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的三個做法

- 愛自己,以此滋養 -

愛自己的三個做法


愛自己的三個做法


如何懂得愛,一定是先愛了自己。

愛是人生當中重要的課題,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愛,渴望愛的滋養。

當一個人能夠被愛滋養,飽滿的能量洋溢,呈以自在、平和與安喜。仿如被世界親吻一般,也愛著這個世界,與此當然地也愛著自己。像沁在花瓣上的甘露,滋潤著一顆盈滿的心,享受於每一個摯愛的當下。

生命當中,能夠被喜聞樂見的愛,來源於父母家人,同時,也有許許多多來自於外面世界的愛。我們能夠感受得到,或者沒有。無論如何,我們確實都被世界的愛所滋養,陽光、水分,還有空氣,都是世界的愛。

不得不說,我們總是渴求得到別人的愛,或者急於去愛別人,卻無意識於要去認真地愛自己。愛自己,其實比獲得外來的愛,更加重要和珍貴。因為,人的一輩子,是自己每時每刻都在參與著自己的生命,只有自己,能夠一直陪伴自己。

愛自己,本來應當是自然的事,卻令人犯難於如何愛自己。我所認同的愛,是自在自然的,正如阿瑪斯鑽石途徑系列叢書當中所言,愛是一種本然,“我”本身就是愛。可是,很顯然,我們都是一個時常遺忘自己的人,我們看不見自己,亦不知我們應當愛自己。

身處於塵世間,大抵我們都如此:愛自己——是我們每個人的修行。

愛自己,需要學習,學習接納自己,學習做自己的重要他人,學習肯定與欣賞自己。

學會接納自己


不愛自己的一個普遍的表現就是,批判自己,譴責自己。會發現,這樣的我們總是不開心,重點是,我們並不會因為批判和譴責,讓自己更好。

接納自己,是接納全部的自己。接納自己我是誰,接納自己的成長環境,接納自己的外貌外形,接納自己的性格特質,接納自己本來的一切·····

接納自己,要接納自己的時間、能力、精力是有限的。我們會因為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能力不足,沒有辦法做好很多想做的事情,而對自己感到不滿。苛責自己,抱怨自己的做法,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內耗,也會傷害到自己。

當我們遇到超越能力範圍的事情時,要學會去拒絕,因為我們的時間、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要為了遷就別人,習慣性地勉強自己。這樣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消耗,甚至是別人的誤解。

接納自己,還要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要去表達情緒,而不是進行情緒表達。表達情緒,是以“我”為主語進行陳述式表達情緒,將自己的情緒背後的感受表達出來;而情緒化表達,是以“你”為主語進行情緒發洩式表達,將自己當下的情緒毫無剋制的吐露出來。

例如,回家看到客廳被伴侶搞得亂七八糟,如果說:“我今天上班特別累,看到家裡這麼亂,現在有點煩躁,你幫我們稍微整理一下好不好?”那麼這樣的表達,既可以正當地釋放自己的情緒壓力,又可以妥善解決當下的問題,如果是“你怎麼老是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的,你是怎麼回事?”類似這樣的表達,往往會點燃一場爭吵,自然會傷害自己,還有伴侶。

很多人會因為質疑或嫌棄自己而排斥自己。排斥,是一個與發展自己的力量相反的力,這個力如果一直和自己進行拉扯,只會讓我們距離自己越來越遠,我們就無法與自己建立聯結。聯結,旨在於和自己同在,身心合一。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向前的方向,一直往前走,慢慢成長。

只有接納自己,才能與自己建立聯結,更好地愛自己。

做自己的重要他人


生活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擔當著身為自己以外的不同身份,因而我們也很容易習慣性地在別的身份上為自己的家庭、公司傾注心力,而遺忘了自己。

愛自己,要學會做自己的重要他人。敢於去為自己做主,為自己擔當,學會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身上,去做自己一直以來想做的事,學會去充實自己,在那些事情當中,感受自己,認同自己。我們總要在一些事情當中,去和自己進行交互,這是認識自己,也是和自己交流的重要方式,不管是運動、冥想、閱讀、旅行·····這些都是能夠和自己互動,並且滋養自己的事情。

學會把時間留給自己,能讓自己獲得源於自己的內在力量,學會去內化自己,學會每天對自己說三句話:

我愛自己

我接納自己

我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好

肯定與欣賞自己


愛自己,要學會肯定與欣賞自己。很多人會受到成長環境影響,傾向於否定自己,輕視自己。畢竟,當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習慣性給予自己負面評價的時候,如果一個人不足以認識自己的話,自信心是很容易被打壓的,而且也很難擺脫別人的既有看法。

如果我們會受到這樣的影響,是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其實一個人本來就具有其價值,而並不需要別人來肯定才擁有價值。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陷在這樣的認知當中,哪怕是有所意識,也很容易被自己的習慣性思維牽絆。

當我們談及肯定與欣賞自己的時候,很多人會認為自己無法肯定自己,也無法欣賞自己。其中的原因,除了上述認知的缺失,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潛意識當中,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肯定與欣賞的。這些都是源於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沒有去認識自己,所以看不見自己性格特質背後的意涵。

如此就當去多覺察自己,覺察生活當中關於自己的細微之處,去看見自己的性格優勢,看到自己能夠比別人做得好的事情。同時,去詢問朋友眼中的自己,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思維是認同不到也識別不到自己的很多優勢的,甚至一些你不以為然的特點,是別人羨慕的特質。

如果我們尚未看見自己很多,我們也可以將肯定自己與欣賞自己這件事,當成自己的修行的功課,先把自己能夠做好的小事做好,慢慢積累自己的力量,那麼,我們就會慢慢學會愛自己。

愛自己,並不容易,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要和固有的思維模式,以及過往的壞習慣做鬥爭。並且,愛自己,是一件一直持續的事情,其中肯定會經歷很多迂迴與波折,自我否定與自我懷疑,一定會繼續地時常發生。這些,也像愛自己一樣,去接納它。

當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發生,不知道怎麼辦時,要記得,去愛自己。因為,這就是幫助自己。

在文字裡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在這裡,見你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