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攝影愛好者有必要購買中畫幅相機嗎?為什麼?

定格影像


作為一名職業攝影師,我在拍攝的時候會使用多種相機,從APS-C到全畫幅;從中畫幅到數碼後背。

中畫幅相機,有它自己的優勢,比如:大CMOS,高像素,高畫質,高寬容度,極致的細膩畫面,可以進行更大幅面的輸出等。但中畫幅也有自己的劣勢:價格貴,機身和鏡頭相對大,對焦和連拍不是強項。後期處理需要一定的水平和電腦、現實設備支持。

如下幾張,就是飛思數碼後背拍攝:

針對絕大多數攝影愛好者來說,追求的是便攜 ,出片快,對焦點多,像素夠用,可以快速連拍等。大家拍攝的作品,多謝發朋友圈和寫遊記,很少大幅面的輸出和展示。中畫幅的優勢對攝影愛好者來說,顯示不出來。

另外,像是視覺中國這樣的頂級圖片庫,對圖拍的要求像素是1200萬,所以大家手裡的機器都是可以滿足的。

當然,還有這樣一個群體,就是“高端攝影愛好者”,就是要追求極致。那麼購買中畫幅,甚至數碼後背都是可以的。攝影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強身健體,修身養性,開心比什麼都重要!


網際飛俠


普通攝影愛好者,這個定義是什麼呢?

你說的,必要,是最好必須嗎?


無論怎麼分析,中畫幅數碼相機,確實都只適合極少數人,比如說網際飛俠


好吧,我來給你解析一下這個問題:


一、據說,世界上最著名的攝影家,佈列松和馬克呂布,都是徠卡相機的用戶

包括很多著名攝影師,從來不使用中畫幅相機。

他們只用全畫幅相機,嘿嘿。

其實,在佈列松的年代,中畫幅才是主流,全畫幅是很垃圾的東西。

徠卡相機,從來都不是追求畫質的,徠卡相機,是為了追求方便的選擇。

徠卡相機,能夠和中畫幅比拼成像質量?

恐怕是你對徠卡相機有誤解。


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這個雜誌啊,非常現實,他們對於新事物的擁抱,是非常的無情拋棄舊東西的

什麼叫做舊東西?

當全畫幅可以滿足需要之後,他們就基本上拋棄了中畫幅。

這個,太現實了!

不要以為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是追求大畫幅和中畫幅的了。

他們早就是以全畫幅為主的了。

當數碼基本上可以取代膠片之後,雖然說當時的數碼其實還是不如膠片的,當時,國家地理雜誌也很及時的擁抱了數碼。


所以,大家不要對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有誤解了。


三、中畫幅真的很貴嗎?不貴,1000塊錢買個海鷗4a,幾千塊買個瑪米亞,富士,你買不起嗎?

當然,你說的,可能只是中畫幅數碼相機。


四、中畫幅數碼相機,真的可以替代全畫幅嗎?

a,對於我們目前的主流用途來說,中畫幅沒有什麼必須的用途。

b,主流的用途,就是A3打印,就是27寸的5k顯示器,40寸以上的8k顯示器。

c,雜誌的跨頁,也就是A3尺寸罷了。


d,你打印過A3的照片嘛?恐怕你從來都不打印照片吧?

e,你願意買蘋果的5k顯示器的imac電腦嗎?恐怕你的電腦,只是1080p吧?或者最多4k?


f,什麼,你說8k顯示器?3200萬像素?


h,中畫幅,其底片大,雖然成像質量好,但是,不防抖,並且景深小,需要使用更小的光圈才能獲得足夠的景深,這也就意味著,全畫幅拍攝風景,F8F11可以搞定的事情,中畫幅需啊喲F16F22才能搞定,其實,大畫幅需要F64才能搞定。

而一旦使用F16F22,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必須用三腳架?什麼,你不用三腳架,那麼,你是打算用ISO200/400/800嗎?


i,中畫幅,底片大,所以鏡頭也大,而且鏡頭的光圈不夠大,全畫幅很多F1.4的鏡頭,中畫幅有幾個F1.4的鏡頭?

這個對於弱光抓拍來說?


j,中畫幅,鏡頭體積大,對焦鏡片更笨重,自動對焦速度,肯定不如底片小的相機。當然,手機對焦最好,因為其實不需要怎麼對焦啊。

中畫幅的景深小,手機的景深大,你說哪個對焦快?


綜上所述,中畫幅,其實不太可能普及的了。

徠卡相機引領的全畫幅相機,早就打敗了中畫幅相機。

目前來看,中畫幅相機,不太可能翻天的了。


光線攝影學院


關於中畫幅相機,普通攝影愛好者是否有必要買?



什麼是中畫幅

以前很多人覺得全畫幅最大了,中畫幅比較小,恰恰相反。全畫幅是我們常見的35mm畫幅,感光元器件面積是36x24mm,大畫幅屬於4x5英寸面積起步,而在這兩者之間的尺寸是中畫幅,常見的中畫幅尺寸有6X4.5cm,還有6X6cm,以及6X7cm,和6X9cm。進入數碼時代,大家對全畫幅相機比較熟悉,而中畫幅的面積要更大,以富士中畫幅為例,G系列43.8mm x 32.9mm差不多面積比全畫幅大了1.7倍。


中畫幅相機價格

中畫幅相機由於比較小眾,價格自然很多人不知道了,不是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基本上一輛中檔轎車的價錢。當然也有便宜的,比如富士的GFX系列,差不多3-4萬元機身,配齊了6萬左右吧。

中畫幅優勢

既然底大,那麼畫質上的優勢肯定很大了。沒錯,更大的感光面積,代表著同樣像素下,單位像素能夠獲得更多的光線。更多的感光面積意味著可以擁有更高的像素,更多的細節,更好的色彩還原,更高的寬容度,更加出色的灰階表現。

更大的感光面積意味著更廣的視野,我們都知道全畫幅為基準,APSC畫幅會有鏡頭轉換系數,比如18mm鏡頭,等效全畫幅是18x1.5等效24mm全畫幅視角。而中畫幅我們也有一個係數,那麼這個係數是0.78。

不僅焦距如此,光圈值也是有優勢的,我們知道光圈值是光圈直徑和焦距的比值。所以在中畫幅F2的光圈已經相當於全畫幅F1.56的光圈值了。

中畫幅的劣勢

中畫幅有著絕佳的畫質,那麼有什麼缺點嗎?

其實中畫幅有著這麼大的感光元件,就意味著跟高速度就無緣了:

一般中畫幅快門速度只有1/2000s那麼你在戶外大光圈拍攝的時候可能需要加減光鏡了。

連拍速度?每次3張算快的吧…

對焦?現在的對焦數量不少了,但是對焦速度…

還有個缺點就是貴,而且鏡頭群很小雖然素質都很高。

中畫幅機器就是給商業攝影和風光發燒友量身定製的專業器材。如果預算有限還是不要考慮這個了。土豪呢?直接買買買。你不會後悔的。



覺得回答精彩,歡迎點贊轉發,更多攻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優秀攝影作品,學習實用攝影知識。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歡迎關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作為一名普通的攝影愛好者是否有必要購買中畫幅相機?確切的說,必要不大!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數字相機時代,已經不是傳統膠片時代的概念。在很多人的眼中,似乎底片越大越好,圖像傳感器也是越大越好,殊不知在相機發展的過程中,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相機的越來越小巧化、便攜化、和易操作化。這幾點中畫幅相機一項不佔。



中畫幅相機無論是膠片時代的哈蘇、祿來、賓得、瑪米亞,還是數字時代的利圖、哈蘇、賓得都不是作為消費級的相機給一般愛好者來使用的。都是在一些專業領域中發揮作用的。


而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說,選購相機有幾個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價格、二是用處、三是適配性,對於中畫幅相機來說,以上幾點也無一具備。中畫幅相機價格多為昂貴,高像素的有的要幾萬十幾萬,其次體積多偏大偏沉不利於攜帶,再次鏡頭及附件適配較少。

如果說有這種建議普通攝影愛好者選購中畫幅相機的,也應該是在現在時代推薦選擇過去的的二手中畫幅膠片相機,因為現在的膠片中畫幅價格相對低不少,對於資深的愛好者是可以通過中畫幅相機來實現一些拍攝要求。





每圖


就從提問者的這個標題啊,我隱隱覺得提問者是個器材黨。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是因為我遇到過這樣的攝影器材黨。

退回十年以前,手機攝影還沒有發展的那個時候。中國的攝影論壇裡就有這麼一類人,今天也叫做器材黨。器材黨不是多麼富有的人,就是喜歡器材,也肯為了器材,砸鍋賣鐵,就是肯在器材上投錢。

這一類人呢?玩兒的路數往往是這樣,先開始買佳能尼康,佳能尼康的這些什麼金圈紅圈,定焦和大三元全都買齊了。玩到後來也是感覺沒意思了,這器材對不上自己的檔次了,然後就把幾十萬的器材全賣掉了!開始玩萊卡。

萊卡加上什麼七枚玉還是八枚玉啊?玩了一個遍了,結果萊卡也感覺不行了。135就是敢不上120啊!那就開始玩120,人家一上手就是哈蘇,什麼賓得645d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眼。就因為先開始玩的佳能尼康,過來玩上徠卡的。135裡來說,怎麼說啊,萊卡也是高於佳能尼康的。通過這段經歷就知道了,一上手就不能玩佳能尼康,就要玩兒高於佳能尼康的。所以一上手就上哈蘇,什麼瑪米亞?算了吧。

結果上了哈蘇還是一樣,你的水平沒有根本上的長進!所以你說攝影愛好者有沒有必要上中畫幅?不是必要的問題,而是這一類人腦子裡根本就沒有覺得,是自己腦袋的那個問題,而不是鏡頭和器材的問題!

器材黨呢說起來,也是攝影世界裡的屌絲。更何況,器材黨也是有門檻的,起碼手裡要有10萬塊人民幣的器材,才有資格說自己是器材黨。我看呢,下面評論的人,不見得都是有資格做器材黨的人!


蒼天已死136


跟業餘無關,在於你多愛攝影。











Yo膠片攝影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誰會亂花寃枉錢呢?剛剛還討論了為什麼堅持使用c畫幅,尼馬又來了個要否來個中畫幅,這反差也太大了點罷?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中畫幅相機的個頭能夠縮小到全幅的大小,而且價格達到你認為根本無所謂的時候,你饞麼?

下面這張圖裡高度只有三、四毫米的是什麼東西?



泥塑的遠方


個個都說不需要,如果中畫幅做到和全幅單反大小,價格也一樣,你還要不要?現在說不要是因為貧窮限制了想像力!


原野180939468


沒有什麼必要。

因為普通攝影愛好者的需求,全畫幅或4/3已經足夠,中畫幅是要滿足大幅面輸出的需要的,和普通攝影愛好者無關。

膠片攝影時代,120相機(就是中畫幅大小,60X60)盛行,那是因為所得相片不放大也能看看了。現在一般是輸出到屏幕上,“底片”小點沒關係,成像足夠清楚就行。


ZBLiu


中畫幅不適合大部分攝影者,不管你是愛好者還是專職。

大有大的好處,後一句是,大有大的難處。

中畫幅的操控性遠遜於35畫幅,這是歷史證明了的。

相機發展史能說明,最終APS及35畫幅能一統江湖,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如果購買的目的,或主要目的,不是拍片,那就另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