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中的第三人理論是什麼意思?有沒有什麼例子?

用戶244965224


第三人效果是由美國學者戴維森1983年提出。該理論認為大多數人會傾向低估大眾媒介對自己的影響力,或者高估大眾媒介對他人的影響力。由於這種感知定勢的作用,大眾傳播的影響和效果,通常不是在傳媒指向的表面受眾中直接發生的,而是通過與他們相關的“第三人”的反應行為實現的。

一、內涵

(一)它指的是一種普遍的感知定勢,即人們在判斷大眾傳播的影響時存在雙重標準:傾向

於高估媒介傳播對他人的影響而低估對自己的影響。

(二)第三人效果是一種說服或宣傳技巧。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說服性傳播,定位的致效人群

並不是作為內容對象的表面人群,而是與他們相關的第三人。

(三)第三人效果指的也是大眾傳播的現實影響的一種發生機制。

二、制約因素

(一)信息的性質:負面信息容易產生“第三人效果”

(二)信源的性質:信源可信度越低越容易產生,越是有強烈說服或者宣傳色彩的信息,越容易引發第三人效果

(三)社會距離:人們傾向於認為媒介信息對於與自己社會距離大的人的影響較大,而對自己比較熟悉的人或者群體影響相對較小

(四)個人因素:

1.年齡因素:越大越容易產生第三人效果

2.學歷因素:越高越覺得大眾傳媒對他人影響比較大

3.預存立場因素:媒介與自己觀點不一致時,越會產生

4.自我關聯程度:與媒介關係越密切,越會產生

5.對相關信息的專業感:越覺得自己專業越易產生

三、第三人效果例子

第三人效果反映了一種“高估自己,貶抑別人”的認知心理,即受眾傾向認為,傳播內容對“我”和“你”的作用不大,而會對朋友圈之外的“他”產生巨大影響,這種認知傾向會影響行為。

以“櫻花雨”事件為例,分析發現,武大學子的發聲反映瞭如下的思維邏輯:

第一,遊客搖櫻會對武大的聲譽造成影響;

第二,這種影響對本校的學生影響不大;

第三,不熟悉武大的人,可能因此對武大懷有芥蒂。

我們發現,“櫻花雨”事件中武大學子的發聲,幾乎是第三人效果教科書般的呈現。擔心“櫻花雨”事件會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對武大產生芥蒂,於是發聲捍衛母校聲譽,這種行為恰反映了第三人效果對行動的影響。

媒介事件中此類案例屢見不鮮,早前的“珞珈山炮王”事件中,本校學子也發出過“王某學不能代表整個武大”的聲音,究其原因,還是擔心負面新聞會對朋友圈之外的,不確定的“他”產生影響。

第三人效果常常在媒介事件中顯示出威力,作為一種認知慣性,我們有必要在分析各類輿情事件時考慮第三人效果的作用。


來趣升學


“第三人效果”的概述

“第三人理論”又稱為“第三人效應”或“第三人效果”,英文為The third-person effect。198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與社會學教授戴維森在《輿論學季刊》發表題為《傳播中的第三人效果提出這個概念。這個理論的內涵是在媒介信息環境中的人們,更加偏向於高估大眾傳播對他人在態度以及行為上構成的作用力。戴維森認為人們在判斷大眾傳媒的影響力之際存在著一種普遍的感知定勢,即傾向於認為大眾媒介的信息對"我"或"你"未必產生多大影響,然而對"他"人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由於這種感知定勢的作用,大眾傳播的影響和效果,通常不是在傳媒指向的表面受眾中直接發生的,而是通過與他們相關的"第三人"的反應行為實現的。戴維森把這種現象或這種影響機制稱為"第三人效果"。1978年到1982年間進行四次實驗,驗證第三人效果的存在。從此該理論在國際傳播學界得到廣泛重視。

“第三人效果”產生的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第三人效果呢?主要原因是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認知不足或偏差,還有維護個人利益的動機等原因。

“第三人效果”的案例

2012年7月9日《佛羅倫薩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亮相國博,眾多文藝復興時期繪畫、雕塑等藝術珍品引來各方關注。7月9日,央視播出這則新聞時將畫面上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阿波羅”隱私部位做馬賽克處理。這就是“第三人效果”生活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可以看看鳳凰網的評論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dawe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