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近半個世紀的慈禧,究竟是怎樣度過餘生的?

Royal_往事隨風


慈禧的丈夫咸豐帝死後,她也就是二十六歲,可以說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紀。

因為年輕的她守寡了,這就難免會傳出一些關於她的緋聞,比如說她和太監的緋聞,和小叔子奕訢之間的緋聞,和琴師之間的緋聞.......。

總之,只要慈禧能接觸到的男人,好像都跟她有過緋聞。

但是,事實上這些都是野史上記錄的,你也可以認為這都是別人杜撰的。因為關於慈禧的花邊緋聞,正史上根本就沒有記錄。

所以關於她這方面的事情我們就不多說了。

我們說說慈禧在這掌權的半生之中,都做過什麼事情吧。

說白了慈禧在丈夫死後,她一直在爭奪權力。

因為她和丈夫咸豐帝生了一個兒子,咸豐帝臨死前,就把她們兩個人的兒子立為了皇帝,這個皇帝就是同治皇帝。

可是,同治皇帝還是個娃娃,只有六七歲,他根本治不了國。

這一點咸豐臨死前也想到了,所以,他就找了八個顧命大臣,幫助同治治理國家,想等同治長大後,再讓顧命大臣把皇權還給同治帝。

慈禧因為兒子當上了皇帝,也晉升為了皇太后。

確切的說她和慈安兩個人都是皇太后,這也就是歷史上的兩宮皇太后。慈安是咸豐帝都皇后,她的地位一直都比慈禧高。

兩宮皇太后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八個顧命大臣決定的事請上蓋章,蓋章之後下發到全國執行。

這樣的操作,也就導致了兩宮皇太后和顧命大臣之間的矛盾重重。

說白了就是兩宮皇太后也想獨掌大權,顧命大臣也想獨掌大權,可是咸豐帝的用意就是讓他們相互制約。

這時候慈禧就動力歪腦筋,她聯合自己的小叔子,也就是恭親王奕訢,一起把顧命八大臣給殺死了。

就這樣皇權落到了慈禧和奕訢的手裡。

慈禧又和奕訢產生了矛盾,當他們兩人產生矛盾相持不下的時候,慈安就在當中給他們做調和人。

可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慈安也神秘的死去了。

慈安死後,慈禧又把奕訢給罷黜了,讓他擔任了一個閒置。

直到此刻,慈禧已經大權在握了。

漸漸的同治皇帝長大了,可是,慈禧沒有還政給兒子的意思,兩個人的摩擦也是不斷。同治皇帝對於自己的母親,也是深惡痛絕。

鬱悶之中的同治,難免就會尋花問柳,尋著尋著,他就尋到了京城的妓院,當他和妓女一來二往的來了那麼幾次後,他就得了天花病死了。

當時的同治皇帝只有二十多一點。

慈禧的兒子同治死了,咸豐帝又沒有其它的兒子,這也就意味著咸豐帝要絕戶了。

慈禧必須要想其它的辦法,目的只有一條,務必要把權力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裡。

於是,慈禧就把自己妹妹的兒子,同時也是自己侄子的載湉,給接到了宮裡當皇帝,載湉就是光緒皇帝。

在這裡我們說一下,光緒是慈禧親妹妹的兒子,也是咸豐弟弟的兒子,這也就是說慈禧的妹妹嫁給了咸豐的弟弟。

就這樣四歲的光緒到了宮裡當了皇帝,這時候的權力還是牢牢的抓在了慈禧的手裡。

慈禧嚐到了權力的甜頭,她連自己的親兒子同治都不放權,更何況是光緒這個認的兒子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光緒皇帝,當了一輩子傀儡皇帝的原因。

光緒帝二十歲的時候,慈禧沒有還權給他,光緒帝三十歲的時候,慈禧還是沒有還權給他。這時候大臣都明白了,慈禧就沒有還權給光緒的意思。

光緒帝也很鬱悶,他和慈禧的矛盾越來越深。

到了後來光緒聯合康有為,譚嗣同有了想殺慈禧的想法,結果是失敗了,事後,戊戌六君子被慈禧送上了斷頭臺。

光緒也被慈禧軟禁到了中南海。

到了慈禧臨死的前一天,光緒帝神秘的死去了。光緒死去的第二天上午,慈禧就把溥儀立為了皇帝,到了下午慈禧就去世了。

這就是慈禧大致的一生。


史學達人


歷史上的事,說它是就是,說它不是就不是,真真假假,很多已經無從分說了。

話說慈禧出生於1835年11月,去世於1908年11月,足足活了73年之久。在她長達73年的人生中,權勢佔據了其中的47年,而她對情人的情感卻是充斥了一生。

據說,在慈禧入宮之前,她就與咸豐的弟弟,恭親王奕訢結識,且關係曖昧。只是呢,有情人沒能終成眷屬。

1852年,慈禧17歲,選秀女入宮,奕訢也只能暫時壓抑感情,專攻仕途。

慈禧年輕時貌美如花,她對自己的美貌非常自信,常自誇宮中女子皆以她為最美。慈禧的美貌,再加上手段,很快博得了咸豐的寵幸。

兩年後,慈禧晉升懿嬪。再兩年後,慈禧生同治皇帝載淳。再次年,即1857年,慈禧進宮五年後,成功晉封為懿貴妃。

咸豐多病,慈禧又有子傍身,她逐漸不滿足於後宮爭寵,開始轉向前朝政務。

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咸豐帶著慈禧前往熱河避難,而留下了慈禧的情人恭親王奕訢在京與聯軍議和。

第二年,咸豐病逝於承德,年30歲。慈禧此時才年僅26歲,離她73歲大限,還有47年的光陰,她的精彩人生才剛剛開始而已。

慈禧聯合舊情人奕訢,說服了慈安,發動了“辛酉政變”,成功除掉了咸豐欽定的“顧命八大臣”,開始與慈安一起垂簾聽政。

奕訢還是有一腔熱血的,希望能夠勵精圖治,重振大清國威。他幫助慈禧整飭吏治,任用賢能,平定民亂,收復國土,開辦洋務,迎來了“同治中興”。可是,慈禧卻只是貪圖享樂,要重建被英法聯軍損毀的圓明園。奕訢覺得國家興亡之際,應該厲行節約,不可奢侈浪費。慈禧毫不猶豫的罷了奕訢這個舊情人的官職。

還好,此時慈禧身旁還有大太監李蓮英伺候。可是,李蓮英畢竟乃一太監,梳頭功夫雖好,卻無法滿足慈禧。另外一名受寵的太監總管安德海,也是力不從心。

深宮寂寞,慈禧自然要再尋一位情人。她想到了自己的發小,曾經定過娃娃親的內務府大臣榮祿。據說,慈禧年少時,曾遇歹人,險些失身,幸得榮祿搭救,自此兩人曖昧不清。據說,榮祿是慈禧的初戀。

無奈,榮祿朝務在身,不能時時相伴,偶爾頤和園相會,慈禧根本無法得到滿足。李蓮英就介紹了玉樹臨風的飯館活計史某給慈禧。史某以送果子為由進入宮內,與慈禧朝夕相伴。坊間傳聞說,慈禧此間生下了一子,但是,不敢養在宮中,就養在了醇親王奕譞家中。這個孩子即後來的光緒帝載湉。慈禧為了避免事情敗露,還殺了史某滅口。

同治小皇帝看著自己的母親天天卿卿我我,而自己是既無實權,又無美眷,不由得倍感壓抑。他便偷偷跑出宮去尋花問柳,好不快活。不幸的是,同治在快活間,卻感染疾病,於1875年去世,年僅18歲。

同治去世,慈禧就立了之前給養在奕譞家中的載湉為帝。光緒年幼,慈禧、慈安兩宮太后再次垂簾聽政。

慈禧大權在握,可是心如干涸裂土,飢渴難耐。幸得李蓮英聰明,一看便知。於是,他又將京城琉璃廠內,一名長相帥氣的白姓古董商人,介紹給了慈禧。白姓古董商在宮內待了一月有餘,被放了出來。原來是慈禧身體不適,“病了”。

慈禧此時年齡已大,不敢冒險了。她為了治病,召了三位名醫入宮。第一位說是操勞過度,調養即可,然後逃出了宮。可是第二位比較實在,診脈之後就說:“恭喜太后,您有喜了!”慈禧一聽,大怒,拖去出杖斃。趕緊的,把第一個也給斃了。還好第三位大夫聰明,說慈禧只是氣血淤積於腹,去血化瘀即可,幫慈禧治好了“病痛”。

可是,事不湊巧,慈安太后不知如何得知了慈禧懷孕打胎的消息,大怒。不久,慈安太后薨。很多人認為,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

公元1881年,慈禧開始了獨自垂簾聽政。1884年,她又發動“甲申易樞”,徹底罷免了被起復的奕訢等軍機大臣,開始了真正的獨裁人生。

慈禧權勢如日中天了,終於天下是她一人說的算了,自然生活也要豐富起來。李蓮英也識趣的很,先給慈禧介紹了琴師張春圃。可是張春圃,因為說了“亂彈琴”的小皇帝光緒幾句,怕被報復,不敢再入宮伺候。於是,李蓮英就又給慈禧介紹了一位洋人,即英國作家巴克斯。慈禧也算是開了洋葷,在國際上也是名聲斐然。

慈禧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在1898年,悍然發動了“戊戌政變”,迫害維新派,囚禁光緒,完全將朝政大權掌握於自己手中。

當然,慈禧除了雨水之歡,權勢慾望外,也是有其他需求的,比如飲食、沐浴、穿著打扮。慈禧日日在宮內搔首弄姿,真個是對鏡一笑,百媚生。

她的飲食也是必須講究排場,一頓飯上百道菜只是家常,日耗銀四萬餘兩,那是眼都不眨一下。她為了修園林,辦大壽,還挪用北洋水師的軍費。終於導致了甲午戰敗,列強爭利,條約不斷,大清淪喪。

1900年,慈禧還不得不帶著光緒,來了一次歷史聞名的西北遊。旅遊歸來,慈禧下詔曰:“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必將傾全國之財讓各列強滿意,賠款十餘億兩白銀。

1904年,慈禧表態要進行憲政改革,並於1908年頒佈了效仿德日的立憲大綱。到了11月,慈禧病重。她先毒死了光緒皇帝,並安排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立其子溥儀為帝。

慈禧在安排好後事之後,1908年11月15日,病逝於儀鸞殿,結束了她精彩卻又可恥的一生。

慈禧的情人,多為野史傳聞,並沒有正史史料記載,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相對可信的慈禧的一位情人,是一名小慈禧20歲,叫那爾蘇的“內大臣”。

那爾蘇是晚清名將鐵帽子王僧格林沁的孫子,深得光緒賞識,並很快成為光緒和慈禧的御前侍衛。

據地方誌上說,1888年正月,慈禧去頤和園,路上那爾蘇的馬衝撞了慈禧的鑾駕。那爾蘇請罪,慈禧念及僧格林沁的功勞,讓那爾蘇近前抬頭回話。結果,當慈禧看到那爾蘇那英氣勃勃的臉龐之後,“臉上,竟然飛上了兩片當初選秀的蘭兒那樣的,少女情竇初開一樣的紅雲。”

從此,作為御前侍衛的那爾蘇便親侍慈禧左右,日夜不離。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那爾蘇在和父親伯顏訥謨祜一夜長談之後,向光緒請求隨父親回鄉祭掃其祖父僧格林沁的陵墓。光緒應允,慈禧聽聞卻大怒,無奈之下只能縮短了那爾蘇的假期。

那爾蘇跪在祖父的陵前,雙目流淚,吞下了父親遞過來的,已經摺斷了的金鎦子。

慈禧得知了那爾蘇的死訊,震驚之後是沉默,她通過光緒帝的名義追封那爾蘇為親王,諡號“誠慎”。那爾蘇並未有特別的功績,死後卻被追封親王,也是非比尋常了。

第二年,那爾蘇的父親伯顏訥謨祜也離奇死亡。慈禧算是為自己的小情人報了仇。

只是,讓慈禧沒想到的是,世事輪迴,天理昭彰,她的所作所為,在她下葬十數年後,得到了報應。孫殿英打著為祖先報仇的名義,掘開了慈禧的陵墓,將墓中寶物盜挖一空,將慈禧屍體丟棄一旁,僅僅給慈禧留了一條短小的襯褲。


奕天讀歷史


俗話說:“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坐地能吸土,六十還能浪一浪(風騷)”。而慈禧26歲喪夫,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守寡生活。在這寂寞、空虛、冷的後宮,慈禧有一個嗜好是欲罷而不能,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刻。

卿本佳人,奈何年經輕輕就守寡孤老。慈禧的老公是清朝的老大咸豐皇帝,雖為皇帝,但卻是一個軟蛋,英法聯軍到了,他逃到了承德避暑山莊,還是一個好色之徒,縱慾過度而亡,26歲的慈禧成了一個年輕的嬌滴滴的寡婦。

不敢寂寞的慈禧,絕地反擊,決定做一個女皇。咸豐皇帝死了,留下了慈禧和同治皇帝這對孤兒寡母,八大姑命大臣對他們步步緊逼,不甘寂寞的慈禧,不屈於八大顧命大臣的淫威,聯合自己的小叔子奕訢展開了絕地反擊,智鬥八大姑命大臣,取得了大清的最高權力。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慈禧嚐到了甜頭,欲罷而不能。同治皇帝年幼,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在慈安死後,慈禧成了大清的實際掌權人,成為一代女皇,手握大權,就是爽,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同治皇帝早亡,慈禧就找了三歲的光緒做皇帝,依然垂簾聽政,將權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親政的光緒為了擺脫慈禧的控制,搞了一個維新變法,但很快被慈禧鎮壓了,囚禁了光緒,自己繼續執政。1908年,慈禧又熬死了光緒皇帝,此時的慈禧已經70多歲,依然熱衷於權力,又找了年幼的溥儀做皇帝,怎奈得自己這一次沒有抗住,在光緒死後第二天,慈禧就一命嗚呼了,結束她近半個世紀的執政生涯。

總之,慈禧守寡近半個世紀,她視權力如命,以權力度日,和一大圈大清的男人們鬥爭,牢牢地握住大清的權力,不得不佩服她的政治手腕。她以權力度日,窮兇極奢,揮霍民脂民膏,畢竟是一個女人,沒有“蛋”,喪權辱國,一個十足的民族罪人。


密探零零發


慈禧年紀輕輕就當了寡婦,其實我們都對寡婦有一個定向的誤解,就認為寡婦容易xx(自己去yy),這是片面的。只有部分寡婦因為各種原因才會xx,有些寡婦在丈夫死之後,守節的亦不在少數。那麼慈禧是如何度過的呢?

明爭暗鬥

慈禧守寡的前期,是充滿明爭暗鬥的。最開始是消滅了顧命八大臣,然後就是和慈安的明爭暗鬥。既然和另一個寡婦明爭暗鬥,那麼就是相互制約關係。她們不可能商量好各自去xx,因為都心裡面信不過對方,萬一被“陰”了,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在雙方都沒有掛的時候,慈禧和慈安都會“潔身自好”。

柳暗花不明

好不容易熬到了慈安掛了,慈禧可能也想著學學武則天當了皇帝之後的“逍遙快樂”。但是事與願違,因為慈禧不是武則天那時代,國力蒸蒸日上。清朝在慈禧手裡面是越來越衰落,她沒能力救清朝,聰明的她怎麼敢學武則天去享受?畢竟她也沒有像武則天那樣大肆的殺害李唐皇室,所以慈禧在這個時期選擇自我放縱,也是在給別人送人頭。




所以慈禧雖然在後世看來,花邊新聞不斷,但是畢竟面對具體的情況不能夠讓在享受權力的同時她自己放縱。她要麼選擇權力,要麼就選擇放縱自己。她這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歷史告訴了我們慈禧如何選擇,所以慈禧是在追求權力和運用權力中度過了她的寡婦人生。


淡看天上月


李治死後,武則天后宮男寵三千,而咸豐死後,慈禧卻沒有男寵,正史上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到也正派。


倒是在民間有著許多的野史,有一個說慈禧懷孕了,為了臉面,還打掉。這是在李蓮英帶著一個美男子進宮後的事。

一天,慈禧感到不適,似乎患上一種“怪病”,這一年,她四十六歲。下面的人使出渾身解數,也沒讓老佛爺開心,她反倒依舊慵懶,犯困。



御醫們也不敢多言,也都是謹言慎行,害怕一個不小心,頭顱掉地,於是紛紛開滋補養顏這類的方子。

怪病一直沒有治好,因此發佈聖旨,求天下名醫,各地官員也可推薦。這不,薛福辰中獎了,一經診脈,所料不錯,印證了“喜脈”的猜測。

但病情怎麼能宣揚呢,有點《紅樓夢》秦可卿病情的味道。因而他說道:“太后之病,乃整日為國操勞,心力交瘁有關。”

至於治病,他也說,我家有祖傳秘方,但只能治病,太后倒是可以看看方子。他的請求,也一一準許。等藥一端上,慈禧頓感神清氣爽,渾身舒坦。



薛福辰呢?他立馬回家,裝死了,還讓後人辦起喪事,正因此,才逃過劫難。

這是野史,實際上,慈禧她喜好畫畫,每當寂寞難耐時,總會畫上一幅畫,靜心一番,她最拿手畫蘭花。除了畫畫,她還愛看劇,愛寫字,愛種花。



消遣寂寞最主要的方法還是權力,醉心權力,才會讓她心安。權力之下,便是奢靡的生活,吃要吃得奇特,玩要玩得不一樣。天下佳餚,各種奇珍異寶,她都玩過。

夜深人靜時,她抱著兩個大西瓜,安心地在床上,睡著了!



史小二記


題主是想討論一下她的私生活嗎?老佛爺可一點也不會寂寞。安德海、鬼子六和劉蓮英陪伴得人家有滋有味。沒事玩玩人乳浴、逛逛皇家園子,千百號人圍著人家轉,滋潤的不要不要的。這些雖出自野史閒人之口,但是至少說明人家比多數不守寡的活的舒坦。

慈禧一輩子只知滿洲權力,不知天下興亡;只關心個人榮辱,不在意國家興衰。醉心於朝堂上舞弄權術,沉溺於宮廷中爭權奪利。既要壓的住滿洲貴族,又要驅使得了漢族奴才們。朝前顯貴,大掌天下權柄;宮後享福,盡享四方珍稀。

要做到這些她得整天算計,算計奴才們聽不聽話,盤算誰人能威脅到她的權勢。還得權衡一下,怎麼才能辱中華的國,而不是喪她的權。她還得很仔細地琢磨一下,怎麼把北洋的軍費挪過來給她建園子;她還要再想想怎麼摳吧點民脂民膏給她風風光光過個大壽。

這樣說來,後半生的慈禧應該很忙活,既然忙活那就不會空虛寂寞啦。


爾朱少帥


在這個思想受到侵蝕的時代,人們總把“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坐地能吸土,六十隔牆吸老鼠”這個齷齪的渾段子掛在嘴邊,總認為現在的女性大多是蕩婦,很多人因此猜測慈禧太后養有男寵,然而被很多人唾罵的慈禧太后令大家失望了,慈禧太后餘生基本是與權力、女人、戲臺班子度過的。<strong>


慈禧太后在26歲守寡,一直活到了73歲,民間對她的私生活有很多傳聞,有的說她的貼身太監安德海是假太監,也有的說李蓮英曾引過男人進宮,但是這些說法都沒有直接證據,沒有得到實錘。

對於掌權近五十年的慈禧太后,她的餘生除了休息、遊玩、逃難外,幾乎就是與大臣、皇帝、女人、戲班子度過的。慈禧太后掌權近五十年,同治中興、剿滅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以及後來新政的一部分幾乎都是由慈禧太后主導了,這些事情很費腦筋的,而且她除了琢磨怎樣駕馭群臣外,還要琢磨怎樣與洋人打交道,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慈禧忙都忙不過來,怎麼會寂寞孤獨?

人在獨處的時候容易感到孤獨,而慈禧太后在朝政外幾乎一直在帶孩子,從同治到光緒都是她帶大了,除了帶孩子外,慈禧周圍有一群公主、格格在身邊,寂寞的時候就和孩子們嘮家常。

而且慈禧太后有一個喜好,那就是酷愛京劇,在無聊的時候就請戲臺班子來唱戲,戊戌變法期間,慈禧太后就在頤和園看京劇,慈禧太后為了能隨時隨地看京劇,她還讓她的太監去學習京劇。慈禧太后就在這些事情直接慢慢熬過了五十餘年。

現在的一些女人真的該守守婦道,不要一味地學習外來文化。


司馬長史


慈禧—— 一代妖后,嗜美如命!

俗話說:“女為悅己者容”,26歲的慈禧,風華正茂卻守了寡,此後的她,統治中國長達半個世紀。這近半個世紀的漫漫歲月,她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大家知道慈禧剛進宮是並不受寵的,她精心打扮,用盡心計,勾引咸豐,因肚子爭氣生了個兒子,她的地位開始扶搖直上。咸豐帝去世後,也就是慈禧26歲這年,她就和恭親王聯合擊敗肅順等八個大臣,成為清朝地位最高的人,達到了掌握朝政的目的。



慈禧一生的美容絕招數不勝數,早晨她一睜開眼,就是一碗熬了一夜的銀耳羹,緩緩下肚。用特製皂粉(含三七、珍珠粉等天然原料)洗臉…… 還用鳥屎做面膜,美其名曰“玉容散”,白丁香(幹鳥屎)、白芷、白牽牛、白附子、白蓮蕊等碾末深水調和,敷臉。慈禧每天用三個鐘頭的時間,有專業太監李蓮英梳不同的髮型。


她每天喝新鮮人奶(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一天不喝人奶就難受),每年要有120名奶媽供應慈禧喝奶,她曾大言不慚地說:“宮內以我為美”。美不美,還是大家說了算吧。

另外她酷愛熱鬧,經常大擺宴席,搭戲臺,聽戲,京劇就是被她推火了。

慈禧位居最高位,不甘內心的寂寞,開始尋找“悅己者”。

一號男嘉賓: 溥儀的姥爺榮祿,和慈禧是青梅竹馬,也可以說是慈禧的初戀,他曾經對慈禧“英雄救美”打跑半路上對慈禧不軌的小流氓,捕獲了慈禧的芳心。他最瞭解慈禧,慈禧對榮祿一生都是信賴加寵愛。






二號男嘉賓:高富帥的古董商人,因為慈禧非常喜愛古玩,玉石。這個古董商人對玉石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詣,慈禧尤其喜愛翡翠,像一些翡翠甜瓜,翡翠荷葉,翡翠佛,翡翠白菜、翡翠西瓜等等。他對慈禧在這方面提出的問題都回答的頭頭是道,這位古董商長的風度翩翩,才貌雙絕,慈禧對他一見鍾情,收為己有。


三號男嘉賓:據說是酒店小鮮肉,小史。這小夥會做慈禧最愛吃的“湯臥果”(特色小吃),長的機靈白靜, 清新俊逸 、品貌非凡,有一次他到宮中給慈禧送小吃,慈禧被他迷的神魂顛倒,強行留在宮中。後來慈禧還懷了他的孩子,慈禧秘密生下孩子送給自己妹夫養育,這個史倒黴被滅口。

四號男嘉賓:海外巴克斯,29歲。英國貴族後代,身材高大,體格健碩,高鼻藍眼的作家。他看人老珠黃的慈禧有無窮的魅力。慈禧身邊的女官德齡在自己的著作《御香縹緲錄》中說,慈禧到老年時,肌膚仍然白嫩光華,就像少女。巴克斯成為慈禧最親密的侍寢。巴克斯自爆與慈禧的私密,希望他是虛構,更希望他只是為了知名度而寫《太后與我》這本書。



不過在位48年的慈禧並非完全“不務正業”,她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人消滅太平天國邪教運動;她開辦洋務運動,中國的近代化工業開始發展;她禁止婦女纏足;興辦女學、新學等教育事業……無論怎樣,後人對她還是唾棄的,她在位期間後人對她的評價都是負面多些,對她的賣國條約更是痛心疾首。


小姐姐講史


慈禧雖然有著太后的命,儘管整個大清江山都是她的,然而這個站在權利之巔的衛冕之王慈禧,卻早早的被咸豐皇帝拋棄,26歲便開始在皇宮守寡,度過了將近五十年之久的漫長深宮生活。




那麼慈禧守寡半個世紀她又是怎麼度過餘生的呢?

歷史上關於慈禧太后淫亂後宮的故事比比皆是,例如慈禧太后跟假太監有染,又如太監總管介紹強壯男人進宮給慈禧享樂,還有慈禧於外國友人偷情等等醜聞。


提到外國友人就不得不說說英國外交大使,據傳聞說這位名叫埃蒙德·巴恪斯的英國博士,他是在1898年來到的中國。當時在北京英國駐華使館工作,任英國使館外交專員。這個不太著調的英國佬當時瞭解到了慈禧太后情況後,不知廉恥的想巴結這個獨掌大權的老女人。於是巴恪斯就通過賄賂慈禧太后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經過李蓮英的引薦與慈禧太后見了面。

1904年8月的一天,巴恪斯在李蓮英的撮合下來到頤和園與慈禧共度晚餐。當時巴恪斯年近30歲,而慈禧太后已經是快70的老太婆啦!雖然慈禧年齡大,但是慈禧平日非常注重保養,那會依舊風韻猶存。所以根本看不出她有70多歲,實際年齡與長相根本就不在一個臉譜上。儘管巴恪斯與慈禧年齡相差懸殊不在一個音調上,可是這個心懷不軌的年輕老外竟然被慈禧的體香所打動,開始慾火中燒。乾柴遇烈火,而且還是漂洋過海的野火,接下來發生的事不言而喻。

正如這個英國老後來在自傳書《太后與我》一書中回憶說:”慈禧性慾旺盛,行為放蕩。二人一見面,慈禧就說霜重衾冷,盼一解寂寞”。

經過那次魚水之歡後,英國外交官巴恪斯與慈禧不清不混達六年情史,後來這事還被皇室宗親發現了,並且大臣們曾經一度想將巴恪斯和慈禧太后“捉姦在床”,可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以失敗告終。那麼慈禧與巴恪斯這段情史到底是真是假呢?

據說這個英國外交官也不是什麼好鳥,他來中國就是為了想得到中國的珠寶。接近慈禧目的就是為了討好慈禧,以求得到慈禧的賞賜。因為慈禧太后寶貝多啊,隨便給他一件都是價值連城的絕世珍寶。真是盜亦有道啊!



至於巴恪斯與慈禧的之間醜聞我想多數還是他自編自導,儘管慈禧太后年紀輕輕就守寡,可以不至於找個英國佬來發洩。況且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凡是不守婦道的后妃,一般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更何況慈禧太后那時候已經快70多歲啦!所以我覺得慈禧活了那麼久平安無事,應該不會有這樣的緋聞。


任馳贏天下


我明白題主的言外之意。但是讓大家失望了,慈禧雖然26歲就守寡了,可是並沒有實錘能夠證明,慈禧有過什麼逾越雷池的事情。

包括一直傳聞的所謂假太監安德海,都不是真的。

慈禧死的時候已經73歲高齡。從26歲守寡到死,這漫長的近50年的歲月,慈禧是怎麼熬過去呢?

第一,執掌朝政,消耗了她的大部分精力。

慈禧是個既有能力又有野心的女人,她獨掌晚清朝政近半個世紀。這個事情是很費腦筋的,她既要琢磨如何駕馭群臣,又要思索如何對付外憂內患。不管怎麼說,太平天國可是在她垂簾聽政時平定的。而此後十餘年的所謂同治中興,以及洋務運動,也與她脫不了干係。

所以說,慈禧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處理朝政方面。

第二,慈禧身邊總有幾個女人陪伴。

在朝政之外,慈禧幾乎不讓自己有獨處的機會。因為孤獨寂寞最容易在獨處時產生。慈禧的身邊,總是圍著幾個女人,陪伴著她。

比如慶善的女兒“元大奶奶”,嫁的是慈禧孃家的親侄子,可是這個侄子早早就死了。於是,慈禧就把同樣年輕守寡的元大奶奶招到了宮裡,陪伴在自己身邊。

比如奕劻的四女兒,人稱四格格,生得十分伶俐,慈禧很喜歡她。於是,在四格格出嫁前,慈禧也把她招到身邊,陪自己說話解悶。

四格格結婚後剛剛兩年,她的的丈夫也死了。然後,四格格就重新回到了慈禧身邊,一直陪伴在左右。

第三,慈禧酷愛京劇,以此打發閒暇時光。

據史書記載,慈禧是個很愛熱鬧的人,動不動就搞一些大宴會。其實,這應該也是她打發寂寞時光的一個辦法。

宴會上,少不了請一些戲班子進宮獻藝。慈禧可謂酷愛京劇,百聽不厭。京劇正是在慈禧的推動下,才真正火起來的。

除了大的慶典,平日裡,慈禧也定期請戲班子進宮演出。此外,慈禧還讓宮裡的小太監學習京劇,為她演出 。

綜上,有了這麼多事情分散精力,慈禧那近50年的守寡生活,也就慢慢熬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