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古人對我是誰這個問題一直在不停探索,於是出現了天圓地方,古老的占星學,星象等等認識宇宙,認識地球的方法。而在西方,針對地心說和日心說都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辯論,堅持,最終甚至付出了生命……這是人類認知的偉大進步……

而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將坐上時空飛船,再次踏上探索宇宙結構的道路……

浪漫的載體:人體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人體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了,人體是我們美好思想的載體,內部有很多器官,表面有皮膚作為人體的第一道屏障。人體內各器官通力協作這才幫助我們完成每天的工作,但是從生物學角度來說,人體由細胞構成,不只是人體,就連其他動物植物都是如此。人體內大約有40萬億至60萬億細胞,大腦區域就有數千億神經細胞,這就是我們的人體了,你真的瞭解你的身體嗎?

地球上最大的動物(現存):藍鯨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普通成年人類身高大多是1米5至1米8之間,偶爾有高大的人類他們超過1米9或者比2米還高。地球上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藍鯨,它們的平均身長是33米,一直藍鯨體重可達200噸,舌頭都能重2000公斤左右,舌頭上可以站上去50個人,它的心臟動脈完全可以讓成年人游來游去,非常粗。藍鯨一天可以進食4噸左右,它排洩的時候在空中就可以看到,可以說是一大特別的景觀。

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和山峰相比,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類都顯的微不足道。珠穆朗瑪峰高8844米,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遠遠望去就會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壓迫之力和一種凜冽的魅力,這就是大自然給予我們原始的狂野!其實珠穆朗瑪峰只是一個代表,還有馬裡亞納海溝(世界上最深的地方),雅魯藏布大峽谷(最大的峽谷)等等大自然的出色傑作。

站在珠峰腳下,你是不是感覺自己已經非常渺小了?本次旅行還將繼續,我們的旅途還有很長一段路。

蔚藍且特別的星球:地球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人類的一切,文明,武器,城市國家等等所有都在地球的表面上,地球孕育了我們,也孕育了上述說到的珠穆朗瑪峰馬裡亞納海溝等等自然的奇觀。

地球有多大呢?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的區域為海洋,29%的區域為陸地,所以每個國家發射出去的探測器拍回的圖像都顯示地球是一個蔚藍的行星,那裡就是我們的家園。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而在土星這裡,人類所有的寄託就變成了這樣的一個小點……接下來,我們到達了恆星的一站……

“燃燒”數十億年的太陽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如果說我們居住在地球上,那麼地球就可以說是圍繞著太陽在公轉,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主宰,它打個噴嚏,我們地球就會受到很大影響,有一句話就是:太陽吼一吼,地球抖三抖。地球也叫作行星,大部分行星都有自己的恆星,無論是雙星還是三星系統,當然了,也有一些被恆星“拋棄”(引力)而無法回到自己恆星系的可憐行星。

那太陽憑什麼能成為太陽系的老大呢?主要是因為它太大了……太陽直徑有1392000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地球的33萬倍,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全部天體質量99%以上,可以說非常的巨大。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除此之外太陽還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傢伙,它的太陽表面活動可以瞬間毀滅數十個地球,除此之外太陽表面溫度高達5000攝氏度,靠近太陽的水星和金星都嚴重“燙傷”了,可以說寸草不生,絲毫不適合生物生存。而我們的地球正巧處在宜居帶上,再加上衛星月球和土星,木星的幫助,我們才能生存下來……

太陽在你的面前,帶上遮光眼鏡,你將會第一次感覺到什麼叫做真正的巨大。而接下來,我們即將到達下一站,它看上去也很普通,也是一顆恆星,只不過有“點”大而已

迄今為止發現的體積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

盾牌座UY位於盾牌座,是一顆紅超巨星,雖然它不是紅超巨星裡面最大的,但是它的體積確實大的驚人……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太陽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而盾牌座UY的體積則是太陽的45億倍,也就是地球體積的2億億倍,想象一下,你出國旅遊都需要坐飛機花費一些時間,假設你在這顆星球上,坐什麼都不好辦了。

盾牌座UY還是直徑最大的恆星,它的直徑可達2376828000千米。假設我們以光速繞盾牌座UY的直徑一週也需要9個小時以上,而光繞太陽一週只需要14.5秒。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確實太震驚了,這是一種有型的,可以觀測到的巨大,接下來我們抵達的下一站是一個特殊而又永遠不可觸摸的天體……

迄今為止發現最大的黑洞:TON618

首先為大家說一下這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660億倍,660億,這個數字確實太可怕了,不過觀測經驗告訴我們,宇宙中沒有最大,只有更大,未來天文學家可能突然就觀測到了一個1000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S5 0014+81黑洞,它也是黑洞中的厲害角色,400億倍太陽質量

黑洞是一種很可怕的天體,儘管科幻小說家喜歡把黑洞和蟲洞都當做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窗口,但是實際上在現實當中,黑洞會毫不留情的吞噬和從物理角度分解所有東西,它的引力之大甚至連光都逃脫不了。假設地球附近有一個黑洞,那不用說全人類,就連地球都會在這個宇宙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不過大家不用擔心啦,TON610距離我們103億光年,它遠遠不會影響到我們,而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也在3000光年外(麒麟座V616)所以我們根本不用擔心。

地球和太陽所處的美麗的星系——銀河系

旅行到星系這裡,可以說所有數字都會變得特別的大,已經遠遠不能用千米來形容了……

銀河系直徑大約在10萬光年至16萬光年之間,光年就是光前進一年的距離,一光年大約等於9460730472581千米,也就是大概94605億千米,把這個數字乘10萬就是銀河系的千米超大法了。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銀河系內部有2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也就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銀河系的總質量在太陽的2000億倍左右。大部分星系中心都有一個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它的中心黑洞是人馬座A*,它的質量雖然沒有TON618那麼大,但是也到了天文數字的級別。

在銀河系中,太陽只是一顆非常普通的恆星,而在宇宙中,銀河系也只是一顆非常普通的星系……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星系:IC1101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IC1101是目前為止天文學家發現的最大的星系,IC1101距離我們10億光年左右,它的半徑約為200萬光年,所以IC1101的半徑角度上就是銀河系直徑的20倍了。IC1101可以容納數千個銀河系,而IC1101內部可能容納了100萬億顆恆星。

宇宙中的巨大結構:室女座超星系團

室女座超星系團的形狀類似一塊餅,它包含了本星系群在內星系組成的星系團,所以它材料室女座超星系團。到了這裡,我們可以梳理一下:

人類——珠穆朗瑪峰——地球——太陽——銀河系——本星系群——室女座超星系團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本星系群包括了銀河系,仙女座星系等在內的30個星系星雲,而室女座超星系團又包括了本星系群在內的100多個星系團和星系群,具體來說可能包含2000個星系。室女座超星系團的直徑可達2億光年左右。這就和上下級的關係是一樣的。

宇宙的一大奧秘:KBC空洞

其實天文學家在觀測多年之後發現宇宙有很多“空”的地方是很對的,宇宙確實有很多空的地方。你可以想象一下,近20億光年的區域,只有為數不多的星系,其他地方都是空無一物……這裡只有我們暫時無法觀測的暗物質。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圖片為大家展示的是牧夫空洞,它也是宇宙空洞的代表結構,距離我們大約7億光年,直徑大約2.5億光年,這麼大的區域卻只有零碎的星系分佈,很難想象

這就是空洞,KBC空洞是空洞的代表,也是最大的一個空洞,還有幾個空洞就不一一展示了,雖然天文學家在2013年就發現了,但是多年的觀測,目前為止還不知道為什麼會形成空洞,不過天文學家推測和暗能量有關係,因為它才是“撕裂”宇宙的主要原因。

宇宙中的超巨大結構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其實宇宙中還有很多超巨大結構,這裡我們一起說一下吧。室女座超星系團的下一級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大家知道室女座超星系團包含了100多個星系團和星系群,也就是2000多個星系,而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則包括了10萬個星系,範圍可以達到5億光年。

接下來要說的宇宙大結構是史隆長城,它的範圍可達13.7億光年,其實具體的數字天文學家還不知道,但是很大可能在13.7億光年的數字之上,史隆長城超越了之前被認為最大的結構——CfA2長城。史隆長城呈現一個絲狀,不是橢圓或者圓形。其實越往大的看,宇宙就更會呈現一種絲狀……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武仙-北冕座長城

最後一個超巨大結構,也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發現的宇宙中最巨大的結構,它就是武仙-北冕座長城,武仙-北冕座長城橫跨100億光年,但是,這其實還遠遠沒有結束……

宇宙的暗物質(暗能量)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以上說的所有重子物質,也就是所有的星系星雲,發光的,包括黑洞其實只佔宇宙組成的近5%,其他96%則都是暗能量和暗物質,具體來說是暗物質佔26.8%,暗能量佔68.3%。而現在天文學家對暗能量和暗物質知之甚少,在未來科學也許會有所突破,不過暗能量和暗物質由於很難測量和觀測,想要得到數據是難上加難。

可以這麼說,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暗物質和暗能量才是主宰,它們使得宇宙膨脹,星系遠離,確實是可怕……

多元宇宙(理論)

飛向宇宙邊緣,宇宙都有哪些結構組成,人類確實太渺小

930億光年的宇宙,之外的宇宙,其實就是多元宇宙。也許多元宇宙我們永遠不可能看到,但是未來我們不依靠天文觀測也可以證明多元宇宙理論是成立的。多元宇宙理論目前還停留在理論物理學家手中,要觀測,這不太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