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修建的漢中防線堅不可摧,為何到了姜維手中後一個月就丟了?

溫兒兒


這主要是因為兩個人面對的環境不同。

魏延在鎮守漢中之時,根據漢中多山的環境,制訂了在各險要地勢分兵駐守的戰略,目的是將魏軍擋在隘口之外,讓敵人的優勢兵力無法展開,同時給己方爭取調動部隊的時間,根據情況對付魏軍。

魏國曾經兩次進攻漢中,一次是諸葛亮時期,曹真伐蜀,結果由於天降暴雨,大軍在路上就不得不倉促撤軍。一次是蔣琬、費禕時期,曹真的兒子曹爽帶10多萬大軍進攻漢中,結果王平帶兵3萬堵住隘口,魏軍無法前進,撤軍時又遭到費禕側擊,傷亡慘重。

這兩次魏軍進攻漢中失敗,首先是漢中地勢險要,一旦守住隘口,是很難突破的,其次此時蜀漢國勢尚強,每次都能及時調動部隊增援前線,應對魏軍的進攻。

而在姜維時期,基於北伐多次失敗,他改變了魏延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略,建議撤銷隘口的守軍,而將蜀軍集中在漢城、樂城和陽平關堅守,放魏軍進來,待魏軍攻城不下糧草耗盡撤軍時再發起反擊,以求多殺傷魏軍。

姜維與黃皓交惡後,為了避禍到沓中屯田,漢中防禦空虛。姜維得知鍾會在關中整頓軍馬時也曾經警告劉禪,希望調張翼、廖化等加強陽安關、陰平橋等處防禦,卻沒有受到重視,劉禪並未及時調動部隊加強防禦。最終魏軍包圍了漢城、樂城後進兵陽平關,守將蔣舒又開城投降,傅僉戰死,陽平關就此失守,魏軍攻佔漢中。姜維等退守劍閣,後又因為鄧艾偷渡陰平,兵進成都,劉禪投降,蜀漢就此滅亡。

從後來姜維防守劍閣魏軍無法攻克,一度也考慮撤軍看,姜維死守陽平關待魏軍糧盡退軍的戰略還是可行的,但是一來蔣舒叛變,造成魏軍攻克陽平關,二來劉禪昏庸,沒有及時做出反應,那麼再好的戰略也無法執行。所以這麼快丟失漢中,主要責任還是在劉禪。


不沉的經遠


魏延是劉備最大的發現,劉備拿下漢中,進位漢中王后,慧眼識才,將還是牙門將軍的魏延直接提拔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擋一面的軍區司令,這個跨度的確有些大,相當於從一個大校,直接提拔到中將,而且擔任地方軍政大員,以至於“一軍盡驚”。

而劉備的結拜兄弟,三弟張飛,只不過是任命為閬中太守,顯然比漢中太守的位置要差許多,要知道漢中曾經是高祖劉邦的龍興之地,而且漢中更是益州的北邊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而事實上,魏延的確也沒有辜負劉備劉老闆的信任。魏延到任後,首先是移民屯田,休養生息,發展民生經濟,很快使漢中地區經濟繁榮,實現“男女布野,農谷棲畝”。

在軍事上,採取“錯守諸圍”的防禦策略,在已有南鄭軍事據點的基礎上,新修築了漢城和樂城,互為掎角,提供軍事支援,構建了以秦嶺的外圍據,漢城、樂城,以及南鄭為三條完整防禦體系鏈,依靠外圍據點拒敵於國門之外。在漢中構建固若金湯的防線,一守就是十年,面對強大的曹魏軍隊巋然不動。

魏延在內鬥中被冤殺後,吳懿和王平成為鎮守漢中的繼任者,兩人延續了魏延“錯守諸圍”防禦體系,也確保了30年,漢中沒有失守。

這期間,特別是蜀漢延熙七年(244年),曹魏大將曹爽從儻駱道進攻漢中,王平堅持“錯守諸圍”的策略,憑藉險要地勢,在興勢山設防,成功阻攔魏軍,等到費禕的援軍從成都趕來,兩路夾擊,大敗數十萬魏軍,這一戰對曹魏造成了極大損失,確保了近20年的漢中邊境安寧。

14年後,景耀元年(258年),大將軍姜維提出“斂兵聚谷”的軍事策略,重新構建漢中防禦,提出放棄外圍據點,收縮兵力集中駐守漢城、樂城、陽安關,“誘敵深入,甕中捉鱉”,以機動兵力圍殲來犯之敵。

結果這一年,鍾會派讓護軍荀愷、前將軍李輔各統領萬人,分別包圍漢城和樂城,同時進兵陽平關,沒等廖化的援軍趕到,陽平關守將蔣舒投降,傅僉戰死,陽安關丟失,魏軍攻佔了漢中,至此,西川門戶大開,蜀漢滅亡在即。

因為姜維改變漢中防禦策略,導致一個月不到就丟了漢中,所以後人評述這段歷史時,都將責任推到姜維身上,認為其軍事能力水平比魏延差太多了。其實無論是“錯守諸圍”,還是“斂兵聚谷”,都是可行的策略,沒有對錯高低之分。

姜維提出“斂兵聚谷”策略時,已經是蜀漢後期,蜀漢由於窮兵黷武、年年征戰,兵力已經越來越少了,加之內鬥,姜維為了避禍,分兵到沓中屯田,造成兵力不足。所以這個時候姜維提出“斂兵聚谷”,集中機動兵力,利用漢中盆地有利地形,打運動戰的思想,也是符合當時的情況的,是可行的。

但問題出在兩個沒想到,姜維在這之前也提出,希望調張翼、廖化等加強陽安關、陰平橋等處防守,沒想到劉禪卻並不重視,同時在魏軍包圍陽平關時,沒想到守將蔣舒突然開城叛變,造成魏軍攻克陽平關,所以才這麼快丟失漢中,如果蔣舒能堅守到廖化的援軍趕到,情勢就是另一個變化了。

以業餘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各位看官繼續關注點評。


掌心讀歷史


劉備雖然軍事才能比不上諸葛亮,但是他看人的本事還是很高的,從馬謖到魏延都充分說明了他的眼光。

三國時,蜀漢只佔益州一州之地,國力最弱。作為蜀漢的門戶,漢中和荊州的一樣重要,如果國門大開,敵軍就可能長驅而入。在選擇鎮守漢中的人選上,他看中了魏延,當時的魏延只是蜀漢的一名雜號將軍,但是被劉備破格提撥,讓他去做漢中太守。事實證明,劉備的選擇是對的,魏延在鎮守漢中的近十年中,從未失守,將魏軍死死的擋在了蜀國之外。



魏延是一名很出色的將領,他的防守策略就是禦敵於國門之外,不讓魏軍踏進國土。為此他在漢中城外修築了很多的軍事要塞,依靠險要地勢形成層層的防禦陣地,以此來消耗魏軍的實力。無戰事時就訓練軍隊,儲備糧草,時刻備戰。諸葛亮北伐時,也是以漢中為根據地,諸葛亮北伐失敗後沒有被魏軍追擊進國內,魏延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魏延死後,他的繼任者王平也沿用了他的防守策略。在曹爽帶領魏軍伐蜀時,王平依據地勢阻擊魏軍。魏軍久久攻不下漢中,糧食也吃完了,等到蜀漢的援軍到來,魏軍大敗而歸。魏軍損失極大,短時間無法再次對蜀漢發動攻勢,蜀漢得以暫時保全。



姜維的策略跟魏延的完全相反,他主張誘敵深入,決勝於國門之內,大致意思就是將敵人放進來,然後堅守城池,等到敵軍疲倦了,再出動大軍將之圍殲,俗稱口袋戰術。但是他高估了蜀軍的戰鬥力,被給予厚望拖住魏軍的陽安關幾天時間就被破了,既然袋子破了,那再捂口子也沒什麼意義了。至此漢中全境陷落,姜維只能率軍退守劍閣。



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姜維當時不在漢中駐守,而是帶兵外出沓中屯田避禍,雖然也上書後主,請求到漢中防守。但大戰在即,主帥不在,那軍心怎麼能穩。


歷史伶俜者


公元219年劉備經過了二年的鏖戰,終於拿下漢中,備自立為漢中王。漢中自古就是拱衛益州之戰略要地,楊洪曾對孔明言:漢中乃益州咽喉,存亡之道,漢中若失,則無蜀矣!

如此之戰略重地,劉備必選良將以鎮之。張飛鎮守漢中的呼聲最高。飛心中亦自許之。但最後劉備卻將漢中交給了魏延。

劉備一向善識人用人。陳壽亦言:備知人待士。魏延雖性格孤驁,但做戰勇猛,多奇謀,劉備甚愛之!備曾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如何?魏延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以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魏延言出必行。至漢中後利用漢中之有利地形,將蜀軍分散佈置於各險要關口,於駱谷、斜谷道、子午穀道等處佈置重兵,其餘兵馬留守漢中城內。也就是說,魏延採取的是防守戰略,將防線佈置在漢中外圍,分兵固守,形成一道銅牆鐵壁般的屏障。且互為犄角。後來王平延用了魏延時的策略固守待援,挫敗了曹爽的攻勢,不得以罷兵回朝。

事實證明,劉備的眼光確是老辣,魏延任漢中太守,鎮守漢中十多年,漢中始終固若金湯。

魏延死後,姜維親守漢中,改變了魏延的戰略。他認為魏延過於保守,雖可禦敵於漢中城之外,保漢中不失,但不利於蜀軍出擊,更無法全殲來犯之敵。他將蜀軍佈置於各關口的重兵撤回來,集中佈置於樂城、漢城二處,外圍只留少部份疑兵,一旦魏軍來犯,便故意將魏軍引入平坦之地,聚而殲之。

但現實卻是外圍失去了屏障,鍾會不費吹灰之力就兵臨漢城和樂城,再加上陽平關守將蔣舒降魏,魏軍兵鋒直抵劍閣,最終導至漢中失守。

蜀漢後期國力貧乏,內政腐敗也是要因。朝政由宦官黃皓把持,姜維其時早已知道魏軍即將伐蜀,但是這個黃皓卻是隱匿不報,置使蜀漢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姜維當時忙於屯田事務,本人亦未在漢中城中,所以,漢中的失守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應由姜維一人承擔。


賀撥嶽


魏延算得上是深得戰守之法,他統率的漢中軍團人數並不多,應該只有兩到三萬人,但是他能夠守住怎麼大的漢中,從建安23年直到建興七年被諸葛亮剝奪兵權為止,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漢中一直都是安如泰山,這除了魏延過硬的軍事才能之外,跟漢中地區險峻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漢中位於秦嶺之南,大巴山以北,是一個盆地,通過劍閣跟巴蜀相聯,跟關中地區隔秦嶺數百里,道路絕險,當年劉備之所以能夠奪取漢中逼退曹操,並不是在軍事上獲得了多大的勝利(劉備傾家蕩產組織了漢中爭奪戰,但是在軍事上並沒有得到多大的勝利,攻馬鳴閣道被徐晃擊退,十隊精兵晝夜猛攻張郃也被擊退,張飛,馬超被曹休擊退),完全是依賴地理優勢,“斂眾拒守”,“不與戰”,曹操在等待曹彰擊退烏桓之後親臨漢中,但是劉備“斂眾拒守”,讓曹操無處下手(這一招後來被司馬懿用來對付諸葛亮了),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漢中地區長期僵持,曹魏就要穿越莽莽秦嶺之中的小路,向前線輸送後勤物資,從關中穿越秦嶺的道路有四條,都是羊腸小道,崎嶇難行,很多道路僅能供人通過,車輛根本無法通行,物資需要人挑肩扛,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進攻陳倉,之所以20多天就軍糧不繼,並不是沒有糧食,而是靠人挑肩扛,穿越陳倉道運輸太困難了,所以,這個負擔是誰都背不起的,一旦遇上下雨,道理隔絕,就無法保障前線的物資供應,魏延就是根據漢中的這個地理特點,制定了分兵把守要道關隘,拒敵於國門之外的策略,確保了漢中十年的安定。

而姜維九伐關中,他遇到的是跟諸葛亮相同的困難~後勤不繼,所以,他異想天開的放棄了秦嶺防線,準備“誘敵深入,聚而殲之”,但是他沒有想到,敵人深入是深入了,但是來的不是長期跟他作戰的郭淮,鄧艾的小股邊防軍,而是由鍾會率領的十八萬曹魏精銳大軍,姜維的四五萬蜀軍根本無法抗拒,所以他只能棄漢中而退守劍閣,把住通往巴蜀的最後屏障。






狼的影子319


伯約手下沒有可用之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