那麼為什麼天津人早點喜歡面裹面呢?

天津屬於北方,北方人喜麵食

天津屬於北方,北方適合小麥生長,所謂種啥吃啥。

碼頭文化,重體力勞動

天津當年是以漕運為主的城市,有著濃厚碼頭文化的氛圍,很多當地老百姓都從事與碼頭漕運相關的重體力勞動。面裹面這種吃法恰恰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的,現在看雖然不健康,但是在當時,像大餅餜子這樣的早餐,便宜實惠,還可以支撐高強度的勞動,是真正的中式快餐。

味道可口

這一點對於講究吃的天津來說,尤為關鍵。雖然是面裹面,但是不管是煎餅果子還是大餅餜子,天津人已經把怎麼做麵食的手法、口味研究的淋漓盡致了。


今晚報


歷史上,天津從來不是一個富裕的城市,小市民為主體的城市,對食物的要求就是便宜還好吃。北方人對稻米的加工,除了米飯米粥,大概也沒啥了,這一點比不了南方人。當然,對面食的加工,論精緻,一般也比不上南方。

說天津人會吃,不是說吃的東西有多貴,很普通的食物,製作的整體水平高,伴之天津人對口味的要求也就高。比如早點裡有天津特點的鍋巴菜,比如老豆腐,滷汁就比較講究,裡面多加素肉,黃花菜,木耳。油條,講究蓬鬆酥脆。雲吞,湯裡多加入蝦皮,冬菜,紫菜。炸糕,從糯米大米的配比浸泡,到水磨發酵,包豆沙餡炸制,工序不能減少一個。久而久之,形成了天津人普遍認可的一些老味道。

我在外地上班後,父母也隨我搬離天津,在外地,這些食物也是有,說的不好聽,都是瞎湊合,賣的瞎做,買的瞎吃。比如油條,不是個味道,老豆腐的滷汁,就是水澱粉勾芡的鹹湯。誇張地說,這種早點如果拿到天津去賣,不要錢都沒人吃吧。活在天津,有口福。

如今很多小吃,也都是外地人在做,外地的做法,本地人的口味,相互適應。近年偶爾回津,發現像東北小吃烤冷麵也很有市場,這東西什麼來歷?一直搞不懂。


熱島釣叟


天津人,新烙的大餅卷兩根兒新炸得的果子,來碗豆漿,一碟小鹹菜,這邊吃,那邊兒槍斃你父親你都不心疼😂😂😂


雨季不再來7714


咱大天津早點雖然好吃,也別太自戀,我國大部分地區傳統早餐還是大餅油條豆漿,白麵大煎餅果子為主,那不也是面裹面嗎。

再說吃麵,天津人並不會早上吃麵條類,除非矯情的在家做早點的人家(鄙視,正宗天津衛一定是買早點的)。江浙早餐一大碗拌麵是很平常的。


比較瘦的比較胖的


九河下梢天津衛,因為窮,碼頭工人苦力的飯食,要瓷實,沒肉就油炸面當,重油重鹽重糖,面裹面,就著麵湯吃,所以天津早點和三絕小吃是時代的產物,你瞭解了就能理解,請遊客不要吐槽了。天津也有精緻的早餐那都是六國飯店,五大道大宅門的飯食,百姓吃不起。


智1975


北方人嘛就喜歡吃麵食啊


金猴147923621


面裹面的經典之作是銀絲捲!

麵皮裹麵條!

天津獨有!


wowjiushiwow


大餅卷果子,來碗豆漿,配一碟鹹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