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師是用自己這個完整的人在工作”

“咨询师是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在工作”| 心理咨询师初长成

本文字數5000+|閱讀預計需要 13 min

心理諮詢師的成長之路是充滿曲折的。但還好在這一路中,我們不是一個人,有許許多多和你一樣夢想成為諮詢師的夥伴們,也在陪你一起成長。在今天的「心理諮詢師初長成」欄目中,我們將與你分享簡單心理認證·實習諮詢師、簡單心理Uni「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二期畢業學員吳菲音在上週進行的線上語音直播分享中的文字稿,讓與你同行的她,為你講述心理諮詢師成長中最困難的前兩年中的故事。

新手心理諮詢師的困境與應對

“咨询师是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在工作”| 心理咨询师初长成

吳菲音

簡單心理Uni「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二期畢業學員

北京大學心理學學士

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

5年HR工作經驗

簡單心理實習心理諮詢師

Bilibili科技區up主

大家好,我是心理諮詢師吳菲音。今天特別高興受到簡單心理的邀請來和大家分享,一個新手諮詢師的最早期、最困難的兩年。這兩年有很多收穫和思考,看到之前大家提出的問題,我非常感同身受。首先,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歷。我是北大心理學本科畢業的,畢業之後做了五年的HR工作。在2016年時,因為一些個人原因,我突然間想到,我能不能做心理諮詢師呢?

那時我認識了一位師姐,她當時也剛剛入行一、兩年的樣子,她給了我一些建議,包括什麼是諮詢,諮詢師的生活是怎樣的,要怎麼入行,還給我推薦了比較適合入行的培訓課程,其中就有簡單心理Uni的「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課程。於是我也報名了第二期的課程,開始走上了成為心理諮詢師的道路。

如何做心理諮詢師的職業規劃?

首先,我想談談關於心理諮詢師的職業規劃問題,也就是最前期的準備是怎樣的。在這裡,我認為存在一種理想的“一步到位型”情況,就是心理學本科、心理諮詢方向碩士,然後博士可選。畢業之後,這樣的人基本上在大部分的相關領域,不管是學校還是社會的機構,都是屬於比較拔尖的。這種一步到位型適合那些特別早就確定了以心理諮詢師作為職業發展目標的人。

除了這種,現實中比較多的是“半路出家型”,也就是指並非相關專業畢業,之前也從事了其他行業的工作,但是對心理諮詢有熱情、有興趣、有嚮往的一個族群。對於這樣的群體,我有三個步驟的建議:

步驟一:你為什麼想做心理諮詢師?

第一個步驟,是要把其他東西先放下,仔細去思考和理解一下自己想做心理諮詢是為了什麼?我覺得想清楚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每個人想做心理諮詢的初衷可能都不一樣,有的人覺得心理諮詢很酷,有的人可能是想要幫助別人,有的人想要幫助自己,有的人可能聽說很掙錢……總之,你要首先去了解自己,問自己做心理諮詢是為了什麼?

步驟二:收集資料,瞭解行業

第二步,我建議可以循序漸進地先用成本較小的方式去搜集資料,然後去了解和接觸心理諮詢這個行業。比如說和業內人士交流,看相關的文章,或者像這次來聽講座等等方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你看到心理諮詢真正的樣子,去思考它和你之前的想象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可以問問自己:做心理諮詢是否真的能夠幫助你實現自己的目標呢?

“咨询师是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在工作”| 心理咨询师初长成

步驟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自己的發展規劃

第三步,就需要以前面兩個步驟為基礎,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自己的發展規劃。規劃裡面可能包括:實踐、培訓、所需要的資源等等。如果你對自己學習心理諮詢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蒐集到的資料也相對詳細,那麼你制定出來的發展規劃也會比較完善可行。職業發展,包括職業的轉換,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部分,需要經過非常謹慎和理性的計算後,做出一個明智的決定。

所以我這裡說在什麼樣情況下,我會覺得是非常好的一個狀態,就是當你非常清楚的知道心理諮詢行業到底是做什麼的,而且非常相信我非常知道我要做心理諮詢是為了什麼?以及我非常相信我就是想要做心理諮詢,而且我就知道這一定是我今後要做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是最理想的一個狀況。越是靠近這樣的一個情況,你做出來的職業規劃,會更加幫助到你。

理想的培訓是什麼樣子?

在做好規劃後,你可能會面臨到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培訓。那麼,理想的培訓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在這裡,我想與大家分享以下幾個在你選擇培訓的時候需要去重點考慮的要點。

要點一:循序漸進的基礎課程

這裡的基礎課程指的是如倫理、設置、基礎的諮詢技術、變態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等,包括各種諮詢流派,和一些特定的問題、特定的處理方式、議題,如關係議題、危機干預等等的內容。

同時,培訓課程的設計應該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邏輯。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很多人可能在剛入門時就去參加了一些比較難、比較進階的課程,這就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我認為在一開始的時候,應該從一些很基礎的東西學起,比如什麼是諮詢?諮詢的基礎是什麼?什麼是在諮詢當中絕對不能做的?人是怎麼在諮詢當中獲得幫助的?等等。如果能在最初就很好地理解了這些問題,那麼會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要點二:循序漸進的實操訓練

第二點是循序漸進的實操訓練,比如說像簡單心理的「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就有心理熱線、初始訪談,還有正式諮詢的一個訓練,這樣的訓練方式也是循序漸進的,而且在每一步都有很好的支持,有督導,以及平臺介紹的來訪者等等。這個方式既能為你保駕護航,幫助你能夠接到初始的個案,同時也在這個過程當中幫助你一步一步踏實的去成長。

要點三:同伴、督導、老師的支持

下一個,是有同伴、督導、老師的支持,這一點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在這個行裡面千萬不要孤單的一個人去做,這個是非常困難的。你需要有情感上支持、知識上的支持、技術上的支持,這些資源都是對於整個職業發展來說非常有幫助的,所以要從一開始的時候去有意識的建立你的資源網絡,建立你的人脈圈,去和同行、導師這些人發展出很好的關係,互相幫助。

“咨询师是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在工作”| 心理咨询师初长成

要點四:從長程連續的培訓開始

我建議,至少在最開始的時候,需要參加一個長程的連續的培訓。首先,長程的連續的培訓,它的內容會比較循序漸進,有結構性,能夠一步一步讓人成長;另外,我們也知道在諮詢當中動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長程的團隊當中,你在班級中可能會觀察到很多關於你自己、關於你和你的關係的部分,這些都是做一個諮詢師自我成長非常重要的環節。

要點五:執業平臺

另外一個重要的點是,培訓結束之後是否有執業平臺可以入駐,或者有資源推薦你到某一個地方去實習或者接個案。對諮詢師來說,一開始的入行是很困難的,如果有這些幫助的話,在開始時會走得更加順一些。

如何面對第一個個案?

作為心理諮詢師,總要邁出第一步,也就是接第一個個案。我看到很多人問:第一個個案的來源,是從哪裡來的?

這個問題可以很簡單地來回答,我個人覺得是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培訓項目的實習安排,這個是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渠道。他們有這樣子的一個平臺,有這樣的設計,或者有這樣的推薦的資源,這是非常穩妥的,是最讓人有安全感,降低焦慮感的一個方式。

第二個部分的話,我覺得是要做自我宣傳。你周圍的人知不知道你雖然剛入行,但是是一個專業的、有助人初心、訓練有素的諮詢師?你有沒有在一些地方讓你的聲音發出來,讓別人知道有你這個人存在,讓你潛在的來訪者有可能會看到你?酒香也是怕巷子深的。所以我覺得在現在的一個年代,在互聯網那麼發達的一個狀態下,自我宣傳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在接第一個個案之前,需要準備什麼?因為接第一個個案之前一定會是非常焦慮的,在這個時候,我覺得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想到要接這個個案,現在的感覺是什麼?你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現在感受是怎樣的?

這個時候你的感受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你可能會是很期待,很興奮,很焦慮,很退縮,這些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你要先去觀察到自己的感覺,感受到自己的感受,然後承認自己的感受。

“咨询师是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在工作”| 心理咨询师初长成

下一步,你可以去思考:是什麼給你帶來這樣的感覺?是因為你自己的部分嗎?因為是第一個個案所以緊張嗎?還是說是因為來訪者的原因,比如ta性別、提出的問題、年齡等等。你要去理解是什麼給你帶來了你現在的感覺,然後去思考過原因之後,再開始去尋找資源。比如說你對於初始訪談有一些不確定,可以閱讀相關書籍去梳理一下初始訪談的要點;或者你覺得有一些個人議題相關的問題,你可能要去找一下個人體驗師;還有比如說更加專業的問題,你可能需要在第一次諮詢之前就去找你的督導討論,怎麼樣來幫助你更好地開始。

所以在接第一個個案之前,我覺得你需要先去感受自己的感覺,然後去思考是什麼帶給你這樣的感覺,第三步,是去找資源。資源可以是督導的支持、書本、同伴的支持、家人情感上的支持等等。

有其它工作,如何轉行做心理諮詢師?

有一個問題很多人問:有本職工作,感覺學習時間非常緊張。放棄本職工作的話,經濟壓力太大,這種情況下要怎麼去做選擇?

看到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想法:首先,還是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重新評估自己有多想學諮詢,有多想做一個諮詢師,以及你做諮詢師的目的是什麼?你是否已掌握到了足夠多的信息來幫助你做選擇?因為在這個時候,這種焦慮是非常有價值的,焦慮可能在告訴你一些東西,告訴你可能還有一些東西是你不確定的,或者是你還想的不夠清楚,還沒有準備好。所以不要去無視這種焦慮,要去理解它。

在重新評估之後,你對這個問題會有更清晰的認識,下一步就是尋找資源,尋找信息,尋找你可以利用的一切的東西,然後隨時去調整你的規劃。未來職業發展一定是不斷在變化的。所以如果你覺得工作太忙了,你是否可以考慮調整工作,比如說換一份工作,或者跟你領導去討論換個崗位等等,這些都是一種可能性。

第二步,從培訓角度,以簡單心理的課程為例,「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可能是比較完整,但需要投入的精力也很多,如果目前你沒有足夠的精力可以投入,是否可以退而求其次,比如說先上一些如Seed課程等的培訓。如果是經濟方面有壓力,可以考慮是否需要向家人尋求一些經濟的支持?家人願意為你提供多大的支持?這都是可以去考慮和討論的。

第三,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心態方面。有的時候轉行可能是無法一下子做到的,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去改變的,你需要從心態上去接受這件事情。這也會讓你對未來有一個相對合理的預期,同時也會讓你不用焦慮一些不現實的事情。

心理諮詢師的發展

下面,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比較個人化的心得和體會。首先,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個人的品牌發展。我覺得每一個諮詢師都可以建立一個品牌,當然這裡的品牌不一定是要註冊一個商標,我覺得可能更多的是你作為一個諮詢師,你就是自己的品牌,那麼你是一個怎樣的諮詢師?你擅長處理什麼樣的問題?你怎樣和來訪者工作?你如何讓你匹配的來訪者找到你?

第二,在你成長為心理諮詢師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彷徨、懷疑自己、不自信的時候,會懷疑自己怎麼入了這樣一個坑?這個時候我的建議是問自己:我現在的感覺是什麼?然後去理解自己現在的感覺是如何形成的,是什麼讓你感覺緊張、焦慮、不自信。

“咨询师是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在工作”| 心理咨询师初长成

第三個建議是,你需要持續不斷地建立屬於自己的支持網絡,包括你的專業人脈、休閒娛樂的方式、愛好、其他各行各業的朋友,還有你的正念冥想等等。因為心理諮詢師也是人,是一個完整的人。你生活中不是隻有心理諮詢,你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你有你的情感,你有你的脆弱,你有你痛苦的時候,你需要接受這些部分,然後再去找到能夠更好的幫助你、支持你的環境,去影響你身邊的環境,去尋找那些適合你的資源,來幫助你不斷地成長。

那麼,心理諮詢師到底是在用什麼工作?我覺得這一點可能不同的諮詢師都有不同的體會,而且在不同的職業發展階段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體會,就我個人目前最真實的一個感受。我會覺得心理諮詢師是用自己整個完整的人在工作。完整的人包括專業知識技能、人生歷練、你的職業的經驗、你過往人生當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去過的每個地方、看過的每本書、每個電影,然後包括你的大腦、你的情感、你的人格,所有這一切都來幫助你去理解你面前的這個人。

在我成長為心理諮詢師的過程中,我會感覺到自己的人格變得更穩定,但並不僵化,而且越來越有彈性。我記得我在做第一個個案時,我督導這麼跟我說:諮詢師要像水一樣有彈性,而不能只是一塊精美的玻璃。如果你是一塊精美的玻璃的話,這個時候來訪者只需要一個憤怒的眼神,就可以把你殺死。所以這句話我也分享給大家,我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非常大的。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可以對大家的成長有所幫助,我很期待和大家在未來的專業道路上相遇,共同發展和成長。

◆ ◆ ◆ ◆ ◆

如果你也想像學姐吳菲音一樣,

踏上心理諮詢的學習旅程,

「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

5月春季班正在招募

兩分鐘帶你瞭解這門

結合實習和督導的系統專業課:

最後12個名額 報滿即止

從今年春天開始,

踏上心理諮詢學習的旅途 :)

猛戳原文,直達課程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