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我們小時候挨老師打,家長反而幫老師,現在學生捱打,一些家長聲討老師?

一滴水志願者



我是一名工齡20多年的語文老師,當了多年的班主任。說實話,現在的老師真的不好當,包括我自己,很多時候都感覺非常茫然。

我們讀書那會兒,班上也有很多孩子犯錯誤,也有還多很多孩子被老師批評,被老師打罵,但是從來沒有見到家長來找老師。而現在呢,老師對孩子正常的批評和懲罰 變成了體罰,絕大部分老師都對孩子緘口不言,對他們的錯誤視而不見, 不是老師不想管,而是老師不敢管。

1、現在家長對孩子過度溺愛,造成了孩子無法無天。

現在有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或者是隔代教育,甚至是幾代人帶一個孩子。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對孩子都非常溺愛。 孩子在家是小皇帝,很多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部分家長的教育讓孩子變得非常自私、霸道。 他的東西別人不能碰,別人的東西,他卻想要霸佔;在生活中不能吃半點虧。 甚至很多家長自己都是這樣的人,那麼又能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呢?

2、家長的文化修養提高了,但是道德修養卻不一定。

以前的家長思想較為淳樸。純樸的家長反而能夠認識到老師對孩子的批評和打罵都是為了關心孩子,幫助孩子進步。

現在的家長書讀得多, 比起以前的家長受的教育更多,但是他們的思想也更為複雜。老師適當的成績卻變成了體罰。甚至很多家長就是想要以此來訛老師,想要得到一定的賠償。

其實這些家長從來沒有想過,如果孩子有一天出生社會了,社會上的人是不是都能夠原諒他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3、 媒體的大肆宣傳,讓家長對老師誤會很深。

互聯網的存在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家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作用。現在網上動不動就是哪個老師因為體罰學生受到了什麼樣的懲罰;動不動就是哪個孩子跳樓自殺。

這樣的報道無疑是讓老師站在了家長的對立面。其實生活中很多老師只是因為學生太過調皮或經常犯某種錯誤,為了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懲戒, 這本來是再正常不過了,就像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經常犯錯,對孩子進行批評,打罵是一個道理。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孩子犯了錯誤,老師該批評還是要適當的進行批評,在批評之後要進行正面的引導, 避免孩子有什麼過激的行為;而家長應當與老師的教育保持一致,這樣才有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我既是老師,也是家長,包括我自己的孩子,以前也受到過老師的批評和教育,還捧著飲水桶蹲過馬步,做過蛙跳。我覺得很好,孩子既鍛鍊了身體,又受到了懲戒。

當然,老師在懲戒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千萬不能把孩子當成是出氣筒,把 正常的懲戒演變成了殘酷的體罰。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父親原來是民辦老師,出了名的要求嚴格。鄰居大嫂有四個兒子非常頑劣,就找到父親說叔,這幾個孩子交給你了,不聽話該打就打,該吵就吵,好好教教他們。直到現在兄弟幾人包括其它學生見到父親都親熱的狠,有個學業有成的見到父親激動地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我最叛逆的時期要不是你對我要求嚴格,說不定早就進去了,那能有今天?……反觀今天,若要拿父親鐵腕教育對學生怕早就成了家長眼裡的暴君了,現在有些老師竟然要求學生只要不大聲喧鬧,不影響其它人,想幹嘛就幹嘛裝聾作啞,怕管出事吃不了兜著走啊!現在的學生嬌情的不象話,說輕了不在乎說重了出事故,問少了嫌不負責任問多了惹是非。同是家長原來家長希望老師嚴管,現在家長卻讓老師瞻前顧後,無所適從,更怕一不小心官司纏身,職位不保……


打倒東關扛把子254


社會在發展這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一,以前讀書老師打學生,那是多久以前,是在什麼地方的學校?90年代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就被老師打過,00年之後很少聽說了,可能再更偏遠的地方還有,但是在經濟發達一點的地市一般都不會出現打學生的情況。

以前被老師打了,回到家還不敢跟家裡人講,又害怕老師來家訪,如果被家裡人知道,還要再打一頓。

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學校就在家附近,學校裡面的老師,家長都認識,由於地方小,流動性不強,拐個彎說不定還沾親帶故的,這種知根知底的家校關係,孩子犯了錯誤被老師打了,就相當於被叔叔,伯伯打一頓,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那時家長對老師很是信任。

二,以前的父母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人,那時的人的知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於知識有著天然的認同感和尊敬,不管怎麼樣能讀書,讀好書,考個好學校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等於有了一份體面,那時候的大學生還沒有那麼多,還是很金貴的,文憑的含金量和作用比現在不知道要強多少倍,考上了一個好大學就意味著一份好工作,所以家長都很配合學校的教育。打,罵在那時候的家長眼裡是對自己孩子負責的表示,有的學生被老師打了,家長還去感謝老師,那時家長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老師,我這孩子,不懂事隨便打”

三,時代在發展,人員的流動越來越大,這個看看中國的國慶和春運就知道了,每年有幾億人在路上,不僅僅是家長,其中還有老師。加上現在學校的撤併,越來越多的學生離開自己生長的地方外出求學。家長和老師之間完全陌生,最多就是幾通電話,還有就是家長會的時候見上一面,這已經是很好的家校關係了。老師和家長之間缺乏溝通,缺乏瞭解,自然也就缺乏信任。在這種情況條件下,老師如果打學生,很容易被學生家長找上門來。

四,讀書無用的言論慢慢抬頭,相比較之前,現在的大學生多如牛毛,沒什麼珍貴可言,而且考上大學並不意味著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卻意味著昂貴的學費,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與其說這些孩子在學校讀書,不如說他們的家長給他們找了一個少年託兒所,讓他們呆到十八歲,這部分家長自要求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呆到畢業,成績完全不在考慮範圍裡面。

而另外的一些家長,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很多時候他們會認為老師不會教學生,他們的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很乖,小學的時候拿過100分就是初中的時候貪玩了一點,怎麼到了你們高中變得這麼差呢?

由於二胎開放沒幾年,這些孩子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平時含在嘴裡怕冷怕熱,寶貝得要命,現在居然被打了,這些家長肯定會打到學校來。

五,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法律明文規定老師不能打學生,雖然現在有些代表建議把“懲戒教育”寫進《教師法》,但是在法律還沒頒佈,文件還沒下達之前,打學生就意味著錯誤。

尤其是數據時代,網絡上關於師生衝突的新聞亮瞎眼球,不管是老師打學生,還是學生打老師,最後受傷的都是老師,前些年有一個段子,老師上課讓學生上廁所,或是陪著上廁所,或是帶整班學生一起上廁所,都不對,老師的地位已經到達如此尷尬的位置,幾乎到了人人都可以指責的地步,有些家長自然也有樣學樣,打到學校來。

因此再怎麼懷念那個時代,都已經一去不返。


職場奶爸成長手冊


這個我說一下身邊的真實事情。我姐在當地小學教書,班上有學生講話被我姐罰放學留下來做作業。然後咧,先是學生家長打電話問孩子怎麼回事,我姐如實說了。有的家長知道情況後電話裡就說謝謝老師,如果小孩上課還講話要麻煩老師多加管教。有個家長就 哦 了一聲然後對我姐說,中午家裡有事要他兒子先回去,下次再罰。我姐就同意了。然後嘞,這個學生回去估計是跟他媽媽說自己上課沒說話是老師罰錯了。他媽媽馬上就打電話跟我姐說她孩子上課沒說話。過了很久一次在街上偶遇我姐,還跑過來說她孩子上課沒說話。我姐的理解是這個家長很記仇啊,惹不起惹不起。導致我姐不敢教育她孩子了。做老師的你上課沒說話吃飽撐的罰你留下來,學生留下來老師也要留下來的。相當於我們上班族的加班還是沒加班費的。我姐對於這個家長的不理解,處理方式是放任不管。只要說話不是太大影響其他人就不管他了。本來上學期考試還能考個85+的到現在只考了75+ 大部分是作業不認真。我姐說他數學列式都沒問題了,得結果的時候算錯了,算是低級錯誤了。這個學期他媽媽也發現問題了,微信上跟我姐說她發現她孩子做作業不認真希望我姐多留意一下。我姐跟我說如果這個學生上課再說話再被她罰留下來,這個家長要是再不理解那以後只能不管了。說了這麼多說明什麼 在學校如果老師不管學生,不對學生嚴厲點,那麼這種學校你放心讓孩子去學習嗎?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個教師如果不好好管教,還能怪老師嗎?以前我們讀書到上初中才敢說不把老師放在眼裡,現在小學生就把老師不放在眼裡了。以前上課說話要罰站,要挨尺子,現在你打一個試試?你早上打一下 下午等著學生家長來鬧吧。只要家長來鬧一次,以後這個學生心理就會想 你老師算個屁。老師被這樣鬧一下,以後不敢再教育這個學生。最後你家孩子學習學不進去,你做家長的心理沒點B數嗎?



起風了1748


小時候,在學校捱了打,回家從來不敢說,一說會再被家長打一頓。肯定不聽話了違紀了,要不老師會打你?(也有被老師冤枉的時候但家長不管,老師是不會錯的)。雖然我小學老師都是民辦教師,但放學後在街上看到老師都是望風而逃,有時逃到糞堆後,趴在地上——其實是鑽頭不顧腚,什麼也擋不住——等老師走過才起來。當時以為是怕,現在想想是敬。

現在當老師多年,開始時也曾打罵過學生,也沒見學生告訴家長。也沒有家長來找自己麻煩。後來,先後有各地老師因打罵學生被告被打被罰的報道出現,隨後自己身邊同事因此被處理,慢慢不敢打罵甚至批評了。

一方面可能社會進步了,注重人權了。注重孩子尊嚴了,是好事。

但另一方面,何嘗不是社會的退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犯了錯誤不被懲罰不付出代價?只有在老師這兒。學生犯錯不能打不能罵不能罰,在老師這兒張牙舞爪弄的老師像孫子一樣。學生離開學校處處碰壁,真是好事?

表揚獎勵固然重要,但離開懲罰能是真教育?

現在可以告老師罵老師打老師殺老師,可以碰瓷老師,比文革時期把老師打成臭老九危害更大?

當年老師被批鬥完繼續認真教書育人,現在老師教書還認真,育人特別是批評教育,是真真不敢了。

魯迅當年呼籲救救孩子,現在如果泉下有知,會不會吶喊一聲,救救老師才是救救孩子?!


李擱愣


嚴師出高徒啊,挨老師打是讓孩子進步,當然要幫著老師了。

這應該是我們小時候家長普遍的心態了。另外我們小時候兄弟姐妹多,這個因素肯定會有。


我作為70後,小時候是有過捱打經歷的。當時因為貪玩,上課晚去,老師讓伸出小手,他用竹板打。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部門也規定嚴禁體罰學生。老師打學生的現象,其實已經很少了。家長再去聲討老師的更是見的不多。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教育理念和認識的問題。


老師、孩子、家長是緊密相連的,相輔相成的。老師、孩子這很好明白,但家庭教育和家長的作用一些人不理解。“我的孩子作業寫不好、數學題不會做、成績靠後,甚至和同學有矛盾”都認為是老師沒好好教孩子。而很少想到自己的問題。自己給孩子有多少支持,瞭解孩子多少,他喜歡做什麼,陪孩子讀過書嗎,給過孩子鼓勵嗎……




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他做的是整體教育,孩子的成長一定是要家長高度參與和配合的。特別是小學階段,是學習和思維及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推薦《正面管家》和《非暴力溝通》

這兩本書,很多問題都能找到方法和答案。

期待關注,共同提高。


家長教育說


為啥?為啥?

曾經捱打的學生做了爸爸。

曾經捱罵的學生做了老師。

我記得我哥們跟我說過一句話,

第一次站在講臺上心情是極其複雜的,全班四十多雙眼睛盯著你看,原本三十分鐘的內容,草草了事。

他跟我說,做了班主任後,我學會了,從窗戶口偷偷的看他們,就像那時候的“老班”一樣。
圖片來自網絡。


說的我很感慨啊。我問他,你發脾氣的時候會不會說,“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的”,“整個樓道你們班最吵”。


做爸爸的,跟做老師的,完全不同的想法。

前幾天,一個短視頻火遍全網,一個男子二十年後“報仇雪恨”,狂扇班主任耳光,讓人唏噓不已。

人民教師這個職業,非常神聖,不溶褻瀆,對教育還是充滿信心的好。

但是,亂象還是有的。我曾經就讀的鄉鎮小學,初中,老師帶醉上課,影響極壞!

我想,一個辦公室的科員也不敢醉醺醺的去上班,你怎麼敢?目前來說,教師,工作太穩定了,鐵飯碗難免會懈怠,而且教書內容,千篇一律,相差不多,時間長了,甚至不帶教材,也能上課。

所以嘛,我不說了。當然認真負責,嘔心瀝血的還是大多數的。

我父母70後,崇尚棍棒教育,我媽跟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我就呵呵了。我弟弟10年的,她再也不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了。

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打,罵,罰。現在我覺得都好多了吧,90後做了老師,過幾年95後也紛紛上崗,他們會給這個行業更多的新鮮。

比如說,課間操,換成舞蹈。小學生課間跳鬼步舞,校長C位領舞。靜極思動?哈哈😄。


逸謙吧唧吧


這個問題其實很矛盾,我是80後,同樣的問題,我父母也會找老師,告訴老師,不聽話你就打吧,不過那時候孩子真抗打,怎麼打沒事,現在孩子體格弱,精神也不好,罵幾聲打幾下就抑鬱受不了跳樓了。小時候老師抓著頭髮用頭撞牆,一腳踹出去四五米遠。一口氣十幾個耳光,雖然都處於迷糊狀態了,還得爬起來站好,迎接下一場暴風驟雨。那時候老師沒幾個是正規學院派畢業的,大多數老師學歷不高,沒有受過正規教師學習,這幾代教師及家長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不聽話就是打,至少80後遇到的那批40年代左右生人的教師,多半都是以打罵為主。那時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父母也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認為讀書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所以也會支持打孩子,現在則不同了,父母,老師也都有一定文化程度,並不支持以打罵方式教育孩子,建立威信。80後,我不支持老師狠打孩子,我支持恢復古代的方式,戒尺打手心,以示警示。


逍遙子luck


以前上學,家長會給老師說:不聽話打就行,可能那時候自己也比較乖,小學的時候沒有捱過打,不過老師都挺嚴厲的,上課的時候都提心吊膽的,不敢搗亂。初中之後雖說沒捱過打,不過老師打起人來是真嚇人,上課罰站,扔粉筆,揪耳朵那都不算事,有的老師站講臺上一腳下去,把學生能踹趴下,再就是有的老師上課拿個木棍,不聽話了就罵人,打的時候抱著學生的頭就扇耳光,總感覺那時候的老師有點太暴力了,對學習也有牴觸心裡。

現在由於教育方式的改變,大部分老師都不體罰學生了,記得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和我說過:老師說了,你們還小,要教育為主。作為老師能夠這麼做,也和你更加能夠得到孩子的認可,也喜歡和老師相處。

其實,我更喜歡現在的教育方式,雖說嚴師出高徒,但是我並不贊成以前那種教育方式,現在老師和學生能夠互相交流,能夠做到相互尊重,難道不比看見老師就避而遠之好的多嗎?





追夢的翅膀2019


我上學時父親見到老師總是說自己孩子好好管教不聽話該揍就揍。所以在學校我還是比較守規矩的,好好學習不敢過多的惹事。

在家父親常和他的同事說人和樹一樣如果樹木不剪枝能成才嗎?我現在也有一句口頭禪——楊柳不釧(修枝打杈)不成材來教育我的孩子。所以,孩子小時候就是一張白紙,你圖啥顏色他就是啥色。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一舉一動就能看出來其父母的為人咋樣。

對孩子的溺愛是害孩子不是真的愛孩子,也可以說是目光短淺不想想孩子的未來。你的孩子在你家是個寶到社會上啥都不是,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太溺愛孩子該管教還是要管教的。等到國家管教那就後悔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