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再降價?民航發展基金減半,航司“減負”機票價格有下降空間

机票再降价?民航发展基金减半,航司“减负”机票价格有下降空间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北京報道

4月3日,在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上做出決定,從今年7月1日起,將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降低一半。

根據《民航發展基金徵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現行的民航發展基金標準是自2012年4月1日開始施行的,按照航空公司飛行航線分類、飛機最大起飛全重、飛行里程以及適用的徵收標準制定了不同的標準。對旅客而言,則是按照“乘坐國內航班的旅客每人次50元;乘坐國際和地區航班出境的旅客每人次90元(含旅遊發展基金20元)”這一標準進行徵收。

也就是說旅客每次在購買機票時,最終的價格中都也包括了這部分費用。但按照規定民航發展基金屬於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繳中央國庫,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專款專用。旅客應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由航空公司或者銷售代理機構在旅客購買機票時一併代徵,在機票價格外單列項目反映,旅客民航基金不計入航司報表。因此收取的這部分費用看起來不僅讓機票價格增加,航空公司卻僅僅只是“過個手”,並且還需要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相當一部分一併上繳。

國盛證券根據各大航空公司發佈的年報測算,2018年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繳納民航發展基金29.4億元、22.35億元,預計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為23億元,假設按照減半徵收,則增厚稅後利潤分別為11.03億元、8.38億元、8.63億元。

而按照三大航剛剛發佈的財報,即使包括控股子公司,國東南三家的淨利潤分別才73.36億元、27.09億元和29.83億元。如果按照國盛證券測算的數據,僅南航增厚的淨利潤就能佔到目前全年淨利潤的近三分之一。

“這對企業是很大的利好消息,”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從航空公司層面來看是直接受益。財政部和民航局應該很快會出臺相關文件,可能會分別降低一、二、三類航線的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這對航空公司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支出。2018年,航空公司共繳納民航發展基金120億元左右,拿我們春秋航空來說,一年要交納三個億的民航發展基金,今年7月1日起執行,全年就有望減少7500萬的成本費用。”

在張武安看來:“老百姓會間接受益。因為航空公司的稅負降低了,有了改善利潤的空間,在競爭中勢必會降低票價,通過降低票價把這種好處間接傳遞給消費者,刺激消費者更多地乘坐飛機出行,反過來推動消費增長,會促進行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