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乘用車為何要重振帶有運動色彩的名爵品牌?

LiNanWang


長城牽手寶馬,吉利收購寶騰、路特斯,最近還收購了一家外國銀行。中國汽車工業這幾年似乎都靠著一幫泥腿子民企在支撐,國家隊全部啞火。難道李書福、魏建軍們要幹掉一汽二汽上汽不成,不管一汽二汽是怎麼想的,反正上汽是不會甘心的,因為底氣太足。

有錢,有時候也不能為所欲為

國有車企有很多,幾乎每個省都會有。但真正做大做強,企業治理達到國際水準的並不多,上汽是當之無愧的、毫無疑問的第一。2017年,上汽集團總銷量達693萬輛,佔全國汽車總銷量的25%,營業收入8706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44.10億元。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三家子公司年銷量均超過200萬輛。2018年,上汽集團銷量共計7,051,734輛,相較同期仍然增長了1.8%。

目前自主品牌排第一的吉利汽車,2018年全年累計銷量超過150萬輛,達到1500838 輛,同比增長20%。然而,上汽集團的體量是吉利的三倍還不止。如此雄厚的實力,發展自主品牌可以說易如反掌,可事實卻很打臉。上汽乘用車十多年前成立,整體銷量於12年突破20萬輛, 13年完成23萬輛,14年下滑到18萬輛,15年繼續下滑到17萬輛。

在2015年,銷量排在上汽乘用車之前的,除了長城、長安、吉利、奇瑞和比亞迪等傳統強隊,還包括北汽、華晨、海馬、銀翔、眾泰、小康等隊伍。是的,你沒聽錯,海馬眾泰都比榮威MG賣得好,這是為什麼呢?

假設在一個很大的賽車場擺著三臺SUV,分別是途觀,哈弗H6,MG銳騰。然後蒙上你的眼睛,去駕駛這三臺車。在這種情況下,你會覺得途觀開著不錯,銳騰動力響應甚至更好,操控性也非常棒,H6動力匹配最差。閉著眼睛時也能體會到,給你最大好感的是銳騰,但是當你打開眼罩,一切都變了。

你會抱怨銳騰的內飾比磚頭還硬,黑色的調調死氣沉沉,不舒服也沒檔次。後排空間不夠大,配置家徒四壁,哪哪哪都比不上H6。再一看價格,竟然自動擋最低配還要13.9萬,想買2.0T版本要花到20萬。這就是15年左右,上汽乘用車的狀況。

上汽不差錢,所以一開始對於榮威MG的定位是很高的,車型開發基本上都是跟隨合資車企的節奏,當然也包括了價格,這就導致上榮威MG的車過於曲高和寡,車型偏老。花重金打造出來的新款運動SUV銳騰,按照歐洲標準可能是不錯的車,但是卻反而忽視了國人最重視的消費剛需,銷慘淡到給途觀、H6提鞋都不配。

邵景峰崛起,Anthony離開

那段時間上汽的高層肯定非常鬱悶,也會極其的想不通。為什麼花了那麼多錢,請英國設計師,用最新的歐美技術平臺,供應商體系全部採用合資標準,這樣造出來的車,居然賣不過逆向搞出來的雜牌軍。

要知道,吉利長城比亞迪都是用了外國設計師之後才開始大翻身,擺脫了“農業重金屬”的味道。上汽十幾年前就能有如此完善的體系,居然敗得一塌糊塗。還好上海大眾的邵景峰於2011來到了上汽乘用車,對於榮威MG而言,他是真正的救星。

時間到了2016年,榮威RX5橫空出世,對於在大眾呆了很久並參與設計出朗逸的邵景峰來說,什麼是中國人喜歡的元素,他顯然比原來的設計總監Anthony要更加清楚。所以我們看到了RX5有真皮覆蓋的精緻車廂,超大的屏幕,全景天窗,業界領先的互聯網車機系統,以及全新的榮威設計語言。

上市僅僅4個月, RX5就連續兩個月銷量突破2萬輛,一直到現在都穩坐自主SUV前幾名,這才是上汽應有的表現。

其實,RX5與銷量大潰敗的MG銳騰是同平臺產品,動力表現一致,機械層面僅僅作了微調。但是邵景峰用更易被國人接受的方式,讓榮威重生,同時也帶動了MG的復興。在MG6換代之前,旗下的MG5、MG3、MG GT全都都跟銳騰一個毛病,產品力不能直抵人心,價格前期虛高,後期跳崖大降價也無人問津。

換代之後的MG6,ZS車型跟著榮威一樣,銷量激增,直到今年最為重要的車型HS誕生。MG HS剛剛上市,指導價11.98-18.98萬,你會發現價格並不便宜,但是相比於之前的銳騰,HS的戰鬥力爆表。

新穎的格柵,大麴面的性感車身,外觀很獨樹一幟。而內飾,光看顏色就很有吸引力,BOSE音響,兩塊大屏,超大面積真皮環繞,方向盤很飽滿,紅色的按鈕有點超跑的意思,就連出風口等小細節都很精緻。這款車就算只憑內飾,都能搏個好銷量。MG品牌在邵景峰的調理下開始發力,既有噱頭,又有嚼頭。所以9月份,原上汽集團歐洲設計總監/MG汽車全球設計總監Anthony 離職,加盟眾泰。

銷量,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如果把造車比作做菜,那上汽原來就擁有頂級的食材、大廚和管理經驗。只是在口味上面走過很多彎路,現在,上汽乘用車基本上縷清了榮威跟MG各自的味道特點。所以順理成章的,銷量數據開始健康成長。

在2017年,榮威MG雙品牌全年共銷售新車52.2萬輛,同比增長62%,比2016年增長了將近20萬。到2018年,榮威MG雙品牌更是實現了全年銷量70.19萬輛,同比增長34.45%。絕對銷量並不算很耀眼,但這個增長速度十分驚人。

上汽乘用車的主力產品裡面,榮威RX系列、ERX5、MG6、MG ZS等車型持續熱銷,剛剛上市的HS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總的來說,上汽乘用車旗下的SUV跟轎車發展都很均衡。

結束語:經過了幾年的調整期,上汽乘用車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仔細觀察它的銷量,可以看到榮威、MG的拳頭產品都集中在10萬或10萬以上區間。中間發育良好,往下或者往上都還有很大的成長可能性。不能說榮威、名爵的車型絕對的好,甚至於也有不少地方有不足之處,但是上汽乘用車的奮勇直追之心,大家都看得到。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幾年以後,上汽乘用車一定會迴歸自主品牌一線!


二師兄玩車


首先MG品牌有底蘊,雖然原來動力系統對現在造車幫助不大,但對於做車的理念、外觀設計還是很有幫助的,這麼好的品牌不復興可惜了。



另外,就是國內對運動型車有很大需求。90後逐漸成為購車主力,這些消費者追求外觀酷炫、運動能力強的車。目前這個領域比較好的就是思域和昂克賽拉,這時候MG介入競爭,還是可以分一杯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