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走天涯是什麼鏡頭,為什麼很多人都推薦新手買這種鏡頭?

色影君


一鏡走天涯的鏡頭都是大變焦比的鏡頭。變焦比越大,要校正的各項的色差以及相差更多,使得鏡頭的結構更加複雜。而一鏡走天涯的鏡頭,不可能使用特別高檔的結構和鏡片來校正像差,否則會產生巨大的成本。所以這一類的鏡頭成像的質量要比專業的三倍變焦的變焦鏡頭要有不少差距。而專業人士在拍照的時候往往比較強調拍攝作品圖片的畫質,同時鏡頭是圖片畫質的最關鍵的要素之一。所以當鏡頭的素質無法滿足攝影人的要求的時候,就不可能成為專業攝影師的首選鏡頭,所以專業攝影師很少用一鏡走天下的鏡頭。新入行攝影的人往往覺得一鏡走天涯的鏡頭,變焦比非常大,從最遠端可以拍,最近段還可以拍,同時非常輕便,非常方便,也非常便宜,加上他對圖片的品質,沒有特別深刻的認識,所以他們往往會使用一鏡走天下的鏡頭,來應付所有的拍攝場景。等到他們慢慢成長為老法師後,攝影水平提高了,對圖片有了足夠的要求,他就會淘汰掉這種一鏡走天涯的鏡頭。換成更加專業的變焦鏡頭,或者是定焦鏡頭來拍攝圖片。

一鏡走天下的鏡頭,輕便,方便,便宜是其突出的特點。光圈小,

素質差,不耐用這也是他的特點。所以專業老法師是很少用這樣的鏡頭的。

謝謝關注我的今日頭條


任吉的雲吹


一鏡走天涯或者一鏡走天下大部分情況下指的是這顆鏡頭覆蓋了從廣角到長焦的全焦段。

這個因人而異,比如佳能全畫幅系的24-105鏡頭也有人稱之為一鏡走天下的鏡頭。這是為何呢?因為佳能大三元當中的廣角鏡頭16-35鏡頭的焦段,24-105這顆鏡頭也涵蓋了一部分,而佳能大三元的長焦鏡頭70-200,24-105這顆鏡頭也涵蓋了一部分,所以可稱之為一鏡走天下的鏡頭。

其他的半畫幅的例如佳能的18-135以及松下M43的14-140也可稱為一鏡走天下,因為18或14是廣角端,140或135屬於長焦端。

因為對於新手來說,這顆鏡頭可以讓你快速上手,不用考慮換鏡頭的麻煩。也可對於剛入門的新手節約成本。新手練習攝影,這顆鏡頭可廣可遠,可攻可守,居家旅行之必備利器。

當然,對於專業人士而言,他們最忌諱的就是一鏡走天下。因為每個鏡頭都有其畫質最佳的焦段區間和光圈區間,雖然一鏡走天下的鏡頭涵蓋了這些區間,但是這都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到。專業人士可是追求極致畫質的人,他們對於光圈大部分控制在4-8之間,光圈值不會高於8,也不會低於4.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一鏡走天下基本是給新手用,當然也不乏老法師有特殊癖好,帶著這顆全焦段鏡頭。


光圈兩點吧


就一句話:方便。


山林老虎嘯


這個我很有經驗,因為我親身經歷過。最開始,我有個套機18-55,滿足不了我的長焦需求,比如拍遠處的人或者月亮等等,所以又入了個55-250的鏡頭,然後經常出門就是帶兩個鏡頭,動不動換來換去,後來覺得真是麻煩,於是索性換成了18-250的大變焦鏡頭(俗稱一鏡走天涯),非常方便。而且我覺得對於非專業人士,畫質需求沒有那麼高,並且拍的到比拍的好更重要,所以這種鏡頭比較適合新人和非專業人士。


攝影殿堂


我初學單反時,用的是尼康D7100+18-200的頭,感覺很適合我初學練習。1.找到了從廣角到長焦的焦段感覺,知道了廣角、中焦和長焦段分別適合拍哪些場景;2.一鏡走天下,免了換鏡頭的麻煩,什麼都可以拍到;3.熟悉了半幅機與全幅機、副廠鏡頭當原廠鏡頭、變焦鏡頭與定焦鏡頭的差距。所以,初學攝影,入手全焦鏡頭練手是不錯的選擇。僅供參考。


藍江川


1、一鏡走天涯嚴格意義上來說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弊端,而好處只有一個便攜。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能做到這一點的又何止單反,手機、微單、小型數碼機都能做到這一點。2、既然一鏡走天涯廠家又何必生產變焦、定焦等等不同用途的鏡頭呢?豈不多此一舉?所以,一鏡走天涯只是自我安慰的說詞。


衝擊波5050171


在戶外特殊的環境視距下,通過從廣角端到長焦的變化,(騰龍有一款16—300半幅頭)

就可輕鬆得到自己想要的景別,根本就無需攜帶更換什麼廣角,中焦,長焦,通過一隻鏡頭就能玩兒轉全程,這就是大家所說的一鏡走天下,用圈裡的話說叫進可攻退可守。


趙亞光


這類大變焦鏡都是初學者購買,買的時候應該是這麼想的:這鏡頭不錯啊,從有著短焦廣角功能,還比70200多出四十的焦距,能拍出一個蠻大幅的月亮,一個鏡頭包容了一組小三元,而且還便宜。


蓮青燈


這要看用什麼機子,為什麼要帶一鏡頭?我就常用小巧的一鏡卡片機,要是用大機子在裝上個一鏡頭,就多了一道手束了,帶一鏡頭是方便小巧。


秋風21889352


推薦一機兩鏡。一個恆定光圈2.8的標準頭。一個大變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