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小龍為什麼成不了李連杰?

荔枝大人V


釋小龍,1988年1月6日出生於河南鄭州,本命陳小龍。

他是中國目前星路坦蕩、特別有前途的武打演員,兩歲時拜少林寺第30代接法傳人釋永信為師,賜法名釋小龍。

釋小龍以5歲的低齡童星出道,然後中間去美國了四年多,這段時間應該是大家瞭解他比較少的。


雖然在大眾面前曝光的很少,演藝事業沒有發展,但是對他個人的發展有很大的提升。

小周是真的希望他能翻紅,他也有這個能力。因為現在的影視圈裡,幾乎沒有釋小龍這種路線的年輕男演員了,想想確實可惜。


有一身實打實武功的專業演員,長得沒有他端正帥氣;長得比他好看的小鮮肉,武打招式全靠角度和後期。

李連杰,1963年4月26日生於北京,華裔新加坡籍電影演員、功夫明星、慈善家、企業家,是可以和成龍、李小龍等齊名的華人國際武打巨星。

世人都說有一種功夫叫李連杰,功夫皇帝的稱謂,絕非簡單贏來。

李連杰蟬聯了五屆全國武術大賽冠軍,17歲的時候,他被導演張鑫炎看中,出演《少林寺》中的主角小和尚覺遠。

李連杰除了有紮實的動作和武術功底外,還有著瀟灑帥氣的武俠風範。

他經歷了香港電影和武俠電影最輝煌的年代,可以說,他的成功有著個人的天賦和努力,也有時代的推動和運氣。

李連杰的輝煌生涯始於1991年的《黃飛鴻》,而《霍元甲》則是李連杰對半生武術的總結。

曾經有人評價道:當看完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方世玉、令狐沖等大俠後,便再也無法容忍後來者的演出。

所以,釋小龍之所以成為不了李連杰是因為缺少了超級經典的作品以及運氣和機會。


娛菌


釋小龍成不成得了李連杰,我們暫不說結果,先簡單盤點一下兩人的從藝經歷。

釋小龍,本名陳小龍,1988年1月6日出生於河南鄭州,應該是中國目前星路坦蕩、特別有前途的武打演員。

1990年,兩歲時拜少林寺第30代接法傳人釋永信為師,賜法名釋小龍。在1992年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表演中,獲得少林通臂拳、羅漢棍兩項優秀獎。2000年參加全國少林拳法大賽開幕式。1993年8月,與臺灣歌星林志穎合拍了第一部影片《旋風小子》。1994年4月與香港影星吳孟達、鄭少秋合拍了電影《新烏龍院》,在臺灣創下了兩億的票房成績。2009年,釋小龍在前往美國學習4年之後,重回演藝圈,藉助《葉問2》重返大銀幕。2010年,主演電視劇《七種武器之孔雀翎》。2012年,主演電視劇《自古英雄出少年》。2013年,釋小龍與韓雨潔主演了方文山執導的唯美愛情電影《聽見下雨的聲音》。2013年,主演電視劇《無敵鐵橋三》,劇中飾演“鐵橋三”。2015年7月接拍都市武術暖心情感電視劇《愛的速遞》,當年10月接拍《驚天嶽雷》,在劇中出任“金毛太歲”牛通一角。2016年,參演動作玄幻電視劇《武動乾坤》。2017年7月28日,其參演的《建軍大業》(飾演聶榮臻一角)在中國大陸上映,由於受同期票房收割機——《戰狼2》影響,票房勉強達到3.9億。

李連杰,1963年4月26日生於北京,華裔新加坡籍電影演員、功夫明星、武術家、慈善家、企業家,可以和成龍、李小龍等齊名的華人國際武打巨星。

1975年至1979年連續五年獲中國全國武術全能冠軍,1982年主演電影《少林寺》使其知名度提升,1991年後的《黃飛鴻》系列成績不俗,塑造出了方世玉、張三丰、霍元甲、陳真、令狐沖等經典角色。1997年後到美國好萊塢發展,期間主演了《致命羅密歐》、《龍之吻》、《敢死隊》1、2、3等多部大片。 2007年創辦壹基金,成為中國第一家民辦公募金會,因全世界公益方面的貢獻被聯合國授予聯合國護照。2008年成為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2009年以“社會企業家”名義成為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會員,同年擔任世界衛生組織親善大使 。2011年4月李連杰和馬雲一起創辦太極禪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李連杰擔任CEO。 2013年獲得”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 “稱號。2014年8月15日,與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傑森·斯坦森、梅爾·吉布森共同主演的動作片《敢死隊3》在北美上映 。2016年,與范冰冰、黃曉明共同出演3D動作奇幻電影《封神傳奇》,在片中飾演仙風道骨的姜子牙。

根據以上二人個人簡介、從藝經歷,現階段無論從熒屏貢獻、個人名氣、國際影響等指標上比較,釋小龍跟李連杰都不在一個頻道,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當然,兩個年齡落差那麼大的人,本來就無可比性。那麼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演出在質上和量上的不斷疊加,釋小龍會不會追上李連杰,成為李連杰第二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個簡單的“沙盤推演”。

一、時機或機遇。李連杰在1982年19歲出道,彼時,中國的電影市場應該才是剛剛起步階段,而此前,中國大陸產出的幾部電影稍稍有點記憶的人背都能背得出來,《苦菜花》《小花》《閃閃紅星》《一江春水向東流》《渴望》等等,除去當初無聲電影外,真正的影片統共不到幾百部(確切數據待考)。在影片類型或表現形式上,單一,根本沒有商業片一說,且多為苦情,或者歌頌型。不僅如此,由於電視並未鋪開,人們接觸的熒屏或影視形象有限,當時的演員更多賦予的是神化色彩,在偏遠農村表現更為明顯。所以,一部《少林寺》,不僅翻開了大陸電影的新篇章,也讓李連杰聲名鵲起,奠定了一代武打巨星成長的群眾基礎。那個年代,在山村的田野地頭、房前屋後,城市的街頭巷尾,談和李連杰有關的話題,不啻是一道珍饈佳餚。

從那以後,李連杰一發不可收,相繼拍攝了多部武大巨片,把自己的聲名提升到一個一個高度。後又遇改革開放,兩岸三地強強聯合,電影市場隨著國門一起打開,直到走出國門,成為一代國際巨星。

反觀釋小龍,雖然以5歲的低齡童星出道,但是,當時的大陸武打電影,以融合的姿態注入香港成熟的武打基因,差不多已經處在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那個時候叫座的武打電影、武打明星璀璨紛呈,並且基本上以港星為代表,全面佔據國人的心。同時,隨著電視進入尋常家庭,人們對影視形象的選擇更加廣泛,也更趨於理性,無論如何,“李連杰時代”已經遙遙遠離,不會重來。

二、演繹才華。到目前為止,除了敬業,小編仍然看不出釋小龍有多少過人的演繹才華。才華,當然還應該包括處世為人、經營事業的悟性種種。而李連杰,已經在演藝圈這個圈子裡浸潤幾十年,大陸、香港、好萊塢,到處都留有倒騰拳腳的印跡,以及特有的嘶啞的笑聲。從一部部電影角色出神入化的演繹,我們看到他非比尋常的智商;從創辦“壹基金“,抱得美女利智歸這些事情上,我們又看到他“驚世駭俗”的情商。當然,近年來,由於受移民他國不再是中國人等“事件”影響,李連杰的人設已經在觀眾心裡大打折扣,可這改變不了他的熒屏貢獻和國際巨星這一既成事實。而於國民情節上,釋小龍倒是略佔了一點上風,出道以來,一直以清新質樸的小生示人,想必一定為此後的發展帶來不少利好!

三、事業路徑。釋小龍主打熒屏清新、正面武生形象,一正到底,且對報酬的要求遠低於對擔綱角色、提升演繹水平的執著;而李連杰後期則正反形象均有涉獵,更也許更多地是出於經濟效益或回報的考量。那麼在演繹難度和要求上,李連杰飾演的角色可能更能體現演技和水平。

綜合以上觀點,李連杰是貼有一連串不同時期、不同形象、不同風格、不同收穫、不同影響的李連杰標籤,獨一無二的李連杰,不僅是釋小龍成不了李連杰,就是同領域某個方面超越了李連杰的任何電影演員,也一樣成不了李連杰!同樣的,釋小龍就是釋小龍,不一般的風景,不一樣的人生閱歷,註定走出一個——中國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的釋小龍!


陌上霜子


一個是長相吧!

1988年出生的釋小龍現在都30歲了,依然是個娃娃臉,雖然是顯著年輕,但若是去演一些特別大氣的成人角色,就感覺很彆扭,這個肯定會限制他的發展,印象中他作為成人出現在熒幕上,都沒做過男一號。

其實,很多童星出身的演員都面臨這個狀況,必須要在外形上擺脫稚氣,才能洗刷掉觀眾對其“小孩子”的刻板印象。

所以,小時候就成名其實是把雙刃劍。

另一個則是時代的原因。

李連杰出道時,正值中國功夫武俠片興起的熱潮中,處女作《少林寺》一鳴驚人,隨後的《黃飛鴻》系列,不僅是經典電影也是中國武俠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無論是李連杰標誌性的雙手展開迎戰的動作,還是影片內含的家國情懷、民族興亡、兒女情長等等,都成為後來很多武俠電影的典範模板,難以超越。


而釋小龍現在能拍什麼呢?

傳統武俠片都沒落了,現在流行玄幻修仙,時代也沒能給他可以拿來與武俠片結合的元素,有點時不與我的味道了,因此也只能在《武動乾坤》這種劇裡給小鮮肉們做做綠葉了。


巴塞電影


李連杰是最傑出的武打演員之一,也是華人演藝圈的頂級巨星。釋小龍以前現在未來都不會超越李連杰,主要有三大方面原因。

第一是個人方面原因。李連杰作為全國武術冠軍出道除了紮實的動作武術功底有著“功夫皇帝”之稱,瀟灑帥氣的代名詞不動如山動若奔雷打鬥乾淨利落,有武俠風範刀槍劍棍十八般武藝,讓人拍案而起電影極具欣賞性其是連傑的帥氣武打動作形象無人能比,好像就是為武打戲生的,絕對震撼讓人難以忘懷。我相信未來五十年也不會有,釋小龍更比不了。

第二方面的原因跟所處的時代有關係。李連杰他經歷了香港電影和武俠電影最輝煌的年代,可以說,他的成功有著個人的天賦和努力,也有時代的推動和運氣。武俠電影最輝煌的時代很難再現,可以說,後面的人很難超越他。

第三方面的原因。每個人必須有自己的特色,一個領域的開創者必定影響巨大。像李小龍凌厲如斯讓人覺得是真實格鬥開創一代功夫電影宗師。像李連杰的動作飄逸一代。功夫皇帝,成龍的幽默玩命一代功夫喜劇。甄子丹的出招凌厲快狠拳拳到肉。這幾年大紅的吳京早年有李連杰的影子後期帶有甄子丹的凌厲之風也才用自己軍旅題材戰狼大火。所以釋小龍任重道遠啊!



董佳


個人認為根本不是長相問題,要說相貌,釋小龍比李連杰好看多了。

釋小龍之所以達不到李連杰的高度,主要是因為能拿到的資源太差了,成年之後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看看這些年釋小龍都在拍什麼,《武器之孔雀翎》、《功夫之愛的速遞》、《包三姑外傳》、《武林猛虎》,這些劇可能你壓根都沒聽說過。這就是釋小龍的問題,大製作的資源拿不了,只能在小製作裡做主角或者在大片裡打醬油,好角色根本輪不到他。

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大紅大紫,實在是在白日做夢。

要知道,李連杰十八歲就憑藉《少林寺》一戰成名,相當於一出手就是王炸,之後各種大製作就找上門來了。那個時候,香港電影工業發展正處於巔峰時期,李連杰很幸運被徐克看中,並且接下來成為了他的御用男主。接下來,《精武英雄》《黃飛鴻系列》《笑傲江湖》等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這些作品每一部拿出來都是王炸,隨便給一部給釋小龍,估計都能紅頭半邊天了。

再者,釋小龍自律能力太差了。一個演員能力不夠的時候,外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釋小龍在前幾年簡直是自毀形象,胖得跟何潔似的。本來他就沒什麼好的資源,再加上這種身材條件,能拿到好的角色才怪了。李連杰不管是身手還是自律能力都是頂尖的,出手功夫乾淨利落,相比之下,釋小龍要遜色不少,很可能是常年不練功荒廢了。

相信不少看著釋小龍幾部戲長大的觀眾都非常希望看到他再次走紅,他也是為數不多長大之後沒有長歪的童星。真的很可惜,很多小鮮肉演技和身手都沒有他好,結果現在演了很多電視劇的男一號了,如果這些角色給到釋小龍,相信也一定能一炮而紅。釋小龍缺的是一個機會,希望他還有運氣可以碰上,要不然再過幾年就真的老了。

關注頭條號“星途迷影”,看更多精彩點評!

星途迷影


一、少年時代誰學武練功更辛苦?

二、18—40歲之間誰的形象氣質更佳?

三、香港電影的輝煌時代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他倆誰更好的趕上了好時代?

四、李連杰電影的導演有徐克,袁和平,程小東,元奎,王晶,張鑫炎,劉家良,洪金寶,武術指導有袁和平,程小東,元奎元德和洪金寶,女一號有丁嵐,黃秋燕,利智,關之琳,李嘉欣,袁潔瑩,黎姿,林青霞,胡慧中,邱淑貞,楊紫瓊,梅豔芳,鍾麗緹,楊采妮,張敏等,合作的有趙文卓,甄子丹,於榮光,任世官,計春華,狄威,洪金寶,元彪,成龍,於海,熊欣欣,錢小豪,於承惠,周比利,皺兆龍,林國斌,盧惠光,劉德華,張學友,金城武,劉青雲,周星馳……再再對比一下釋小龍的電影,不用多說了吧


濺銫銀哘


釋小龍成不了李連杰,因為每個人所處的時代不同,人生際遇不同,是不可能走相同的路的。

李連杰是1963年生人,釋小龍是1988年生人,兩人相差25歲,他們所處的時代和自身的素質都不一樣,成就當然也不一樣。

釋小龍兩歲時就去少林寺學藝了,拜了住持釋永信做師父,所以跟著他姓釋。

他很小就已經學會很多少林功夫了,有醉拳和醉劍、五行拳、通臂拳、少林棍等等,這些都被運用到後來的電影裡面。

1993年7月,釋小龍簽約臺灣的長宏影視公司,開始為朱延平拍戲,先後推出了《笑林小子》、《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中國龍》、《無敵反斗星》、《十兄弟》、《黃金島歷險記》、《天庭外傳》等電影,其童星形象傳遍兩岸三地,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小演員。

隨著年歲的增長,在他的好搭檔郝劭文迴歸學校專心讀書時,釋小龍卻仍然留在影視圈打拼。

1999年的《少年包青天》是他的轉型之作,在劇中飾演少年展昭。

此後他將重心放在電視劇上,雖然也有接拍電影,但不是連名字都沒能讓人記住的三流電影,就是在主流電影中打醬油,至今沒有一部能夠像他童年時拍的電影那樣為他量身訂做的電影了。

再看李連杰,和釋小龍那麼大時根本一點武術都不會,他是直到1971年8歲時才被選進北京什剎海體校習武的。

1980年18歲時他得到了主演《少林寺》的機會,因為電影的賣座而迅速走紅。

隨後他又參演了《少林小子》和《南北少林》,都是叫好叫座的作品。

但後來他在1986年自導自演的《無敵小子》卻沒能得到觀眾的認可,不久便移居美國。

休息了兩年之後在1988年又出演了紀錄片《少林海燈大師》和電影《龍在天涯》,都反響一般。直到1991年主演徐克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才憑藉黃飛鴻一角迎來了事業上的大轉機。

與之相比,可見釋小龍正是缺了這樣的機會,他至今沒能迎來一部能夠讓他再次走紅起來的電影。反觀那些如今能走紅的動作明星,無不都得到了這樣的機會,像甄子丹直到2005年才拍了《殺破狼》;吳京2017年才拍了《戰狼2》。這兩人都是因為得到了二次機會才迎來事業上的新臺階。

1988年出生的釋小龍今年也才30出頭,我們還是祝願釋小龍也能得到這樣的機會吧!

(文丨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說起中國功夫巨星很多網友第一反應只會想起三個人,李小龍、李連杰還有成龍。

而這個釋小龍曾經被人寄以厚望可以成為第二個李連杰,但是卻已經逐漸被人淡忘了!

我們來看看這是為什麼

1.從釋小龍演戲經歷來看

釋小龍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是家喻戶曉的童星,小小年紀就可以與大名鼎鼎的李連杰一起主演了《小飛俠》《洪熙官》等經典作品,但之後便停止接戲出國深造了。

2.從李連杰演戲經歷來看

李連杰1975年至1979年連續五年獲中國全國武術全能冠軍,出道時中國電影市場剛好處在開端階段,憑藉一部《少林寺》奠定了其功夫巨星的地位。之後又接連塑造出方世玉、張三丰、霍元甲、陳真、令狐沖等經典角色。1997年後到美國好萊塢發展,期間主演了《致命羅密歐》、《龍之吻》、《敢死隊》1、2、3等多部大片,武打巨星,實至名歸!

3.從時代潮流來看

相比於中國功夫,現在的年輕人更加喜愛青春偶像劇、穿越宮鬥據、韓劇美劇……相比於硬漢式的功夫明星,大家更為痴迷於小鮮肉以及老臘肉!所以說,億萬國人迷武俠的那個年代已經過去了,狂熱的功夫浪潮已經偃旗息鼓了。當時的時代造就了李連杰,但現在的時代實在沒有辦法再造第二個李連杰,這也是釋小龍等人們的悲劇。

李連杰是不可複製的,釋小龍也是不一樣的煙火。


娛樂新連線


李連杰是少年成名,而釋小龍是童星出道,兩條不同的人生軌跡。你又怎麼能把他們倆說誰長大了就是你這樣的話呢?而且兩個人不同的地方不止成名時的年齡。還有各自生活的環境,接觸的人。具體原因我覺得是釋小龍破功比較早。


李連杰最早是體校出身,周圍接觸的朋友多以練武為主,相對社會環境比較簡單。成名作《少林寺》觀影人次超過億萬,跟他的酬勞沒有半毛錢關係。他的酬勞很少,具體多少不記得了。

釋小龍就完全不一樣了,童星出名早 港臺演藝圈,接觸的誘惑比較早,對一個人的心智影響不可能一點也沒有。而且,從小在光環之下成長,有利有弊。因為釋小龍作為一個童星,出名早、接觸的誘惑早,對一個人的心智影響不可能一點也沒有。

周圍的朋友較李連杰的環境當然更復雜。此外,李連杰是有家國情懷的。所以他演的黃飛鴻和洪熙官,很多時候氣質是從內到外的。武功比到最後,就是比情懷。不然,一介武夫那麼多。你覺得為什麼只有李連杰才是巨星?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小俠萬人敵


李連杰在1982年19歲出道,當時的中國的電影市場剛剛起步,在影片類型或表現形式上,單一,沒有什麼商業片。所以,一部《少林寺》讓李連杰把握住了機會,該片打破華語電影在中國內地的票房紀錄,不僅翻開了大陸電影的新篇章,也讓他聲名鵲起,奠定了一代武打巨星成長的群眾基礎。之後,李連杰又如魚得水,相繼拍攝了多部武大巨片,《中華英雄》《中華英雄》《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英雄》等把自己的聲名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他經歷了香港電影和武俠電影最輝煌的年代,可以說,他的成功有著個人的天賦和努力,也有時代的推動和運氣。已經在演藝圈裡浸潤幾十年的他,在大陸、香港、好萊塢,都留有自己的腳印。在後期的電影拍攝則正反形象均有涉獵,在演繹難度和要求上,飾演的角色需要展示更多的演技和水平。他本人勤奮努力,在青壯年時期就以出了名,並且很多電影都是他一人兼編劇、導演、製片、主演,這種情況在演藝界是不多見的。不僅如此,2014年在《中國慈善家》“中國慈善名人榜”中排名第二位!

反觀釋小龍,他的地位其實也是很高的。5歲時以低齡童星出道,1993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笑林小子》,可愛、帥氣、呆萌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當時大陸武打電影,已經處在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出道以來,一直是受邀拍片,曾出演過《少年黃飛鴻》《水月洞天》《七種武器之孔雀翎》《武動乾坤》等多部電視劇,但很少有自己獨立的東西,而且佳作有限,其影響力更是相形見絀。釋小龍要想重新紅起來,必須像李連杰、成龍、吳京、甄子丹一樣,有幾部重量級的動作大片,樹立屬於自己特色風格的動作路線。

根據以上二人資歷和武學,現階段無論從熒屏貢獻、個人名氣、國際影響等指標上比較,釋小龍跟李連杰都不在一個頻道上,而且兩個年齡落差那麼大的人,本來就無可比性。

李連杰是貼有一連串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形象、不同收穫、不同影響力的標籤,因此,釋小龍成不了李連杰,不一樣的人生閱歷,註定走出一個——中國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的釋小龍。

不過近些年,李連杰鮮少有新著作面世,更難見他在公共場所出頭,上一年年末,他受邀給大學生做演講時宣佈:坐輪椅的日子近了。常年高強度的武打戲拍照,致使李連杰傷病不斷,但,我們卻不知道,其時的李連杰正在跟疾病作鬥爭。2017年李連杰和馬雲崑崙決創始人一同出頭保護太極名譽:

圖像顯現李連杰和崑崙決創始人姜華先生站在一同保護太極並肩作戰。而他也發文表明:讓太極和我國功夫走向世界,一直是我和馬雲的願望,今日太極禪和崑崙決攜手,將創造一個世界級的比賽。謝謝鼎暉出資的支撐,讓我們一同把願望成為實際!

文\\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