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喊冤,不是不努力是小行星撞擊威脅真的難以探測!

一位天體物理學家聲稱,直接衝向地球的危險小行星非常難以探測到。2013年2月,一顆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 Oblast)上空爆炸,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30倍,造成7000多棟建築受損。這顆小行星的爆炸震碎了大量的窗戶,鋒利的玻璃碎片砸傷了1000多人。

科學家喊冤,不是不努力是小行星撞擊威脅真的難以探測!

美國宇航局稱這次小行星撞擊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更多的意識到潛伏在宇宙深處的危險。去年12月18日,美國宇航局的衛星追蹤到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在阿拉斯加和俄羅斯海岸附近的白令海上空爆炸。幸運的是,這次爆炸避開了居民區,但這位來自南昆士蘭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喬蒂•霍納稱,這證明不斷有太空隕石撞擊地球。

科學家喊冤,不是不努力是小行星撞擊威脅真的難以探測!

霍納博士聲稱:"地球經常處於小行星和彗星碎片的撞擊範圍內,其中大部分碎片在我們頭頂幾十公里處燃燒。但偶爾也會有更大的隕石通過。比如去年12月18日在俄羅斯東海岸發生的事情。一顆直徑約10米的小行星在白令海上空發生了巨大的爆炸,其爆炸能量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10倍。"

但是為什麼我們直到最後一刻才看到小行星爬上地球呢?這些撞擊多久發生一次?根據小行星專家的說法,太陽系佈滿了行星形成時期遺留下來的岩石物質。大多數小行星被鎖定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和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中。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太空岩石遠離地球,但小行星帶偶爾"洩漏"的物質進入太陽系的內圈。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宇宙碎片的軌道經常與地球軌道相交,偶爾以全速撞擊地球

科學家喊冤,不是不努力是小行星撞擊威脅真的難以探測!

這些小行星有的只有沙粒大小,有的能夠達到一萬噸重。偶爾會出現一顆足以毀滅地球上大多數生命的小行星,就像6500萬年前殺死恐龍的那顆一樣。霍納博士說:"在我們能夠量化一個物體造成的威脅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知道這個物體在那裡。但是發現小行星是困難的。

調查人員對天空進行掃描,尋找在恆星背景襯托下那些移動的微弱類星點。一顆小行星越大反射的陽光越多,因此在距離地球一定距離的情況下,它在天空中會顯得比較明亮。這也意味著小行星越小,我們就必須等到它離地球很近是才能發現。”(科技過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