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嵇康:古痴今狂终成空

文|北溟鱼

赵至十四岁的时候,终于得到一个去洛阳的机会。他的母亲总爱跟他说,他家从前世代都是文化人。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每天与耕牛和土地打交道。赵至常常沮丧地想,他恐怕永远也不能像那些读书人一样风度翩翩,让人敬仰。

为了圆这个恐怕永不能达成的梦想,他辗转来到了洛水北岸的最后一组巍峨宏伟的官家建筑——太学——当时的国立最高等经学研究院。

他站在门口,甚至没来得及编出一个混进去的理由,就走不动路了。他看见一个奇怪的人,就站在门外,面对着那排齐齐立在门外的石碑,抄碑文。他听说过,那是正始二年,朝廷校定儒家《尚书》与《春秋》的内容之后用隶书、小篆和古文刻下石碑,立在太学门口,以为学生研习,参考。

那人很高,穿得很普通,却有一种让人挪不开眼睛的光芒。后来的人说他“美辞气,有风仪”,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说他“如孤松独立,如玉山将崩”,那都很对,却都不能准确地形容他站在赵至面前时的样子。所以,赵至便走上前去,十分热切又唐突地问他的姓名。那人告诉了赵至他的名字,那个像光一样照引他一辈子,也照引那个时代同样有热血的年轻人的名字——嵇康。

赵至向嵇康述说想要成为一个文化人的心愿,嵇康欢迎赵至去山阳他的家里做客。赵至于是知道,那是嵇康隐居的地方,他娶了曹魏的宗室长乐亭主,成了皇亲国戚,便在河南焦作百家岩一带靠着公主的封地修了一个大庄园——嵇山别墅。他和他的好朋友吕安、向秀常常在那儿打铁、喝酒、弹琴、辩论。当时的政治,有地位的人欺上凌下,骄横的臣子肆意妄为,拥兵擅权。国君猜忌大臣,大臣算计国君。嵇康也向赵至描述他的理想:洛阳是一个有太多繁琐礼仪,等级森严,又虚伪无聊的地方,他想要一个简朴自然的社会。他可以证明给天下看,摆脱那套虚伪礼法,自然、朴素,就可以快乐。

这之后,嵇康的样子常常出现在赵至的脑子里,他自信、朴素、有理想,还有一种让他着迷的、对权威的叛逆。

第二年,赵至终于忍受不了日复一日没有希望的务农生活,又被征发服兵役,于是装疯逃跑。他去山阳找嵇康,可是嵇康却不在。赵至不知道,在他为了自由与理想摩拳擦掌装疯逃跑的那些日子,嵇康对他的命运也不如他表现出的那样从容自信。

正始十年,高平陵政变,司马师杀了辅政大臣曹爽,彻底激怒了本来就看不惯司马家的各地挺曹势力。嵇康并不喜欢曹爽,可司马师的行为却彻底激怒了他——社会的道德底线被破坏了。司马师兄弟四处出击,强逼有点名气的知识分子表态:拥护他们的,高官厚禄;反对他们的,严刑伺候。嵇康知道,保持沉默就是默许这种“流氓行径”,这是他不能做到的。

当一个叫毌丘俭的在寿春发动反对司马师的武装进攻时,嵇康也认为是天下对司马氏群起而攻之的时候了。已经三十二岁的嵇康号召了好几百人,也要扛着自家耕地打铁的锄头铁锹当武器上前线。他兴冲冲地找到了好友山涛。山涛立刻泼他一盆冷水:不行。这种乌合之众怎么能管用?当年黄巾大起义几十万人浩浩荡荡被曹操带着几千人就全歼了。嵇康还没来得及说动山涛,毌丘俭的首级就被送到了洛阳。但从此,他就跟司马家撕破了脸皮,他们做什么,他就反对什么。

毌丘俭反叛的第二年,司马师死在镇压反叛的途中。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上台之后继承了他的事业,继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赵至去山阳寻找嵇康之时,正是司马昭频频派人向嵇康示好的时候。而嵇康,他冷笑一声,高喊着要做隐士,跑到河东去找大道士孙登玩去了。一躲,就是三年。

三年过去,世道已经翻天覆地。原来的好朋友们,阮籍、山涛都做官去了。尽管做得隐晦无比,可到底是服了软。司马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禅让”这场把戏,做皇帝的游戏已经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嵇康一看又火了:怎么没人跳出来说一句“我反对”呢?他本来是无党无派,看谁也不顺眼,但莫名其妙地,天下噤声的时候,他跳出来,成了“旗帜”。

后来赵至又去找嵇康,跟他回了山阳,在他家住了一段日子。更近的距离,让他看见偶像嵇康身上那些远看是潇洒近看是棱角的倔劲儿:他根本不懂得察言观色——司马昭提倡什么,他就反对什么。

当时有个学者叫张邈,写了一个《自然好学论》,说好学是人的本性。本来是挺好的文章,但是被司马昭拿来当作号召大家去太学上学、读经,继而被他政治洗脑的材料。嵇康自然不愿意,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难自然好学论》。他说人生来就好吃懒做,怕苦怕累更怕死,哪有自然好学的?

司马昭想请嵇康出来做官,让小兄弟钟会去探探口风。钟会少年成名,当年他怀揣着探讨才性问题的《四本论》想向嵇康讨教时,也只敢把书从墙上扔进去,怕从来不圆滑的嵇康把他的书说得一无是处。这次,已经肥马轻裘的权臣钟会依然想以“文化人”的方式和嵇康套套近乎,可嵇康在打铁,目不斜视,向秀在帮他拉风箱。

钟会期期艾艾,却不敢开口,只呆站着。嵇康对着空气问钟会,你来听什么,看什么啊?

钟会仔细斟酌了一下,十分得意地以文化人模棱两可不知所云却貌似高深的方式回答道,看我所看到的,听我所听见的。他本以为此言一出,嵇康一定对他青眼有加,可没想到嵇康哼都不哼一声,继续打铁。钟会心里却全是挫折感,回去恼羞成怒地向司马昭汇报说,嵇康确实是很厉害的人物,但是他不听话,你得杀了他。

司马昭保持沉默。他还在等着嵇康表明立场,给他最后一个机会。嵇康的好朋友山涛最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恰好司马昭想让山涛做吏部郎,山涛立刻举荐嵇康,扔给他一根救命稻草,苦心劝他——毕竟他还有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

嵇康是愤青,但局势怎样他自己心里也有数,因而山涛的举荐他既没有拒绝亦没有接受。他准备拖,拖到更重要的事情出现让司马昭忘了这一茬,却没想到两年过去,“高贵乡公事件”忽然爆发:

年轻势弱的小皇帝曹髦振臂一呼,大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自己不能坐着等着被废黜,被侮辱。十八岁的少年皇帝带着零星几个心腹要出宫门去讨伐司马昭,却被他的党羽贾充指使手下一剑刺进胸口。

这件事严重挑战了嵇康关于社会秩序的心理底线,他想到:山涛,不是承了司马昭的情,劝我做官吗?他立刻援笔濡墨,给山涛写了一封信。

赵至兴奋又伤心。他捧着那份被一遍遍誊写,被太学生争相传阅,甚至墨迹未干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知道,这篇文章会带着嵇康的骨气和风度流传千古,但他也知道,嵇康,恐怕活不成了。

嵇康在绝交书里说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狠狠打了司马昭的嘴巴。司马昭正花大力气造舆论,拾起儒家礼义、仁和以及等级秩序的学说,特别强调“禅让”是古代的圣贤们推崇的执政模式,他们司马家代了曹魏的政权也是顺应天命。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正是嘲笑他们的掩耳盗铃。

这一下蜇得司马昭不轻,他开始罗织能让嵇康永远消失的案子,于是就有了那件著名的“吕安案”。吕安的哥哥吕巽霸占了吕安的妻子,怕东窗事发,于是先下手为强,先告吕安一个不孝。这事情当时震动不小——不孝是对礼法和儒家传统最大的蔑视。可是嵇康知道,这事情又是和东汉屡见不鲜的造假案一样,于是他义愤填膺地杀上朝去要以朋友之名给吕安的德行做证明,只是,早已自身不保的他却和吕安一起被判了死刑。

人总是要死的,死得精彩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在浊世摇尾乞怜的苟活,不如死了痛快。这是嵇康的逻辑。

他死的那天,《晋书》上说他“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那天洛阳城刚下过一阵暴雨,把天上的太阳洗得有些惨淡,神形枯槁的像是那个从容站在刑台前的中年人。他看起来还很年轻,却已经活够了。他看着台下或愤然或迷惘的太学生们,仿佛看见那个站在太学门口抄写经文的自己。

太学生们来救他,要求他做他们的老师。但他此刻只需要一曲弦歌一觚酒,他还要最后一次表达自己,但不需要旁人的参与。

赵至站在太学生们中间,望向嵇康,看见他平静地看了眼太阳映在日晷上的影子,坐下来,弹出了那一曲《广陵散》。信手挥弦,飞扬恣肆。开天辟地,少有人能够一辈子遵从自己的志愿活得始终如一又如此潇洒,而嵇康做到了。

这之后,是一种震撼,长久地留在那天听到它的人心中。很久之后,赵至读起嵇康《声无哀乐论》,总还会想起那一幕。他想,嵇康说得对,好的音乐,会震出我们心底早已被忽视的真情。于是哭,于是叹,一代一代,像是融进了血里。他想,很多年后,也总会有人像他一样每到失望、困顿,就会记起嵇康那天弹起《广陵散》的样子。

赵至后来在江夏、辽西做官,一路扶摇直上,回到洛阳。但他却不知道,母亲已经在他辗转赴任的过程中死去了,而父亲为了不打断他的仕途没有告诉他。人生如同平地上的玻璃球,缓缓滚动,停下来的地方哪怕是自己费尽力气追逐的,也总沾满尘土,让人有后悔有失落。

他又回到洛水北岸太学的门口,儒家七经的石碑依然在,却再也没有那个高高大大,又不修边幅的抄经人。他想,嵇康的人生,恐怕是没有后悔的吧。

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小杂志,大语文

“青年文摘•好课”特邀畅销作家,为你呈现中学语文作文的第N+1种写法。附带作家音频问答,帮你掌握作文题目背后不同的审题、立意角度与写法。

本期作家

北溟鱼

【作家小传】北溟鱼:清华大学哲学学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律人类学硕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法律博士。著有《在深渊里仰望星空》等书,个人微信:406042400。

本期作文习题

“人人都应有一种深厚的兴趣或爱好,以丰富心灵,为生活添加滋味。”“智勇多困于所溺。”结合这两段话,自定立意,自定标题,写一篇800字文章(诗歌除外)。

想看这道作文题作家是怎么破题吗?作家北溟鱼为什么会认为,“知识分子沉溺于一种爱好,为自己活,是一种幸运”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青年文摘·好课会员

听作家写作课,看作家写作文

青年文摘•好课,一堂可以共享的好课

名师直播课

作家写作课

精品美文课

文摘读书课

嵇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