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10個成語典故,很現實、很理智、很深刻!

《二十四史》中的10個成語典故,很現實、很理智、很深刻。

1. 老生常談

出自《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談。”這是書生經常將的話題,沒有任何新意。比喻事物陳舊令人生厭。

2. 樂極生悲

出自《史記·滑稽列傳》:“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喝多了酒就會讓人紊亂,歡樂超過限度悲傷就會隨之而來,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的。

《二十四史》中的10個成語典故,很現實、很理智、很深刻!

3. 兩敗俱傷

出自《史記·張儀列傳》:“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鬥,鬥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兩隻老虎共同食用一頭牛,一定會為了美食相互爭鬥。兩隻老虎相互爭鬥,大的老虎一定受傷,小的老話一定會被殺死。

4. 犬牙交錯

出自《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傳》:“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諸侯王是皇帝的至親骨肉,所以先帝才分給他們大片土地,這些土地就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著,相互連接。這就是國家堅如磐石的要旨呀。

《二十四史》中的10個成語典故,很現實、很理智、很深刻!

5. 五日京兆

出自《漢書·張敞傳》:“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復案事?”張敞最多能當五天京兆尹罷了,他能怎麼對付我?形容人事紊亂,做官不長久;也可用來形容人們做事情不做長久打算。

6. 寄人籬下

出自《南齊書·張融傳》:“丈夫當刪《詩》,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男子漢大丈夫,寫文章應當像孔子刪編《詩》、制定禮樂一樣,將自己的創造性全部都發揮出來,不可以去一位的模仿他人,就像鳥兒寄居在別人的籬笆下一樣。

《二十四史》中的10個成語典故,很現實、很理智、很深刻!

7. 壯士解腕

出自《三國志·魏書·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古人曾說:“毒蛇咬到手,壯士會將手腕看掉,來保全自身不被毒害。”

8. 樑上君子

出自《後漢書·陳寔傳》:“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做人必須常常自我勉勵。惡人並非其本性使然,而是受外在環境的習染才變得如此。猶如樑上的這位君子一般!”

《二十四史》中的10個成語典故,很現實、很理智、很深刻!

9. 一目十行

出自《梁書·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蕭綱)讀書,一眼就能看完十行文字。

10. 人琴俱亡

出自《晉書·王羲之傳》:“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王徽之拿過王獻之的琴來彈,彈了很久也彈不成曲調,王徽之將琴扔到地上說:“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已經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