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的人口數量為什麼逐年減少?

LiewKiatWei


1是在東營賺了大錢的,都到青島,威海,海南等買房了。2是勝利油田十多年不招工了,職工子女都到外地或者老家就業,由於油田都是獨生子女,因此油田退休職工也跟著孩子走了。3是油田持續搞提前內退,這樣退休的也好,內退的也好,回老家的,到外地做生意等,也都離開油田。4是油田住房小,持續得不到改善,很多人都到外地買房了。5是西城環境還是很差的,在西城上班的對東營政府有看法。6是油田十多年沒漲工資,影響了人們的消費觀念。7是油田在效益不行的情況下,一直在宣傳鼓勵個人走出去。8是東營這裡的空氣治療真心的不咋地。9是大城市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一些好的企業都到大城市發展了(除了靠油活的企業).10是東營這些年的政策矛盾,想靠油田搞裝備和石油化工城,又沒有牛逼的化工技術,就利華益能搞得像樣,技術還是杜邦的,其餘的只能說粗加工。11是沒有一個是有靈魂的企業。人均GDP全是化工廠的有錢人託著,大多數是被平均的。12是東營市沒有利用好勝利油田這棵樹,中國石化的各種投資建廠全國開花,為什麼東營沒有?


Yjh0327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2018年山東東營GDP為4209億,總量排名山東省第8位,但是人均GDP高達192721元,位居全國第一位。

而東營的人口僅為220萬,可以說,人口過少,是阻礙東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那麼為何在山東這樣的人口大省,東營人口只有220萬的?

我總結一共有四個原因:

1、產業單一

提到東營,不得不提煉化,提到煉化,東營已經形成了特別完整的石油石化產業鏈,一部分是勝利油田的大國企,一部分是以地煉化工為核心的市場化私企民企。

正因為產業單一,過度依賴資源,導致東營其他產業發展緩慢,人口嚴重不足。

2、成功避開京滬大動脈

從京滬鐵路到京滬高鐵,東營成功錯開了,眾所周知,人口大市基本上都建立在國家的交通主幹道上,從京滬鐵路的北京、天津、濟南、徐州、南京、蘇州、上海,再到京廣鐵路的石家莊、保定、鄭州、武漢、長沙、衡陽、廣州,這些城市都是人口大市,因為交通發達,所以也聚集了人口和產業。相反一些不再國家主幹道上的城市,人口往往是淨流出的。

3、虹吸效應

東營和濱州,人口都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省會城市、以及天津、北京、青島等城市,對東營人有很強的吸引力,本地沒有很好的工作就業機會,所以,都願意去外地發展,包括在東營本地成長起來的企業,最終都會遷往濟南、淄博、濰坊、青島、煙臺、天津等城市。這裡還要提到一點,當年東營有一座非常好的大學,叫做中國石油大學,是山東3所211大學之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後來被遷到青島去了。這也是東營被大城市虹吸的一個典型現象。

4、東營濱州內耗

其實山東分為17個地級市,行政成本過高,目前萊蕪已經被濟南合併,東營和濱州也應該合併成一個城市,因為東營濱州兩地的產業、經濟、人口、文化都是一樣的,在這合併之後,兩城市的資源優勢互補,能夠更快發展,而不是目前兩個城市在爭搶資源,導致兩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都不足,很多優勢產業沒法做大,如何吸引人口?

綜上所述:

目前,東營了迎來了一些機遇,京滬東線的方案出臺,東營在交通地位上會顯著提升,也會吸引一些產業來東營,當時,當前東營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在培育一個優質的大學,因為未來的經濟是靠高科技來驅動的,沒有高科技,城市就沒有未來。


蔣昊說經濟


東營和濱州,之前本同屬於惠民地區,分家之後,現在卻成了一對苦命的兄弟。東營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雖然人不多,可人均GDP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隨著石油資源的不斷枯竭,東營需尋求新的發展動力。而濱州經濟發展模式單一,產業聯動性不足,18年更是成為山東省唯一個GDP負增長的城市。其中,人才匱乏成為了兩市經濟發展的一主要制約因素。

10年前以兩市為主體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成立,可這麼多年過去了,並沒有發現給兩市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如今山東省更是提出了建立發展“東濱都市圈”,但不論是所涉及的人口數量還是面積規模,都無法與“省會都市圈”和“青島都市圈”相比,而且對引進優秀人才和各方投資的政策也缺乏更大的吸引力。

所以,兩市在今後的發展道路上註定要攜手共進,一同面對各種困難。

本人的一個幻想(不喜勿噴):

鄒平現在已經撤縣設市,又屬省會都市圈的範圍,鄒平現在鐵了心地想向省會發展。如果將鄒平市劃歸濟南或淄博,濱州剩下部分和東營合併,利津劃區成為新的城市中心。博興和廣饒全部撤縣設市或區,新成立“東濱市”一定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


可森先生


我就是青島人,來東營13年,感覺東營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車是越來越多,原來的南一路根本不堵車,現在要等4個紅綠燈。濟南路門面房確實關門很多,但這種情況不只是東營遇到的,個體商戶面臨網購、外賣等線上衝擊是很多城市都有的普遍現象!油田蕭條了,東營市地方還是有錢的,老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好。很多人都覺得青島、濟南很好,總覺得外邊的月亮很圓,個人不贊同,也許這些城市有一定的政策優勢,但東營有東營的優勢,石油裝備、化工、醫藥、有色金屬等行業有基礎,地處黃河入海口旅遊、海運也有潛力,只要市政方針正確,東營還是會越來越好的。

提幾點建議吧,建議市政府能把東營的公交系統發展起來,公交車多開幾班;東營人口能集中一下就更好,人口太散了,東營是不缺地,但這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城市的特點就是人口集中;高鐵早日開通,讓東營人在家門口就能做高鐵,去青州的高鐵站看看吧,停車場都讓魯E牌照佔領了;引進2~3所本科院校哪怕是三本四本也行,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動力,讓東營有大學,有文化底蘊!!!

身在東營,不詆譭東營,不唱衰東營,熱愛東營,建設東營!!!!!!


志在必得8658


我是勝利油田的職工,我退休也打算回老家養老。東營沒有啥可留戀的,有錢全建在東城了,西城跟郊區似的。去東城買房子吧太貴了,又不缺地房價呼呼的漲。油田把這些為石油發展出過力的油鬼子都當累贅撇出去不管。多少石油工人日子過得舉步維艱,想想都心酸。


風吹老頭站不穩


東營人越來越少,東北人越來越多。


M凜冬將至M


你們都太悲觀了,你們都太不看好自己的城市了,一邊罵著一邊賴著不走,覺得這裡不好可以離開,離不開就好好為城市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你們總是說東營市趕走了石油大學,但你們可知道石油大學從一開始就想去一個大城市,從九二年就要走,這是走了將近二十年才走到了青島啊,這不是一年兩年啊,石油大學要走是石大自身的原因啊,東營不是大城市,要想發展成大城市也不是一年兩年就成的,怎麼石大走了就是東營的錯呢?首都設在了北京是不是也是重慶南京西安的錯呢?

你們說東營靠資源、靠煉化、靠橡膠發展,這有錯嗎?最近幾年不也開始招商引資,取締這些汙染型的企業嗎,我們自己都在唱衰自己的城市,那還有好的發展嗎?明天還會更好嗎?你們喜歡荒無人煙的城市嗎?

那麼多人都在說我們的資源快沒了,油田快不行了,這樣的情況對你們有什麼好處呢?一個國家連資源都沒有了,拿什麼去發展?拿什麼對抗的外來的侵略?你們覺得自己那陰陽指蘭花指能捏死人家?還是撒泡尿能淹死人家?你們太衰了。

那些東營濱州之爭的朋友們,你們說的不算。


我是誰26393081


利群的關門就是現實中的例子,東營有錢人大部分去東城買房了,西城油田的職工大都走出西城了,剩下些普通打工的,有錢人一平均以為工資都很高,結果真正拿多少工資底層打工的才知道,利群的衣服鞋子是買不起,只能逛逛萬福來,結果只能利群只撐不住!


回到地球817


東營人員在變少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年輕人學業有成回東營的少;二是外地年輕人被吸引到東營的少;三是油田中層幹部以上的去北京和外油田的多;四是當年參加油田會戰開發的老職工隨孩子去外地的多;五是這幾年讓外地人忽悠的老職工退休去外地化錢養老的多!等等!造成東營的人氣與人脈資源優勢逐漸顯現為劣勢了!如此下去東營有可能成為第二個玉門油礦荒蕪人煙,也可能被別的城市吞併吃掉(如萊蕪)!發展是硬道理!規劃願景能讓人人知道也許也會吸引更多的人才來東營創業發展!


手機用戶6261940500


↗應該是流出20多萬人,北二路一拆遷,兩邊企沒了人走了不少,大學沒了,油田出去開發人走不少,光見一片片樓,但不見人煙,比9幾年差遠了,以前濟南路車流走不動,現在看濟南路兩邊商鋪哪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