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學校檢查教師備課筆記時,要求每課時都要有教學反思,你怎麼看?

靜思的長壽花


一些學校檢查教師備課筆記本時,要求每課時都要有教學反思,你怎麼看?




大家都是教育戰線的人,搞教育都是行家裡手,對於為什麼要寫、該不該寫、怎麼寫的問題不一一贅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謹以兩個親身經歷表明我的看法。


A:2000年開始從教。逐漸知道了教學“六認真”,盡力做到備好每節課上好每節課。

在此過程中,備課和反思是主動完成(當時附近教育界還沒“反思”一說,至少我沒聽說過),當時不知道“教學反思”這個說法,但在學習和提高的過程中真真實實的做了。比如上數學,教兩個班,上完第一個班了及時的總結反思,再去上第二個班效果明顯。而且效果非常好,對於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高,絕對功不可沒。

當時的學校對備課這一塊要求非常嚴非常細,每週多少節,每節該怎麼寫,要有什麼步驟環節等等,甚至不能低於多少字多少篇幅。這樣過了三年,據統計,這三年學校整體教學成績在全教學區居中下。

第四年,換了一位年青有為有擔當的教務處主任,上任後立即進行了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備課。

宣佈教案不再具體規定字數篇幅,甚至不一定用紙質(當年計算機還是個新鮮事物),可以寫在教師用書上或教科書上。當然,有一些更具操作性實效性的規定和要求。就在這一期末,我校總成績一躍上升到全區第三(同級同類學校23所)

B:很多人教同一科很多年,往住教了一遍又一遍,己經做到對那幾本教材爛熟於胸,還有必要硬性要求他如何去備課嗎?我也一樣,到現為止,教初中歷史11年,送畢業班8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對於《川教版初中歷史》己相當熟悉,不說倒背如流至少也算爛熟於胸。還有必要硬性規定我的教案怎麼怎麼寫嗎?

我的答案:

【1:教學反思可以寫,有必要寫,可以提倡寫!但是不能強制要求,太形式主義!

2:高效的工作來自於主動,管得過死過嚴過細不顯你能,管得好人家主動去做才叫高!

3:經常聽到一句話:“一個單位還在成天強調出勤,這個單位離倒下不遠了”。強制寫教學反思教案類似。】

如果您覺得對,請為【醉清風】點贊,更期待您的關注和留言,謝謝


醉z清q風f


每天寫反思有點形勢主義,一段教學內容完成再寫更有整體性和針對性。我自己經常寫反思教學日誌,把自己的教學過程記錄下來並進行整理,包括板書,學生反饋問題,以及各個班教學過程中捕捉到的不同教學方式的調整。好處是下一輪教學我可能記不清楚一些問題難點和重點,這樣我看看教學日誌和反思就知道怎麼備課了。經過幾輪修改和積累,會更加得心應手,特別是像我們開設新課程,更需要寫教學反思。比如我們團隊開設了《影視與西方文化》,我已經教授了三遍,每遍都有不同收穫,反思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自己教學對象和教學素材,更好地整合各種資源。特別是有新團隊成員加入,我把自己的教學流程和反思交給他們,他們根據我的記錄,可以馬上上手,有利於團隊建設。


貓咪英語課堂


這東西我經歷過類似情況,就是實習時的工作日報。

你說我一個實習生,有啥可以寫的?每天能幹的有啥?每天晚上回來為了這300字抓耳撓腮的編。

教學反思也是一樣的,每一節課寫一篇?要知道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每堂課可能真的是平平淡淡的教學,又不能最後寫個“正常教學”就結束,非要寫的話,九成以上是編的,浪費時間浪費心思,還不如讓教師好好趁著下課喝杯茶休息休息,準備下一堂課。

如果一定要寫的話,一週一篇我個人認為是最合理的量,教了一週,大大小小總歸有點事情,總會有一點感悟,記下來也不是一件壞事,對以後的教學是有利的


用戶153297980648


有一天,江湖滿地一愚翁曾在隨筆本上寫下這幾行字:

盤點會讓自已明白有幾斤幾兩。


盤點會讓自己明白起點在哪,方向在哪。

真正的總結與反省從來都是很重要的。

只不過,打印在潔白的A4紙上的所謂“反思”大多是玷汙潔白的文字垃圾。

這個問題,讓我又想起這幾行字。

學校的初衷無疑是對的。大到國家民族,小到個體,反思都是進步的開始。不會反思的個體是無法成長的,不會反思的民族是停滯不前的。學校要求教師寫課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問題是,任何事都過猶不及。列寧說,真理再走一步就是謬論,哪怕是一小步。

這個學校的“再走一步”就是“每課時都要有教學反思”中的“每課時”。

首先,絕多數老師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每課時的教學反思。但是學校又要求寫,又要檢查,所以只能寫一些空話、套話、正確的廢話。這樣的教學反思就成了打印在潔白的A4紙上的,玷汙潔白的文字垃圾。這樣的教學反思也浪費了老師寶貴的時間。

其實,現在很多學校都是這麼做的。實際上,那些反思基本都是文字垃圾這一點,管理層也是知道的。但我奇怪的是,既然學校上下都明白這是浪費紙張,浪費時間,為什麼還要這麼做,還做了這麼久。為什麼那麼多學校也這麼做?我至今想不明白。

現在來談談個人認為較為合理的做法。

我們教孩子寫考場作文中的記敘文,一般都會告訴他們一個基本原則:立足寫好一件事。寫多件事很可能導致件件都寫不好。600字以上的考場記敘文一般情況下適合寫一件事。

美學大師朱光潛說,與其匆匆瀏覽十部一般的書,不如精讀一本有價值的書;與其匆匆瀏覽十部有價值的書,不如用瀏覽十部書的時間好好讀一部有價值的書。

江湖滿地一愚翁說,與其讓我們老師糊弄每課時的教學反思,不如要求我們好好寫幾課的課後反思。

教齡5年以內的青年教師一學期至少寫4篇,即每月1篇。字數不限,但內容要真實,忌空話、套話。建議他們一學年從寫過的教學反思中抽一篇最有價值的,寫成論文。鼓勵他們去投稿。

教齡5年以上的教師一學期至少寫2篇。同樣要求字數不限,內容真實,忌空話、套話。同樣將建議他們將優秀的教學反思升級為論文,鼓勵其投稿。

在這個方面,我個人有些成功的經驗。我一般一學期上兩次精心打造的研討課,課後對著錄像細細反思,而後寫成論文。近六年,這樣的反思總結論文,我大概發表了二十餘篇,其中有2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如果我們能把平時的教學反思提煉,總結,評職稱時就不怕論文關了。

其實做法還可以更靈活一些。

即鼓勵教師帶著研究意識進行日常教學。在教學中有困惑,有心得,有發現,就把這些寫下來。這就是高質量的教學反思,對改進教學有實際意義的教學反思。這些不一定要寫在備課筆記本上。老師有想法了,隨時記錄在手機。點點滴滴的反思最終會匯成汪洋大海。教育專家大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反思相當於研究。研究的前提是自由和安全。

課課反思的沉重任務和管理層的檢查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研究的前提。備課筆記本的課後反思欄猶如一個框架、一個模子。框子裡和模子裡是出不來真正的研究和思想的。

有位著名特級教師這樣說:檢查老師的備課筆記是缺德。一個老師有沒有認真備課,你去聽聽課就知道了啊!為什麼非要逼著老師寫厚厚的備課筆記呢?同樣,一個老師有沒有反思意識,能不能再反思中進步,看看他的教學成績,看看他一學年之內或幾年之內能不能寫出反思性教學論文,就可以了啊!為什麼非要逼著老師在厚厚的備課筆記上寫課課反思呢?

江湖滿地一愚翁專注教育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和大家煮酒論教育,奇問共欣賞 !


江湖滿地一愚翁


現在為了檢查教學常規工作,校領導儘可能的發揮其才能,如上面起定毎學期聽課10節,學校就定為15節。期末試卷分析原來只要備課組長寫一份,現在是每人寫一份。反思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備課總數達到多少多少。教師們常常在教材上背一遍課,還要在教案本上再次備一遍;作業的批改次數不能少於上課節數。諸如此類,還有多少時間去認真思考課堂教學上的教與學。當老師太辛苦,還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評選衛生城市,要上街道上督查衛生,要上村入戶做精準扶貧工作,要參加法律知識考試,要網上上傳下載資源,要師德師風建設寫論文寫心得體會。為了評職稱要寫論文要引領示範等,評不上職稱,工作再認真也拿不到養家餬口的錢。太囉嗦了,別介意哈!每天每年都這麼奉獻的。


姜燕298


這是典型的形式主義。是最近二十幾年提出的…在教學完成後要進行的一項回顧。意思是你必須有錯、講錯、弄錯一部分,然後通過反思後發現了,寫下來,並進行深刻的認識,以利於下次更好的改進、提高教學;如果你感覺沒問題呢,你也得找出毛病,或故意編出一些假問題,然後寫出提高過程…這些東西有用呼,毛用沒有,真錯了,不用反思,發現了也會糾正、改進…這樣寫誰來誰看?自己不看,別人更不看,也許在評課時,一些評委找你毛病(找茬)時看一下…

但是,你要是不寫,那你就是“反動的”,你的教學就是不合格了,有可能就一票否決了…

所以呀,你就得有這一項…

也好辦,形式主義嗎,就是有這一項就行,內容沒人看,所以,都是隨便編一下就應付了事…


杭帆風順


所謂的教學反思,就是上完課後的得失,非常有必要,但是多數老師都是為應付檢查而寫。

無論課前多認真備課,授課當中都會有紕漏,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個老師不是隻教一個班級,在這個班級講完了,馬上總結得失,最好記錄在教案中,為以後再教這節課做點積累。

老師們,說實話,同樣的一節課,第一節和第二節效果一樣嗎?答案是肯定的,不一樣,第二節要比第一節好,就是教師及時總結了第一節的得失,讓下一節課更精彩,效果更好。

所以,寫教學反思非常必要,是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必由之路。





高級教師一枚


愚友認為,校長要求教師在課時教案後面千篇一律寫上課後反思是一種搞形式主義的表現。因為教案僅是教師課前準備的一份備忘錄。應該怎樣寫?不應該怎樣寫?應該因人而異,實用就好。目前,國家教育主管部分認可的教案有:書頭教案、板書式教案、圖表示教案、敘述式教案、活頁教案、目標式教案等。至於課後該不該寫反思?如有重大的事,寫出來,供自已今後備查,是可以的。說句實在話,上好一節課的關鍵不是把教案寫得如何如何的問題,關鍵是熟悉教材,找準教學目標,思考出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方法,做好要用的課件或實驗準備等,課後對學生進行查漏補缺才是最有實效的。有領導針對部分校長不講實效,千篇一律在教師的備課本本上下功夫,迫使教師上一節課,就要用兩節課的時間去抄教案,提出過:請把教師從抄寫教案的時間中解放出來!不知有些校長知道不?


李勇8194


每課都要寫反思?誰定的?學校定的。學校為什麼這麼定?無非兩種原因:上面教育管理部門要求的,或者學校根據某個理論自定的。

這個課後反思有無必要?首先我想請各位思索:幹工作的僅僅是教師這一個行業嗎?(不是)別的行業人員不需要成長嗎?(不是)公務員、醫生、工人等是不是每做一件事要預先寫個過程,然後再寫個反思呢?(不是,至少不強制規定)

為什麼教師要天天反思課課反思?這除了教育管理人員通過行政干涉來顯示權力外沒有什麼可以解釋。反思,是有感而發,有感則寫,無感則不寫,可以書面寫,可以心中有,強行要求課課寫,教師有壓迫感,甚至有被奴役感,必然令人生厭,瞎編濫造者有之,照搬照抄者有之。這徒增教師負擔,君不見教師怨聲載道乎?

教學有方,亦教無定法。教學理論,全員掌握;教法,自主選擇,不必一統。特別是留痕類的任務,純粹多餘。我反思,但不必留痕(寫反思)。我改作業,但不必留痕(批改記錄)。……其他的不再多說。

其實,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在不斷地思考,除非睡眠狀態或植物人狀態,每做完一件事,包括每讀一篇文章,甚至每一次與人交談之後,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想或反思,人就是在不斷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反思是生活常態,是自發的,有時也是自覺的。我們不能因為沒寫下來,就認定別人沒有反思。

說白了,統一要求寫課時反思,並不是什麼專業性要求,並不能體現什麼教學內行,它只是教師的額外負擔,具有壓迫性,缺少人性化和靈活性。它把教學行政化,它完全是為了迎合行政檢查的需要。

教育,有時真的有被外行人亂管的味道,教師同行們,您有沒有這種感覺呢?

傳播正能量,促進教學改革,減輕教師負擔。支持我觀點的請不要吝惜您的手指頭,感謝您的點贊或轉發,也恭請批評指正。



百姓茶館話人生


談一下自己的教學備課和教學反思吧!

曾經也是學校管理要求下寫“八股”教案,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然後教學過程中新課引入,例題講解,練習鞏固,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等一整套流程下來,作為新老師還是成長蠻快的,但隨著教齡增長,開始有了更多思考。而這需要時間,於是對備課有了新的想法,現在基本上就在教科書上作批註,寫下每個環節需要注意的事項以提醒自己,然後補充練習或修改課本習題,把答案寫上去以便上課核對。在這種備課方法下,課堂上極少會打開教科書看下一步該講什麼,而是一切流程都在腦子裡,偶爾有不記得題目數據的時候,翻開來看看,或者講到課本上的概念時,請學生在相應的地方批註或作答。

教學反思,曾經在教案本專門有空白處書寫,但最開始寫的教學反思,我現在自己也不讀,全是形式主義,應付檢查。但現在的反思,開始慢慢形成文章,也越來越長。教學反思,並非一定在課後馬上書寫,而是要經歷一陣思考之後再動筆,最好和組內教師進行交流後寫,看法也更全面,寫出的東西自己看上去也像那麼回事。

事實上,現在我把許多教學方面的文章,包括備課和反思,都放在頭條和微信公眾號上了,如下圖:

現在基本不需要被人催促寫反思了,隔一段時間,如果有空,便會寫下一點東西,也更容易發揮。我認為這種形式的反思,才真正能提高教師自身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