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嘌呤惹的禍,痛風護理、飲食注意事項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痛風的人群越來越多,且有年輕化趨勢,來社區諮詢痛風的居民也特別的多。

尿酸高,平時都應該注意什麼?能不能吃豬肉?能不能吃香菇?能不能吃海鮮?能不能吃豆腐???

痛風后各種食物不能吃,且護理方面需要注意的也很多,而網上的信息過於簡單,現系統說說痛風的護理和飲食宜忌。

痛風的危害相信大家應該不會陌生,特別是到了陰雨天的時候,痛風很容易會發作,疼痛的感覺簡直讓人無法忍受,而且不當的飲食也會誘發痛風發作,因此做好痛風的護理措施就非常重要了,能夠減少發作的次數,為正規性的治療提供好的環境。

痛風的發病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因此在藥物控制的前提下,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可以減少痛風發作的頻率和程度,防止併發症、改善生活質量。

保持良好的心態

良好的心態是戰勝病魔的第一步,它使咱們在與病魔的反抗中毅力更加堅強、信仰更加堅定。應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相信一定能夠打敗痛風。

這點非常重要,長期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過大會造成尿酸代謝紊亂,精神刺激和應激可誘發痛風發作。因此,應勞逸結合,保持正常作息

限制嘌呤食物

痛風患者應根據病情限制膳食中嘌呤的含量。在發作期應嚴格限制嘌呤的攝入,每天應少於150mg,可選擇嘌呤含量低的食物,應以攝入奶製品、蛋類、蔬菜、水果、細糧為主;在緩解期,可限量選用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如肉、魚、禽肉,每天約為60~90g,可用煮過湯的熟肉代替生肉。

另外,可自由選用一些含嘌呤低的食物(如五穀類、奶類、蔬菜等)。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豆芽、香菇、海鮮、動物內臟、啤酒等),但是不提倡長期採用嚴格的限制嘌呤的膳食

積極降低體重

痛風患者多伴有超重或肥胖,應控制能量攝入,選擇適當的體重目標(BMI小於25),儘量達到或稍低於理想體重。

減重應循序漸進,否則易引起體脂分解過快,抑制尿酸的排出,誘發痛風急性發作。

攝入清淡飲食

日常飲食應少油膩、低糖、少鹽,少用刺激調味品。適量限制蛋白質攝入,其供給量每天約為50~70g,並以含嘌呤少的穀類、蔬菜類為主。可選用不含或少含核蛋白的乳類、乾酪、雞蛋等,儘量不食用肉、魚、禽類等。

如一定要用肉類,可經煮沸棄湯後少量食用。食用火鍋時,一定不要用由動物內臟、蝦、貝類為原料的湯。不易食用強烈刺激性的香料和調味品。應限制鈉鹽的攝入,通常每天應控制在2~5g。

限制酒精飲料

飲酒、酗酒是誘發痛風發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量研究已經證實,酒中的酒精含量與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呈直線相關關係。酒精引發的痛風風險因含酒精飲料的種類不同而異。

啤酒引起痛風的危險性最大,因為人體對啤酒中所含的鳥嘌呤核苷酸的吸收率極高,在人體內代謝後生成尿酸,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葡萄酒中的保護性因素(花青素、類黃酮等對尿酸代謝發揮積極作用)可以減輕甚至抵消酒精導致痛風的風險。所以不宜飲啤酒和白酒,可適量飲用紅酒。

每日足量飲水

痛風患者應保證每日攝入充足的水分,足量的水分可以使血容量增高,從而稀釋血液,阻礙尿酸結晶,促使尿酸溶解,有利於尿酸從腎臟的排洩。痛風患者每日飲水量應多於2000mL,除了飲水量的保證之外,飲水方式也同樣重要,應堅持少量多次飲用。可在睡前或夜間醒來時飲水,以防止夜尿濃縮。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有利於尿酸的溶解與排洩,蔬菜和水果中的鈉、鉀、鈣、鎂等元素在體內氧化後,可生成鹼性離子,故稱為鹼性物質。在鹼性環境下,尿酸鹽更易溶解。

同時應注意經常補充各種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長期堅持運動

運動以中等運動量為宜,每天在餐後一小時進行中等度運動,以運動後心率每分鐘110~120次,微微出汗為宜,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鐘。選擇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慢速游泳、騎車、跳舞、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雖然對降低尿酸影響不大,但可減少身體脂肪,改善高尿酸血癥的各種合併症狀。

避免無氧運動,如快速短跑,跳高、舉重、俯臥撐、快速仰臥起坐等,尤其不適宜劇烈運動,因其會導致尿酸濃度升高,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發作。

注意:痛風發作時應停止鍛鍊。

除飲食要多加註意之外,預防痛風發作還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1、避免使用會使血尿酸升高的藥物,如利尿劑、複方降壓片等;

2、通過飲食控制後,患者血尿酸仍然過高時,可以使用降尿酸的藥物;

3、對於已經發生過關節炎的患者,應該預防痛風的再次發作,關鍵是通過飲食和藥物治療使血尿酸水平控制達標;

4、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或損傷,控制體重,多飲水,長期鹼化尿液等。

預防

對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癥患者,預防痛風發作以非藥物治療為主,主要包括飲食控制和戒酒,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藥物如利尿劑、小劑量阿司匹林、複方降壓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和普萘洛爾等。

飲食控制後血尿酸仍高於9mg/dl時,可用降尿酸藥。對於已發生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間歇期患者,應預防痛風的再次發作,關鍵是通過飲食和藥物治療使血尿酸水平控制達標。

此外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或損傷,控制體重,多飲水,長期鹼化尿液等。

關於痛風的一些常見問題

如果未發生痛風性關節炎,高尿酸血癥通常沒有症狀。但是長期的高尿酸血癥會導致慢性腎功能損害,所以還是需要治療的。

2. 高尿酸血癥可以單純採用飲食控制嗎?

絕大多數高尿酸血癥都是因為尿酸排洩不足導致的,單純飲食控制的效果有限。如果經過可接受的飲食控制一個月,血尿酸水平仍然高於360μmol/L,就應考慮藥物治療。

3. 既然飲食控制效果有限,還需要進行飲食控制嗎?

雖然飲食控制降低尿酸效果有限,但是對於血尿酸已經升高的患者來說,高嘌呤飲食在此基礎上會進一步升高血尿酸水平,並有可能誘發痛風,因此,飲食控制還是必要的。

4. 長期低嘌呤飲食是否會導致營養不良?如何避免?

嘌呤主要存在於高蛋白飲食中,長期低嘌呤飲食有導致蛋白質營養不良的風險。因此高尿酸血癥的患者需要在專業營養師的指導下合理調整飲食結構,選擇嘌呤含量低的優質蛋白,如雞蛋白和奶製品等。如進食肉類,可以去皮,同時先將肉熱水抄過再烹調,減少嘌呤攝入。

分享兩張食物嘌呤表給大家做個參考:

都是嘌呤惹的禍,痛風護理、飲食注意事項

含嘌呤多的食物

都是嘌呤惹的禍,痛風護理、飲食注意事項

含嘌呤少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