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兩年,月薪7000多,學歷本科,是不是很失敗?

90小賤


是,也不是!

我認識有些人,讀大學時候讀完大一就輟學了,自己去搞創業,現在月薪2-3萬,如果按照讀書年齡,這時候應該是讀大三。

有些人大三的時候還在教室昏天暗地上課,做實驗,背書考試…大學畢業了沒有自己的定位,找不到工作,或者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有些人畢業兩年,工作不穩定,過年沒錢回家,在陌生的城市街角中徘徊。

寫著寫著,我想起了之前很火的視頻《別讓任何人打亂你的人生節奏》:

有人21歲畢業,到27歲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歲才畢業,但馬上就找到了工作。有的人沒上過大學,卻18歲就找到了熱愛的事。有的人一畢業就有好工作,賺很多錢卻不開心。有的人選擇間隔年去尋找自我。有的人16歲就清楚自己要什麼,卻在26歲改變想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也許你身邊有的朋友遙遙領先於你,也許有些落後於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節奏,他們有他們的,你有你自己的。每個人的生活,都只屬於自己,別讓任何人打亂你的生活!

所以,畢業2年,月薪7000,本科,並沒有失敗,只是個人的生活節奏而已,也沒有成功,因為還沒達到你成功的標準!


李煒愛學習


畢業兩年,月薪1W,學歷本科,我分享個人實際來回答這個問題。我不喜歡灌雞湯,也不喜歡畫大餅,一切只從實際出發!

1、並不失敗,但別落後!

首先,你比我強,這點毋庸置疑!我雖然畢業兩年,但我2017年失業了一年,那年我25歲,啃老啃了一年。我2017年12月25日才在上海找到工作,工資是6000+1000,也就是6000的基本工資加1000的績效!題主畢業兩年拿著7000的工資在這一點上比我強!我不知道題主是在哪個城市上班,但從問題看來,題主應該是對現有工作以及未來的打算有些迷茫了。我只想說,千萬別心急也別浮躁。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因為浮躁把自己折騰了幾年,兜兜轉轉又回到幾年前的起點,而時間軸是在前行的,你卻用實踐證明你已經落後!



你是什麼樣的人?!

看了下大家的回答,好多回答都說“我身邊某某某年收入多少多少,我身邊某某創業成功!”如果成功可以複製的話,那世上就沒那麼多失敗者與窮人了!如果成功可以複製的話,離他最近的你為什麼沒成功!每一個人都各有所長,當資源無法共享,試著掂量自己幾斤幾兩!明白自己興趣愛好和能力高低,升職漲薪是自然的事兒!



投資自己

所謂“技多不壓身”,先在工作中做一個無法替代的員工,你才會成功。我在公司是幹內容運營的,相信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職業!我平時工作主要有:文案撰寫、排版設計、活動策劃與執行、品牌營銷、大數據分析、基礎的計算機編碼等。為了讓自己不可取代,我平時除了看書還會去報各種課程。現在團隊變大,我主要負責項目拓展與大數據分析。這又不得不讓我去學習一些項目管理的知識以及深挖數據分析。如果可以,請投資自己,收穫超出你想象!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我就是穿著正裝去奮鬥。喜歡就關注唄~歡迎留言評論。


穿著正裝去奮鬥


其實很成功!餘生很長,無需慌張!


有人統計過,清華大學本科畢業五年的平均薪資,還不到15000。單純從工資角度而言,本科畢業兩年,就拿到7000多,絕對算很成功。要知道現在新一線城市的平均薪資也就七千左右。你只用兩年的時間,已經達到新一線城市的平均水平。還是很厲害的!


其實職場就像馬拉松賽跑,起跑時快一點,開始時跑的領先一點,意義不大。男人的退休年齡是60歲,可能還要延長;女人的退休年齡最少是50歲。剛畢業兩年,估計也就二十五六歲吧,職場才剛剛開始而已,後面還要奮鬥三十年呢!


回到現實的故事,你也會發現,很多現在牛哄哄的人呢,在剛畢業時,都是混的很一般的人。30歲的馬雲還在夜校教學,30歲的黃渤還在青島開機械廠,30歲的任正非還在部隊當小兵,40歲的宗慶後還在賣冰棍。40歲的老乾媽還做著農民。


人生很長,職場很長,無需慌張!再舉個最真實的例子,我高中屬於學習好的,然後大學畢業後,牛哄哄的直接去了外企工作,混到現在。我高中有學習很普通的同學,但是人家一步一個腳印,本科碩士博士,現在已經在美國TOP10高校做科學家了。


所以,本科畢業兩年,職場才剛剛開始,工資7000也好,20000也好,3000也好,都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幹什麼,然後堅持,再堅持,只要持續努力,時機終會在某個時候到來。


就像那個35歲的中年人,他也是在教過夜校,搞過黃頁,做過小販,弄過補習班,畢業十多年後,才創立的阿里巴巴!

世界500強全國培訓經理,資深管理與職場專家,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請點擊【關注】,歡迎留言交流討論。

職場再出發


工作兩年,月薪7000,我認為,這不是工資高低的問題,是你自己的定位問題,我建議你可以從下面這三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

01.這兩年的工作中,你覺得你表現如何?

表現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也許你過得渾渾噩噩,每天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很多需要你做的本分事情,都沒有做到位,這時候你就要思考,是不是你自己沒有讓自己的價值體現出來,因此老闆只給你7000塊的工資,你付出的價值還不到7000塊。

二、也許你過得一般般,把該做的都做了,不該做的就沒做。總之也沒什麼大錯,但也沒什麼成績,所以7000塊對你來說,是剛剛好匹配的,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三、你過得相當精彩,老闆讓你做的事情,你做得漂漂亮亮,非常精彩,通常讓人覺得眼前一亮。那麼,7000塊的工資,可能對你來說,低了,你本身就值1萬塊。

也就是說,你的工資,通常是你價值的體現,也許價值低於7000,也許高於7000,但是通常就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因為老闆不會平白無故給你開這個工資。

02.你的行業天花板大概是怎麼樣的?

你看看行業裡工作多年的那些佼佼者,大概是什麼水平,如果工資收入是比你高得多,你可以嘗試分析一下,自己為什麼收入低,是因為經驗不足,還是缺乏什麼能力?

如果7000塊已經頂天了,建議你換一個更可觀一點的行業。

03.對於成功與失敗,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

有人拿著3000塊的工資依然是成功的,因為他幫助了很多貧困兒童上學,有的人月入50000萬依然覺得很失敗,因為有人月入20萬。如果把收入當做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那麼我相信,還有很多人是非常失敗的。

幫助別人,突破自我,改變自己,這些都可以是成功的體現。

以上是我的思考與手動回答,感謝閱讀,若覺得我說的不夠清楚,歡迎繼續討論。



河龍說職場


本人畢業也兩年多了,研究生的學歷,可以說基本工資也才7500,我不認為自己失敗,當然也不覺得你失敗,說說我的看法。

現在有個現象就是,大家都以現在的工資或者收入來評判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論是過年回家同學間的聚會,還是親戚一起聊天,大家的話題都在說錢的問題,只要年薪幾十萬或者幾百萬,那麼這個人就是成功的?賺的少一些就是失敗的?個人不認同只憑收入論成功的觀點。

不可否認的是,那些商業巨頭,世界的首富們都很有錢,當然他們也很成功,但前提是他們經歷了很多挫折和辛苦歷程,他們為祖國和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很多人都想與馬雲比,沒有馬雲有錢就覺得自己不成功嗎?人家在你這個年紀也許賺的還不如你多呢,人家是一點點努力堅持奮鬥的結果呀,經歷了很多次的失敗,最後才做到今天的樣子,說到人家的成功,首先看中的是人家為祖國和社會做的貢獻,不僅僅是人家有錢吧?

所以,不要看自己現在的幾千塊錢,找準自己的定位,問問自己能為企業做什麼?能為社會帶來什麼?有自己的追求嗎?然後再去努力學習各種需要的技能,提高自己的知識,專業水平,提高自己的見識,努力投資自己,把眼光看的再長遠一點點,有自己的理想和堅持,使自己成為企業和社會需要的人,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那樣你才是成功的,相信那個時候,收入也會跟著提高的。

最後,還是要說,本科畢業兩年,7000一點也不失敗,很多人都達不到這個工資呢,但是工資多少不能說明你的成功,還是要有自己的理想,努力學習各種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實現自己的價值,成為對社會有巨大貢獻的人,那樣才是成功的。

個人觀點,供參考。


瓶凡的世界


只能貨比貨,人比人,氣死人。

人活著失敗與成功只能用金錢來衡量嗎?

不是我酸,是我真不這樣認為。

我覺得一個人真正的成功,是要等到他走的那一天,沒有遺憾,無愧於心,滿足了自己心願,孝順了父母,養育了兒女,讓他們明瞭事理。無功於社會,亦無罪於社會。那我就會覺得他這一生也是成功的。

我不是說大道理,雖說大家每天追逐的都還是金錢,但我覺得人生的價值觀並不是這樣的。

人活一生,只會越活越明白,越活越通透。

你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就是成功的。

你的學業進步,尊師重道,明事理就是成功的。

你孝順父母,善待另一伴,養育兒女,你就是成功的。

當你老了,知天命了,你還會覺得錢是最重要的嗎?

當然,那金錢來衡量是最直觀的。有錢可以任性,可以滿足很多心願,可以能他人所不能,物質可以帶來最直觀的享受。

就包括我,我也想賺更多的錢,總想賺更多的錢去給家人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孝順父母,養育孩子,讓妻子快樂。我的動力來源於此,而並不是用它來證明我成功與否。

當然,現在的社會,主流的想法都是錢。我這到顯的非主流。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人不該妄自菲薄,也不能止於當下。不要輕易的用成功或失敗來標榜自己。

能力有大小,努力沒有盡頭,如果你單純的覺得賺更多的錢就是成功,那就應該更努力。我倒希望你做一個快樂的人。


毛豆配叉燒


國家統計局網站《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同比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增長7.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比上年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3834元,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比上年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9元,增長7.4%。

實際上月薪達到4000元/月以上的人大概只佔到全國總人口的20%。

這個比例有不少網友不相信,畢竟國內省會城市統計的職工平均工資都在4000元/月以上,沒道理超過這個數據的只有20%的人啊?但是,通過“2.8”定律我們知道,20%的人掌握了80%的財富,而剩下的80%的人分攤其餘20%的財富。

所以,“平均工資”其實含有很大水分的,題主所謂的失敗不存在的,況且一個人成功與否,也不是工資待遇能衡量的。

樓主之所以覺得收入不理想,肯定是圈子內有對比的,比如同學某某某,現在薪資待遇什麼什麼,同齡人誰誰誰有房有車了。

比較的多了,自身就覺得不平衡了。實際上沒必要,每個人的境遇不一樣,有的選對行業的時間週期,短短几年就有可能甩開同齡人,這個沒有辦法比。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工資待遇基本相差不了太多,當然後天的努力這一切都還是能改變的,靜下心將工作做好,升職加薪也是理所應當,如果當你能力已經和你公司不匹配的時候,那待下去也沒由什麼意義了。

其次學歷只能正面你在哪所學校上過,並不能證明你的能力,工作當中才是鍛造和提升自身核心價值的場地,社會大學的畢業可能要耗盡一生!

10000小時定律,大概工作五年,當你在一個行業不斷學習和積累,成為行業內金字塔的尖端,消耗的時間勢必超過10000小時,題主這才兩年,加油,努力工作,將事情做得更好,事業才有騰飛的可能!


墨天荒


人生沒有成功與失敗的絕對衡量標準,對於畢業兩年,月薪7000多,已經不算失敗,本科學歷雖然當前比較普遍,但應該已經超過了全社會70%的競爭對手,而不少人現在的平均薪酬還是在3000元附近。然而,對於自己而言,如果感覺失敗,要麼是因為自己定位太高,目標很高,而這往往容易形成沉重的包袱;要麼就是自己的方向感不強,或已經處於發展的瓶頸,由此產生較大的失落感。但是,畢業兩年,還是年輕人,不要輕言失敗,做好人生定位、做好人生的佈局,這也是最關鍵的舉措。或許,在30歲之前,人生還是會有不少的磨練,但爭取在30歲前做好明確性的目標定位,這樣的人生才能夠活得更有目標、更有方向。


郭施亮


你好,你的問題我已經拍過視頻解說過了。

但從你的提問看,你依然內心很困惑,甚至迷茫,你現在需要的是前輩和年齡稍大的人的指點,其實你已經很不錯了。但也要看你的工作負荷大不大?

你看一下這個視頻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私信我答覆。

很願意和大家做網絡世界的朋友,交流想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76500066b0449e90e8a\

HI木易子楊


我覺得還好,而且評判成功的標準不一定是工資的多少。有些人認為我的工資夠我吃飯就好了,而有些人認為我要買房買車娶媳婦開公司才算成功,而有些人覺得不管工資多少,我過得開心就夠了。不管哪種想法,存在即合理。不過個人認為,不管工資高低過得開心更重要,要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然而這個確實需要自己豁達的內心才能達到,說困難也挺困難,說簡單也挺簡單。

不能僅僅看工資高低,還早看你從這份工作中收穫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而且成功是對生活和工作的滿意度度高。不過從你提問上來看你對自己工作工資上滿意度不夠,這或許是你對自身的要求比較高。這是很正常的,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工作工資的滿意度,可以多學習點技術傍身或者找點適合自己的小兼職做一做。這樣除了主業,你還有副業,工資肯定會越來越多的,當然這是在你有剩餘精力的前提下。除此之外,如果你的薪資構成有提成,獎金什麼的,可以盡全力將本職工作做得更好就有可能獲得更高收入。

所以成功的標準對每一個人可能不一樣,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讓自己對生活工作的滿意度提高。這樣自己才會更開心,才會覺得人生有意義,不枉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