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士兵1年工資18兩銀子,為何打不過1分錢工資也沒有的清朝士兵?你怎麼看?

難忘情人


看看明代“戚家軍二代”的命運就知道了。


在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之役中,明朝調派了全國的精銳參戰,其中的一支數千人的部隊格外醒目,在朝鮮,他們拿著當時全國軍界最高的工資:戰時雙餉,一名普通士兵的年薪達到約43兩,遠遠超過國內一般水平。


因為他們是戚家軍。


戚繼光已經在數年前去世,而這批士兵則是從義烏,處州等地招募,按戚繼光兵法訓練和作戰的軍隊。接受曾在戚將軍麾下服役的老將吳惟忠指揮。而他們作戰的戰術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的鴛鴦陣時代。


而他們的表現也不愧他們的軍餉,在抗倭援朝的第一戰:平壤之役中,這支部隊擔負起最為艱鉅的攻城任務。他們奮勇登先,連吳惟忠本人都被鳥銃射穿肚腸,但戚家軍還是第一批登上了城牆,一天一夜就拿下了上萬日軍佔領了多日的平壤城。


當時的平壤是朝鮮王朝的“三都”之一,能遠征千里而定一國之都多麼榮耀?但這支軍隊卻沒有得到對應的感謝。


平壤之戰的指揮官李如松曾承諾,先登城者有300兩獎勵,而最後平壤之戰過了接近2年了,不但先登賞銀沒有兌現,連應該拿的雙餉也有拖欠!(當時冒死和他們一起登城的吳惟忠副總兵得了個可笑的20兩賞銀。)忍無可忍的士兵們鼓譟著要討個說法,這樣本來就和他們有宿怨的北軍軍官們就趁機發難,用兵變的名義殺人,從而為大明節省了這筆費用。(上述具體情況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楊海英博士的《萬曆二十三年薊州兵變管窺》)



時過數百年,當我看起相關資料時,仍然感到熱血衝上了眼眶,明朝之滅亡雖然可惜,但確實該亡,因為他連曾為他奮戰的人都出賣了!


閉家鎖的紅楓


其實這樣說不對,明朝真的是所有部隊都打不過清軍嗎,

清軍,為什麼那麼厲害,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他們作戰能力確實強,為什麼如此強,首先是馬背上長大,其次全民皆並,每個人都是從小鍛煉出來的,其次就是,他們每次打仗的目地是啥,搶佔城池,每次攻下一個城池,首領都會縱容部下燒殺搶掠,誰搶的戰利品就是誰的,因為打勝仗有金銀珠寶美女分,自然每個人作戰能力很強!



再說一下明軍,你說的十二兩銀子,其實到了下面士兵手裡,真的沒有多少,在加上明朝貪汙腐敗,長官剋扣士兵,到了士兵手裡幾乎不剩下多少,自然當兵的不肯賣命,大家出來混都不容易,都是混口飯吃,做人何必那麼認真呢!飯都吃不好,在加上打勝仗,士兵又撈不到一點好處,好處都到長官那裡面了,自然沒人去給你賣命!


但你要說,清兵就無敵了嗎,不是,你看下關寧鐵騎,每次都會和清軍打個平手,不佔下風,為什麼他們這麼牛,首先關寧鐵騎都是當地招募的士兵,其次,每個士兵都給他們分了大量土地,也就是所謂的以地養兵,如果關寧鐵騎他們被清軍打敗了,那他們就要離開故土,失去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到處流浪,他們自然而然的在每次與清軍作戰時都會拼盡全力,絕不退讓,因為他們不是為了誰而戰,而是為了自己而戰,不勝則亡!所以每次都能打退清軍!


菩提非明鏡


主要還是政治原因

袁崇煥的袁軍打的清軍節節敗退,無奈皇帝聽信讒言,錯殺了袁崇煥。

當時的明朝本身就天災人禍,百姓缺衣少食。李自成打出“迎闖王,不納糧”的旗號,迅速發展起來。

試想一下:不得民心的明政府帶出的兵怎麼能打的過,八旗一心的清兵!好比國共之戰。


歷史上的許先生


清軍沒有軍餉?真是個笑話,沒有軍餉又憑什麼給你賣命,難道不知道忠誠是和報酬劃等號的嗎!

實際上,清軍相比明軍,是實實在在的高薪,因為此時的滿洲人還沒有沾染吃空餉、喝兵血這些光榮傳統。

明軍最精銳的鋒兵,一個月也不過二兩銀子,年收入也不過二十四講銀子,想要維持溫飽是絕對夠用了。但是作為一個明朝的大頭兵,你想要溫飽得看長官給不給你,因為在明朝當兵可以用不是人來形容,你不僅要隨時被達官顯貴拉出去當奴隸使喚,那點軍餉還要被長官剋扣拖欠,甚至拖欠數月、一年,發到手裡也不足額,能有個兩三成也就不錯了,冬天經常有士兵買不起棉衣被凍死的記錄。一個西班牙人曾犀利的評價明軍:當一個國家的軍人處於奴隸和不光彩的情況下,這樣的軍隊能有什麼作為?成千上萬這樣的軍隊並沒有什麼可怕的。

所以,活不下去的明軍士兵大量逃亡,甚至逃亡到口外投奔蒙古大汗,而蒙古大汗並不虧待他們,他們也死心塌地的替蒙古大汗賣命,成為蒙古大汗的步兵或者是間諜。再後來滿洲人崛起,大量的明軍軍士又投奔到滿洲大汗的麾下,原因還是待遇問題。因為滿洲人此時還沒有染上吃空餉、喝兵血這些優良傳統,軍餉足額髮放,立了戰功還有賞賜,不僅可以獲得錢財、奴隸,還可以獲得權力、地位。而且滿洲大汗發的軍餉也堪稱高薪,根據《滿文老檔》記載,一等炮手賞銀八十兩,二等炮手賞銀五十兩。不管是年薪還是月薪,都遠多於明軍軍餉最高的鋒兵,所以明末經常有明軍因為待遇問題反水,甚至集體反水,要麼投了李自成,要麼投了滿洲大汗。所以明軍軍士在成為滿洲大汗的漢軍八旗之後打起老隊友來異常賣力,因為忠誠都是和報酬劃等號的,沒有真金白銀又憑什麼賣命!沒錢?爺不伺候!

同樣的道理近代也有,解放戰爭的時候國民黨就剋扣、拖欠軍餉,而共產黨從不克扣軍餉,而且不像國民黨那樣發的都是和擦屁股紙一樣的紙幣,而是響噹噹的現大洋,即便是有所拖欠也會給補上。而且還要保證伙食,哪怕吃不好也要吃飽了,負傷了還有病號飯,還有人負責醫治照顧,死了也有人收屍。所以解放軍打起仗來非常英勇,畢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反觀國民黨,軍餉不足額,被剋扣,而且還都是和擦屁股紙一樣的法幣,負傷了也沒人管,死了就像扔垃圾一樣給扔了,士兵又憑什麼給你國民黨賣命?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兵會大量起義、投誠,除了政治工作過硬之外,再就是共產黨的軍餉發的多。

其次,也就是滿洲人戰鬥力實在是強悍,我們可以看看《三垣筆記》當中的一段描述:

北兵入犯,連破數十城,無敢攖者。孫總督傳庭亦云:“我麾下百戰兵,為流賊望而膽落者,遇北兵輒股粟。偶一日,與北兵隔河相望,我兵雲:‘吾淫若妻女。’北兵大笑,驅營中婦女百數十出,皆紅紫成群,指與我兵曰:‘此若輩婦女,盡為人淫,反欲淫人耶?’語未畢,以數十騎浮渡,我兵數千皆走,如失魂魄,蹂踐死者甚眾。”

幾十人渡河就能嚇得明軍士兵不敢應戰,奪路而逃甚至踩死了數千自己人,可見此時八旗兵戰鬥力多麼強悍,足夠強悍到擊垮明軍心理防線了。

再有一點,就是滿洲大汗此時還沒有完全儒家化,沒有沾染漢人風氣,因此往往對勇士、工匠高看一眼,因此工匠以及武夫們也可惜為滿洲大汗賣命。正因與此,八旗兵的軍器質量遠好於明朝,徐光啟就說過,滿洲重騎兵和重步兵的鎧甲、馬甲皆系精鐵,而明軍的鎧甲都是慌鐵,刀砍可破,艦射可破。明軍甚至拿火槍射擊也很難射穿滿洲兵的鎧甲,即便是偶爾破甲,也是僅傷皮肉。

所以,明朝打不過清朝,可以說是天意。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你說的是遼東軍普通邊軍年餉18兩,精銳邊軍年餉20兩。而同時期的東江系、陝地秦軍跟本沒有那麼高,張獻忠原是陝西的一個小軍官因為朝庭把屬於陝西的部分軍餉挪到了遼東軍導致少餉甚至於無餉才造反的。毛文龍的東江系只有遼東軍的六分之一還經常領不到八年只領了3次軍餉合計120萬兩,而遼東軍一年的軍餉就有400萬兩。


秦牧5


當官軍,朝廷窮的連軍餉都發不上,挨餓受凍喝西北風。跟著韃子流寇可以搶錢搶糧搶女人,戰鬥力當然不一樣。就這麼簡單


平安格勒的意大利炮


工資?大明王朝經常性拖欠工資,滿清朝廷可是有房有老婆的。都發的!哪個動力更大呢?承諾的很多,但是,到手多少?各級軍官和文官兵備道都玩截流下相當大的一部分。最後到了士兵們俄手裡還有多少?而且是經常性拖欠。當兵吃糧,肚子餓咋辦?皇帝不差餓兵。吃不飽怎麼打仗?滿清軍隊的工資是低,但是從住房到老婆都發。吃的不夠了?去大明去搶去!


愛看愛思考


清兵的收入全靠搶劫,搶的東西除了上交部分外,全歸自己,所以積極性高。而明軍名義上每年18兩餉銀,但實際領到手的3~5成就不錯了,其餘全被上官侵吞,平時忙著養家餬口,疏於訓練;士兵還是軍官和官員的免費傭人,戰時戰利品也被軍官全拿走。士兵社會地位低,僅比罪犯高一點點,"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就是寫照。這樣的軍隊,積極性才怪了,打得過清兵就更怪了。


愛拼才會贏126055211


提問者從哪裡得出的18兩?建議好好看看野史吧。明朝當兵的就是長官的奴隸!能不餓死就好了。還有別給辮子洗地。要有正確三觀!


睡覺不會胖


簡單,好比一個理論月薪1萬實發1千且經常拖欠,另一個月薪為零但獎金動輒十萬乾的好了給房給車給媳婦,請問誰比較有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