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最美味的小吃是什麼?

此逃若何


甘肅美食千千萬,你要pick哪一個?


甘肅人吃東西,特點十分明顯,便是“無肉不歡”、“無面不歡”、“無辣不歡”。

中國整個省份都以吃著稱的不多,甘肅就是其中一個。一提到甘肅,手抓羊肉、蘭州拉麵等美食就會瞬間佔據我們的頭腦,刺激我們的唾液腺。難怪《舌尖上的中國》一次次推薦,還是沒能滿足吃貨們探索的心:甘肅這麼多美食,三季節目哪拍得夠!

一“面“走天下

牛肉麵

第一次去蘭州吃拉麵的人都會驚呼:“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牛肉麵!”的確,不論你在聲稱多“正宗“的館子吃得多貴,只要出了蘭州,牛肉麵就不再是它本來的味道。作為被最廣泛認識的甘肅美食,牛肉麵的存在似乎蘊含著”玄學“:只“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看似簡單,入口卻色香味鮮皆具,濃烈卻不膩。初來的人還在糾結選毛細、細、二細還是三細,而最著名的館子下午兩點鐘就賣完關門了。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134****5050

漿水面

漿水面是以漿水做湯汁的一種麵食,流行於蘭州、天水等地,而又以蘭州的最為考究。漿水面吃起來多了一種酸味,伴隨著香和辣,多了一種夏日的清涼感。而漿水裡蘊含的多種有益酶,則可以清熱解暑增進食慾。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

蘭州涼麵

西北夏日還有一個絕配,那就是蘭州涼麵。煮好濾乾的拉麵在冷水裡被賦予了彈牙的嚼勁,盛出澆一把加了胡蘿蔔和芹菜的滷子,配芥末調味,再上一碗加了芹菜的素面湯佐食,整個夏天飢腸轆轆的期待,都能在這碗麵裡得到滿足。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七月未央Nicola

面片

炒麵片則是每家必備的主食之一,也是在全國都名聲頗廣的美食。拉長壓扁的寬面被師傅用熟練的手法揪出,加洋蔥、土豆片和青椒一同翻炒,面片翻飛間沾染了煙火和調料的香味,吃起來絕對能解一時之饞。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旺妲Brian

敦煌臊子面

用臊子面待客,是敦煌人最好的款待方式。這種傳統的手工麵食裡融入了敦煌人的真誠和熱情:一碗紅彤彤的麵湯,一勺食料豐富的臊子,加持以敦煌的傳奇色彩,一口入喉,便是滿心滿胃的歸屬感。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林韻

拉條子

拉條子即是拌麵的俗稱,作為一種實實在在的主食一份子,拉條子主料簡單,但配料卻及其豐富,往往會用油爆西紅柿出汁,加了孜然、皮牙子,投入切厚塊的牛羊肉爆炒,再加入洋蔥青椒等配料,出鍋別有一番風味,讓人吃得不亦樂乎。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遊友攻略2014

“小食”藏天地

牛奶雞蛋醪糟

南方人熱愛醪糟雞蛋,到了甘肅,煮湯的水換成了牛奶,醪糟在其中煮沸,打入雞蛋花,而後沸騰到如仙女飄逸的衣裙,撒入葡萄乾、花生和白糖等,攪拌間奶香和酒香飄散而出,黃白相間裡蘊藏著西北美味的密碼。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清涼世界

甜醅子

清明一過,甘肅人就進入了普遍製作甜醅子的時節。這種小吃在端午時甚至與粽子共享同等地位,是這裡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甜醅子的做法與醪糟類似,只是原料換了莜麵或青稞,發酵後酒香四溢,吃起來口味偏甜、嚼勁十足,是夏天消暑的又一好伴侶。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遊友攻略2014

熱冬果

冬天的蘭州地氣乾燥極易上火,於是出現了熱冬果。只要一入冬,街頭巷尾就開始出現熱冬果冒著熱氣的蹤影。一口大鍋,煮者黃橙橙的大梨,散發著果味和藥香。在寒意漸上的冬日,吃一口熱冬果,暖意便就隨著食道傳遞到身體各處去了。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遊友攻略2014

釀皮子

釀皮子既可作為主食,也可作為小吃。切成條狀的釀皮配上面筋,鋪一層黃瓜絲和香菜,再加入醬油、香醋、辣椒油和蒜汁,伸筷子一拌,釀皮和調料碰撞出頗有食慾的清爽聲響,光是這聲音,就足夠喚醒讓人昏昏欲睡的炎熱夏日了。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遊友攻略2014

灰豆子

灰豆子實則為“黑”為“紅”。它是用當地的蓬灰與麻色豌豆,加入紅棗和白糖熬製的粥。麻豆酥爛,紅棗皮破,溢出香甜的汁液,混合在一起創造出誘人的濃香。冬日可趁熱食用,到了夏天,冰鎮過的灰豆子也別有一番風味。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遊友攻略2014

炸油糕

油麵中包入冰糖、芝麻、核桃仁和玫瑰香精,揉捏成小圓餅,放入油鍋炸到金黃酥脆撈出。炸油糕的製作程序簡單直接,口感卻層次豐富,最外層是酥是脆,咬開後卻軟糯香甜,油而不膩,咀嚼間香氣充盈口腔鼻腔,回味無窮。

泡兒油糕

相比起炸油糕,泡兒油糕的製作工序則要複雜得多。製作時需要大油和水燙麵,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既要求油,水,面的比例合適,又要求油溫適宜和火候恰當。這樣才能膨鬆起泡,表層脆酥如蟬翼,內裡軟糯如綿糖的特色。因此這種製作工藝考究的糕點,最初只出現在宮廷宴席上。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駱駝貝兒

酸奶

和常見的“喝”的酸奶不同,這裡的酸奶是用來“吃”的。呈嫩豆腐狀的凝結酸奶聞起來帶有發酵的酸味,吃起來又像冰淇淋般入口即化,而後濃郁的奶香瀰漫開來。喜甜的食客往往會在酸奶裡調入葡萄乾和黑芝麻,在中和酸味的同時帶來更豐富的口感。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遊友攻略2014

糌粑

糌粑和酥油茶,是藏地最常見的主食吃法之一。青稞磨成粉,吃的時候調入酥油和茶水捏成團即可食用。糌粑的口感略幹、顆粒感明顯,但青稞的清香和酥油凝結其中的香滑,會在咀嚼中被慢慢釋放出來。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梁Q那些年

無“肉“不成宴

草原三珍

草原三珍即“蟲草燉雪雞”、“蘑菇燉羊肉”和“蕨麻米飯”三大營養美食。“蟲草燉雪雞”需採集冬蟲草的菌根,與在雪線附近捕獲的雪雞加黃芪合烹,“蘑菇燉羊肉”的原材料則來自於夏河縣河木曲的“歐拉羊”或“甘加羊”,與同是夏河縣的丁字蘑菇合烹,實打實的鮮美無比又十分難得。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遊友攻略2014

蕨麻米飯

蕨麻米飯作為“草原三珍”中的一員,是甘南藏族人民的家常。大米和蕨麻分別煮熟,盛在碗裡後撒入白糖,澆上酥油汁,邊攪拌邊吃,甜而不膩,香氣十足,成為藏族人民待客的必備。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梁Q那些年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的地位不言自明,它既是西北人們的傳統美食,又是款待尊貴貴客的特色美味。現宰的大塊肥羊放入沸水,烹熟後盛出,只需簡單的蘸料就能點化出羊肉的肥美鮮嫩,回味無窮,吃完要嘬一口手指才算過癮。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高高

發子面腸

利用羊的下水,將肺、肝混合著鹽、蔥和花椒剁碎後塞進肥腸,將精白麵粉用水攪拌成糊狀加入調料灌進細腸,即成“發子”和“面腸”。發子面腸的慣常吃法是文火蒸煮,切成小段,調上辣子油、陳醋和蒜泥食用,鮮美濃郁,是到甘肅不能錯過的特色。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行走在西部的草原

藏包子

藏地的包子,餡料自然要用鮮美的牛羊肉。甘南藏地人民捏得一手好包子皮,包裹調製好的牛羊肉,捏出漂亮的褶皺,以流暢的漩渦收尾。吃的時候一定要先咬開一個小口,吮吸鮮美的湯汁,然後再大快朵頤。

圖/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遊友攻略2014


微遊甘肅


說到小吃,至今讓我記憶猶新,說著就直流口水的美食

第一要數肝子蕎麵碗託

好多人可能沒吃過蕎麵碗託,是一種陝北榆林特色傳統麵食,因成形似碗的形狀而得名,在方言裡又叫做“碗團”。碗託是用蕎麵同水攪拌成糊狀,倒在碗裡,上籠蒸熟,蒸制途中,要拿筷子在碗中攪拌幾次,是為了受熱均勻不夾生,熟透晾涼從碗中取出即成。吃的時候時,切成大薄片,再秘製的麻辣肝子,不吃辣的小孩可以加韭菜提香的調料汁水,那就是童年記憶裡最好美食。

排第二位小吃是甑糕,口感軟糯黏香甜,棗香濃郁,是老少兼愛的美食。甑糕是陝西的特色小吃。主料是糯米,裡面分層加芸豆、紅棗,據說上下有九層至多,整制的時間很長,蒸制的工具也是特質的。以前都是走街串巷賣,每次聽到"甑糕,賣甑糕來"的吆喝聲,都會買上幾塊錢的。

有次出差到四川吃了地方小吃抄手,我們那裡叫餛飩,味道麻辣鮮香,也是讓我的味蕾久久不能釋然啊!湯格外的新鮮,裡面有香菜、榨菜丁,還要有紅油,紅紅綠綠,很是勾人食慾。倒點香醋,端起碗來,哇,一股撲鼻的香味兒。抄手的皮特別的薄,像紙一樣可以清清楚楚的看清裡面的餡,而且餡肥而不膩。喝上一碗熱乎乎的抄手,美啊!

到了河南早餐得吃胡辣湯,外加水煎包。胡辣湯中有牛肉丁、腐竹、粉條、土豆塊、蔬菜丁,搭配很豐富。早上來一碗微辣的,熱騰騰的胡辣湯,再放些油辣子、簡直色香味俱全,想著就流口水。

長沙臭豆腐,雖然遠處聞著味怪怪的 ,真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那個香啊!用筷子夾上蘸滿了火紅的辣醬或者調好的醬汁兒,輕輕地咬一口,外脆內嫩的口感,讓你感覺通體舒暢。豆腐,還有各種辣醬和香料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奇特的味覺感受。一盤絕對不夠吃。

我們祖國幅員遼闊,各個地方的小吃非常多,好吃數都數不過來,煎餅果子、餅夾涼粉、饃夾花幹、驢肉火燒、釀皮子、麻辣燙、熱乾麵、擀麵皮、熱米皮等等,太多了。恕我沒能一一枚舉了。







Paobuba


首先 老家的肉火燒,和其它地方不一樣,名字叫 延津肉火燒 從小吃到大。

1997年當兵經過蘭州 第一次吃的蘭州拉麵

2000年 鄭州紅旗路東段的雞塊米線

2001年 河南商丘的吊爐燒餅

2002年 鄭州的蕭記燴麵

2006年鄭州經七路的農夫大盤雞

2007年河南信陽熱乾麵

2007年焦作的驢肉火燒

2008年新鄉的紅燜羊肉

2009年許昌驢肉 還有一家北京炸醬麵

2011漯河有家螺螄粉 王老五擔擔麵 老潼關肉夾饃 等等

上面是自己吃過印象最深刻的,也是留給我回憶的。

閨女包的餃子最好吃😁



鄭州吃貨圈


小學時最好吃的是,東北油炸糕,山東大煎餅。解放初期一個油炸糕二分錢,一張煎餅一分錢,兩張煎餅包四個油炸糕,一毛錢(那時不叫角,分,一分錢叫一百,一角錢叫一千)吃得飽飽的香香的!小時候,過年才殺豬吃到肉,可我一點肥肉不吃,60年大飢餓後,假期回家途經北京,為解饞吃了紅燒肉,這一來一發不可收拾,成了餐桌最愛! 民間小吃,北京滷煮火燒,肥而不膩,至今想起來都流口水啊!


滿都拉圖46242307


作為山西人,覺得最好吃的是豆角燜面。人間美味呀,夏天四季豆,無論切成絲還是揪成段,肉絲或是肉片都可以,蔥薑蒜爆香,肉絲或肉片炒熟,放四季豆不停翻,放點水炒熟,把蒸好的麵條放在菜上面燜一下,最後把小蔥香菜黃瓜醋拌好的調料澆上,拌勻。很香很好吃。

……………………………………………………………

好久沒上來了,謝謝各位山西老鄉支持,看到臨近省份也有好多愛吃的童鞋,麵食文化源遠流長,謝謝所有支持的朋友。

這個是今天做的炒拔爛子,也是山西常見的一種美食,做法也很簡單,土豆擦絲,洗乾淨裡面的澱粉,瀝乾水分,麵粉均勻灑在土豆上,把土豆絲上全部裹上面粉,放少許鹽和花椒麵進去,上鍋蒸十分鐘,土豆蒸熟即可。倒出來放涼,切蔥花,紅辣椒,油放多一點,爆香後放蒸好的麵粉裹土豆,加適量的鹽,炒個雞蛋放裡面會更香,我這裡放了香菜和青椒,也挺好吃的。看不懂我也得也沒事,百度上有更詳細的步驟,看起來複雜,做起來很簡單的,喜歡的可以嘗試下,真的很好吃。


常春藤68


在我看來,我吃過的最美味的小吃,我們老家的燒餅配魚湯,魚湯湯鮮味美,燒餅,軟硬合適,非常美味,可以現在工作在城市裡,一直都喝不到老家的這種味道,現在還非常想念!



鄭小廚愛生活


臭豆腐,還得是湖南的臭豆腐,那叫一個臭,叫一個好吃啊!以前上班經過的地方有一對夫妻,幾乎每天都能看見他們賣臭豆腐的小推車,每次上下班,隔好遠就能聞到那股熟悉的臭味,每次聞到都直咽口水哦!


Qw有毒


我是70後,我印象中,最美味的小吃莫過於小時候跟爸媽出門吃的各種小吃零嘴兒!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在外面吃什麼都感覺特別好吃,現在自己有經濟能力了,怎麼都吃不出小時候後的味道了!


小湟魚


第一次吃麻辣燙是30多年前在一個四川鄰居家吃的!當時真是又辣又香呀!那個時候北方街上賣這個的很少!他家用的是骨湯牛油做的!用料很足很真實!直到現在!還覺得那個味道讓人很難忘!


壁立千仞7


最好吃的當然是這個!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