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的M16真的很坑麼,是否真的被AK47吊打?

軍武文齋


被AK吊起來打的確切說是M14,但早期M16確實不怎麼靠譜。

但這個鍋不能讓槍去背,因為最早M16以XM16投入越南試用的時候口碑是很不錯的。但後來首批104000支M16(colt 602)裝備部隊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首先一個鍋就是當時柯爾特公司向美軍介紹這款槍的時候,說這種氣吹式自動原理的槍械有自潔性(就是火藥燃氣通過導氣孔吹如槍膛的過程中,能將整套自動機上的汙垢吹乾淨),結果就沒給士兵發維保工具,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該怎麼清潔。但是槍是不可能不需要維保的,所以這是故障頻發的原因之一。甚至有一名陸戰隊員在寫信的時候吐槽,幾乎每一個死掉士兵當時都在修理它的破M16。

第二個問題是火藥,原本為M16設計的M193彈使用的是條形、中空的IMR4475單基發射藥。這種藥燃速很快,發射殘渣很少。

但是由於產能問題,後來M193的發射藥使用了和7.62NATO一樣,雙基球型的WC846發射藥,這種藥燃速慢,膛壓高,關鍵是成本低。但是它很容易留下殘渣,這對M16這種直接氣吹類的槍械而言非常不友好。

而且膛壓的增高讓M16的射速變快,這不一定就是好事,高於設計速度的射速很容易導致抽斷殼,進而導致卡彈。

第三個是為了節省成本、將槍管鍍鉻工藝取消,這進一步導致槍管更容易被骯髒的WC846發射藥汙染。而且越南潮溼的環境也進一步惡化槍管腐蝕的問題。


回到主題,在1965年到1967這段時間裡,絕對是所有拿M16美軍最不想回憶的三年。他們不是輸給AK,而是輸給了美軍的官僚制度。等到67年底、改進上述問題的M16A1問世之後,可靠性就沒啥大問題了。反過來吊打AK是小口徑的基本操作。


瘋狗的輕武


M-16步槍裝備的時代背景是,先後數十萬美陸軍轉戰參與了潮溼、悶熱、地勢環境複雜的叢林作戰,長1.118米,重量5公斤,發射7.62×51毫米標準步槍彈的M-14步槍,既長又笨,不便攜帶,又磕磕碰碰,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且M-14彈藥攜彈量有限,全自動模式射擊時,由於後坐力過大,不易掌控槍械,身材高大的美軍都累,身材矮小的南越軍隊根本吃不消用,因此就將參與過二戰的M-1卡賓槍重新從倉庫中拉出來裝備了南越軍隊。

但M-14包括M-1卡賓槍,都不如北越軍隊和越南南方抵抗組織游擊隊手中步兵槍械火力猛,特別是M-14全自動射擊精度低,都被鎖定成半自動射擊模式,越來越不受關注了,不適合叢林環境作戰,甚至有部分美軍寧可使用參與過二戰的M-1卡賓槍,也不願使用又長又笨的M-14步槍。

於是,美軍就用M-16步槍全面取代了M-14步槍,屬於全球最先裝備作戰部隊的小口徑步槍,口徑5.56毫米,全槍長不足1米,為0.986米,帶實彈匣重3.5公斤,有效射程550米。

相對於M-14步槍,M-16步槍是革命性的一把槍械,從大威力步槍彈,直接跳過中間威力步槍彈,在全世界率先研發了小口徑步槍彈,開了小口徑步槍之先河,是所有小口徑步槍的鼻祖。

如同德軍MP-44步槍,是發射中間威力步槍彈步槍的祖師爺,AK-47步槍發射中間威力步槍彈的理念就源自MP-44步槍。

M-16步槍的小尺寸和輕重量,不僅令美軍攜行方便,而且能快速地投入戰鬥,由於使用靈活射速高,8支M-16輸出的火力和12支M-14相當。

但初期M-16依然採用20發彈匣供彈,而對手使用的AK-47和大量仿AK-47的56式衝鋒槍,卻是30發彈匣供彈,20VS 30,美軍在步槍槍械火力上依然吃虧。

由於先期M-16子彈發射藥存在先天不足,導致射擊時容易卡殼,最關鍵是美國大兵保養不到位,潮溼的熱帶叢林環境,導氣式精密的M-16確實給美國大兵帶來麻煩,以至於美國大兵在戰場上扔掉手中的M-16步槍,揀起對手的AK-47掃射的橋段在網上流傳不息。

根據戰場信息反饋,美軍工馬上換了發射藥,加化了美軍對M-16的保養,擦拭工具都隨新彈藥運抵,M-16故障率就極大地降低,終成美軍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

儘管M-16採用20發彈匣供彈,在彈匣容量上確實不如AK-47和56式衝鋒槍的30發彈匣供彈,但由於M-16步槍射擊精度高,在稍遠距離的對抗中,美軍事實上並不吃虧。

隨著後期,M-16A1步槍的配發,30發彈匣的到位,美軍在和對手遭遇時,其火力已不輸對手的AK-47和56式衝鋒槍,相反由於射擊精度高,往往能壓制對手,並給對手造成致命的打擊。

綜上,在M-16遇到對手AK-47 和56式衝鋒槍,先期由於新槍的質量問題、發射藥問題、美國大兵對槍械保養問題等,導致M-16步槍故障率較高,確實給美軍帶來一定的麻煩。

但由於M-16的射擊精度高,因此20發彈匣的M-16,依然能和30發彈匣的AK-47和56式衝鋒槍相抗衡,不存在M-16被AK-47和56式衝鋒槍吊打的情況。


越戰中,相當長一段時間內,M-16步槍都是20發彈匣供彈,後期隨著M-16A1步槍和30發彈匣的到位,美軍步槍火力和對手相當。


國平軍史


據說出現過一個排(一個排!)的m16步槍同時卡殼的狀況。也許有點誇張,不過早期m16的可靠性可見一斑。打不準的m14如果叫被吊打,打不響的m16可以叫被槍決了。

m16早期型的故障率為1000發兩次,而其拉機柄不具備推動槍機的能力,使得故障要拆槍解決。m16的口碑之差甚至引發了美國國會調查。以下是一個四等人的證詞:

We left with 72 men in our platoon and came back with 19, Believe it or not, you know what killed most of us? Our own rifle. Practically every one of our dead was found with his (M16) torn down next to him where he had been trying to fix it.

— Marine Corps Rifleman, Vietnam.

簡言之,72人去19人回,每個死人旁邊都有一支卡殼待修的m16。

列裝不到3年,全部換裝m16a1,這壽命……

所以說給m16的可靠性翻案的都是_______。

附圖中是m16a1。已經是69年了,馬上就能離開這個鬼地方了。



味冷


早期的m16槍機結構設計存在重大缺陷,槍機可以強行打開,卻無法強行關閉。後來的改進型m16a1增加了一個推杆當槍機無法閉鎖時,可強行推進閉鎖併成為今天m系列槍的標準裝置,使m16自動步槍戰鬥時每1萬發槍彈射擊的故障率從50%降到目前的0.01%。


樹165323956


也不是非常差,只不過在雨林那種環境裡,小口徑的威力不足問題就暴露了。精度優勢已經無關緊要,因為發現距離都不超過20米。因為才用了大量工程塑料,M16的槍身強度遠不如AK,不說肉搏很垃圾,就是摔兩下都會造成機匣故障。

但是換個角度看,還是一個不錯的靶場用槍。


Jerryli63267726


當時的5.56子彈發射後火藥殘留比較多,加之為了增加產能,m16取消了槍管鍍鉻工藝,而且越南氣候略有潮溼,早期m16維護不當,很容易出現問題


顧小悅


是的,不過ak容易卡殼,容易炸膛。很多用ak的玩兒不好就是自殺


刺激戰場大寧


應該40多年AK,還在使用,這就力證。其它說多了。讓費流量。穩定和輸出比精度重要多了。因保證精度前提是,操作人員的心態。伊拉克戰爭視頻中看到的,近距離作戰,誰敢定心瞄準啊。


有責部門


在戰爭中武器裝備的可靠性,比什麼都重要,到目前為止AK系列的可靠性,還是不可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